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毛弯曲是影响羊毛品质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毛股弯曲的减少以及毛股由紧实变得蓬松会导致羊毛品质下降,从而影响皮毛价值。毛囊是调控毛发生长的皮肤附属器官,对于毛发弯曲形状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有关羊、小鼠等动物毛发纤维弯曲形成的相关研究以及毛囊发育调控等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介绍了羊毛纤维结构的特点,阐述了毛囊发育相关重要调控信号通路及其对毛发弯曲的影响,最后,基于羊毛弯曲相关的基因和蛋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通过对羊毛弯曲及毛囊发育相关生物学机制进行总结,以期对羊毛弯曲及毛囊发育的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对改良羊毛弯曲性状的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羊毛弯曲是影响羊毛品质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毛股弯曲的减少以及毛股由紧实变得蓬松会导致羊毛品质下降,从而影响皮毛价值。毛囊是调控毛发生长的皮肤附属器官,对于毛发弯曲形状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有关羊、小鼠等动物毛发纤维弯曲形成的相关研究以及毛囊发育调控等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介绍了羊毛纤维结构的特点,阐述了毛囊发育相关重要调控信号通路及其对毛发弯曲的影响,最后,基于羊毛弯曲相关的基因和蛋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通过对羊毛弯曲及毛囊发育相关生物学机制进行总结,以期对羊毛弯曲及毛囊发育的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对改良羊毛弯曲性状的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前言 驼毛是骆驼皮肤的衍生物,是由毛囊发育形成的,初级毛囊发育形成粗毛,次级毛囊发育形成绒毛。当驼羔出生后,全身已布满粗毛和绒毛,形成完整的毛被结构。说明毛囊发育在胎儿期就已基本完成,并为生后的被毛生长发育奠定了基础。关于绵羊的毛囊发育和羊毛发育,早已有不少研究报道,而骆驼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则颇感缺乏。为此,我们对双峰驼胎儿期皮肤毛囊、毛及皮脂腺、汗腺、竖毛肌的发生发育进行了初步探讨,目的是为今后双峰驼育种和提高产毛性能,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探讨BMPR1B基因在皮肤毛囊的表达及与羊毛性状的关系,为解析其对羊毛相关性状的调控机理奠定理论基础。以敖汉细毛羊为研究材料,分别采集肩部(多毛区)和腹股沟部(少毛区)皮肤组织样。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分析BMPR1B基因在皮肤不同部位表达量的差异;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BMPR1B基因在细毛羊肩部的表达量,并与羊毛性状和毛囊密度进行关联性分析;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定位BMPR1B基因在细毛羊毛囊中表达的位置。结果表明:BMPR1B基因在肩部和腹股沟部均有表达,且在肩部表达量较高,差异倍数在2倍以上(P0.05);关联分析显示,BMPR1B基因的m RNA表达量与羊毛细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82(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MPR1B基因在细毛羊皮肤中,主要表达于表皮上皮细胞和内根鞘细胞中。综上,可推测在内根鞘中表达的BMPR1B基因,可能对羊毛细度具有调控作用,这可对细毛羊的育种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绵山羊养殖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在国民经济中起重要作用。羊毛按纤维类型可分为同质毛和异质毛,同质毛的特点是被毛由同一类型的羊毛纤维组成,其特点是羊毛的纤维直径、长度、卷曲等外表特征基本相同,异质毛的特点是被毛中兼有绒毛、有髓毛、无卷曲和少卷毛等不同类型的羊毛纤维,其化学、物理性能均不相同。毛囊是控制哺乳动物被毛生长的重要器官,是唯一具有周期性发育并可终生再生的器官,控制着被毛发生发育与自然脱落。毛囊依据其形成时间和结构可分为初级毛囊(primary follicles)和次级毛囊(secondary follicles),初级毛囊生长髓质发达的粗毛,次级毛囊产生无髓毛的绒毛。有髓毛较粗长且弯曲少,多用于加工粗纺织品、毛毯、地毯、毡制品;无髓毛直径一般不超40 μm,弯曲多,是毛纺工业的优质原料。毛囊的发育受到不同信号通路和基因的影响,如Wnt信号通路、骨形态发生蛋白质(BMP)信号通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信号通路、音猬因子(SHH)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等以及角蛋白家族基因、BMPs家族基因、同源异型盒基因(Hox)等。