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许多人认为肉用鸡肉的嫩度不太重要。这种观点可能已经被接受,所以所有肉用鸡肉经过冷冻包装,运送市场,然而作为即可入锅的全鸡胴体出售。当加工厂转为将肉鸡切成分割块进而又制成熟的产品时,质量控制部门便开始收到来信抱怨鸡肉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研究了36头肉牛屠宰后热胴体分割部位肉块排酸处理提高嫩度的效果,结果显示:热胴体分割牛肉块成熟处理能够达到提高牛肉嫩度的目的。在生产上应用时,实施肉块在胴体上成熟处理72h,分割后的肉块再成熟处理96h即二次成熟处理牛肉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3.
— 为了获得肉鸡业的高效益,肉鸡生产天数在逐年缩短而上市体重不断提高。但随着体重增加腹脂块亦日趋膨大,变成肉鸡生产的负担。所以降低腹脂的研究为各国学者所重视,成为近十多年来的热门话题。刘雨龙等(1994) 指出腹脂约占肉鸡活重的2~2.8%,如果再加上皮下脂肪和肠脂,总重达体重的5.0~6.0%。脂肪团块既扩大了胴体非可食部分,  相似文献   

4.
自从美国大约3年前在肉鸡日粮中采用枯草杆菌C-3102孢子作为生长促进剂以来,已进行了若干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肉鸡的体重、饲料利用率和胴体产量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5.
根据美国肉鸡工业肉鸡委员会的一项调查,1994年的肉鸡胴体产量预计比1989年的791.87万吨增加36%,产量将达1071.40万吨。美国的肉鸡工业由58家较大的公司构成,其中有38家公司参加了未来5年肉鸡生  相似文献   

6.
从两个商品肉类加工厂选择肥瘦度不同的猪胴体359头,测其胴体长、脂肪深、背膘平均厚、美国农业部(USDA)肌肉评分及胴体重。这些变量有的很容易在第10—11肋间测得,而整个胴体的测量按常规法。将制成的四块分割肉块加工剥离成瘦肉、肥肉及骨骼。用复回归方程式予测四块瘦肉块中瘦肉百分数(L_4Lc)及其肌  相似文献   

7.
齐想 《中国家禽》2007,29(20):58
家禽的内脏杂碎包括器官和部分身体的组成,如肌胃、肝脏、心脏、腿和脖子(包括头),这些大约占肉鸡总重量的15%,在拉丁美洲的大多数国家,这些内脏杂碎都非常地受欢迎.……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育种理论在肉鸡育种中的应用 ,肉鸡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肉用仔鸡的生长速度每年递增 1 0 %~ 1 5 % ,肉鸡从出壳到上市的生长周期逐渐缩短。但伴随着肉鸡生长速度的提高 ,肉鸡胴体品质出现了下降问题。影响肉鸡肉质的因素很多 ,如 :遗传、营养、屠宰、保鲜、运输、烹调等 ,其中遗传和营养是影响肉鸡胴体品质的主要因素。1 遗传对肉鸡肉质的影响1 1 不同品种对肉鸡蛋白质代谢及胴体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国内外研究证明 ,品种对鸡的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有重要影响。研究报道 ,不同品种胴体氨基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主要是与鸡肉风味…  相似文献   

9.
美国全国肉鸡协会称,美国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发布了一项建议性规则,内容是允许从存在外来新城疫的地区进口国家禽产品。根据这项建议,如果符合一定的条件,来自被认为存在新城疫的地区的家禽胴体或者家禽胴体分割块或制品,如果原来是产自被认为不存在外来新城疫的特定地区,并且符合一定的加工和运输条件,则将被允许进口到美国。美国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已于一九九九年二月八日前接受对于这一建议的意见美国家禽进口对新城疫的一项检疫规定  相似文献   

10.
正肉鸡胸囊肿是胸部的一种炎性疾病,主要出现在龙骨外表皮,是影响肉鸡胴体品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不传染,不引起肉鸡死亡,也不影响肉鸡生长发育;但会影响肉鸡的胴体外观,降低肉鸡品质的等级和经济价值。因此,在肉鸡生产中,必须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减少肉鸡胸囊肿的发生率,以提高肉鸡胴体品质。1肉鸡胸囊肿产生机理肉鸡多采用笼养、地面或网上平养,活动量  相似文献   

