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滨海盐碱地广适性棉花品种植株性状及其产量构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0个棉花品种(系),于滨海不同盐碱度地块上种植,筛选适应性广泛的棉花品种,并研究其植株性状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广适性品种冀3816生育前期株高在56.4~60.2 cm之间,单株果枝数7.3~7.8个、铃数1.1~1.6个、蕾花数10.3~14.1个,叶绿素SPAD值在40.6~44.3之间;产量形成关键期株高在69.7~80.1 cm之间,单株果枝数7.7~9.9个、铃数11.5~14.6个,SPAD值在45.4~50.5之间;收获株数在(4.25~5.20)万株/hm~2之间,单株铃数10.78~12.70个,单铃重4.96~5.53 g,衣分37.4%~38.2%,皮棉产量1 000 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2.
通过干旱区典型内陆河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农田定点定位试验,研究盐渍化弃耕地不同复垦年限土壤呼吸与生物量,并对其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平衡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复垦前盐渍化弃耕地与复垦后的土壤呼吸速率差异显著,复垦15年、复垦10年、复垦5年、复垦1年与CK相比,土壤呼吸速率在花期分别增加360.0%、308.2%、241.5%、204.3%,在铃期分别增加166.2%、125.2%、89.4%、42.7%,在吐絮期分别增加196.0%、147.3%、110.0%、50.3%。不同复垦年限的生物量在花期、铃期、吐絮期等3个生育期总体表现为复垦15年复垦5年复垦10年复垦1年CK,在不同生长时期总体表现为铃期吐絮期花期,其生物量依次为37 637.3、21 823.2、19 536.6 kg/hm~2。盐渍化弃耕地垦殖前为碳源,复垦后在花期、铃期、吐絮期等3个生育期不同年限均转变为碳汇;碳汇强度有所不同,表现为铃期花期吐絮期,其NEP依次为3 261.8、2 620.9、2 549.2 kg/hm~2。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滨海盐碱地不同盐碱程度棉田棉花铃期冠层结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对棉花光合生产和产量的影响,2015-2016年在河北省国营海兴农场重度盐碱棉田(5.0~10.0 g/kg)、中度盐碱棉田(3.0~5.0 g/kg)和轻度盐碱棉田(3.0 g/kg以下)开展试验,以冀棉228为材料在铃期测定冠层结构、光合特性以及物质积累的空间分布情况,并进行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测定。结果表明,在3类盐碱程度棉田中,冠层结构指标及光合生产指标重度棉田除中上层冠层开度最大外,其他指标均最小。中度盐碱棉田较轻度盐碱棉田除叶倾角和冠层开度上中层较小、下层较大外,其他指标均为上层较大,中下层较小。各层源器官光合物质积累明显高于库器官。轻度盐碱棉田棉花光合物质积累量最大。叶面积、光分布和源库比的上、中、下冠层比例重度棉田分别为1.7∶1.5∶1.0、3.6∶3.6∶1.0和3.2∶2.8∶1.7,中度盐碱棉田棉花分别为3.2∶2.2∶1.0、5.3∶5.3∶1.0和5.3∶2.7∶1.6,轻度盐碱棉田棉花分别为1.6∶1.4∶1.0、2.2∶2.2∶1.0和2.3∶2.1∶2.0;群体光合速率上、中、下冠层比例重度盐碱棉田棉花和中度盐碱棉田棉花为2.5∶2.5∶1.0,轻度盐碱棉田棉花为2.2∶2.2∶1.0;光合物质积累量上、中、下冠层比例重度盐碱棉田棉花和轻度盐碱棉田棉花为1.3∶1.3∶1.0,中度盐碱棉田棉花为1.6∶1.6∶1.0。2年平均皮棉产量轻度、中度、重度盐碱棉田分别超过1 200 kg/hm~2、900 kg/hm~2和600 kg/hm~2。因此,滨海盐碱地种植棉花应根据不同盐碱程度调整栽培措施,重度盐碱棉田应当加强抑盐等相关农艺措施,中度盐碱棉田应加强棉花生育前期的水肥调控,轻度盐碱棉田可开展优质高效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4.
