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青叶蝉虫体在体内的分布是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份为个体群,个体群随虫体的群。个种群密度的增长而变大。个体群的分布是聚集的,个体群内的分布,除北方为均匀分布外,其余为随机分布。平均拥挤以南方最高,北方最低。  相似文献   

2.
苹果园山楂叶螨空间格局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7种方法,对6组不同虫口密度水平的抽样资料,考察了山楂叶螨雌成螨的树内格局。结果表明,在各密度水平下,山楂叶螨雌成螨在苹果树内的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型。分布的基本成份是疏松的个体群,个体群内的分布是随机的。个体群的大小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加大。聚集强度在中等密度(3头/叶)下最高,其次是偏低密度,高密度下最低。  相似文献   

3.
对贵州省余庆县1987~2007年2563只黑线姬鼠体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黑线姬鼠体重最低5.36g,最高53.41g,平均体重为26.31±8.14g,其个体体重主要分布在15.01~35.00g之间.占总鼠数的79.01%,是活动能力较强的个体.黑线姬鼠怀孕鼠最低体重为17.61g,睾丸下降鼠最低体重为16.50g,体重达16.0g以上时开始繁殖,随着体重的增加,种群繁殖力不断增加,体重达24.0g以上时,种群繁殖力迅速增加,怀孕率、睾丸下降率分别达31.82%、67.02%,接近雌鼠总怀孕率30.06%和雄鼠总睾丸下降率52.67%,繁殖指数达0.7138,亦接近总繁殖指数0.7599.黑线姬鼠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雌鼠怀孕率、胎仔数、雄鼠睾丸下降率、繁殖指数不断增加,成年Ⅰ组、成年Ⅱ组、老年组是黑线姬鼠种群的繁殖群体,因此,它们在种群中所占比例的多少与种群数量消长关系密切,可以作为预测黑线姬鼠种群数量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黑线姬鼠不同胴体重种群繁殖力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贵州省余庆县2002~2007年1143只黑线姬鼠胴体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黑线姬鼠胴体重最低4.13g,最高34.58g,平均胴体重为(19.06±5.34)g,其个体胴体重主要分布在12.01~24.00g,占总鼠数的75.40%,是活动能力较强的个体。黑线姬鼠怀孕鼠最低胴体重为13.82g,睾丸下降鼠最低胴体重为13.41g,胴体重达13.0g以上时开始繁殖,随着胴体重的增加,种群繁殖力不断增加,胴体重达17.0g以上时,种群繁殖力迅速增加,怀孕率、睾丸下降率分别达26.83%、62.50%,接近雌鼠总怀孕率24.76%和雄鼠总睾丸下降率64.56%,繁殖指数达0.5921,接近总繁殖指数0.5755。黑线姬鼠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雌鼠怀孕率、胎仔数、雄鼠睾丸下降率、繁殖指数不断增加,成年Ⅰ组、成年Ⅱ组、老年组是黑线姬鼠种群的繁殖群体,因此,其在种群中所占比例的多少与种群数量消长关系密切,可以作为预测黑线姬鼠种群数量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5种不同的聚集度指标,通过Tayler的v—in幂法则和1wao的m-m回归检验分析,发现对粒材小蠹在橡胶林内呈聚集分布,并且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聚集密度随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几种聚集度指标及Taylor的幂法、Iwao的m一m回归法分析松梢小卷蛾(RhyacioniapinicolanaDoubelday)幼虫的种群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份为个体群,个体群中个体分布的平均拥挤度为6.119,个体群分布的相对聚集度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速率为一0.011,呈现出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在资料代换中,以Iwao的方法最适合,文中还给出了松梢小卷蛾幼虫在不同虫口密度下的最适抽样数及序贯抽样方法。  相似文献   

7.
西藏砂生槐林地豆荚螟幼虫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不同的聚集度指标、Taylor幂法则、Iwao法,测定和分析了豆荚螟幼虫在砂生槐林地和植株内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豆荚螟幼虫在砂生槐林地和植株内均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而且个体间相互吸引。在砂生槐植株内的水平方向上,以南向的平均虫口密度最大,聚集度最高,北向的虫口密度最小,聚集度最低,各方向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在砂生槐植株的垂直方向上,以上层的平均虫口密度最大,聚集度最高,各层次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竹蚜空间格局及其抽样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采用聚集度指标等方法测定并分析竹蚜空间格局 ,结果表明 :竹蚜 Astegopteryx bambusae在林间呈聚集分布 ,其个体间相互吸引 ,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群 ,聚集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大 .同时 ,应用 Iwao统计方法 ,计算了不同种群密度下最适抽样数及序贯抽样  相似文献   

