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贵州省某规模化猪场仔猪突生呕吐、腹泻,为确定该猪场病猪发病的病因,通过调查了解该猪场病猪的临床表现,并对送检样品进行了病理剖解观察,初步判断该猪场发病猪疑似为猪流行性腹泻(PED)和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感染.为了进一步确定病因,利用Primer 5.0和olig0 6.0分别设计扩增PEDV M基因和TGEVN基因的引物,进行RT-PCR扩增、电泳检测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猪场发病猪为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
2009年9月下旬,某猪场饲养的猪发生以腹泻为主的疾病,随后猪群全部发病,经用抗生素等药物久治无效,病情越来越严重,并出现病猪死亡。2009年10月16日接诊,经临床检查、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确诊该猪场发生猪鞭虫病,经用驱虫药等治疗,病猪康复。  相似文献   

3.
2005年9~10月,辽宁省抚顺县某猪场饲养的仔猪,出现呼吸困难、精神沉郁、食欲下降、腹泻等症状,随后发生零星死亡。发病后采取一些治疗措施,但效果不十分明显。笔者通过对病猪和死亡猪病料的病原学检查并结合发病猪群的流行病学等,诊断  相似文献   

4.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所属17个猪场的猪群发生以皮炎和腹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过猪场类型,发病季节,病猪年龄、品种,所用饲料,猪舍结构,饲养方式,病原学调查及试验性治疗,确诊为缺锌症。用含0.1% ̄0.2%硫酸锌的高锌饲料对10个发病猪场的4000多头发病猪和同群未发病猪进行治疗和预防,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猪场中流行的腹泻病,给广大的养殖户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发病群体以产房仔猪发病为主,其他猪群发生严重腹泻的较少。进入秋冬季节,附近猪场又发现有仔猪高热腹泻病的发生。(一)病毒性腹泻的流行情况猪群发生腹泻的原因复杂,大多数专家认为是多种病毒的混合感染。病毒有流行性腹泻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轮状病毒  相似文献   

6.
猪圆环病毒病是一种病毒性的传染病,可以造成猪场大规模发病甚至病猪死亡。病猪主要表现为生长减慢,呼吸困难等症状,而且严重影响到猪群自身的免疫力,给猪场造成严重的养殖风险。本文总结了猪圆环病毒病的病原、流行情况、临床表现、剖检变化和诊断方法,并提出了预防措施和药物治疗,对发热和咳嗽以及腹泻的病猪可应用头孢唑林钠和林可霉素等混合肌注,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某规模化猪场的哺乳仔猪出现以呕吐、水样腹泻、脱水为主的病症。病猪腹泻特点及治疗措施如下。1特点1.1易感猪日龄扩大,2~20周龄猪均可发病(包括哺乳母猪)。1.2哺乳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病猪呕吐,水样腹泻,其他症状不明显。1.3免疫、反饲(强毒免疫)防治效果不好。1.4腹泻易复发,有的猪场反复发作4次以上。1.5腹泻持续时间长达数月,最长可达半年。1.6季节气温高的情况下腹泻依然发生。1.7母猪也有轻微的腹泻症状和食欲减退。2防治2.1生物安全措施发病单元搞好生物安全措施,减少新发病例,减缓腹泻传播速度,确保无发病单元免受感染,加强无发病单元猪的补料教槽和清洁工作。  相似文献   

8.
1 PCV2感染动力学的重要性:猪感染PCV2时的年龄是决定因素 累积的证据表明,猪场内PCV2感染动力学在很大程度上与PCVD发病的机率有关.在法国(2000 ~ 2001年)和西班牙(2002 ~ 2003年)进行的第一个病例对照研究表明,PCVD发病猪场内12~ 13周龄猪群的PCV2血清阳性率要高于非发病猪场的猪群.这证实了PCVD发病猪场的PCV2感染的平均发生时间较早.在PCVD发病猪场进行的更详细研究(纵向队列研究)后,证实了PCV2感染的发生时间越早,猪爆发PCVD的风险越大(图1).  相似文献   

9.
正1 发病情况自2019年春季至现在,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区域多家养猪场、户发生了以病猪呼吸困难,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腹泻、渐进性消瘦,以发病急,死亡快为特征的猪病。临床诊断时,症状多变,病理变化多样,药物防治效果不佳。对其中的一个养猪场发病猪群进行临诊,该猪场共存栏125头猪,繁育种猪22头,2月龄左右的仔猪103头,猪群曾接种猪瘟、伪狂犬病、口蹄疫病和细小病毒病疫苗。2 临床症状病猪体温升高,达40~41.5 ℃,稽  相似文献   

10.
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人工感染试验和血清学检验确诊武汉市郊区某猪场于1998年初春爆发猪传染性胃肠炎,并以病猪肠组织制备了组织灭活革,取得了初步的效果,据此制定了相应的防制措施。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1998年1月武汉市郊区某猪场少数肥猪栏内的肥猪发生严重腹泻,第2d迅速蔓延至全栋并进而波及全场,发病率达100%。猪群主要表现为水样腹泻,排泻物呈灰或褐色,略带腥臭味,少数猪有呕吐现象。病猪食欲下降,精神很差,被毛蓬松,少数脱水现象明显。病猪很少死亡,病程1周~2周。2病理变化创检2头断奶拉稀刚死亡仔猪。一头脱水明显…  相似文献   