滨海盐碱地不同适性棉花品种的筛选及其性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滨海盐碱棉区,针对不同盐碱程度的棉田筛选相适应的棉花品种,对于提升该区域棉花产量具有重要意义。以18个棉花品种为试材,在不同盐碱程度棉田上进行种植,依据出苗率(出苗率达到80%以上的品种作为适应该盐碱程度的品种)对参试品种的适应性进行了划分;并以3种盐碱程度下出苗率均≤50%的品种作为对照,对3种盐碱程度相适应品种的植株性状、光合性状、产量性状和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轻适性品种株高59.6~75.0 cm,果枝数7.3~9.7个,产品器官数8.0~10.1个,叶片SPAD值45.4~47.6,叶面积指数2.39~4.39,叶片光合速率12.2~16.3μmol/(m~2·s),皮棉产量达到1 200 kg/hm~2以上水平;中适性品种株高61.4~68.1 cm,果枝数7.9~9.2个,产品器官数7.1~10.6个,叶片SPAD值45.4~48.0,叶面积指数1.67~4.07,叶片光合速率10.3~16.2μmol/(m~2·s),皮棉产量达到1 000 kg/hm~2以上水平;高适性品种株高66.7~74.7 cm,果枝数8.3~9.1个,产品器官数6.7~14.2个,叶片SPAD值41.3~42.7,叶面积指数1.08~2.80,叶片光合速率8.8~10.8μmol/(m~2·s),皮棉产量达到900 kg/hm~2以上水平。品种对不同程度盐碱胁迫的适应性,外在表现为营养器官增强、产品器官减少,其生理基础是光合性能的提高。收获期单位面积铃数和衣分增加是不同适性品种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正> 冀668是河北省农科院培育而成的棉花品种,2000年通过河北省审定,2001年通过国家审定。 该品种经多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均表现突出。主要是出苗快且整齐,苗势壮,整个生育期生长稳健;铃大,结铃性强,衣分高,丰产性好;纤维色泽洁白,吐絮畅,易采摘,品质优良;抗逆性强,抗病、抗棉铃虫、抗旱、耐盐碱;疯杈少,易管理,适应性广。多点生产示范结果表明:其生育期约125~130 d,株高85~95cm,果枝15~18台,单铃重5.5~7.1g,衣分38.6%~41.3%,平均籽棉产量4875~5250 kg/hm~2。纤维2.5%跨长31 mm,比强20.3cN/tex,马克隆值4.8。该品种适合在黄河流域以及长江流域北部棉区推广种植,2001~2002年在河南省的扶沟、虞城等县示范种植,表现出良好的抗虫性、丰产性。现将冀668套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出优异的耐盐性渐渗系为培育耐盐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76份Solanum pennellii LA716渐渗系群体(Introgression Lines,ILs)为研究对象,通过2年不同盐分田间试验及杂交试验评价,分析ILs渐渗系田间耐盐性及杂种优势.[结果]在盐碱地胁迫环境下,从产量、生物产量、抗逆性、坐果率和单果重等5个方面综合评价渐渗系群体的耐盐特性,筛选出了耐盐性良好,产量、单果重等性状良好的渐渗系材料1个(IL7-5);耐盐性良好,产量、单果重等性状较差的渐渗系材料3个(IL6-2、IL6-4和IL7-1);耐盐性较好,产量、单果重等性状良好的渐渗系材料2个(IL2-1-1与IL2-6-5).以筛选出的耐盐渐渗系与对盐碱敏感,但产量、单果重等其它商品性状良好的品系配制26个杂交组合,在不同盐碱水平的地块(中盐地9.4g/kg、重盐地20.2 g/kg、重度重盐地40.1 g/kg)进行耐盐性鉴定筛选,筛选出的4个杂交品系(IL7-1×CT-95、IL7-5×CT-88、IL2-1-1 ×CT-127、CT-50 × IL6-2)表现出明显的耐盐性,移栽成活率和产量均高于其遗传背景材料M82及生产中应用的3个对照品种AB2、新番4号和新番41号(屯河48号).[结论]IL7-5耐盐性良好,产量、单果重等性状良好;IL6-2、IL6-4和IL7-1耐盐性良好,产量、单果重等性状较差;IL2-1-1与IL2-6-5耐盐性较好,产量、单果重等性状良好.  相似文献   

7.