9.
苹果园李始叶螨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集度指标法和格局纹理分析,对李始叶螨活动螨(幼、若、成蟥)的空间格局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各种密度水平下,该害螨在苹果树内的分布格局均呈聚集型,聚集度在低密度下最高,分布的基本成分是疏松的个体群,个体群的分布是聚集的,个体群内的分布是随机的.个体群大小约4~6片叶.  相似文献   

10.
空间分布型研究是虫害预测预报的基础,是减量控害绿色植保的关键环节。应用Iwao回归模型和Taylor幂法则测定葡萄粉蚧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葡萄粉蚧种群呈聚集分布格局,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具有密度依赖性,聚集度随着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桃小食心虫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结果表明:桃小食心虫在四川西部1年发生1代;越冬幼虫出土数量与前旬降雨量呈正相关;幼虫出土至羽化的历期与温度呈负相关。并推导出了成虫初见日与5月份温雨系数的直线回归方程式。幻虫在果内的成活率随果实膨大而增加。幼虫危害苹果的空间分布型属典型的聚集分布。其聚集强度是:低密度,高聚集;高密度,低聚集。本文还研究了防治桃小食心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江苏沿海农区黑线姬鼠种群密度在全年的发生规律是一个双峰型曲线,第一峰在4月份出现,峰值较小,第二峰在9月份出现,峰值较大。黑线姬鼠在不同作物之间主要向食料和隐蔽条件好的作物栽培区转移,同一作物在播种期和成熟期间的鼠密度最高。同一作物在不同布局类型田块中对该鼠的吸引能力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
根据1986~1988年在泸州调查的资料,采用频次分布检验和聚集强度指标判定法,对粟穗螟幼虫田间种群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高梁粟穗螟种群的空间分布不受虫口密度和时间的影响,均属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聚集强度随虫口密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截形叶螨在保护地黄瓜上的空间格局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聚集强度与叶螨的密度有关,随着密度的上升而下降;截形叶螨在保护地黄瓜上呈指数增长,模型为N1=1.3634e^0.31261(R=0.9174^**)。应用最优分割法将截形叶螨种群动态划分为3个阶段:初建期、发展期和高峰期。在种群初建期,截形叶螨开始迁入,数量较低,以扩散为主,分布不均匀,聚集强度较高;在发展期,截形叶螨种群不断扩散,分布日均匀,聚集强度逐渐下降;在高峰期,截形叶螨种群数量急剧增长到高峰,聚集强度继续下降,此阶段由于黄瓜接近成熟及受害枯萎.截形叶螨因缺少食物而数量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5.
桔园食螨瓢虫的空间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根据对寒地稻田内水稻负泥虫幼虫及卵的调查,计算了5种聚集度指标,并进行了Iwao回归分析和Taylor幂的法则分析,结果表明:该虫幼虫及卵在田间均为聚信分布,聚集强度对种群密度具有依赖性,环境条件是引起虫体聚集的主要因素,幼虫在田间在分布单位为个体群,卵为单一个体,同时提出了理论抽样数的公式。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对梨瘿华蛾空间分布型及垂直分布的研究,发现此虫的分布为具有公共K值的负二项分布:聚集原因由成虫活动和产卵习性所引起,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该虫在树冠外围的南方位与上部密度较大。为此虫的抽样调查和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野外调查数据,应用8种聚集度指标和2种回归模型研究了油茶象甲幼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应用“聚集度均数”指标分析了幼虫种群聚集的原因,运用SPSS分析软件对幼虫的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茶象甲幼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且该分布具密度依赖性;幼虫种群空间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且个体间相互吸引;幼虫种群聚集分布的原因是由其本身特性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造成;油茶象甲幼虫的虫口密度受不同方位的影响不大,受不同高度层次的影响较大,幼虫对下层的危害最为严重,上层和中层的危害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20.
茄子品种(系)对侧多食跗线螨抗性聚类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田间种群密度、叶片为害指数和种群增长倍数 (实验室 ) 3个抗性指标作为评定标准 ,对 2 7个茄子品种抗侧多食跗线螨 Polyphagotarsonemus L atus( Banks)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茄子品种对侧多食跗线螨抗性存在明显差异。相比较之下 ,丰研一号、种都万吨早茄、种都特别培育、成都墨茄、渝早茄 2号、湘研 2号和油罐茄7个品种为较强抗性品种 ;西安绿茄、种都皇太子、8819和湘研早茄 4个品种均为较易感品种 ;其余品种介于二者之间。同时表明 ,3个抗性指标之间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 ,因而 ,调查茄子品种抗该螨时选择 3个指标中的一个指标 ,既简便 ,又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