作者对国内外对绵山羊胎儿期皮肤毛囊发育及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提高以绵山羊被毛产量及改善被毛品质为主要育种目标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了解CD200基因与延边半细毛羊毛用性状的相关性,为延边半细毛羊群体育种奠定理论基础。实验选择相同条件下饲养的体重相近的10月龄雌性延边半细毛羊20只,首先测定延边半细毛羊的细度,然后根据NCBI中绵羊CD200基因(登录号:XM_012190412)的CDS区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扩增并克隆CD200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说明CD200在皮肤毛囊中的定位表达。结果显示:延边半细毛羊的羊毛纤维直径为(19.26±2.69)μm;实验成功克隆出CD200基因,长度为729 bp,编码242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到蛋白二级结构由α螺旋、延伸链、无规则卷曲构成,蛋白质三级结构为球形;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200在毛囊的外根鞘、毛囊干细胞及表皮层表达。本研究结果表明延边半细毛羊的羊毛细度较细,可用于细毛羊的育种;CD200可能参与调控羊毛细度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成纤维生长因子5(FGF5)是羊毛抑制生长基因,主要调控毛囊周期性发育,在毛囊的生长过程中均有表达。在鼠、兔、猫和狗等其他动物的研究中均表明FGF5与毛被的长短有关。探索FGF5基因在绒山羊品种改良和分子育种方面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有研究证实FGF5是抑制毛发生长和体内诱导退行期毛囊分泌的信号蛋白,因此敲除FGF5能促进绒山羊绒的生长,增加绒产量和提高绒品质。文章主要对近年来FGF5基因在绒山羊毛囊生长发育中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纤维直径的细毛羊皮肤组织中毛囊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探讨与羊毛细度相关的蛋白质功能。应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建立细毛羊皮肤组织中毛囊差异表达蛋白质图谱;运用ImageMaster 2D Platinum软件检测细毛羊毛囊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质;通过质谱鉴定技术和数据库比对等方法开展细毛羊皮肤组织毛囊特异性蛋白质分类和功能鉴定。结果成功鉴定出94个差异蛋白质,其中,相同年龄超细型细毛羊和细型细毛羊皮肤毛囊组织中有73个差异蛋白质;不同年龄的超细型细毛羊毛囊组织中有21个差异蛋白质。按功能属性划分得到了角蛋白、分子伴侣类蛋白、细胞骨架结构类蛋白、14-3-3蛋白、蛋白酶类、肌球蛋白、血清白蛋白和其他蛋白8类功能蛋白。结果提示,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这些差异蛋白与羊毛纤维直径的内在联系,为优质细毛羊的培育提供直接有效的基因资源信息,对提高羊毛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解析FGF家族及其受体基因在细毛羊不同部位皮肤、不同时间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与细毛羊毛囊生长发育的关系,为揭示毛囊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首先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敖汉细毛羊毛囊发育的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qRT-PCR对基因芯片结果的准确性进行验证。之后对得到的差异表达基因作进一步分析,可知FGFs家族在颈部和腹部,羊毛毛囊的生长旺盛期和缓慢期之间的mRNA表达量存在差异的有FGF10、FGF18和FGFR3基因。最后通过二维凝胶电泳(2-DE)和质谱技术(MS),对毛囊发育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筛选,得出FGFs家族蛋白质在颈部和腹部、羊毛毛囊的生长期和缓慢期之间仍存在差异表达的有FGF10、FGF18和FGFR3蛋白。结果显示,FGF10mRNA在腹部表达量高于颈部,推测可能对毛囊的发育具有负调控作用;其蛋白表达量颈部均高于腹部,推测可能促进毛囊生长发育。FGF18在腹部其mRNA表达量旺盛期高于缓慢期,推测其可能维持此处毛囊的不活跃状态;其蛋白在颈部表达量均低于腹部,推测可能对毛囊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FGFR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无统一趋势,可能与毛囊的生长发育存在较复杂的关系。综合以上,FGF10、FGF18和FGFR3mRNA和蛋白水平在毛囊生长发育的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存在差异表达,这提示它们可能与毛囊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关系,并在不同水平发挥调控作用。研究结果为解析FGFs家族成员调控毛囊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为进一步加快细毛羊育种提供重要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0.
