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杀灭菊酯、溴氰菊酯、二氯苯菊酯醚等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近代发展起来的新型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击倒快、杀虫广谱,对光热稳定等优点, 能够更替有机氯,有机磷等高残留剧毒农药,在国内外正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防治农、林害虫。枣尺蠖(Sucra jujuba Chu)又  相似文献   

2.
枣尺蠖是枣树上的一种主要害虫。吴堡县有3600亩成片枣林,每年因枣尺蠖为害损失鲜枣达200万斤,价值20万元。以往由于长期使用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杀虫剂进行防治,既造成了环境污染,又伤害了天敌昆虫,害虫也产生了明显的抗药性,防效降低,药量增大,成本逐年增高(每株防治费达0.20元)。为了探求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防治农药,1983年于宋家川乡康家塔村,在观察枣尺蠖生活史习性的基础上,用国产20%杀灭菊酯乳剂和法国产2.5%溴氰菊酯乳剂,对枣尺蠖幼虫进行了防治,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3.
枣尺蠖(Sucra jujuba Chu)是枣树上的一种主要害虫。吴堡县有3600亩成片枣林,每年因枣尺蠖为害损失鲜枣达200万斤,价值20万元。以往由于长期使用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杀虫剂进行防治,既造成了环境污染,又伤害了天敌昆虫,害虫也产生了明显的抗药性,防效降低,药量增大,成本逐年增高(每株防治费达0.20元)。为了探求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防治农药,1983年于宋家川乡康家塔村,在观察枣尺蠖生活习性的基础上,用国产20%杀灭菊酯乳剂和法国产  相似文献   

4.
产地环境污染,过量施用化肥,滥用高残留剧毒农药,是造成枣果污染、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研究表明,通过严格监测大气、水源及土壤质量,选择最佳生态区建园;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少施或不施氮肥;认真贯彻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病虫防治原则,禁止使用高残留剧毒农药,交替选择使用无公害农药等关键措施,即可有效控制和大大减少产地环境、化肥、农药对枣果的污染,实现枣果的无害化生产,提高枣果的安全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5.
枣树锈壁虱属蛛形纲、蜱螨目,是当前危害枣树的严重害虫。六十年代初,我省乐陵、庆云、无棣、宁阳、巨野、邹县、滕县、茌平、寿光等主要枣产区均有发生;河北、河南、山西、甘肃等省枣区也有分布。由于该虫体极小,裸视不可见,往往不被人们发觉,再加八十年代以来,防治枣尺蠖由过去使用的有机磷等农药改为用菊酯类农药。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使用的农药品种主要为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菊酯等。其中有机磷农药已成为我国农药残留急性污染事件的元凶。虽然大多数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属中、低毒性,但其中的呋喃丹、涕灭威等却属高毒农药。长期以来农药的大面积使用和滥用,使得农药残留严重威胁到人类食品的安全性。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的便携式荧光探针农药残留检测仪,可满足我国基层部门对农药残留现场检测和农药残留检测室筛选分析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桃中氯氟氰菊酯残留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氯氟氰菊酯属拟除虫菊酯类仿生物农药,具有杀虫谱广、高效、速度快、持效期长等特点。随着在生产中大量使用,其残留污染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为了解决桃生产过程中氯氟氰菊酯的残留污染,笔者用气相色谱法对河北省6个城市桃中氯氟氰菊酯残留量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衡水市桃中氯氟氰菊酯残留量最高,为0.065 5 mg/kg,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氯氟氰菊酯农药残留最大限量的0.2 mg/kg,故其残留对桃的质量安全不会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毛虫是江苏森林的主要害虫.长期以来,在防治工作中、均采用二二三、六六六等有机氯类农药,松毛虫对该类农药的抗性越来越大,严重污染环境,常引起鱼、畜大量中毒死亡,影响人类身体健康.自1983年初我们进行新农药防治马尾松毛虫的筛选工作.通过20多种农药品种对松毛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筛选出了2.5%溴氰菊酯、20%杀灭菊酯、20%氯氰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新农药对马尾松毛虫有特高的杀伤效果,进行林间药效试验,杀虫效果在90%以上.为此,1984年4月在高淳县游山林管会进行了飞机低量喷洒药效试验,杀虫效果均达99%以上.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一、试验材料和方法(一)供试农药品种 2.5%溴氰菊酯(法国进口)、20%杀灭菊酯(日本进口)、20%氯氰菊酯(江苏省农药研究所)、45%马  相似文献   

