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山移民是"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山区群众脱贫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浙江省天台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下山移民脱贫工作,围绕"移得下、稳得住、富得起"的总目标,加快城区公寓式安置和集镇安置区建设,不断推进整村搬迁,大力鼓励自发移民。十年来,全县共建设下山移民安置区(点)15个,完成下山移民8263户28585人。其中城区幸福花苑安置区总面积60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总投资3.2亿元,安置1587户6348人,安置区以公寓房安置下山移民属省内首创,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全县的下山移民工作经历了农民自发搬迁、政府开展试点、政府有组织地实施等阶段,取得了较大成果。然而,随着下山移民进程的不断推进,问题也不断凸现。为此,本文针对天台县下山移民工作中的问题,分析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2017,(9)
<正>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市不断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先后组织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及"消除4600"行动,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1.做法与成效(1)主要做法一是抓规划引领。每五年编制一个扶贫规划,并将"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体系,属全省唯一。根据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和"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  相似文献   

3.
作为乡村振兴、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之一,易地搬迁安置工程虽然从总体上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但生活空间的嬗变也使搬迁村民在适应新环境中产生了诸多问题。基于对高邮龙虬镇余万、朱家、南角三个自然村由于污染而搬迁安置的实地调研,在剖析农村搬迁安置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缓解措施,旨在引导搬迁农民尽快融入新环境,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城镇化进程贡献应有之力。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2):136-137
建设好农村安置小区是保证农村土地整治及整村推进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环节,肥西县在农村安置小区建设工作过程中在规划配套、农民就业、管理规范等方面存在问题。针对问题寻找对策,不断完善农村安置小区建设机制,对于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城乡一体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8):165-167
西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有土安置是符合西藏农牧民自身现状、有必要,也是在一定规模内可行的。易地扶贫搬迁土地安置问题直接关乎搬迁户的生计问题,关乎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本文在分析西藏易地扶贫搬迁有土安置范围、土地资源配置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现代进程以及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是有效处理易地扶贫搬迁有土安置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2016,(12)
正多年来,浙江省开化县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关于扶贫开发的有关文件精神,坚定不移地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提升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2000年开始至今,从"百乡扶贫攻坚计划"到"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从"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到"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从"下山脱贫"到"山海协作"等三大发展阶段。2000年,该县扶贫工作重点转移到贫困乡、贫困村;2003年,扶贫区域重62008  相似文献   

7.
我县以贯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契机,结合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促进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积极引导和鼓励居住在高山、深山的农民下山脱贫,2003年,制订了《遂昌县下山移民工程8年规划》和《遂昌县“下山移民工程”实施意见》,正式启动了“下山脱贫工程”。特别是2004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乌溪江库区困难群众异地脱贫工程以来,我县进一步加大了下山脱贫工作力度。通过两年的实施,建立了下山脱贫小区16个,共安置下山脱贫2442户,9555人,总投资达3.6亿元。下山脱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山迁移后农民的行路、饮水、用电、上学、就医、通讯、娶亲、发展等问题得到逐步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使多数农民十分“牵肠挂肚”的“责任田”(原承包土地)和“难以割舍”的“老房子”(原宅基地)问题也逐步得到完善解决。  相似文献   

8.
2010年,浙江省江山市整合宅基地整理、下山搬迁、村庄整治等项目工程,把农村住房改造建设作为农业农村的"牛鼻子"工作和推进"中国幸福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全市面上推开,取得了较好成效.全年完成农村住房改造建设5012户,其中农村困难家庭住房救助2000户,农民私人建房3000多户.在整村成片推进区域,基本形成方便农民生产生活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完成建设用地复垦1766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年度新增建设用地专项用于新农村建设410.6亩;拆除危旧房6208户60.68万平方米,其中下山搬迁拆除原居地房屋1278户.其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陇原传真     
正武威市8万多农牧民"下山入川"奔小康2011年,武威市委实施高深山区贫困农牧民"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逐步将居住在海拔2 800米左右高深山区的贫困农牧民移居川区。2015年,武威市搬迁1.96万居住在高深山区的农牧民入川定居。至此,全市已完成移民搬迁8.43万人,超额完成五年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江都市小纪镇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的现状调查,对工程建设中的村庄搬迁和农民安置情况进行了阐述,对当前搬迁和安置出现的主要问题和矛盾进行了探讨,提出对策,以期推动搬迁和安置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3):241-242
为了改善山区居民的生存环境,阜平县开始实施偏远山村的整村移民搬迁工作。研究发现,农户大多数愿意实行就近搬迁,他们大多认为搬迁后的生活成本会上升,但就业机会不会增加,搬迁后生活的方便程度也会降低。政府应当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合理选择安置地点,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这样才能保证整村搬迁项目的顺利开展并保障农户的权益。  相似文献   

