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林业除草是林业圃地、造林以及林地抚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林用除草剂应用广泛,品种很多.皖南林区调查表明,宜林地常见植被群落有:单一五节芒(芦苇、白茅)或五节芒为主植被;单一芒萁骨(芒草)或芒萁骨为主植被;杂草灌木混生植被;杂竹植被.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天然林、杉木人工纯林、柏木和杉木人工混交林是亚热带地区常见的森林植物群落,乔木层可划分为3个亚层:第1亚层高15 ~ 18 m,第2亚层高9 ~ 15 m,第3亚层高3 ~ 9 m.灌木层中有许多物种经培育可成大材、良材的阔叶树萌蘖丛,其物种较丰富.组成天然马尾松林物种9种,杉木人工纯林11种,柏木和杉木人工混交林物种20种.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乔木层和草本层,由檵木﹑映山红﹑白栎﹑乌饭﹑盐肤木﹑山柿、青冈栎、冬青、枫香﹑红楠﹑野桃﹑香港黄檀木等组成,草本层以芒萁﹑五节芒等组成.  相似文献   

3.
杉木中大径材成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江西大岗山 17~ 2 5年生杉木人工林的临时样地 (4 4块 )和固定样地 (52块 )材料 ,研究了立地、年龄和保留密度对杉木成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影响杉木中大径材成材的主要限制因子是立地 ,其次是保留密度和培育年限。立地指数级大于或等于 16 ,保留密度为 10 50~ 1350株·hm-2 ,年龄为 2 0~ 2 2 a时 ,适于培育中径材。大径材培育的经营密度则应更低 ,培育年限应更长  相似文献   

4.
松、杉、柏森林植物群落外貌、结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天然林、杉木人工纯林、柏木和杉木人工混交林是亚热带地区常见的森林植物群落,乔木层可划分为3个亚层:第1亚层高15—18m,第2亚层高9~15m,第3亚层高3~9m。灌木层中有许多物种经培育可成大材、良材的阔叶树萌蘖丛,其物种较丰富。组成天然马尾松林物种9种,杉木人工纯林11种,柏木和杉木人工混交林物种20种。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乔木层和草本层,由橙木、映山红、白栎、乌饭、盐肤木、山柿、青冈栎、冬青、枫香、红楠、野桃、香港黄檀木等组成,草本层以芒萁五节芒等组成。  相似文献   

5.
森泰除草剂在毛竹林中除草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毛竹林使用森泰除草剂除草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浓度为22.5—45kg/hm^2森泰5%颗粒剂和浓度为1200.2400ml/hm^2森泰25%水可溶剂对试验地竹林内的芒萁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芒萁死亡率达99%以上,比对照41%农达高30%,对其他一些木本植物也有一定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6.
化学灭草是一种花工少,经济和成效快的控制杂草的新途径,应用于苗圃有良好效果。为了探索杉木幼林中化学除草的效果,我们于1975年和1976年在杉木幼林中进行了化学除草杀灌试验。主要目的是研究除草剂的筛选、用量、施用方法和施药季节。供试杉木幼林林令分别为1年和2年生。地形为丘陵,土壤大多为第四纪红壤。林地植物种类:草本植物有扛板归、蓼类、一年蓬、苍耳、马唐、鬼针草、白茅、旱稗、铁芒箕、菅草、芭茅等;灌木有(?)木、茅栗、山槐、白栎、茅莓、金樱子、算盘子、大青等。供试除草剂有草枯醚、利谷隆、除草醚、五氯酚钠、扑草净、2.4-D丁酯、除草佳、敌稗等8种药剂。一、试验内容和方法试验内容包括:1.除草剂的筛选。2.除草剂的用量和施用方法。3.除草剂施用季节及对  相似文献   

7.
在杉木一代种子园以蕨类为主的植被中,用草甘膦进行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4个处理4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施药量以15kg/hm^2为宜;草甘膦对蕨类、五节芒类及一年生杂草灭除效果好,对杂竹无效果,对芒萁和灌木效果较差;采用草甘膦经济效益显,每次可节省营林投资120元/hm^2,2000-2002年在杉木种子园用革甘膦化除210hm^2,节省营林投资8.82万元。  相似文献   