中科盐4号是由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耐盐粳稻新品种,通过2年耐盐性鉴定发现:2017年,中科盐4号芽期至苗期耐盐级别3级,分蘖期至成熟期耐盐级别2级,均高于徐稻3号(CON),与盐稻12号(CK)相当,综合评价其耐盐性3级,耐盐性较强;2018年,中科盐4号发芽期至苗期和分蘖期至成熟期耐盐级别均2级,高于2个对照品种,综合评价其耐盐级别2级,耐盐性强。中科盐4号2017—2018年参加国家耐盐(碱)联合体-黄淮粳稻组区域试验,产量均居首位,分别比盐稻12号(CK)增产13.9%和8.7%。2018年同步参加国家耐盐(碱)联合体-黄淮粳稻组生产试验,中科盐4号平均产量499.9 kg/667 m2,比盐稻12号(CK)增产9.4%。中科盐4号2年米质分别达到国标优质3级、1级,米质优;2年稻瘟病抗性均为5级。中科盐4号于2021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210450),适宜在江苏省、山东沿黄稻瘟病轻发的麦茬地区和沿海地区土壤含盐量0.5%以下的盐碱地淡水灌溉种植。  相似文献   

8.
通过示范试验,研究了2种滴灌配肥对南疆棉田土壤盐分、养分的调节效果。结果表明,与常规配肥[滴施尿素300 kg/hm~2+棉花专用肥(34-7-11)600 kg/hm~2+KH_2PO_4 150 kg/hm~2]相比,酸性配肥[施尿素450 kg/hm~2+酸性水溶肥(16-35-8+TE)330 kg/hm~2+酸性水溶肥(10-20-30+TE)150 kg/hm~2]的土壤pH值降低0.17,土壤平均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9.57%、11.21%、6.79%,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提高了11.28%和13.64%,平均增效4 764.36元/hm~2,表现出一定的降低盐碱、改善土壤养分环境和增产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提高滨海盐碱地杂交棉产量和品质一致性的适宜密度和收获方式,2017年采用大田试验,以杂交棉冀杂2号为供试材料,设置3×104株/hm~2(M1)、6×10~4株/hm~2(M2)、9×10~4株/hm~2(M3)、12×10~4株/hm~2(M4)和15×10~4株株/hm~2(M5) 5个密度处理,在9月10日、9月20日、9月30日、10月10日、10月20日、10月30日6个日期进行收获,研究了密度对杂交棉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冀杂2号在M2和M3密度下的皮棉产量均超过1 600 kg/hm~2,9月收获的籽棉产量比例超过90%,纤维的马克隆值4.98~5.17,上半部平均长度28.9~30.1 mm,长度整齐度指数84.0%~84.8%,断裂比强度28.8~29.6 cN/tex,尤以M2处理9月的收获日期间差异不明显。综合产量和品质指标,冀杂2号较宜采用6×10~4株/hm~2的种植密度,宜在9月底和10月底各进行一次收获。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宜环渤海盐碱区旱地种植的西瓜品种,以金品甜王、津花四号、津抗花魁、津花豹、美国重茬王、西农大霸王和西农十号等7个西瓜品种为试材,以当地主栽品种西农八号为对照,进行旱地耐盐西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美国重茬王、西农大霸王产量分别达80 240.17 kg/hm~2和78 177.57kg/hm~2,比西农八号增产16.8%和13.8%,达极显著水平,且具有植株长势强、产量高、品质优、耐贮运和耐旱性强等特点,可作为环渤海盐碱区旱地西瓜种植的首选品种;西农十号、津花豹的综合性状表现比较突出,可以作为环渤海盐碱区旱地西瓜的更新换代品种;金品甜王、津花四号为中果型西瓜品种,其产量低、瓜皮薄、不耐贮运,但品质优良、口感好,可作就地销售或自种食用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有效能是供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动物所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目前大多数动物采用消化能、代谢能体系,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最能反映饲料有效能的是净能体系.无论哪种体系,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能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饲料有效能值的准确测定可以实现动物所需能量的精确供给,减少养殖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综述了几种有效能评价体系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2.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年代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农务学堂诞生,经几易其名,于1958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至今。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创办了《北直农话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更名为《直隶农务官报》,中华民国七年(1918)改出《农学月刊》,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易名为《河大农刊》,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名为《河北通俗农刊》,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易名为《河北农林学刊》,1948年更名为《河北农学院研究专刊》,1959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至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身诸刊都与现时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各刊之间联系紧密,连续性、继承性强。因此,《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创刊时间应追溯至1905年创办的《北直农话报》。  相似文献   

13.