12.
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国新时期"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时期,全国已经完成了对生存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约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搬迁安置工作.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迁出地生态环境逐步好转,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经过系统梳理和回顾,现有的文献研究主要集中于易地扶贫搬迁的理论、发展演变和影响因素;搬迁农户的搬迁意愿、识别问题及搬迁后农户的生计问题;搬迁政策的效果评价、政策执行、困境及对策等方面.今后一段时期的研究,还应聚焦于如何有效对接乡村振兴战略,提升边缘农户的生计水平以及持续推进生态宜居搬迁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雄安新区农民安置与基层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对于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雄安新区的规划变迁与发展变革必然涉及到大量土地征用与农民安置、搬迁与城镇化。"人"是新区建设的核心,在农民安置工作中不仅要考虑基层群众的诉求,而且要创新基层工作的思路,确保新区开发过程中,农民安置有序、基层搬迁顺利、群众紧密拥护、基层工作有效,完成雄安新区和谐有序的城镇化变迁。一、以法治理念引导农民安置工作、以规则统一处理搬  相似文献   

14.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治理工作,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临沂易地扶贫搬迁是由政府统一规划指导的社会空间迁移,所形成的安置社区是区别于新型农村社区的“过渡型”社区。基于后期治理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完善过渡期制度供给、履行党组织“轴心”职责、创新物业服务管理方式、推进“互联网+”治理模式、积极培育共同体意识等治理路径选择,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相似文献   

15.
安康市避灾移民搬迁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生产要素理论,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三峡移民、"5.12"地震灾民安置工程与陕西省安康市避灾移民搬迁工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安康市避灾移民搬迁在生态修复、农民增收、推进城市化、共享文明成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也存在着"搬入区超载"、"致富难"和"观念滞后"等地理、经济、社会问题。将"进城上楼"调整为"村内就地相对集中与分散安置相结合",开展居民素质教育,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等举措将是解决目前避灾移民搬迁工程问题的可选之策。  相似文献   

16.
中心村规划和建设既可以满足政府和农民的经济利益需求,优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促进人口集中、土地集中,又能兼顾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既能保护农民短期的资产利益,又能够维护其可持续生存。因此,在小城镇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与传统的安置区规划建设不同的中心村规划内涵,以便于更好地实施中心村建设。在基于上海市中心村规划建设的历史进程基础上,梳理法律法规体系,总结上海中心村规划体系特点,从村域规划和居住点规划两个方面构建中心村规划的编制体系,以驱动机制来说明中心村建设的动力和资金来源,以安置方式来说明中心村搬迁安置模式和农民利益的保障方法。结合上海区域特点,从规划引领、公共政策运用的视角来分析上海市已实施的中心村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的土地利用、产业结构、特色风貌等情况,最后综合衡量中心村规划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深入分析带来的社会问题,为未来上海和全国其他城市新一轮中心村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脱贫攻坚移民搬迁同传统的人口自然流动相比是一种政府行为,由于搬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效益要求,导致相当数量的农户出现了人地分离的现象。贫困山区农民自身文化素质偏低引发进城务工能力缺乏,导致出现"搬得出、留得住、难致富"的现实问题,随着我国移民搬迁人口规模越来越大,移民后的生计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和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生计问题事关农户能否摆脱贫困,这对于一个家庭一个社区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因此,运用可持续生计理论,研究移民搬迁的可持续生计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但从农户视角来看该政策是否真正使农户满意仍有待商榷。本文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对康保县县城集中安置区已搬迁农户满意度的分析,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后存在问题与改进路径进行研究,为多方主体后续工作的完善提供信息和建议。本研究结论如下:(1)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物业服务、就业压力、家庭总收入、家庭年总收入及适应城市状况八个因素对已搬迁农户满意度有显著影响;(2)易地扶贫搬迁后存在已搬迁农户就业压力增大、多数已搬迁农户收入有所降低且不稳定性增加、搬迁后家庭消费支出增加过大等六大突出问题。(3)针对问题提出了完善技能培训、完善智能就业服务系统、通过经济补贴和税收减免来降低物业公司运营成本等改进路径。(4)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要进一步关注人民满意度,而非仅局限于其所带来的客观效益。  相似文献   

19.
对嘉兴市农村宅基地退出障碍因素进行专题调查,主要障碍因素有资金缺口大,中心村建设“调地难”,农民意见难统一,农民观念难转变,搬迁后再就业困难,搬迁后承包地处置难。提出对策建议:根据村庄类型确定搬迁安置方式;着力解决中心村建设中的土地产权问题;建立合理的经济机制,协调相关乡镇的工作积极性;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化的形式解决土地流转问题;促进拆迁农户的就业;合理解决拆迁农户的有关社会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20.
陇原传真     
正武威贫困农牧民下山入川奔小康武威市因地制宜实施"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过去5年将8.43万名生活在高深山区的贫困农牧民移居到适宜发展的川区。为缓解搬迁群众的经济压力,武威市以县区为主体,整合使用易地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生态功能区补偿等各类项目资金;同时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把财政直接拨款转变为政策性贴息、担保资金和风险补偿基金,拓宽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