8.
对杉木林生物量和净生产力、碳含量进行了动态观测,对杉木林生态系统碳收支平衡公式进行了探讨与推算.结果表明杉木不同器官中碳含量排列顺序为树皮>树叶>树干>树根>球果>树枝;不同年龄枝、叶碳含量以多年生枝、叶较高,11年生的杉木各器官碳含量略高于10年生的;同一林分中各层次的碳含量高低顺序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死地被物层碳含量为43.40%,土壤各层次的碳含量随着土壤层次加深而减少;7年生至11年生的杉木林生态系统的碳库总量为106.01~144.22 t*hm-2,其中植被层为15.37~35.09 t*hm-2,凋落物层为0.31~2.58 t*hm-2,土壤层为88.06~107.73 t*hm-2;10年生至11年生杉木林植被层CO2同化年净增量为19.05~18.08 t*hm-2,凋落物层为1.12~4.22 t*hm-2;随着林龄的增长,系统CO2的平衡值由负值变为正值,杉木林生态系统10年生以前主要向大气释放CO2,10年生后则吸收固定CO2,这时才具有CO2汇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南方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湖南株洲市攸县地区,选择4个不同年龄阶段的杉木人工林,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林下植物组成及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的物种丰富度差异不大,在2 700m2样地内有植物22~33种,但其优势物种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差异较大,各年龄阶段的杉木人工林林下优势物种分别为,葛藤(Pueraria thunbergiana)和铁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断肠草(Gelsemium elegans)和蕨(Pteridium aquilinum);圆锥山蚂蝗(Desmodium elegans)和蕨;六月雪(Serissa serissoides)和蕨。不同林龄林下植被的生物多样性差异不大,以广黄分场杉木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其灌、草层物种种数均值分别为18.3和11.3,物种多样性指数H均值分别为2.136 3和1.961 0。可见,人工林林分郁闭度和冠层结构左右着林下植物的组成及分布。  相似文献   

10.
不同密度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发育与演替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27,自引:7,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 198 6年起 ,在江西分宜县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上村林场 ,用间伐方式对 8~ 9年生的杉木人工林进行林分密度的调整 ,每公顷分别为 30 0 0、2 5 0 0、2 0 0 0及 15 0 0株 ;郁闭度分别为 0 .9、0 .7及 0 .6。设置固定样地 6个 ,每年以固定样方调查植物 ,观测林下植被发育情况 ,共进行 13a。结果表明 ,凡经间伐并郁闭度在 0 .7以下的林分林下植被均迅速发育且良好 ,间伐 8~ 10 a后林下植被覆盖度可达 80 %~ 90 % ,形成三层垂直结构 ,干生物量可达 4~ 5 t· hm-2 ;未经间伐或郁闭度恢复较快的样地 ,林下植被的良好发育推迟到 2 0年生以后。通过间伐适当调整密度是促进林下植被发育的有效方法 ,造林密度为 2 5 0 0~ 30 0 0株· hm-2的一般林分 ,10年生以后林分密度应保持为 15 0 0~ 2 0 0 0株· hm-2 ,郁闭度保持为 0 .6、0 .7即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以蕨类植物为主。  相似文献   

11.
<正>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优质速生用材树种,一般认为它在浙江境内垂直分布的适生范围是海拔300~800米,在1000米以上山地杉木生长情况尚少见报道。本文仅据金华北山海拔1000~1160米的25块样地50株20~22年生杉木解析木资料,对杉木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进行初步探讨。由于调查面积不广,有一定局限性,仅为营造杉木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林下植被抚育是桉树人工林经营中的关键环节。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在广西区直林场开展桉树林下植被抚育现状的调查,对林下草灌保留、除草方式、除草剂使用等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显示,各林场通常采取人工和除草剂两种方式相结合进行桉树林下植被抚育;第一年抚育1~3次,第二年至第四年抚育0~1次,采伐前抚育1次;林下植被抚育时草灌保留高度在10~20 cm以下,部分林场林下灌木保留10%~30%;抚育成本675~1 275元/hm2;使用的除草剂主要是草甘膦、草舒、草乙疏等,均含有草甘膦成分,施用量为7.5~18.75 kg/hm2。采取多样化的桉树林下植被抚育方式,以平衡桉树生长和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关系,促进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荒漠藻对土壤养分改良及植被恢复的影响,在鄂尔多斯高原北缘的半固定沙地进行喷洒荒漠藻试验,调查未喷荒漠藻样地、喷荒漠藻样地内植被与土壤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未喷荒漠藻样地相比,喷荒漠藻对样地灌木层植物组成影响不大,但草本层植物种类明显增加,其天然优势种由1a生草本植物向多年生草本植物过渡,多年生禾本科植物狼尾草明显增...  相似文献   