11.
现代肉鸡饲养管理方法,使鸡种表现出增重迅速、出栏日龄逐年缩短,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易造成肉鸡脂肪过度沉积。过多的脂肪沉积降低胴体品质、降低饲料转化率,提高了养殖成本;肉鸡分割和深加工过程中没有商业价值的脂肪组织被剔除,降低了屠体产量;此外,肝脏脂肪过度沉积会引发脂肪肝等代谢疾病,增加肉鸡死淘率;同时,消费者也不愿购买脂肪含量过高的肉制品,这些都给肉鸡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发酵棉粕营养价值高,其发酵微生物、发酵产物等可直接降低肉鸡脂肪沉积,也可通过影响肉鸡脂肪代谢相关基因来调控脂肪沉积,除此之外,改变肠道微生物菌落结构也是发酵棉粕调控脂肪代谢的一个可能原因。此外,植物提取物、益生菌等均能显著影响肉鸡脂肪代谢。文章简述了肉鸡脂肪代谢,并总结了发酵饲料尤其是发酵棉粕对肉鸡脂肪代谢的调控作用,以期为肉鸡健康养殖和饼粕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文章旨在探讨散养和笼养方式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产量、肉质、淋巴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8周龄黄羽肉鸡80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0只鸡。两组均饲喂以玉米和豆粕为基础的日粮,试验共开展8周。结果显示,笼养肉鸡具有较好的末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而散养肉鸡具有较好的胸肌和腿肌产量、剪切力、肉色、较低的滴水损失和较低的腹部脂肪沉积。此外,散养肉鸡的胸腺重量和胸腺相对重量显著高于笼养肉鸡(P 0.05),同时散养的肉鸡血清葡萄糖、总蛋白、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 0.05),但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 0.05)。综上所述,散养方式对黄羽肉鸡的胴体产量、肉质、血清生化指标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表现为胸肌和腿肌产率高、腹部脂肪产率低、肉色好、血清生化指标较好,但对生长性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美国全国肉鸡协会称,美国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发布了一项建议性规定,内容是允许从存在外来新城疫的地区进口家禽产品。根据这项建议,结果符合一定的条件,来自被认为存在新城疫的地区的家禽胴体或家禽胴体分割块或制品,如果原来是产自被认为不存在外来新城疫的特定地区,并且符合一定的加工和运输条件,则将被允许进口到美国。美国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于1999年2月8日前接受对于这一建议的意见。据《畜禽业》1999美国家禽进口对新城疫的检疫新规定  相似文献   

14.
王琤 《饲料广角》2010,(20):28-30
肉鸡21~42日龄时,在代谢能为3200kcal/kg的低蛋白质日粮(蛋白质含量18%)和正常蛋白质水平日粮(蛋白质含量20%)中添加L-亮氨酸。两种日粮中分别添加0、0.5%、0.67%浓度的L-亮氨酸。180只1日龄的科布肉鸡被随机分到36个试验栏舍,每栏5只。结果表明:日粮中L-亮氨酸添加量的增加对采食量、体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没有影响。当日粮中粗蛋白质的含量下降时,肉鸡体增重显著下降(P0.05),而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没有显著影响。当日粮中L-亮氨酸的添加量高达0.5%时,对肉鸡胸肌肉的产量有积极影响,但当日粮中L-亮氨酸的添加量高达0.67%时,肉鸡胸肌肉的产量显著下降。日粮中添加L-亮氨酸时,鸡胃和鸡肝的重量显著降低(P0.05),但对肉鸡胴体重和心脏重量没有显著影响。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下降时,肉鸡胸肌肉和胴体重显著降低(P0.05),但腹部脂肪、肫、肝、心脏重量并不受其影响。本研究发现,日粮中L-亮氨酸的添加量高达0.67%时,对肉鸡的生产性能没有影响,但会降低肉鸡的胴体重。  相似文献   