应用生物统计方法,对敖汉种羊场1999年至2004年度敖汉细毛羊育种技术资料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敖汉细毛羊品种质量又有显著提高,羊毛纤维直径(简称细度)已由过去的64支纱为主体转向以66支纱为主体.测算获得羊毛细度与毛长的简单相关和二级净相关系数,育成母羊为-0.093 0、-0.091 1(P<0.05)、成年母羊分别为-0.199 1、-0.188 1(P<0.01),而毛长与污毛量简单相关和二级净相关育成母羊为0.125 6、0.117 6(P<0.01),成年母羊为0.182 9、0.174 6(P<0.01),提示在加强羊毛细度选择的同时,要注意兼顾毛长、产毛量和体重等性能性状,建议深入测算遗传参数和育种值,指引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对选拔优质高山美利奴羊进行毛样采集,从而开展羊毛毛丛自然长度、细度、净毛率等实验室检测。对选优羊只个体进行一一采集或者抽样采集的办法,掌握羊毛品质具体情况。毛样采集与检测是育种指标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掌握羊毛品质关键所在。通过分析,选拔更优质细毛羊来育种与推广。  相似文献   

12.
产毛(绒)量是绒毛用羊主要的经济性状,毛(绒)的质量和产量受毛囊发育的影响。众所周知,毛囊控制羊毛(绒)的生长,而毛囊干细胞决定着毛囊形态的发生。因此,文章从绒毛用羊毛囊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鉴定、增殖与分化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阐述,为进一步开展毛囊生长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选育绒毛性状优良的绒毛生产用羊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发展和应用重组 DNA 技术,提高绵羊羊毛生产效率及羊毛质量具有广阔前景。本文概括评述获得转基因绵羊、改良瘤胃细菌及饲料作物、提高饲料利用效率的可能性。澳大利亚的主要绵羊品种是以1799年从西班牙引进的美利奴培育成的澳洲美利奴为主的高产细毛羊,是通过选育获得具有高密度羊毛的绵羊,毛囊总数达10~3个。每个毛囊可生长出一根直径(20微米或更小)一致的毛纤维。绵羊育种的重要结果是使羊毛生长受到毛囊之  相似文献   

14.
