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指出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留着本民族的文化习俗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展现其民俗文化传统特征。对辽宁满族、蒙古族、朝鲜村和锡伯族村4个民族特色村寨的景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满族典型特色村寨赫图阿拉村的生态格局、街巷与院落空间、特色民居的功能、空间形态,其建筑材料为土与石材混合。蒙古族典型特色村寨以白音爱里村为例,其选址与布局形式、街巷空间和民居院落有景观特征,其建筑墙体采用"金包银"。朝鲜族典型特色村寨以通江村为例,其自然景观、街巷与院落空间景观特征是自然资源丰富。锡伯族典型特色村寨以兴隆台村为例,其自然布局、街巷和民居景观特征是五花山墙。为辽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景观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也为其它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望头古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位于广州市花都区。在历史文化村镇中,公共空间承载了当地居民的人际交往和公共生活,也是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在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更新过程中有着重大的意义。通过对望头村的公共空间进行研究分析,建议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更新可从整体格局的延续、特色强化、主次结合和触媒活化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3.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采用轴线分析法,选用整合度、选择度、可理解度等指标,对阆中古城街巷空间形态进行定量化研究和解读。结果表明:古城整体的街巷空间形态较为紧凑,利于被识别,街道具有串联景观节点和吸引人流的作用,巷道具有内向性和自我保护性。通过深入剖析空间形态的内在规律,发现其中的不足,以期为古城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聊城古城景观结构特色及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依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提出古城景观保护方案并进行绿地系统生态规划。  相似文献   

5.
作者以洛阳园林史料为基础,从历史、文化、建筑和城市建设等方面探究洛阳城市园林特色的形成。一千余年的建都史给予了洛阳园林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随着城市园林的快速发展,洛阳园林又融入了众多现代造园艺术,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洛阳园林。该炙从古城遗址的保护、传统街区的改造,原始工业区景观、水系景观、街景绿化、牡丹文化及其应用等方面,探索了继承和发展洛阳特色城市园林的指导原则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古树名木作为文化历史的见证,演绎着当地历史变迁和兴衰,古树的保护对黟县的生态经济发展影响颇深,鉴于此,以黟县为例,概述了相关背景,从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保护古城景观3个层面对古树保护修复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古树保护对黟县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闫煜涛  白丹 《广东园林》2009,31(5):35-38
通过对河南洛阳园林历史发展和园林文化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从古城遗址的保护、传统街区的改造、山水文化的延续、牡丹文化的推广等方面构建洛阳城市园林特色。  相似文献   

8.
烟台的城市景观特色塑造首先应充分考虑其自然环境的特色,尊重和保护城市地理环境的自然形态。组合海岸带特色景观资源,利用河流的特点构建滨水廊道活动空间和景观系统,并分别对三类山体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在带状城市形态的基础上强化“五区融合”的总体格局。烟台是历史文化名城,应保护并表现历史文化内容,对历史遗迹进行挖掘和重建。  相似文献   

9.
由于历史文化街区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特色,以安阳市仓巷街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基因理论,对仓巷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风貌进行了调查、归类和总结,确定了仓巷街的主体基因、胞质基因、附着基因、调节基因,最后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保护提出了划定相应的保护等级和保护范围进行针对性保护,维护景观风貌的整体性和一致性,注重文脉的传承,充分将街区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做好科普宣传,以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乡土景观的含义,并结合广东省从化市溪头村新农村规划案例,从乡土景观资源调查与评估、乡村整体格局保护规划、乡村街巷空间保护规划、乡村开放空间保护规划、乡村旅游规划以及乡村非物质文化保护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于如何在新农村规划中对当地的乡土景观资源在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地加以开发利用,在保护的同时发展乡村经济,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近年来山西历史文化古城保护工作中出现的片面化保护问题,构建了以物质性价值、非物质性价值、保护修复措施为基础,24个指标的评价体系模型。应用Delphi法和AHP法对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得出历史文化古城综合价值评价体系。随后以太谷古城为实例,说明了该评价体系的应用流程,通过具体分析评价指标得分情况,为古城的开发、保护提供有针对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叶沛林 《广东园林》2006,28(Z2):15-17
以惠州市东征主题公园规划设计为实例,初探城市旧公园的景观重塑,尊重历史和人文特色,突出纪念性的文化主题,重视对文物和历史遗址的保护,建设具有鲜明特色和主题的公园,推进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步伐,提升城市文化品味。  相似文献   

13.
黄碧丽 《广东园林》2010,32(5):27-30
古典园林是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文章以泉州市释雅山公园结合古城保护环境整治工程,遵循传承历史文脉、丰富创新意境、完善综合功能的理念,利用荒废的古典园林遗迹采用传统造园手法建设城市公园,这对于古城景观及城市肌理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此类绿地构成了人口密集、绿地偏少的古城区绿地系统的核心内容,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背景下特色保护类村庄景观如何塑造,如何统筹保护传统地域文化和实现村民对现代生活的向往,仍是亟需探索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实地调研了贵州特色保护类村庄,阐述了特色保护类村庄乡土景观应具备地域文化性、形式美学性和田园趣味性,提出了民族文化深厚、农耕记忆传承、实现村民的建设意愿、实用功能与景观并存等4个乡土景观的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松桃古城文化背景的分析,提出了以景观设计充分表达地区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的方法,达到了凸显古城个性特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天水古树名木复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树是天水市最具历史价值、人文价值,最能体现历史文化古城特色的文物活化石,本文对天水古树名木的生存现状作了基本评价,明确了保护内容,分析了古树生存的环境,提出了日常养护及复壮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丽萍  许大为 《绿色科技》2020,(5):31-32,37
指出了历史文化街区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是人类历史文化遗迹和日常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历史文化街区的街道景观是街道展示景观的主要载体,通过对街道界面景观要素的提取、归纳与总结,得出街道界面景观要素由底界面、侧界面以及顶界面三大核心要素组成,并将其应用到鱼山历史文化街区街道景观内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保护策略。旨在进一步了解历史文化街区街道界面景观要素构成,为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的保护提供更加清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以鼓浪屿街巷景观为研究主体,运用调查法、观察法、功能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空间形式出发阐述丘地地形对其空间框架的影响,并从存在空间的层面上解析其意义涵构,旨在阐明丘地地形是其街巷景观整体意向的天然基底及空间构架,也进一步提出丘地地形在地域文化、景观叙事及情感框架方面强化了其街巷景观的精神意义涵构。  相似文献   

19.
"新中式"景观设计是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元素在现代空间中的融合。总结了"新中式"景观设计手法。介绍了"新中式"景观设计手法在南京夫子庙街巷景观整治工程中的运用,项目中的基础设施、景观路标、硬质铺装、植物配置等运用"新中式"景观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从中国古典园林和中国古代的文化历史以及大自然中抽象出可以应用到现代景观设计中的简洁语言符号,创造出"新中式"景观。  相似文献   

20.
袁倩 《绿色科技》2011,(12):32-34
对河南郏县文庙片区的环境背景进行了分析,立足于其核心历史价值,对片区进行了详细规划设计。将片区的核心历史文化特色通过设计,在建筑、景观等层面表达出来,在保护古建筑的同时,借其核心优势,驱动整个片区的经济,并将部分收益返回来用于保护历史遗迹。通过案例的解析来阐明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利用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