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的加剧,农户实施亲环境行为成为从源头上遏制农业污染的关键措施。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农户新技术认知影响亲环境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在对江苏、安徽、山东三省九县区801户菜农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农户新技术认知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新技术认知对农户亲环境行为作用明显,其影响机制是新技术认知通过影响农户亲环境态度、主观约束和感观控制影响农户的亲环境意向,并最终影响农户亲环境行为;研究结果还表明,农户新技术认知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在男性、较年轻、较低学历和较低收入农户组中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非正式制度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约束焦点理论,研究了非正式制度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户亲环境行为的作用机理。通过将非正式制度区分为描述约束和禁令约束,约束焦点理论强调了非正式制度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户亲环境生产行为的影响。不同类型的非正式制度作用不同,恰当地使用非正式制度信息,可以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户的秸秆处理行为、化肥和农药施用行为等进行干预。最后,从社会发展和文化差异两方面论述了非正式制度对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户亲环境行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研究社会规范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从社会规范一致和冲突的双重视角出发,利用山西、陕西、山东、甘肃、安徽和江苏6省1 241份农户调查数据,通过ordered probit模型、ordered logit模型和层次回归方法对描述性社会规范和命令性社会规范在农户亲环境行为中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1)当描述性社会规范和命令性社会规范一致时,二者均会直接促进农户对亲环境行为的实施,同时二者还可互为调节变量促进彼此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正向影响。2)当描述性社会规范和命令性社会规范冲突时,描述性社会规范会对农户亲环境行为产生直接促进作用,而命令性社会规范则对农户亲环境行为不产生直接影响或影响不大。3)无论是在描述性社会规范和命令性社会规范一致亦或冲突的情境下,感知行为控制和亲环境行为认知均可促进农户对亲环境行为的实施。据此提出制定合理的亲环境行为实施标准、设立“亲环境行为实施模范户”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畜禽养殖兽药减量化对保障肉源性食品安全和减少养殖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0省份1 078户肉鸭养殖户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IV-Probit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约束型环境规制、激励型环境规制和引导型环境规制对肉鸭养殖户兽药减量行为的作用机制,并对引导型环境规制的调节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约束型环境规制、激励型环境规制和引导型环境规制均促进肉鸭养殖户实施兽药减量行为,其中,引导型环境规制对肉鸭养殖户兽药减量行为的促进作用最强,约束型环境规制次之,激励型环境规制的作用效果最弱。进一步研究发现,引导型环境规制在约束型环境规制对肉鸭养殖户兽药减量行为的影响中发挥调节作用。基于上述结果,提出应进一步完善肉鸭养殖户兽药减量行为的激励机制,探索多渠道宣传引导肉鸭养殖户实施兽药减量行为,并充分发挥引导型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畜禽养殖业提质增效和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引导游客采取亲环境行为被视为解决旅游地环境问题的关键,但现有研究忽略了外部环境因素在行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从认知和情感两条路径构建旅游地乡村性感知对游客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并以南平市西芹镇高坪村为案例地,收集分析286份游客数据,结果表明:乡村性感知对游客亲环境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这种影响可以通过认知和情感两条路径发挥作用;感知价值和地方依恋分别从认知路径和情感路径在上述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丰富了亲环境行为的研究视角,为旅游地游客行为引导提供了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7.
