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黑线姬鼠种群繁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贵州农业科学》1996,24(1):15-19
  相似文献   

2.
黑线姬鼠种群生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黑线姬鼠种群年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4.
雷山县黑线姬鼠种群的生态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相似文献   

5.
江苏棉旱田黑线姬鼠种群动态和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沿海农区黑线姬鼠种群密度在全年在发生规律是一个双峰型曲线,第一峰在4月份出现,峰值较小,第二峰在9月份出现,峰值较大。黑线姬鼠在不同作物之间主要向食料和隐蔽条件好的作物栽培区转移,同一作物在播种期和成熟期间的鼠密度最高。同一作物在不同布局类型田块中对该鼠的吸引能力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黑线姬鼠种群特征及数量变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黑线姬鼠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线姬鼠(kpodemus agrarius Pall-as)又名黑线鼠、田姬鼠。属啮齿目,鼠科,姬鼠属。分布于全省各地。据1984—1985年省植保植检站组织调查结果,该鼠为我省南部、西部农田害鼠的优势种(数量占40%以上),在我县占79.5%。危害花生、小麦、大豆、红薯等多种农作物。黑线姬鼠还是流行出血热病的天然宿主,在医学上也是一害。为探讨其发生消长规律,为大面积农田  相似文献   

8.
黑线姬鼠种群年龄组成和种群动态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黑线姬鼠种群年龄组成与种群密度之间的关系,发现种群成亚比与3个月后的种群密度相关密切。提出了应用种群成亚比和种群雌成亚比提前3个月预测种群密度的两个回归方程:y=0.3785x-22.65;y=0.2176x-9.49,预测值与实值值基本吻合,误差在1.49%-1.66%以下。  相似文献   

9.
黑线姬鼠年龄结构的数学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线姬鼠的体童体长与个体性别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而各级年龄组(即幼体、亚成体、成体及老体)内的个体与其体重、体长及其比值具有相对独立的界线。黑线姬鼠的年龄判别函数式为:Y=0.506X_1 0.444X_2 0.729X_3。式中X_1为体重,X_2为体长,X_3为X_1/X_2×100。当Y<57.2时为幼体,57.287.2时为老体。  相似文献   

10.
应用胴体重法鉴定黑线姬鼠种群年龄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为探讨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种群年龄的鉴定方法,对贵州省余庆县捕获的180只黑线姬鼠(其中雌鼠73只,雄鼠107只),以胴体重为指标划分种群年龄,根据胴体重的频次分配,将黑线姬鼠划分为5个年龄组,确定了胴体重划分年龄组的标准为:幼年组(I),胴体重≤12.9g;亚成年组(Ⅱ),胴体重13.0~16.9g;成年I组(Ⅲ),胴体重17.0~20.9g;成年Ⅱ组(Ⅳ),胴体重21.0~25.9g;老年组(V),胴体重≥26.0g。不同年龄组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同时探讨了各年龄组胴体重与体重、体长、尾长的相关关系。研究认为,采用胴体重法划分黑线姬鼠种群年龄是合理可行的,方法简便且较准确。  相似文献   

11.
黑线姬鼠贮食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兵  金志民  杨春文  刘铸  李殿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389-2390,2398
[目的]探讨黑线姬鼠的贮食行为并研究鼠类和植物的相互关系。[方法]在牡丹江西山及周边的庄稼地内随机选择20个样方,采用挖洞测量法研究了牡丹江城市郊区庄稼地的黑线姬鼠的贮食习性。[结果]11月和12月挖开的31个黑线姬鼠鼠洞的总贮食湿重为10.100 kg,最大贮食量为0.930 kg,最小贮食量为0.140 kg,平均每洞贮食量为0.265 kg。黑线姬鼠的贮食行为属于集中贮食。食物采自以鼠洞口为中心半径5 m的区域,取食高度为10 cm左右。洞口朝向受方向影响较少,受食物源影响较大。黑线姬鼠是杂食性鼠种,以取食农作物为主。黑线姬鼠最大食量为12.70 g,最小食量为0.91 g,平均食量为5.13 g。黑线姬鼠一年四季皆活动,春、秋季活动比较频繁。[结论]该研究为揭示啮齿动物的贮食习性和鼠害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黑线姬鼠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不同季节、不同生境形态特征的变化规律。对贵州省播州区2016—2022年捕获的1040只黑线姬鼠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不同季节、不同生境的形态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黑线姬鼠平均体重为(28.85±6.09)g,平均胴体重为(20.65±4.46)g,平均体长为(93.49±9.70)mm,平均尾长为(72.01±9.43)mm,平均后足长为(19.13±1.50)mm,平均耳高为(10.86±2.37)mm。不同性别形态特征的差异极显著,不同年龄组之间形态特征差异极显著,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不断增加,不同季节形态特征存在一定差异,旱作区各项形态指标均高于稻田区。  相似文献   