9.
气质联用法(GC-MS)测定水果中农药残留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采用气质联用法测定水果中有机磷及拟除虫菊酯类等农药残留的含量,研究不同的限用农药在水果中残留情况,从而对果类安全作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水果中含量高的农药残留集中为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并且在苹果、橘子及枣上比较突出。选定的9种水果中,农药残留检出的多少呈以下规律:苹果枣橘子人参果桃梨、猕猴桃。检出农药的种类依次为:甲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磷胺联苯菊酯。50个水果样品中农药残留均未超标。  相似文献   

10.
采气质联用法测定水果中有机磷及拟除虫菊酯类等农药残留的含量,研究不同的限用农药水果中残留情况,从而对果类安全作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水果中含量高的农药残留集中为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并且在苹果、橘子及枣上比较突出。选定的九种水果中,农药残留检出的多少呈以下规律:苹果>枣>橘子>人参果>桃>梨、猕猴桃。检出农药的种类依次为:甲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磷胺>联苯菊酯。50个水果样品中农药残留均未超标。  相似文献   

11.
我省苗圃地下害虫的防治以往主要用六六六、滴滴涕、氯丹等有机磷杀虫剂,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这类高残毒、剧毒农药造成残留和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禁止生产。鉴此,国内外相继开展防治地下害虫的取代药剂的研究,并取得可喜进展。东北林业大学新近研制成功4种新药剂:1%杀灭菊酯颗粒剂、1%灭幼脲颗粒剂、1%灭幼脲和杀灭菊酯混合颗粒剂、1.5%辛硫磷微胶囊颗粒剂。这些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可取代以前常用的高残毒、剧毒  相似文献   

12.
枣粘虫不但为害枣树的叶、花,还为害果实。此害虫用人工诱捕、打药等办法,都很难达到防治的目的。枣粘虫性诱剂,是一种新型的无公害仿生农药。经全国14个省(市)近500个试点的试验,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它是枣粘虫的克星。使用枣粘虫性诱剂灭虫,有不污染环境,无残毒,还能保护天敌,对人畜安全的优点;特别适用于无水、无电、交通不便的山区。据报道,河北省军城产枣区在大面积应用枣粘虫性诱剂后,基本上控制了枣粘虫的为害。这种性诱剂在上海已经投入批量生产。专业户咨询有关事宜,可与山西农业大学昆虫激素研究室  相似文献   

13.
科技文摘     
《河南林业科技》1990,(1):46-47
<正> 我国长期以来主要用六六六、滴滴涕、氯丹等有机氯等农药防治地下害虫,由于出现了残留、污染问题,从1982年开始,东北林业大学苗建才等同志进行了新药剂的研究。现已研制成功1%杀灭菊酯、1%灭幼脲、1%灭幼脲和杀灭菊酯、1.5%辟硫磷(胶囊剂)等4种新颗粒剂。经过连续4年在苗圃对东北大黑金龟子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这4种颗粒剂高效低毒,比3%呋喃丹和5%甲拌磷颗粒剂更安全,更经济,更有效其成本比呋喃丹降低20—35%,而且具有同等的防治效果。是目前代替六六六、滴滴涕、氯丹等有机氯杀虫剂理想的药剂。  相似文献   

14.
<正> 唐县仁厚镇乡庙沟村在河北农大的协助下,经过七年的试验,总结出了防治枣疯病的方法,使原有病树的治愈率在70%左右,使该病的年发生率由1981年的0.05%下降到去年的0.02%,曾获省农业厅科技成果三等奖。其方法如下:一、预防枣疯病。其方法主要有四:其一是枣林尽量不与桐、桑等易患丛枝病的林木间作,但可与石榴、花椒等低矮且不患丛枝病的果树为伍;其二是在枣树的生长期,常用溴氰菊酯、乐果等高效低毒农药喷洒叶面,用以毒杀传播枣疯病的叶蝉、蝉、天牛等有翅害虫,同时也毒杀危害枣果最严重的枣步曲、枣粘虫、枣食心虫等害虫,这是防  相似文献   

15.
第一菊酸乙酯由南京新马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研究开发的第一菊酸乙酯,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重要中间体,可以用来合成丙烯菊酯、胺菊酯、溴氰菊酯等,我国一直没有第一菊酸乙酯商品,制约了国内卫生用拟除虫菊酯的发展。目前,该公司已完成了中试鉴定,并建成了150吨/年...  相似文献   