滩羊是我国特有的绵羊品种,所产二毛皮质地柔软、洁白、毛穗自然成绺,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资源挖掘利用不足。文章介绍滩羊裘皮特征、羊皮肤结构和转录组研究进展,阐述国内外羊毛与毛囊发育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对滩羊裘皮特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通过对滩羊羊毛与毛囊发育相关生物学机制研究进行总结,为滩羊裘皮形成的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从新吉细毛羊皮肤组织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s)中筛选与毛囊发育相关基因并探讨其表达模式与羊毛细度的相关性。利用组装、比对软件Trinity与Blat对新吉细毛羊皮肤组织ESTs组装、注释进而筛选与毛囊发育相关基因,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相对定量方法以2-△△Ct值检测相关基因在不同绵羊个体中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从474条ESTs中筛选注释获得了4个与毛囊发育相关的角蛋白基因KRT27、KAP3.2、KAP11.1和KAP8.1;4个角蛋白基因在超细型细毛羊皮肤组织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细型细毛羊的表达量(P<0.01);4个角蛋白基因表达量:KRT27 >KAP3.2 >KAP11.1 >KAP8.1。该研究为角蛋白基因在细毛羊转录水平上的研究提供了一定数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细毛羊的生产性能和羊毛品质已达到国际同类细毛羊的先进水平。但目前,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的生产性能与羊毛品质之间的相关关系尚无人研究,而这些研究是进一步做好育种工作的基础。本文研究了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细毛羊育成母羊体重、羊毛细度、羊毛弯曲度、羊毛长度与个体产毛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育成母羊剪毛后体重与个体产原毛量存在低正相关,羊毛弯曲度与个体产毛量存在微正相关,羊毛细度与个体产原毛量存在低负相关,羊毛长度与个体产原毛量微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细毛羊育种及羊毛纤维细度性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毛细度是影响羊毛价格的主要因素,也是毛纺工业对羊毛要求最重要的指标。细毛在细度育种中,必须考虑细型或超细型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在分子生物学方面,国内外对控制毛用性状的数量性状座位(QTL)研究较少,还没有建立包括细度性状在内的细毛羊毛用性状分子标记体系,与羊毛纤维直径有关的Drysdale基因目前还没有定位到染色体上。从当前研究结果来看,细度性状受到多个基因及营养、管理、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18.
正在羊毛纤维试验中,纤维直径是比较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同时也是超细毛羊育种中的关键经济指标,其直接决定了羊毛的纺纱性能及经济价值,还有纤维直径变异系数、标准差等细度变异指数对羊毛纱线和织物的质量也有一定影响。因此,本文则主要对优质超细毛羊的纤维直径选育效果进行详细探讨。1 优质超细毛羊品种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是以澳洲美利奴公羊与新疆细毛羊、波尔华斯羊通过杂交培训而成。该品种体型呈长方形、体格较大,被毛为白色,且密度比较大,细度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埋植褪黑激素对藏西北绒山羊周岁羔羊产绒性能和毛囊发育的影响,选取1日龄体况相近的绒山羊羔羊3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对照组羔羊不做任何处理,试验组羔羊分别于15、75和135日龄埋植褪黑激素(剂量为2 mg/kg BW)。记录羊只周岁抓绒前的体重,抓绒时记录产绒量,并采集绒毛和皮肤样品,分析羊绒长度、细度及毛囊发育情况。结果表明,褪黑激素对周岁羊抓绒前体重和绒毛细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能极显著提高其产绒量和绒毛长度(P0.01);褪黑激素对周岁羊初级毛囊密度和成熟次级毛囊密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能极显著地提高其次级毛囊密度、次级毛囊与初级毛囊数目比和成熟次级毛囊与初级毛囊数目比(P0.01)。说明藏西北绒山羊羔羊埋植褪黑激素能够促进其周岁时的毛囊发育,提升产绒性能。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全基因组选择信号研究不同羊毛类型绵羊的群体结构及遗传分化程度,以挖掘与毛囊发育及脱毛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本研究以3种羊毛类型的21个品种共290只绵羊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Illumina Ovine SNP 50K芯片基因分型数据,基于群体分化指数Fst和核苷酸多样性比值θπ Ratio方法对无绒毛型、细毛型和中毛型绵羊进行选择信号检测。将Fst和θπ Ratio的top 5%作为阈值检测受到强烈选择的SNPs位点并进行注释。结果表明,SOX18、ALX4、FGF1和LRP4等与毛囊发育及脱毛性状相关的基因受到强烈选择。本研究通过Fst和θπ Ratio两种方法检测出与毛囊发育周期、羊毛形成以及毛囊和皮脂腺部分细胞相关的重要基因,这将为进一步研究绵羊重要经济性状形成的机制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