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扇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汉《说文解字》记载:"扇,古称。"但是,古书中提到的"扇"却不一定都是指现代概念中用以取风驱暑的扇子。一是指竹类编织的帘幕。清代王廷鼎在《杖扇新录》中提到"如其形而编竹为之以取风,故遂从竹为。"二是指门或屏风。《说文》载曰:"扇  相似文献   

2.
扇文化集趣     
古往今来,扇子与人们的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由此派生出许多与扇有关的文化,令人耳目一新,意趣无穷。扇书扇面书法历史悠久,历代不少书法大家都有扇面书法佳作。最早见于《晋书》说书圣王羲之曾为一老媪题扇,老媪每字售价百钱。几年前江苏常熟造纸厂陈嘉良利用10个...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菌种分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微  杨江华  李川 《农技服务》2009,26(7):161-162
食用菌是一类重要的真菌,中国是认识和利用食用菌最早的国家之一,战国时期的《列子》就有"朽壤之上,有菌芝者"的记载;公元前239年的《吕氏春秋》记载了食用菌的美味;以后的《齐民要术》、《菌谱》、《广菌谱》、《本草纲要》等都有食用菌栽培和利用的记载。中国也是食用菌栽培最早的国家,目前栽培的食用菌中多数起源于中国。近年来研究者对不同食用菌菌种分离培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对食用菌菌种分离培养进行总结。主要方法有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菇木分离法和培养料分离法4种。  相似文献   

4.
冬瓜子常被人们当废物扔掉,然而,冬瓜子是一味药食两用的中药。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冬瓜子可以"令人悦泽好颜色,益气不饥;久服轻身耐老"的记载。中医认为,冬瓜子性凉,味甘,具有清肺化痰、消痈排脓、利湿的功效。中医临床常用来治疗痰热咳嗽、肺痛、肠痈、白浊、带下、水  相似文献   

5.
冬瓜子常被人们当废物扔掉,然而,冬瓜子是一味药食两用的中药.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冬瓜子可以"令人悦泽好颜色,益气不饥;久服轻身耐老"的记载.中医认为,冬瓜子性凉,味甘,具有清肺化痰、消痈排脓、利湿的功效.中医临床常用来治疗痰热咳嗽、肺痛、肠痈、白浊、带下、水肿、脚气等症.  相似文献   

6.
《农村百事通》2010,(10):55-58
4月5日 牛奶做成扇子卖 "云南十八怪,牛奶当成片片卖."这句话里说的就是乳扇.白族人家多数都养着奶牛,除了出售鲜奶,一部分就用采制作成乳扇.乳扇就是先在锅内加入酸浆用火加温,然后倒入牛奶不停地搅拌,待牛奶变成丝状凝块时捞出,用筷子将抻成像扇子一样的薄片绕在架子上晾干.  相似文献   

7.
李芳 《新农村》2012,(1):47
最早的春联春节贴春联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神像可辟邪"之说。唐代以后,渐有书写对偶吉语的桃木板出现。在桃符上题写联语,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五代后蜀主孟昶。据宋人张唐英《蜀祷杌》  相似文献   

8.
糁之香     
<正>糁(Sà),是山东临沂千年历史风味名吃,用禽畜肉类、麦米、葱、姜、盐、面粉、酱油、胡椒粉、味精、五香粉、香油、醋等多种精料调制而成的一种肉羹。它沿着过去"巷口路边、马扎矮凳、油条烤牌"的路子一直走了2400多年,如今渐渐沉淀成了一种深厚的饮食文化。"糁"字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的《墨子非儒下》"孔子穷于陈蔡,藜羹不糁"。据《礼记·内则》记载:"糁,取牛、羊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  相似文献   

9.
春兰秋菊     
屈原《楚辞·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各有专长,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春兰究竟是什么样的植物呢?《本草纲目拾遗》记载:"草兰,叶短而狭,春花者名春兰。"  相似文献   

10.
一、施岳《步月》词较完整记载了南宋末期茉莉花茶制作工艺过程考 茉莉花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宋末元初人周密(弁山老人)辑《绝妙好词》卷四所收施岳《步月·茉莉》有弁山老人原注:"此花四月开,直至桂花时尚有玩芳味,古人用此花焙茶,故云."(1)周密选编《绝妙好词》,时在元初,所以,此注一直被当作茉莉花茶最早的记载.  相似文献   

11.
元旦     
《百姓》2008,(1):44-45
▲中国的元旦,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相似文献   