养殖户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是让广大消费者吃上放心肉的重要环节,同时生猪养殖过程中对于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也是防止动物疫病扩散传播的有效途径。笔者就当前养殖户在对病死猪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对动物疫情的防治及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改善有一定益处。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5):111-113
近年来,农业生产过程中不断追求农产品产量增长,忽视对环境的负向影响。农药、化肥等化学物品的使用,不但破坏了土地资源,而且造成了严重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而大米作为我国65%居民的主食,生产过程中不安全的农资投入造成了严重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损害了消费者利益。而近年来,消费者对绿色有机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基于此,以大米为例,运用二元logit模型研究消费者对亲环境农产品的购买行为,结果显示,性别、月收入、对亲环境农产品的关注度显著影响消费者购买有机大米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羊生产者质量控制认知与行为选择对其质量安全保障具有关键性作用。基于认知行为理论,利用实地调查数据,从投入品质量控制、养殖过程质量控制、养殖环境质量控制和合作协调质量控制4个维度分析我国肉羊养殖户质量控制认知及行为选择,深入探究肉羊养殖户质量控制的短板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受访者对肉羊质量重要性有较好认识,并有较好的兽药使用后休药期执行行为、定期防疫行为和养殖福利改善行为,但对具体投入品使用标准认知、养殖过程中相关标准认知、养殖环境与福利标准认知、合作协调质量控制认知均显不足,从而制约其投入品的安全稳定渠道采购行为、人员消毒行为、病死羊及废弃物处理行为、设施配置行为、耳标佩戴与信息记录行为、羊舍环境维护行为和合作选择行为等的规范实施。低水平认知一定程度上限制行为的改善,理论知识学习不足、专业技术应用不足、标准不够统一和产业链发展薄弱是目前造成质量控制短板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进一步拓宽认知渠道,提高养殖户的质量控制认知水平;鼓励当地相关部门或产业组织需开展多类型、多班制及多主体的技术培训以规范质量控制相关行为;并进一步引导相关产业组织的完善,充分激发产业组织的内生衔接动力。  相似文献   

10.
为厘清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主观影响因素,基于甘肃省795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在“意识—情境—行为”模型的框架下,通过构建有序Logit模型,探讨亲环境意识各维度及其交互效应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进一步分析约束型规制与引导型规制在“亲环境意识—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关系中存在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1)在亲环境意识的各维度中,环境情感和环境知识对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环境情感与环境知识、环境责任与环境态度的交互项对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有显著正向影响。3)约束型环境规制和引导型环境规制均在“意识—行为”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且调节作用的发挥因具体路径而异。亲环境意识和环境规制是影响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议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手段进行创新,有效提升农户的环境知识和环境情感;丰富宣传活动的形式,充分发挥亲环境意识内部各维度间的“放大器”作用;强化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潜移默化地带动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进一步优化环境规制政策,通过营造宽严相济的环境政策情境来促进农户更广泛和深入地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的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和掌握养猪企业实施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促进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养猪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复杂环境行为模型构建了影响养猪企业实施环境行为的模型分析框架,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养殖规模、粪污对畜禽健康的影响、补贴满意度和政策规制变量对养猪企业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有显著的影响;2)组织特征、粪污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绿色有机产品关注度和技术指导变量对养猪企业采用农牧生态模式有显著的影响;3)猪场经营年限、粪污对畜禽健康的影响、政策了解度和政府支持变量对养猪企业发展认证产品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家庭农场作为我国数量最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研究其亲环境生产行为对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化肥农药减量施用、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表征亲环境生产,利用2018年江苏省家庭农场的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农场亲环境生产行为的主体特征差异。结果表明:(1)家庭农场化肥农药减量施用、测土配方施肥和施用有机肥的比例并不高,仅占总样本的40%左右,秸秆还田比例相对较高,为70%;(2)教育和培训能够显著促进家庭农场主的亲环境生产行为,受教育年限越高的农场主和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农场主更倾向于采取亲环境生产行为;(3)土地经营规模和家庭农场是否参与合作是影响家庭农场绿色生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基于扎根理论分析方法,探索规模生猪养殖户生态生产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研究表明,养殖户生态生产行为受到生态生产态度、行为效果感知和社会情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生态生产态度和行为效果感知作为主要心理归因,影响养殖户的生态生产意向,进而影响其生态生产行为;社会情境因素是生猪养殖户生态生产行为实施的重要外部因素,调节"意向-行为"之间的关系强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太湖苕溪流域5个区县农户调研数据,对农村生态环境认知予以考察,剖析农户生产、生活环境意识与实践行为,比较流域上、中、下游认知行为的空间差异。