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氮磷钾底肥对大豆蛋白质含量的效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正交回归旋转设计方法,建立了氮、磷、钾肥对大豆蛋白质含量的综合作用模型.依据该模型探讨氮、磷、钾肥对大豆蛋白质含量影响的规律.氮、磷、钾肥对大豆蛋白质含量的单因素效应、二因素互作效应受到其它因素水平的影响.氮肥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均为负效应,降低速度随着氮肥编码值增高而加快.磷肥对蛋白质含量的作用有正有负.钾肥对蛋白质含量的作用为负效应,其降低幅度随钾的增加而提高.施尿素量为1.93~4.70g/盆,施重过磷酸钙量为8.13~20.59g/盆,施硫酸钾量为1.27~3.37g/盆,采用这个比例施肥有95%的可能使蛋白质含量高于43.5%.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同施肥水平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武平县四种土种烟后稻氮、磷、钾肥料效应,结果表明,四种土种上氮肥的增产效果均最好,增产率从大到小为灰黄泥砂田>灰砂泥田>灰泥田>黄底灰泥田,平均增产21.4%;磷、钾肥增产效果较小,平均增产率分别为4.5%和3.9%。烟后稻最佳施氮(N)量为7.9~12 kg/666.67m2、施磷(P2O5)量为1.19~2.3 kg/666.67m2、施钾(K2O)量为3.63~6.34 kg/666.67m2,最高经济效益为964.8~1117.5元。  相似文献   

3.
为给高产优质啤酒大麦新品种华大麦6号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以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为基本数学模型,重点研究了华中地区种植密度、有机肥、氮、磷、钾肥用量等因素对华大麦6号产量、粒重和蛋白质品质的综合效应.模型解析发现,在相同栽培条件下,密度、有机肥、氮、磷、钾肥单因子对产量的绝对贡献顺序为氮肥>有机肥>密度>磷肥>钾肥,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绝对贡献顺序为氮肥>有机肥>密度>钾肥>磷肥,对千粒重的绝对贡献顺序为磷肥>钾肥>有机肥>密度>氮肥.计算机模拟寻优表明,当华大麦6号种植密度在191.64万~211.22万株/ha,施有机肥量在19 162~24 409 kg/ha,纯氮量在206.04~242.56 kg/ha,磷肥量(P2O5)在67.30~81.27 kg/ha,钾肥量(K2O)在61.52~88.48 kg/ha条件下时,产量在4 800 kg/ha以上,籽粒蛋白质含量在10%~12%之间,千粒重>42 g.因此,这些栽培措施的组合可以作为该品种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仙草不同施肥水平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武平县岩前镇仙草对氮、磷、钾的肥料效应,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对仙草的增产效应是钾肥氮肥磷肥。钾肥的增产量最大,每667m2增产179.3 kg,增产率32.7%;氮肥的增产次之,为163.2 kg,增产率28.9%;磷肥的增产最小,为147.8 kg,增产率25.5%。仙草每667m~2最佳施氮(N)、磷(P_2O_5)、钾(K_2O)量分别为12.59 kg、6.05 kg、15.68 kg,三要素比例为1∶0.48∶1.25;最佳经济产量每667m~2为723.92 kg。  相似文献   

5.
施氮量对大豆抗旱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不同施氮量下大豆光合生理指标、抗旱生理指标、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试验设定的三个施氮量中,光合生理指标以施氮量72 kg/hm2处理最高;抗旱生理指标除叶片相对含水量是以施氮量72 kg/hm2处理最高之外,其他如叶绿素含量及脯氨酸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叶片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为施氮量72 kg/hm2处理最高,其次为施氮量117 g/hm2处理,以施氮量27 kg/hm2处理最低,施氮量72 kg/hm2处理比施氮量27 kg/hm2处理增产24.41%,叶片水分利用效率、耕层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及降水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27 kg/hm2处理提高6.22%、24.26%及24.29%;随着施氮量增加,大豆籽粒粗蛋白含量下降、磷含量、粗脂肪含量增加,117 g/hm2处理的粗蛋白含量比27kg/hm2处理降低9.34%,磷含量及粗脂肪含量比27 kg/hm2处理提高29.25%及23.49%.总之,适当增施氮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干旱胁迫对植株生长发育及代谢活性所造成的伤害,明显改善大豆的光合特性,提高了大豆的抗旱能力,进而提高了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并提高大豆籽粒的粗脂肪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大豆的品质,但施氮量不宜过高,否则对大豆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吉林中部大豆高产氮磷钾肥适宜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吉林中部大豆高产氮、磷、钾肥适宜用量,为大豆高产高效施肥提供依据.2006~2007年,以吉育88为供试品种,设计了氮、磷、钾肥量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吉林中部大豆高产氮肥适宜用量为4567.5 kg·m~(-2),磷肥(P_2O_5)适宜用量为60~90 kg·hm~(-2),钾肥(K_2O)适宜用量为45~80 kg·hm~(-2),氮、磷、钾肥对大豆产量的影响顺序为N>P>K.  相似文献   