13.
为黑线姬鼠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依据,采用夹夜法对1986—2015年贵州省息烽县农田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发生动态进行监测。结果表明:黑线姬鼠在当地主要分布于稻田区和旱地耕作区,共捕获各种鼠类标本10种3 986只,黑线姬鼠占总鼠数的85.15%,各年度间种群组成比例在56.25%~98.36%,为本地绝对优势鼠种,是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不同年度、月份及季节,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各年度间平均捕获率在0.92%~7.92%,最高值与最低值间相差8.61倍,总平均捕获率为3.92%;全年种群数量出现2个高峰期,分别在6—7月和9—10月,2个高峰期的捕获率分别为4.78%~5.93%和4.56%~3.68%;不同季节间以夏季(6—8月)种群数量最高,总平均捕获率为4.97%,冬季(12月至翌年2月)最低,总平均捕获率为2.34%。  相似文献   

14.
对1987—2005年贵州省余庆县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动态及种群数量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黑线姬鼠年均捕获率为6.90%±2.57%,一年内在5—6月和10—11月出现2次数量高峰期,最高峰在6月,不同年度、不同月份、不同季节之间种群数量存在显著差异。制定了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分级标准。建立了应用早春3月种群数量基数(X1)、4月种群数量×4月繁殖指数(X2)预测数量高峰期6月种群密度(Y)的2个短期预测预报模型:Y=1.3669X1 5.6175;Y=0.4988X2 7.2940,可提前3个月和2个月预测当年数量峰种群密度和发生程度,经回测验证,数值和数量级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相符,数值预测平均吻合率为86.61%和86.11%,数量级预测吻合率均为78.95%,结果比较准确,故该预测预报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雷山县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动态及繁殖参数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贵州省雷山县1985~2011年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动态及繁殖参数变化规律分析表明:黑线姬鼠多年平均捕获率达3.15%±1.37%,全年种群数量变动曲线呈单峰型,一年内种群数量在7月出现1个数量高峰期,平均捕获率达5.34%±2.25%,不同年度、不同月份、不同季节之间种群数量存在显著差异。黑线姬鼠种群繁殖参数具有明显的季节周期性波动,主要繁殖期在4~9月,一年中在春季4~5月和秋季8~9月出现2次怀孕高峰期,多年种群总性比为0.96,平均怀孕率为38.23%,平均胎仔数为6.12只,平均繁殖指数为1.15,平均睾丸下降率为59.55%,雄鼠睾丸下降率的季节变化与雌鼠怀孕率季节变化呈同步变动趋势。不同年度、不同月份、不同季节种群繁殖参数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6.
对贵州省余庆县2004~2005年捕获的437只黑线姬鼠(其中,雌鼠200只,雄鼠237只)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黑线姬鼠肝脏重量变动幅度在0.41~2.87 g,平均肝脏重量为1.17±0.49 g,肝脏相对重量变动幅度在2.45~7.18 g,平均肝脏相对重量为4.33±0.97 g;雌雄鼠肝脏重量之间无显著差异,但肝脏相对重量差异极显著;不同生境肝脏重量、肝脏相对重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年龄组之间肝脏重量差异极显著,肝脏相对重量差异不显著,且随着种群内年龄的增长,肝脏重量、肝脏相对重量逐渐增加;不同月份之间肝脏重量、肝脏相对重量具有一定差异,在4~5月和8~9月出现两个高峰期,其季节变化趋势为春季最高,夏季较高,秋季较低,冬季最低。肝脏重量、肝脏相对重量与种群繁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江苏沿海农区黑线姬鼠种群密度在全年的发生规律是一个双峰型曲线,第一峰在4月份出现,峰值较小,第二峰在9月份出现,峰值较大。黑线姬鼠在不同作物之间主要向食料和隐蔽条件好的作物栽培区转移,同一作物在播种期和成熟期间的鼠密度最高。同一作物在不同布局类型田块中对该鼠的吸引能力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黑线姬鼠不同胴体重种群繁殖力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贵州省余庆县2002~2007年1143只黑线姬鼠胴体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黑线姬鼠胴体重最低4.13g,最高34.58g,平均胴体重为(19.06&#177;5.34)g,其个体胴体重主要分布在12.01~24.00g,占总鼠数的75.40%,是活动能力较强的个体。黑线姬鼠怀孕鼠最低胴体重为13.82g,睾丸下降鼠最低胴体重为13.41g,胴体重达13.0g以上时开始繁殖,随着胴体重的增加,种群繁殖力不断增加,胴体重达17.0g以上时,种群繁殖力迅速增加,怀孕率、睾丸下降率分别达26.83%、62.50%,接近雌鼠总怀孕率24.76%和雄鼠总睾丸下降率64.56%,繁殖指数达0.5921,接近总繁殖指数0.5755。黑线姬鼠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雌鼠怀孕率、胎仔数、雄鼠睾丸下降率、繁殖指数不断增加,成年Ⅰ组、成年Ⅱ组、老年组是黑线姬鼠种群的繁殖群体,因此,其在种群中所占比例的多少与种群数量消长关系密切,可以作为预测黑线姬鼠种群数量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