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固始鸡与安卡红鸡杂交F2代资源群体为对象,研究了肉鸡性别、家系、正反交、体重、内脏器官重对肉鸡胸囊肿发生的影响。结果发现:家系及体重对胸囊肿发生率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公鸡胸囊肿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母鸡;胸囊肿发生鸡群的肝脏重和脾脏重分别显著和极显著地大于正常鸡群,而正反交、心重、胰腺重和心脏比率、脾脏比率、胰腺比率与胸囊肿发生的相关性不明显。由此可见,鸡胸囊肿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固始鸡与安卡红鸡杂交F2代资源群体为对象,研究了肉鸡性别、家系、正反交、体重、内脏器官重对肉鸡胸囊肿发生的影响.结果发现家系及体重对胸囊肿发生率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公鸡胸囊肿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母鸡;胸囊肿发生鸡群的肝脏重和脾脏重分别显著和极显著地大于正常鸡群,而正反交、心重、胰腺重和心脏比率、脾脏比率、胰腺比率与胸囊肿发生的相关性不明显.由此可见,鸡胸囊肿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胸囊肿是肉鸡胸部皮下发生的局部炎症,是肉仔鸡常见的疾病。它不传染,也不影响生长,但影响胴体的商品价值和等级。应该针对其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一、选养羽毛生长早的鸡种生产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4.
肉仔鸡胸囊肿病是肉仔鸡生产的常见病,该病是肉仔鸡胸部皮下发生的局部炎症,它不传染也不影响生长,但严重影响屠体质量和商品等级。胸囊肿的发生是由于肉仔鸡生长迅速,增重速度与腿部骨骼的发育不平衡,造成腿部骨骼不能承受身体的重量而长时间伏卧休息,龙骨外皮受到长时间的磨擦和压迫,皮质硬化,形成囊状组织。针对该病的发生原因,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一、选养羽毛生长早的鸡种生产实践证明羽毛生长不良的  相似文献   

5.
正胸囊肿是肉鸡胸部皮下发生的局部炎症,是肉仔鸡常见的疾病。它不传染,也不影响生长,但影响胴体的商品价值和等级。应该针对其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一、选养羽毛生长早的鸡种生产实践证明:羽毛生长不良的鸡只,其胸囊肿发生率可高达35%以上。因此,应选择羽毛生长早、覆盖严密、龙骨较平直的鸡种。二、重视垫料的选择和管理要选择质地柔软、干燥、吸湿性强、不易板结的材料作垫料,一般可采用锯木屑、稻草、糠皮、麦秸、废纸  相似文献   

6.
<正> 1 雏鸡腿病:腿部疾病是肉鸡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生于2~5周龄的雏鸡。特征为骨骼变形,软腿,用膝行走或蹲地不愿行走。影响采食和增重,并伴有胸囊肿和皮肤溃烂等。腿部疾病原因有多种,主要是维生素D和维生素B_1、B_2的缺乏,钙磷不足,还有维生素E、烟酸、胆碱等缺乏。肉鸡早期增重过快,细菌性疾病如滑膜囊霉形体、葡萄球菌病及微量元素锰缺乏等都能引起腿病。  相似文献   

7.
肉鸡饲养以其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周转快为特点;越来越受到养殖户的青睐,但由此引发的几个问题也不容忽视,现就将解决建议提出如下,望对养殖户有所帮助。一、胸囊肿是发生在肉鸡胸部皮下的一种局部炎症,为肉鸡常见病,它不传染也不影响生长,但影响屠体商品价值;此病因分多方面,应有针对性采取措施:1.尽量使用干燥、松软的垫草,及时更换潮湿、板结的垫草,并保持应有的垫草厚度。2.减少肉鸡卧地时间。肉鸡一天当中有70%左右的时间处于卧伏,而卧伏时体重的60%左右是由胸部支撑的;时间长、压力大是其产生囊肿的原因。方法:采取少喂添制,促其…  相似文献   

8.
按性别分群饲养肉用商品鸡是近年大力推广的饲养技术。 1.依据由于公母雏鸡生理基础的差异,对生活条件的要求和反应也有差别,主要表现在羽毛生长速度不同,公鸡长羽慢、母鸡长羽快;公鸡易受环境、特别是温度的影响,胸囊肿的发病率也高,因此要求稍高的育雏温度和干燥蓬松的垫草。其次是生长速度不同,公鸡比母  相似文献   

9.
胸囊肿是肉鸡的常见病之一,多发生在4周龄以后.此病虽对肉鸡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但使鸡的屠体品质大为下降,严重者导致局部废弃. 导致胸囊肿发生的机理是其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障碍和压迫性坏死.肉鸡因贪吃少动,生长速度快,但其脚部发育相时较弱,鸡用料后大多喜欢趴在地面(或网架)上,因身体自重的压力和与地面(或网架)之间的磨擦,使胸部皮肤淤血、发红、肥厚而粗糙,皮下结缔组织增生呈囊状,其内充满粘稠状液体,局部胸肌苍白变性至坏死.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因素影响下,超声引导置管硬化治疗巨大肝囊肿的结局,筛选影响该治疗方式疗效的高危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首次超声引导下置管硬化治疗的单纯性巨大肝囊肿(直径≥10cm)7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复发的原因,运用单因素分析得出的与囊肿复发有关的变量进入回归统计,采用Logistic法建立回归模型。结果:巨大肝囊肿患者72例中有效58例,复发14例。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性别、囊肿数量及是否合并慢性肝功能损伤与囊肿的复发无显著相关性;而患者年龄、囊肿硬化后囊腔有无分隔、囊肿最大径线及容积与囊肿治疗后结局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囊肿硬化后囊腔有无分隔、囊肿最大径线及囊肿容积是影响囊肿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囊肿硬化后囊腔内出现分隔、囊肿最大径线及容积是影响超声引导下置管硬化治疗巨大肝囊肿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胸囊肿是肉鸡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是肉鸡在生长过程中因龙骨处长时间受到摩擦和压迫刺激而引起的,病鸡胸部皮肤形成囊状组织并渐渐积累一些粘稠的渗出  相似文献   