16.
利用锐劲特和氯菊酯两种农药毒杀光肩星天牛成虫 ,分别用 2 .0× 10 - 6和 110 .4× 10 - 6时 ,致死效果都能达到 10 0 % ;锐劲特的浓度 30×10 - 6时 ,对桑天牛的致死效果为10 0 %。锐劲特施药 18~ 4 8d时仍能使光肩星天牛成虫死亡 10 %~2 5 % ,氯菊酯施药 18~ 32d ,能使天牛成虫死亡 15 %~ 2 5 %。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甘肃沿黄灌区枣果实重金属及农药残留污染状况,该研究以单因子污染指数为评价方法,对6个枣园果实样品的6种重金属元素(As、Hg、Cd、Cu、Zn、Pb)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仅有一个样品中的铅含量存在轻微污染,其余的均低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中污染物限量值。所测重金属的单因子污染指数排序为Pb>Zn>As>Cu>Hg>Cd。对7种农药残留进行检测,除了极个别检出少量农药残留以外,绝大部分未检出,没受到农药残留污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沙棘绕实蝇在我国新疆和内蒙古地区对沙棘果实造成重大危害,如何选取高效、易降解、低残留的农药种类成为当前沙棘绕实蝇成虫防控工作中的迫切课题。[方法]野外采集沙棘绕实蝇蛹,室内待其羽化后,雌、雄分组放置于不同浓度梯度的4种农药条件下进行触杀实验。[结果]通过KT_(50)(median knockdown time)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同种农药同种浓度时,药物对雄性的触杀效果比雌性强,其中苦参碱在浓度为0.005 mg·m L~(-1)时,雄性KT_(50)值为39.21 h,小于雌性KT_(50)值56.13 h,但个别情况下出现对雌性触杀效果比雄性高的情况,如苦参碱在浓度为0.05 mg·m L~(-1)时,雄性KT_(50)值为15.76 h,大于雌性KT_(50)值12.39 h。通过测定4种农药对沙棘绕实蝇成虫的致死中浓度LC_(50)(median lethal dose),得出触杀作用时间为12 h时,LC_(50)分别为:印楝素7.737 mg·m L~(-1)、高效氯氟氰菊酯0.002 mg·m L~(-1)、苦参碱0.042 mg·m L~(-1)、阿维菌素0.008 mg·m L~(-1),其触杀毒力次序为: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菌素苦参碱印楝素;触杀作用时间为24 h时,LC_(50)分别为:印楝素6.963 mg·m L~(-1)、高效氯氟氰菊酯0.001 mg·m L~(-1)、苦参碱0.008 mg·m L~(-1)、阿维菌素0.001 mg·m L~(-1),其触杀毒力次序为: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苦参碱印楝素;触杀作用时间为48 h时,LC_(50)分别为:印楝素0.891 mg·m L~(-1)、高效氯氟氰菊酯0.001mg·m L~(-1)、苦参碱0.002 mg·m L~(-1)、阿维菌素0.001 mg·m L~(-1),其触杀毒力次序为: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苦参碱印楝素。[结论]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沙棘绕实成虫的触杀效果较显著,其次为苦参碱,印楝素的触杀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桃果中农药残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安全使用农药,有效解决残留问题,给生产和建立综合指标体系提供科学依据,对河北省不同城市桃果中5种农药的残留情况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桃果中甲氰菊酯残留量最高的是衡水,为0.062mg/kg;氯氟氰菊酯残留含量最高的是保定,为0.065mg/kg;氯氰菊酯残留量最高的是秦皇岛,其值为0.105mg/kg;氰戊菊酯残留量最高的是邯郸,其值为0.096 mg/kg;毒死蜱残留量最高的是秦皇岛,其值为0.131mg/kg;将河北省不同城市桃果中检测的5种农药残留量按等距离方法分为5级,多数市的桃果农药残留量位于Ⅰ、Ⅱ级,且5种检测农药中唐山市有4种农药残留量最小。  相似文献   

20.
大气氟含量与枣黑顶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以来,在山西中南部枣(Ziziphus jujuba)区发现一种枣果新病害——枣黑顶病( Prakash,1987;张承林等,1997;张海岚等,1996;刘贤谦等,2009).在枣果近成熟期,其顶部发黑、皱缩,果肉发苦,使枣果失去食用与经济价值,发病率20%~90%,枣农经济损失惨重,出现了大量砍伐枣树的现象,对山西枣产业形成了较大的威胁.为了进一步探索该病的病因及防治方法,笔者于2009年在晋中枣区对枣叶、枣果及大气氟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枣果氟含量与大气氟浓度、距污染源距离及时间的变化等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Divan Junior et al.,2008;Maclean et al.,1976;Seeley,1979;程秋华等,2000;林志红等,2002;赵玲等,2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