12.
<正>在日常口语中,"三姑六婆"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常用来泛指社会上各色各样的女人,带贬义。那么,"三姑六婆"究竟指的是什么呢?"三姑六婆"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明代一位叫陶宗仪的学者在笔记中记载了"三姑六婆"的身份。清代李汝珍在他的小说《镜花缘》中也写道:"吾闻贵地有三姑六婆,一经招引入门,妇女无知,往往为其所害,或哄骗银钱,或拐带衣物。"在此,我们不难看出"三姑六婆"在当时的意思,此意也一直延续下来。  相似文献   

13.
灵芝又名灵芝菌、木灵芝、万年蕈、红芝、赤芝等。属于大型担子真菌。灵芝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名贵中药材,二千多年前勤劳智慧的古代人对灵芝就有所认识,并用来防治多种疾病。诞生于东汉末年的我国最早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其气味“苦平无毒”,主治“胸中结、益...  相似文献   

14.
施和森 《农业考古》2019,(2):185-188
王褒的《僮约》最早记载了我国西汉时期的饮茶风尚、茶叶商贸和饮用的干茶。中国第一部中草药专著《神农本草经》,不仅记载了茶叶的起源,还列明了300多种中草药及其炮制方法,其中"阴干暴干"是全草和叶类中药材的初加工方法,也可能为古代早期制作干茶的原始制茶法。我国汉代及之前的科技发展与进步,似有可能推动制茶技术的发展和革新。然而,现有与茶叶相关的文献记载太过简单,使汉代的制茶法之谜,仍是待解。  相似文献   

15.
河南大豆生产发展概况(一)大豆生产的历史概况河南及其所在的黄河流域,是我国大豆的起源地,大豆在河南栽培至少已有5000余年的历史。在洛阳烧沟汉墓中,发掘出距今2000多年的陶仓上,用朱砂写着“大豆万石”字样,同时出土的陶壶上有“国豆一种”四字,说明早在殷商时期以前大豆已在河南广泛种植。到秦汉时,大豆已成为黄河流域一带人民的主要食粮之一。最早的文献记载如公元前六世纪的《诗经》中就有“中原有菽,庶民采之”的记载,《史记》、《战国策》、《汜胜之书》等著作中都有种植、食用大豆的记载。秦汉以前,大豆主要在河南所在的黄河流域种…  相似文献   

16.
中药饲料添加剂是以中药为原料加工制成的饲料添加剂,已纳入药物类饲料添加剂范畴,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饲料添加剂的所有作用。据史料记载,西汉刘安在《淮南子.万毕书》中记载"取麻子三升,捣千余杵,煮为羹,以盐一升,著中,和以糠三斛,饲豚,则肥也。"东汉《神农本草经》记载"桐叶饲猪,肥大三倍,且易养"。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乌药,治猪、犬百病,并可磨服"等。1中药饲料添加剂的种类及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文化宝库中现已查到的有关大麦文字记载,最早在公元前14~12世纪的殷商甲骨文中就已有“麦”、 “耒”的记载,在 《夏小正》、《诗经》、《本草原始》等古书中有大麦的分布和栽培的记载。公元前三世纪的。《吕氏春秋·任地篇》中记有:“孟夏之昔,杂三叶而获大麦”,开始有大麦这一名称。公元六世纪三十年代的 《齐民要术》和南  相似文献   

18.
正海马是鱼,生活在海中,它不是马,因其头部形似马头,故习称海马。中国是利用海马入药、保健最早的国家。梁(公元502~557年)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就已有海马入药的记载。公元739年,唐·陈藏器《本草拾遗》将其列为上品。陈藏器按《南州异物志》云:"生西海,大小如守宫,虫形若马形。"故名海马。《本草纲目》引徐表《南海异物志》云:"海中有鱼,状如马头,其喙垂下,或黄或黑。海人捕得,不以啖食,暴干熇之,以备产患,即此  相似文献   

19.
(一) 人参是我国东北的三宝之一,我国自古以来就将其视为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早在公元22-250年间,我国最早的本草书《神农本草经》就有关于人参的记载。其后历代的本草书也都记载为一种名贵补品药材。到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上将人参列入草部的山草类,并对外形、真伪的辨别与应用做了较详细的叙述。人参远在汉、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就已广泛应用,全书112方其中应用人参的处  相似文献   

20.
正茅岩莓茶经过第四世纪冰川灭绝性扫荡,仅生长在张家界海拔400~1300米云凝雾绕的张家界原始森林红砂岩中,是一种珍稀物种,距今已有6000多年历史,可追溯到上古神龙尝百草时期。我国最早的《诗经总集》称莓茶为古茶勾藤,在《明洪武实录》《明史》《崇陵传信录》等史册中均有记载。张家界茅岩莓茶始于元末明初,是张家界土家族、苗族常用药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永定乡土志》史册中有明确记载。当地群众都把此茶认为是神灵对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