12.
1 卵巢囊肿可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病因: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卵巢囊肿可能与内分泌机能失调、促黄体素分泌不足、排卵机能受到破坏有关。症状:卵泡囊肿时,病牛一  相似文献   

13.
笼养密度对肉仔鸡行为的影响及其与胸囊肿发生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笼养密度分别为17只/m2(高密度)、14只/m2(中密度)和11只/m2(低密度)条件下,4~6周龄肉仔鸡的行为特点,以及笼养密度与胸囊肿发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笼养肉仔鸡各行为持续时间比例中趴卧最高,达77.08%。6周龄肉仔鸡行为与4和5周龄的相比,其行为受密度的影响最大:高密度下趴卧持续时间长、频次低(P<0.05);低密度下行走、饮水、采食、梳羽、舒展、晃动等活动型的行为频次高、持续时间长(P<0.05);高密度下胸囊肿发病率显著高于低密度(P<0.05),且发病率与晃动、梳羽行为持续时间比例及趴卧频次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997,P=0.048;r=-0.999,P=0.028;r=-0.996,P=0.034)。高笼养密度条件下,肉仔鸡趴卧行为持续时间长,晃动、梳羽等活动型行为持续时间缩短,频次降低,其胸囊肿发生率增大。  相似文献   

14.
杜强 《新农业》2023,(1):65-67
<正>鸡葡萄球菌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的细菌性传染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在临床上有多种病型,常见的症状为急性败血症、关节炎、滑膜炎、腱鞘炎、脚垫肿、胸囊肿、趾瘤、脐炎、结膜炎等。1病原鸡葡萄球菌病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厚垫料平养肉仔鸡简便易行 ,设备投资小 ,胸囊肿发生率低 ,残次品少 ,被养殖普遍采用。其成功关键是保持垫料干燥 ,但由于管理不当造成垫料过湿 ,对肉仔鸡生长产生不良影响。1 垫料过湿对肉用仔鸡的影响1 .1 影响羽毛的生长垫料过湿可使羽毛脏乱无光泽 ,羽毛上残留黄、黑色粪便垫料 ,羽毛粘结重的可使肉仔鸡患体外寄生虫病。肉用仔鸡胸部与过湿垫料长期接触 ,可使胸部羽毛未长或极易脱落。1 2影响品质肉用仔鸡采食后一般不愿活动、鸡群长期处于静卧状态。垫料过湿容易使胸部皮肤红肿 ,甚至磨破 ,造成肉鸡品质下降。1 3 不利于保温冬季 …  相似文献   

16.
卵巢囊肿(cystic ovaries)是指在卵巢上形成囊性肿物,数量为1个到数个,其真径为1cm至几厘米,卵巢囊肿主要是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另外,卵巢囊肿可也表现为子宫内膜性囊肿,包含物性囊肿和卵巢冠囊肿。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以3-6周龄的幼鸡多发。病理变化主要为法氏囊肿胀、出血、坏死和萎缩,胸、腿部肌肉出血,肾脏肿大等。  相似文献   

18.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创伤,治疗或护理不当,均影响疗效和产生后遗症(如脊柱后凸畸形或慢性腹痛)[1]。本科自1993年6月~1996年7月共收治胸腰椎压缩性骨折ZI例,经过综合康复治疗及护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21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5例,女16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76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1例,坠落伤8例.砸伤2例。受伤部位;胸推5例.腰椎14例.胸腰合并损伤2例。症状体征:胸腰痛2例.胸痛5例,腰痛14例。住院天数最长133d,最短则.平均44d。全部病例均经X线确诊;…  相似文献   

19.
奶牛繁殖疾病是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一类主要疾病,也是造成奶牛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多例奶牛子宫炎、奶牛子宫脓肿以及奶牛卵泡囊肿的病因、临床症状、防治措施诊疗体会的介绍,为奶牛繁殖疾病的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毛杰  章宏毅 《长江大学学报》2010,(1):J0041-J0042
目的:观察非手术治疗根尖囊肿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根尖囊肿患者60例采用囊腔减压、根管糊剂超充等非手术方式治疗,并定期于治疗后3、6个月、1、2、4年复查,观察非手术治疗根尖囊肿的效果。结果:60例患者75颗患牙经治疗后1~4年的观察,其中治愈34例,治愈率达56.7%,好转20例,好转率33.3%,总有效率90%,失败6例,失败率10%。结论:囊腔减压加根管糊剂超充方式治疗根尖囊肿是一种简便、经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避免大部分根尖囊肿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