研究发现:农户对农村生态环境重要性认知度不高,多数缺乏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保证产出,农户会增加化肥、农药的施用量,且施药工具多在河流等室外水域清洗;生活污水倾倒随意性大,垃圾、粪污利用率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空间差异上,虽然上游农户农村生态环境认知略好于中下游,但实践行为与认知严重脱节。针对这一现状,本文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环境风险感知及其行为偏好是影响畜禽养殖户环境行为的重要因素,受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作用。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基于121份畜禽养殖户的调查问卷,分析了盐城市养殖户不同的环境感知水平和行为偏好,并利用分类统计和逐步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影响环境感知及其行为偏好的因素。结果表明:(1)在个体特征中,文化程度对于环境感知的形成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养殖户年龄越大,养殖收入越低,环境感知水平越低。(2)从养殖规模来看,养殖规模越大,环境感知水平越高。(3)在社会特征中,对政府补贴感知较为明显的养殖户,其环境感知水平范围较低。与其他产业进行合作以及养殖技术的指导对促进养殖户环境感知行为的形成具有间接的促进作用。(4)回归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补贴满意度和收入3个因素对研究区养殖户环境行为偏好形成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5)养殖户普遍存在行为偏好自主性差、行为不确定性较高等特点,政府在其环境感知与行为偏好形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禽流感疫情损失补偿政策结果直接改变养殖户的成本与收益,从而影响养殖主体的销售行为。利用宁夏中卫实地调研数据资料,在对禽流感疫情暴发后疫区养殖户不安全销售行为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Tobit模型,分析养殖户不安全销售行为影响因素,探讨疫情损失补偿政策对养殖户不安全销售行为抑制效应。结果表明,样本养殖户中出售病死鸡的比例较高,73.32%的养殖户将30%以上的病死鸡销售到市场中;预期疫情严重程度和预期疫情传播程度显著正向影响养殖户的不安全销售行为;劳动力数量、政府惩罚风险、补偿额度满意度、补偿速度满意度、补偿范围满意度显著负向影响养殖户的不安全销售行为;补偿政策(补偿额度、补偿速度和补偿范围)抑制养殖户的不安全销售行为,但抑制效果有待提高。因此,需要通过完善疫情补偿政策、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和提高养殖户对疫情认知等措施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在动物疫情突发时,养殖户积极的防疫行为对于及时有效控制疫情扩散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综合已有研究成果挑选出影响养殖户疫病防控行为的因素,然后运用ISM模型解析出各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和层次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行为态度、病死畜处理便利度和动物疫病认知是表层直接因素,信息渠道和组织状况是中层间接因素,文化程度、养殖规模、重大疫情经历和补贴政策满意度是深层根源因素.  相似文献   

18.
基于实地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对就业环境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是否愿意再转移受收入水平以及务工地人口素质水平影响程度最大;同时,户籍制度和权益保护的力度也是影响其是否愿意再转移的重要因素;而务工地经济发展状况与前景、物价水平以及文化建设程度等因素对劳动力是否愿意再转移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环境规制、要素禀赋对养殖户粪污处理投入行为的影响机制,提高养殖户环境风险认知,实现乡村文明建设和低碳循环生产方式,本研究基于肉鸭养殖生产大省养殖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多元回归模型从成本效应和波特效应视角分析环境规制、要素禀赋对肉鸭养殖户粪污处理投入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不同组织形式养殖户粪污处理投入行为的异质性。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强度与肉鸭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处理投入行为呈“倒U型”的关系;环境规制影响养殖户粪污投入行为,其中引导型规制的影响程度最高,影响系数为0.075,而且引导型规制与命令型规制和激励型规制的交互项对养殖户粪污投入行为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62和0.038,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要素禀赋是影响不同组织形式养殖户粪污资源化投入行为的主要因素,其中社会资本、物质资本显著影响养殖户粪污投入行为。为了提高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处理认知、促进养殖户投入行为的实施,需要通过“组合型规制”因地制宜地进行适度环境规制,加强相关技术培训、宣传和推广,同时在提升政策有效实施的过程中鼓励养殖户积极与龙头企业进行合作养殖,优化肉鸭养殖的资源配置,进而实现肉鸭养殖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亲社会视频游戏接触对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及心理素质和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采用游戏接触问卷、亲社会行为量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量表和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对2 012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①亲社会视频游戏接触、心理素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及亲社会行为两两间显著正相关;②心理素质在亲社会视频游戏接触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③主观社会经济地位调节了心理素质在亲社会视频游戏接触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