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来西亚小胶园占胶树总面积2/3以上,为了改善小胶园主的经济地位,最近正在进行用高产栽培品种更新无经济价值胶园的工作.然而大约30%的小胶园是低产树或老龄树,这些胶园采用适当的刈胶和刺激方法能获得有经济效益的产量.乙烯丰刺激剂使用于小胶园的做法,必须适合目前流行的刈胶栽培措施.另外,小胶园是天然混杂的.因此一系列的试验计划已在马来西亚有代表性的小胶园中进行.这些试验的目的是评定橡胶树刺激后的表现以及观察乙烯丰长期刺激的效应.为了便于调查,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几个试验的资料,讨论了橡胶树近期在采胶和刺激方面有希望的进展.对茎围在36公分或36公分以上的RRIM600、RRIM703和GT_1无性系幼龄树进行针刺采胶,均获得较高的产量并可缩短非生产期12~18个月.对几种刈胶制度,例如定期的休刈和交错的刺激,定期的转换刈面并结合采用阴阳刀刈胶,垂直带针刺采胶、水线针刺采胶及用乙烯丰合理刺激等,连同几个被改进的刈胶工具,也给予评价.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根据我场近十年来对开刈胶树中死皮树的调查统计和试验资料,初步阐述了死皮病的发生规律.调查资料表明,加刀强刈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对往年的防治效果做了简要概述,并对历年停刈的死皮树在高位采胶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现初步整理报告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974年7月我们根据《热带作物译丛》(1974年3月第2期第7页)关于“采用微型刈胶法的可能性”一文的报导后,便参考国外的方法,进行成龄橡胶无性系(PB86、PB5/51)针刺采胶探索性试验,由于效果显著,1975年扩大到不同品系(PR107、PB86)、不同施药浓度和方法、不同刺激剂(电石、乙烯利)和剂型(油剂、乳剂)、不同采胶方法(单线、近双线、近三线)、不同涂药带长度(10、20、30、50厘米)等一系列的小区比较试验。在此基础上,初步总结了乙烯利与电石双刺激、单线或近双线、长度36厘米,每次刺3孔或4孔的试验方法。1976年起,扩大到二个树位(PB86、RRIM600)的小型生产性试验,1977年,再  相似文献   

5.
三要素定性施肥试验目的在于验证诊断结果,并摸索对症施肥与胶树产量的关系.经过三年的施肥试验,证实了我们诊断的结果是正确的,对症施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现将三年的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试验情况:试验于1978年7月布置在本所崎下岭,用66年定植的GT_1无性系开刈树作为试验材料.试验前测定土层0—20Cm土壤有机质2.242%,全N0.092%,速效P_2O_50.092ppm,速效K_2O109.6ppm;胶树叶片养分全N2.99%、全P0.193%、全K1.27%.对照营养诊断正常值,属NP缺、K丰富的树位.  相似文献   

6.
龙溪地区植胶除少数优良小环境外,大部分胶园均受不同程度的寒害威胁,因而现有胶园多是比较抗寒的低产品系和实生树.为了探讨低产胶树提高单产之目的,现将我场电石刺激刈胶的效果整理如下,供参考.一、概况1、环境条件:我场位于北纬24°6′—24°10′,东经116°55′—117°12′.年平均温度21.3℃,绝对最低气温—2.9℃(1967年1月17日),最冷月平均温度12.3℃ 年降雨量1500—1800毫米,常风2级左右,偶有台风影响.总之,我场纬度偏北、气温较低,属重寒害区.2、刈胶树现状和产胶情况:  相似文献   

7.
刈胶树死皮病是一种生理病害,表现在刈线上局部或全部停止流胶,对胶树的产胶影响很大.我场割胶历史不长,但死皮在各作业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1982年5月中下旬,我们在田径、龙头和许坑等三个作业区调查了1785株刈胶树,累计死皮率达7.3%,死度指数4.3,其中4~5级的占2.5%.本文根据调查情况,对死皮的发病因素及其防治问题作粗浅的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寻橡胶树新品种热研7-33-97适宜的割胶制度,在充分挖掘橡胶树产胶潜力的同时又能保证胶树的安全。对热研7-33-97进行1/2阴阳线轮换与单阳线割制的比较。通过5年的田间试验观察,结果表明,在3天1刀的情况下,热研7-33-97优良无性系采用1/2阴阳线轮换割胶制度,其产量比单阳线割制增产10.6%,干含提高0.9%,死皮发病率下降0.5%。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系的胶树反复用10%的乙烯利进行刺激,每隔两个月刺激一次,历时3—9年,采用半螺旋线隔日刈或半螺旋隔五日刈制。胶树的反应是产量下降。本文研究与产量下降有关的生理方面和解剖方面的变化。测定的项目有胶乳产量,排胶速率,乳管组织的膨压,底层胶乳的稳定性,叶片色素的数量以及树皮和胶孔的养分水平,测定的对照树刈制采用半螺旋线隔日刈,刺激树是采用半螺旋线隔日刈和隔五日刈。  相似文献   

10.
我区于1976年夏开始,在几十株芽接树和实生树上进行针刺采胶的探讨性试验,初步摸索到一些规律后,同年秋以740株投入生产性试验,1977年参试株数增加到2300株.二年来取得了一些成效,为今后针刺采胶生产打下了基础.1976年主要是对针采的基本操作、产量动态、品系效应、药剂效能、树围反应、气象因子以及工具改革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1977年的试验重点是加强管理、控制刺激强度和采胶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起 我场于1964年开始植胶,到1975年种植面积共计11325.3亩。1971年试刈,到1982年开刈株数达110720株占现有胶树的37.15%,1981年产干胶140吨,今年增至170吨,打开了建场以来扭亏为盈的新局面,也是种胶近二十年来所取得的效益。但是从当前胶园现状和产量情况来看,有以下几个问题必须进行讨论和解决:  相似文献   