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对贫困生帮助很大,同时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提出贫困生认定工作仍需要进一步采取各种相关配套措施,以推动和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客源市场生态旅游消费的潜在特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长沙市居民对湖南金洞生态旅游开发的意向等问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生态旅游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新时尚,有着极大的开发空间,指出生态旅游的开发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开发的产品要以休闲度假类的大众产品为主,开发生态旅游都市客源市场还要多种渠道并用,尤其是要注重媒体的宣传.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体外抗氧化体系比较黑豆不同部分馏油抗氧化性活性。[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索氏提取黑豆馏油的最佳工艺,提取黑豆不同部分馏油;研究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在样品浓度为1.0 mg/mL时,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OH的清除率分别为全豆馏油83.9%、豆黄(黑豆去皮部分)馏油64.8%、豆皮馏油17.3%,对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全豆馏油41.3%、豆黄馏油33.2%、豆皮馏油77.9%。[结论]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是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O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全豆馏油、豆黄馏油、豆皮馏油,对DPP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豆皮馏油、全豆馏油、豆黄馏油。  相似文献   

16.
应用萄聚糖凝胶柱层析对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包溶性抗原进行了纯化。结果表明:纯化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抗原的最适条件为:选用萄聚糖凝胶G—100柱层析系统;洗脱液为03MPBS(pH72),床体积为10cm×165cm,上样体积为500HL;流速为12mL/h。纯化抗原可使琼脂凝胶双扩散试验的阳性检出率提高30%。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设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古代创造了麦草覆盖生产韭 黄及泥碗护苗等传统设施农业技术,至今仍然受到农民欢迎,在 甘肃省中部应用面积约5万多hm2。建国后,甘肃设施农业获得 了新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引进应用北京改良式 温室阶段,时间在20世纪50-60年代;第二个阶段为塑料拱棚 与地膜覆盖栽培阶段,时间在20世纪70-80年代:第三阶段为  相似文献   

18.
利用已构建的过表达拟南芥(Arabidopsis)GEF7基因植株,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并与野生型植株进行对比分析,对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的幼苗表型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幼苗的根长比野生型对照明显增加;其子叶形态、数目和幼苗形态等方面均有异常表型,表明GEF7基因的功能与根的发育有关,并参与调控植物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9.
结合河北省玉米生产机械化现场演示会情况 ,简析了影响玉米收获机械发展因素 ,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切花菊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个切花菊品种为材料,通过对离体叶片进行50℃高温胁迫后,采用电导法、电阻抗图谱法测定电导率、电阻,并对大田栽培植株进行田间高温胁迫试验,比较品种间的耐热性。结果表明:电导法测得的50℃直接相对电导率、修正相对电导率和电阻抗图谱法测得的胞外电阻在品种间有明显差异,但与田间高温胁迫法测定的热害指数不完全一致。电导法和电阻抗图谱法都可以作为测定切花菊耐热性的方法,但需要结合田间耐热性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