15.
前一篇文章介绍了“因果图”。因果图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集中表现了造成问题的原因而非问题的“症状”。“因果图”的应用非常简便,以致于它的效用常常被低估了。画“因果图”当然要花费时间,因为需要所有了解有关问题造成的后果的人们对之进行“投入”。虽然前一篇文章介绍了“因果图”的绘制和应用,但无论怎样介绍都不及通过实例进行介绍来得有效。本文就以肉鸡分割块在分割中的误差为例来说明“因果图”的绘制和应用。这一实例中涉及的加工厂和许多别的工厂一样,长时期为胴体分割工序中分割不当的问题所困扰。客户对于分割块的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厂方也采取了措施来处理不合标准的产品。一般来说处理不合格产品的方法就是将其返工或是将其以低价卖给别的客户。不过,无论结果如何,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理过程都  相似文献   

16.
育成鸡沙门氏菌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鸡舍、孵化场和肉鸡场需要采用相应的措施以控制肉鸡沙门氏菌. 每当肉鸡胴体的沙门氏菌数超过了官方规定的最高标准时,养禽公司第一个反应是指责肉鸡屠宰加工厂.许多养禽公司花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通过改造家禽屠宰加工厂,试图减少肉鸡胴体成品中的沙门氏菌数量,但是这种措施未必一定奏效,因为肉鸡胴体成品中的沙门氏菌污染水平取决于鸡肉生产链的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磷酸泰乐菌素是一种以提高动物生长为目的、被批准能以亚治疗剂量在肉鸡饲料中使用的抗菌药物,而红霉素通常是用来治疗人弯曲杆菌病的首选药物,这两种药物均属于大环内酯类药物,它们之间存在着交叉耐药性。本试验将商品肉鸡单独饲养在生长肥育鸡舍,并使其感染空肠弯曲杆菌。试验组肉鸡从14日龄起至出栏之间自由采食含有0.022‰磷酸泰乐菌素(22g/t)的饲料,对照组肉鸡饲喂组成相同但不添加磷酸泰乐菌素的饲料。在42日龄时,全部肉鸡在一个严格模拟商业性屠宰加工条件的中试屠宰加工厂进行屠宰加工。分别收集肉鸡屠体脱毛后、胴体内外冲洗后和胴体浸没式冷却后的屠体或胴体清洗液。结果表明,两组肉鸡屠体脱毛后清洗液所含弯曲杆菌在数量上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肉鸡为3.53logcfu/mL,药物试验组为3.60logcfu/mL)。同样,饲料中添加药物不会影响肉鸡胴体内外清洗液中的弯曲杆菌含量(分别为3.11和3.07logcfu/mL)。然而,药物试验组肉鸡胴体浸没式冷却液中的弯曲杆菌数量(1.45logcfu/mL)少于对照组(2.31logcfu/mL)。试验时未能从对照组肉鸡屠体清洗液中分离到红霉素耐药性弯曲杆菌,而从药物试验组肉鸡屠体/胴体清洗液中分离到的所有弯曲杆菌均为红霉素耐药性菌株。饲料中添加磷酸泰乐菌素会减少肉鸡胴体冷却液中弯曲杆菌的数量,然而屠体上存活的弯曲杆菌对红霉素具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18.
法国肉牛胴体分割法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读了法国肉牛胴体在大分割和二级分割上的特色,同时对我国肉牛胴体的分割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兽共患病已引起社会和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其中,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暴发,进一步促使全国各地对活禽市场的管制日趋加强。黄羽肉鸡从活禽上市到冰鲜上市的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基于此,黄羽肉鸡屠宰后的胴体正品率和美观度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减少黄羽肉鸡胴体损伤将是研究热点。诱发黄羽肉鸡屠宰后胴体损伤的因素除了与白羽肉鸡相似的诱因外,其警觉性、野性强等个性是主要原因。研究发现,争斗、啄羽或互相踩踏会引起胴体损伤,这与动物恐惧、焦虑和好斗性等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就社会惊恐、社会等级和应激三个主要因素对诱发黄羽肉鸡胴体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推测环境丰容为可行的改善措施,为推进黄羽肉鸡从活禽上市到冰鲜上市的转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减菌是冰鲜肉鸡胴体在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工艺,找到一种更加环保、安全有效的减菌方式非常必要。文中从化学减菌、物理减菌、协同减菌三个方面综述了目前应用于冰鲜肉鸡胴体的减菌方式,论述了各种方式的优缺点。本文将为以后的肉鸡胴体减菌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