12.
气刺微割技术在GT1胶树上的试验结果表明,在GT1更新胶树上采用S/4U d3+ETG、每周期5刀的刺激方式,株净增产率达61.1%,增产效果显著。在提高割胶速度、减少耗皮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两割年试验分析认为,在计划更新的GT1胶树上采用气刺微割采胶技术对挖掘胶树潜力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曾就以下项目进行过研究:(1)获得在单交种群体中自然选择的证据;(2)对比一直分别种在麦克唐纳德学院与勒·波肯他耶的2个群体同在两地之间轮换种植的15个群体的变异;(3)确定大麦育种方案的理想轮换频率。Choo等(1979)报导了六个简单遗传性状的研究结果。本试验要研究的是,7个数量性状自然选择的地点效应。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抗寒力、生长、产胶和经济效益四个方面总结了十五年来三合树的研究情况,论述了三合树在橡胶北移,建设“安全、稳产、高产”胶园的作用.93~114/GT_1,93~114/PR107,五星I_3/PR107,五星I_3/GT_1,8~673/PR107等组合可以提高抗寒力2~2.5级.生长量一般可以提高30~50%,非生产期缩短一年.可以实现北移胶园稳产高产,产胶量一般较对照提高10~70% .经济效益较为明显,以三合树植胶1万亩,40万株计,一年可为国家节约和增加收入250万元以上,因此,三合树是橡胶树北移,克服寒害,提高产量较为理想的新型种植材料.  相似文献   

15.
橡胶树五天一刀低频割胶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低频率、低浓度,短周期,短割线,复方糊剂,综合生理指标监控和产胶动态分析”的技术路线,设计试验方案,以各地种植面积最大的橡胶树无性系为参试材料,试验全部采用(s/4 s/4↑)d/5_ET(乙烯剂)割制,10d为一涂药周期,每周期割2刀,对照采用各地生产上最常规的(s/4 s/4↑)d4 ET,和s/2d/3 ET两种割制,4a的多点试验结果表明,(1)d/5低频割胶制度比对照提高采胶生产率25%-67%;(2)d/5割制比对照增产7.3%;(3)d/5割制橡胶树的生理状况正常,死皮等副作用不明显,干胶质量达到国家标准;(4)经济社会效益显,平均每公顷每年新增产值1033.5元(新增利税868.5元)胶工年均收入7227元,比对照胶工的4722元高出2505元,增幅达53%。  相似文献   

16.
橡胶高产综合技术开发试验十年总结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于1982年开始,与海南省国营卫星农场合作进行“成龄橡胶芽接树高产综合技术的开发试验”,面积128.8hm~2,历时10年。高产综合技术措施包括:(1)挖沟盖草培肥;(2)营养诊断指导合理施肥;(3)乙烯利刺激高效低频周期割胶;(4)产胶动态分析指导割胶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几项措施产生综合效应,能较大幅度提高产量。试验10年,试区干胶产量从试验前1149kg提高到1621.5kg/hm~2,而对照区则从1104kg下降至952.5kg;试区平均年增产干胶630kg/hm~2,增产率达63.6%。该技术的应用对胶树的生长量、死皮等副性状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县社队于1973年开始试种橡胶,目前有四个公社,十九个大队(其中四个社办场)植胶,胶园面积4848.4亩,保存率达82.6%,1981年底‘全县量苗普查,当年平均增粗4.5公分.今年计划试刈四千株,干胶产量2吨.其中,坂仔橡胶场1976年定植的69.2亩速生栽培试验田,保苗率高达99.1%.平均茎围达37.7公分,年平均增粗6.85公分.今年计划试刈1035株(42公分以上)试刈率达50.3%.几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胶树对镁的需要量虽然不如N、P、K三要素,但镁仍然是影响胶树生长的一个重要营养元素,它的亏缺将导致叶片褪绿、发黄、落叶,从而影响胶树的生长和产胶,为了探讨镁肥对缺镁胶树的施肥效应,我们于1981年3月在平和县安厚农场莲塘作业区瓮底鳖2~3片布置此项试验.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供试材料为GT1,主要探索幼龄胶树提早采胶的可能性。1976-1980年试验表明,树围50厘米以上的幼树,在合适的刺激强度和采胶强度的调控下,改变了光合产物的分配率,提高了经济系数,干胶产量不仅比常规刀割高,而且比同采次的刺激刀割高,树围生长抑制亦较少,树围30~49厘米的幼树,干胶产量、产量递增率和干物质分配率均较低,树围生长抑制严重。因此,从适当提早投产,又尽量减少副作用考虑,初步认为,海南地区无性系GT1以离地100厘米处有50%树围达到45厘米以上为针刺采胶标准。本文还研究了原针孔产胶机能的恢复状况。结果表明,树围50厘米以上的胶树,原针孔经三年再生,已达到同高度原生皮的产胶水平,树围50厘米以下的幼树尚未完全恢复。其它副作用尚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以常规的乙烯利刺激割胶(S/2d4)为对照,比较分析了乙烯气刺条件下不同割线长度(S/8Ud4、S/4Ud4、S/2Ud4、3S/4Ud4)割胶对干胶产量以及与产排胶相关的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刺割胶可获得比常规的乙烯利刺激割胶更好的产量效应;气刺条件下采用3S/4Ud4割制初期产量增幅明显,但第2年时产胶潜力下降,对于高产稳产胶树采用S/8Ud4割制不仅可获得持续高产且生理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