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达加斯加为印度洋岛国,粮食不能自给.为了解决马达加斯加的粮食危机,推广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实现粮食产量翻番的目标,介绍了马达加斯加水稻生产现状,并对在马达加斯加推广杂交水稻面临的机遇及困难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亚洲杂交水稻生产概况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杂交水稻生产概况与发展战略湖南省种子公司黄桂荪湖南农业大学范燕萍中国杂交水稻要走向世界,首先要冲出亚洲。亚洲是水稻主产地区,据1994年统计,全世界水稻收获面积148亿hm2,亚洲占90%以上,稻谷总产52亿t,占世界粮食总产的一半。同时,亚...  相似文献   

3.
<正>"种三亩超级杂交水稻,可产现有四亩田粮食!"在长沙举办的2010中国中部国际农博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满怀信心地说:"力争10年后,第四期杂交水稻667米2产可达千千克左右!"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4.5亿。  相似文献   

4.
袁隆平简介1930年9月1日,袁隆平出生于北平。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来到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书。1964年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1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1年,袁隆平和籼型杂交水稻获国内第1个特等发明奖。1982年,袁隆平被聘为农牧渔业部技术顾问、全国杂交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同年,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1985年,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袁隆平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1期目标,2004年提前1年实现了超级稻第2期目标。1995年袁隆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先后获得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生物学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以色列"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拯救饥饿奖"等11项国际大奖。2006年,袁隆平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姆博先生赞扬袁隆平取得的科研成果,是继20世纪70年代国际培育半矮秆水稻之后的"第二次绿色革命"。  相似文献   

5.
水稻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粮食作物面积和产量的30%以上,杂交良种种植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95%以上,水稻在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推广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根据我县水稻生产现状,提出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顺昌县自2008至2009年,已连续两年开展了杂交水稻新组合展示活动。尤其是省农业厅在我县实施"2008年福建省高产水稻组合丰产示范"项目以来,通过抓"主推组合+主导技术+主体培训"的推广模式,加快了新组合的推广步伐,提高了农户的科学种田水平,促进了粮食大幅度增产。  相似文献   

7.
<正>袁隆平水稻育种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研究技术中心主任。他带领团队以1株雄花败育的野生稻为突破口,先后攻克了提高雄性不育率关、"三系"配套关、育性稳定关、杂交优势关、繁殖制种关等"五道难关"。1976年,杂交水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推广面积138736万平方米,产量比常规稻增产20%。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1995年,他主持研制的"两系法"杂交水稻获得成功,比  相似文献   

8.
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应用已经走过了35年的历史,先后取得了三系法和两系法杂交水稻选育的成功。目前进行的超级杂交稻研究也已见到了希望的曙光,三系法杂交水稻的推广应用确保了我国粮食生产不断登上新台阶,同时促进了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两系示杂交水稻的突破则促进了我国“一优两高”现代农业生产的目标的实现,同时丰富了水稻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可以预见,超级杂交稻的研究成功将使我国的粮食生产产生一次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9.
刘吉忠 《现代农业科技》2008,(4):153-153,155
阐述了如何在种子生产、加工、储藏、使用等环节中保持和提高杂交水稻与杂交玉米种子发芽率的问题,以期提高"两杂"种子的发芽率,使之在粮食生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了中国杂交水稻在亚、非、美洲等国家推广的情况与对粮食安全的贡献;分析了杂交水稻国际推广的技术出口、种子引进、人才培养、推广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从国际交流与合作、新品种培养、消除技术出口壁垒、专业人才培训和国际推广体系方面,提出了促进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国外推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杂交水稻国际科技合作的现状 1976年,以袁隆平院士为首的中国农业科学家研制发明了杂交水稻,不仅为湖南和中国的粮食增产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而且对解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多年以来,我国的杂交水稻研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这期间,我国杂交水稻的国际合作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以湖南省农科院为例,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福建农业》2012,(12):37
袁隆平认为,目前全球仍然有30多个国家存在粮食危机,杂交水稻是公认的、确保世界粮食安全的得力工具。杂交水稻对维护21世纪世界粮食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世界上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达到水稻总面积的50%,水稻产量将会再增加1亿5000万吨,可再养活4—5亿人。袁隆平希望杂交水稻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能得到大力推广,造福全世界人民。多年来,湖南充分发挥技术和  相似文献   

13.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粮食问题是中央高度关注的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粮食是基础的基础。解决我国13亿人的吃饭问题,只能依靠我们自己。我国的杂交水稻研究和推广在世界上独领风骚,在解决13亿人吃饭的问题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日前有  相似文献   

14.
梅州市农科所1990~2003年组织实施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品种示范推广项目,采取有效措施,推广经过省市农作物品种审定的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7个,推广面积30.66万hm2,增加产值6.12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2001年2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隆平获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袁隆平院士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我国高产优质水稻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现在我国累计推广种植超级稻新品种约2亿亩,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平均增产20%。  相似文献   

16.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粮食问题是中央高度关注的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粮食是基础的基础。解决我国13亿人的吃饭问题,只能依靠我们自己。我国的杂交水稻研究和推广在世界上独领风骚,在解决13亿人吃饭的问题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日前有  相似文献   

17.
月度人物     
<正>袁隆平:广东粮食可"种三产四""广东人才荟萃,经济能力很强,广东是农业强省、粮食弱省,粮食单产在全国属于偏低水平,我希望未来广东也能变成粮食强省!"近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广东农业科技促进年启动仪式上说。据介绍,两年前广东省与袁老合作试验水稻高产项目,袁老还计划在广东推广"种三产四"项目,即"用三亩试验田种出四亩普通稻田的产量"。自2009年与广东签订合作协议以来,袁隆平常常南下指导项目。他表示,"2007年我在湖南启动这个项目,效果很好,到去年一共推广了700多万亩。去年湖南增产18万亿公斤粮食,有将近11亿是‘种三产四’的成果。"袁隆平  相似文献   

18.
强恢早熟水稻恢复系“明恢77”配制的早熟杂交水稻组合汕优77,具有优势强,高产,抗稻瘟病,生育期适宜,适应性广,容易制种,米质较好等特点,该组合参加全国区域试验,平均产量比威优64增产8%,在湖南,广东,广西,江西,湖北,福建等省累计推广143.53万hm^2,累计增产粮食10.09亿kg。近年来,年推广面积33.33万hm^2以上,成为我国南方稻区早熟杂交水稻主栽组合之一。  相似文献   

19.
毛润静 《吉林农业》2011,(3):168-169
推广应用超级杂交水稻,研究其高产栽培配套技术,对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保证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促进超级杂交水稻广泛推广,大幅度提高水稻单产,并进一步探索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文章对超级杂交水稻中浙优1号的播种期、移栽秧龄、移栽密度和施肥方法等技术进行研究,总结出中浙优1号因种高产栽培配套技术;归纳出超级杂交水稻"提炼秧苗、强化茎秆、均衡单穗、主攻粒重"的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措施,为水稻超高产栽培攻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研究和种植杂交水稻的重要意义就是为了解决世界粮食不足的问题,由于杂交水稻无论是产量,抗病性,各种综合形状都要比不杂交的水稻要高,这就意味着杂交水稻粮食出产量的提高,为日益增加的人口与有限的土地资源环境下更好地解决粮食问题发挥了重大作用。特别是在全球进一步发展杂交水稻,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和促进世界和平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水稻杂种优势的表现1、根系发达。杂交水稻与一般常规品种比,具有根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