14.
杉木林下植被生物量与土壤容重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对福建南平峡阳国有林场 2 9年生的一代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生物量与土壤容重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立地条件愈好 ,林下植被生长愈好 ;较低的林分密度和郁闭度 ,有利于林下植被的发育 ,尤其是有利于灌木种类的生长 ;林下植被具有降低土壤容重的作用 ,其中灌木对降低土壤容重的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5.
尾巨桉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尾巨桉(3年生)与杉木(8年生)林下植被的调查表明:尾巨桉的林下植被29科49属53种,多于杉木林分,林下植被生物量与杉木持平.尾巨桉林的植物分布类型组成 与地带性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相近;群落外貌体现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特征,群落各层次物种多样性表现为灌木层>草木层>藤本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16.
《林业资源管理》2017,(1):43-49
以5a(幼林)、12a(中龄林)、18a(近熟林)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抚育间伐与对照(不抚育)2种处理,分别于2013年底和2015年底对样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抚育间伐促进了胸径和单株材积的生长,年平均胸径生长量的增加值抚育比对照幼林多44.4%、中龄林多25.0%、近熟林多14.3%,年平均单株材积生长量的增加值抚育比对照幼林多59.3%、中龄林多31.0%、近熟林多19.9%,上述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抚育间伐对树高生长有促进作用,但与对照比,其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抚育明显改善了杉木幼、中龄林的健康状况,健康等级抚育样地普遍比对照样地高一级;抚育提高了林下植被种类的丰度、高度和盖度,抚育样地植被的垂直结构明显;总体而言,抚育间伐对杉木生长、林下植物生长和林分健康的促进作用幼林好于中龄林,好于近熟林。试验结果为杉木人工林的科学抚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会同第二代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生物量分布及动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会同第2代杉木人工林速生阶段林下地被物生物量进行了2a的定位研究,探讨了杉木林林下灌木层、草本层的生物量动态变化。结合幼林期林下地被物生物量的特征,分析了第2代杉木林林下活地被物生物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3年生林分中灌木层生物量为521 89kg·hm-2,草本层为1429 71kg·hm-2;14年生林分中灌木层生物量为372 69kg·hm-2,草本层为897 10kg·hm-2,2a中,灌木层各组分生物量大小顺序都为根>茎>叶;草本层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为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在杉木14a的生长过程中,林分5年生时,活地被物生物量最大,为3089 62kg·hm-2,14年生时最小,为1269 79kg·hm-2。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二年五月六日到六月十八日,我们在北山林场进行了有关蛀干害虫的专题调查,调查林分为约20年生的杉木纯林,海拔700—1100米。17块样地的杉木分别健康木和蛀干虫害木的胸径进行了实测,并对蛀干害虫危害后的杉木材积生长减少量作了估计。  相似文献   

19.
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对立地的指示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姚茂和  熊有强 《林业科学》1992,28(3):208-212
通过分析53块样地的调查材料,系统地论述了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与林分及立地的关系,表明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具有较强的指示作用,林下植被类型和指示种均可作为杉木人工林立地分类及评价的依据之一。但林下植被的指示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当林下植被发育到一定阶段才有较好的指示能力,而且其外延性较差,林下植被指示作用的调查结果不能无限外推。  相似文献   

20.
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对立地的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53块样地的调查材料,系统地论述了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与林分及立地的关系,表明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具有较强的指示作用,林下植被类型和指示种均可作为杉木人工林立地分类及评价的依据之一。但林下植被的指示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当林下植被发育到定阶段才有较好的指示能力,而且其外延性较差,林下植被指示作用的调查结果不能无限外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