11.
<正> 1 发病情况吉林省柳河县安口镇猪场徐某主诉,饲养100头35千克重的猪,3天前发病6头,经本村防疫员治疗效果不好,死亡3头,病猪增加到11头。笔者到猪场观察猪群,病猪腹部、耳朵及全身出现红斑点。对刚死亡2头猪进行剖检,并取病料,经化验室检查,诊断为猪败血链球菌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病。对病猪进行7天防治,除5头病情严重死亡外,其余病猪痊愈,疫情得到控制。2 临床症状病猪精神高度沉郁,皮肤发红或发紫,尤其是腹下、耳朵、耳后、眼圈、眼结膜潮红或发绀、流泪。呼吸困难,口鼻流出淡红色泡沫样液体。严重猪驱赶不起,四肢乱扒如同游泳状,就地排泄,腹泻带血,尿液  相似文献   

12.
山东某小规模自繁自养猪场发生一起以断奶仔猪和育肥猪为主的急性呼吸道病疫情,病猪表现高热、气喘、被毛粗乱、弓背瘦弱、先便秘后腹泻等病症,呈明显窝发特点,几乎全群发病,病死率高达60%。通过病死猪剖检诊断、细菌分离鉴定、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确诊为猪瘟与蓝耳病毒混合感染并继发胸膜肺炎病例。通过加强生物安全措施,未发病猪群对相关病毒性疾病进行了紧急免疫,并经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对猪群实施药物防治,使该猪场疫情得以迅速控制。  相似文献   

13.
规模化猪场猪常见猪病毒性腹泻,是由包括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轮状病毒(RV),以及最新报道新发现的猪嵴病毒(PKV)和猪博卡病毒(PBoV)中一种或多种不同病毒单独或混合感染猪的机体后导致的腹泻与引起消化道生理机能紊乱的疾病。这些疫病在临床上的症状、流行病学及病理变化等方面十分相似,病猪表现出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等特点。每年冬春寒冷季节高发期,给规模化猪场带来重大经济损失。主要对规模化猪场猪常见病毒性腹泻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措施进行了综述,为临床对病毒性腹泻的诊断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凡  赵坤坤  刘守川 《养猪》2020,(1):118-120
通过对河南省安阳市某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猪群临床表现、病理变化的观察,结合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最终确诊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仔猪腹泻。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该毒株属于PED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通过对发病猪群进行紧急免疫和饲养管理改进后,较为有效地控制了疫情。基于此,文章对该病的确诊与防控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给广大养猪户防控该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了确定山东省莱西市某猪场送检病猪的发病原因,并调查猪群主要疫病抗体水平以便为猪场疫病防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试验采集送检病猪病料,综合运用临床观察、病理剖检、细菌分离鉴定和病毒核酸检测等技术进行确诊;并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使用ELISA检测试剂盒对猪群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蓝耳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4种主要病原进行检测,分析抗体水平。结果表明:送检病料经TSA培养基分离培养可见针尖状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阴性杆菌,生化试验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该分离细菌对大观霉素高度敏感,对头孢噻肟极度敏感;猪群中PRRSV和PCV-2为阳性,未检测出其他病毒;同场猪群的猪瘟抗体水平偏低需加强免疫,猪蓝耳病抗体水平不稳定,存在野毒感染风险。说明送检病例为PRRSV、PCV-2和副猪嗜血杆菌的混合感染,同场猪群需注意加强猪瘟免疫和猪蓝耳病抗体监测。  相似文献   

16.
《养猪》2017,(6)
2017年6月,四川省绵阳市某猪场仔猪出现渐进性消瘦、严重腹泻、呕吐、部分病猪死亡等临床症状,采集发病猪的肠道、淋巴结等样品,应用PCR、RT-PCR方法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该猪场为猪轮状病毒(Po R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混合感染。通过采取综合防控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该猪场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6,(9):116-118
为了查清山西省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情况,对山西11个地市的30个规模化猪场的仔猪腹泻发病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对采集的253份病料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检测。结果:共有5 158窝、52 533头仔猪发生腹泻,死亡40 059头,死亡率为76.25%;病料检测PEDV阳性率为73.26%,TGEV阳性率为7.36%。表明山西省猪群发生的腹泻,主要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  相似文献   

18.
邹义鸿 《当代畜牧》2013,(23):59-60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猪场先后发生严重的传染性腹泻疾病,近期本地区也有猪场反映发生了腹泻疾病,在场内传播速度很快。其中没有免疫过猪传染性胃肠炎(TGE)与流行性腹泻(PED)二联灭活疫苗的猪群,产房内的仔猪发病率与死亡率很高,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免疫过疫苗的猪场,也有死亡但是损失不大。本文针对我地区猪场发病的流行情况、特点及主要原因,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流行性腹泻病毒是近年来猪场内感染率较高的一种病毒。它能引起以猪的急性腹泻、呕吐为主要临床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造成病猪特别是发病仔猪较高的死亡率,给猪场造成很大经济损失。2016年初,豫北某猪场新生仔猪腹泻严重,经实验室检测为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感染。1流行情况及临床症状猪场主要表现为1月龄以内仔猪发病,病猪被毛粗乱、消瘦、出现呕吐、水样腹泻、脱水症状,部分病猪伴发  相似文献   

20.
猪蓝耳病与猪瘟并发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猪蓝耳病 (即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征 ,PRRS)和猪瘟(HC)是当前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两大传染性疾病。 2 0 0 2年 10月 ,山东菏泽某猪场发生了一起以急性、热性、出血性和呼吸困难、腹泻为主要特征的病例。经剖检、病理组织学检查、血清学和荧光抗体诊断 ,诊断为猪蓝耳病与猪瘟并发。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该猪场饲养育肥猪 10 0 0余头 ,于 2 0 0 2年 10月部分猪突然发病。病猪全身潮红 ,体温升高 40~ 41 5℃ ,食欲减退 ,有的腹泻 ,呼吸困难。发病率约为 2 0 % ,部分猪只死亡。据畜主说 ,仔猪自市场购进 ,未进行猪瘟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