7.
施肥、品种及密度对大豆籽粒异黄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异黄酮由于其特定生理保健功能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2006年进行了砂培试验,用以探索氮、磷、钾肥单因素对大豆籽粒异黄酮含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氮肥对大豆籽粒异黄酮总含量有较大影响,低氮处理较高氮处理异黄酮总含量增加54.9%,低氮处理较均衡施肥异黄酮总含量增加23.3%.2007年进行了氮肥施用量、品种与栽培密度3因素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密度、施氮量3项效应及其所有的互作项对大豆籽粒异黄酮总含量与3种组分含量均具有极显著的效应.氮肥施用量对大豆籽粒异黄酮含量的影响规律与砂培试验的结果一致,即大豆籽粒异黄酮总含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氮肥施用量、不同密度水平及不同品种间异黄酮总含量的变异幅度为5.97%、10.49%和28.44%.由于单项因素及互作项效应的存在,在进行高低异黄酮大豆栽培生产时,考虑各单项因素的同时也应注意各项因素不同水平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8.
曾新明 《福建稻麦科技》2012,30(4):27-29,39
2010年在武平县城厢镇灰砂泥田土壤上进行烟后稻"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氮肥的增产效果最好,增产率22.4%,磷、钾肥增产效果较小,增产率分别为1.8%和1.5%。烟后稻最佳施氮(N)量为7.90kg/667m2、施磷(P2O5)量为1.19 kg/667m2、施钾(K2O)量为5.12 kg/667m2。  相似文献   

9.
华南春大豆氮磷钾肥配施效应及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华南春大豆生产的适宜施肥量,采用"3414"肥效试验设计,选用桂春豆106开展了氮磷钾肥配施效应和推荐施肥量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肥料配施可明显提高华南春大豆产量,各肥料因素对大豆产量的增产效应依次为磷氮钾,氮、磷、钾三因素之间存在互作效应,效应大小依次为氮磷磷钾氮钾;经模型最优分析表明采用三元肥效函数模型做出施肥决策是合理可行的,经回归模型的拟合得出推荐施肥量,达到最高产量时氮(N)、磷(P_2O_5)和钾(K_2O)的施肥量分别为80.6,21.6和58.4 kg·hm~(-2),达到最佳经济产量时氮(N)、磷(P_2O_5)、钾(K_2O)的施肥量分别为75.5,21.3和54.1 kg·hm~(-2)。这些研究结果将为华南地区春大豆合理施肥提供指导,为下一步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大豆专用型品种南农9610为材料,研究了温室大棚条件下,氮、磷和钾肥不同肥料水平对菜用大豆籽粒产量和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增施氮、磷和钾肥均可明显提高大豆籽粒产量,但施肥过多则降低产量.氮肥和磷肥对菜用大豆籽粒中氮有明显促进作用,磷和钾肥对籽粒磷有促进作用,氮、磷、钾肥对籽粒钾含量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钾肥对籽粒中氮含量、氮对籽粒中磷含量具有负作用.施氮使籽粒中Mg、Mn和Fe的含量和积累量先上升再下降;而籽粒中Ca则在低氮时大幅度下降,此后逐渐回升;施磷和钾使Mg、Mn、Fe和Ca含量先上升再下降.  相似文献   

11.
不同控释氮肥运筹对粳稻养分吸收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绥粳18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在一次性施入控释氮肥免追肥条件下,设置不同施肥量(高、中、低、无)和施肥深度(5 cm、10 cm),探讨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粳稻养分吸收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氮肥运筹条件下,粳稻各生育期氮、磷、钾的吸收、转运均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施肥深度5 cm组,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粳稻的氮吸收总量增加,同时可促进磷的吸收,但影响幅度较小。钾变化与氮、磷变化有所不同。施肥深度10cm组,施高量氮肥抑制了粳稻对磷的吸收、减少了对氮的吸收,但有利于提高氮素利用率,对钾的吸收无显著影响。施用树脂包膜控释肥,纯氮用量为153 kg/hm^2、施肥深度5 cm、一次性施肥免追肥可获得最优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并显著提高磷钾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Groundnut is a major cash crop for smallholder farmers in several districts of eastern Ethiopia with low yield. Little or no fertilizer was applied for the crop possibly because no generic or recommended fertilizer and technology were available. Therefore,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for 2 consecutive cropping seasons in Babile District, to investigate effects of applying mineral N and P fertilizer and vermicompost (VC) on seed yield and oil content of groundnut using an improved variety ‘BaHa-Gudo’. Treatments consisted of nitrogen (0,23 and 46 kg N/ha), phosphorus (0,46 and 92 kg P2O5/ha) and VC (0,2.5 and 5 t VC/ha). Results revealed that yield attributes, seed yield and seed oil content were significantly (p < 0.01) affected by fertilizers. Seed yield after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46 kg N, 46 kg P2O5 and 2.5 t VC/ha increased by about 113% compared to seed yield without any fertilizers. Enhancement in seed oil content at the aforementioned rate was 7.0%. It could, thus, be concluded that applying the aforementioned fertilizers would enable farmers to increase seed yield and oil content of groundnut for enhancing their income and livelihoods in the study area.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钾硅肥施用对胡麻茎秆碳水化合物主要成分含量及抗倒伏特性的影响,探讨钾硅肥运筹调控胡麻茎秆抗倒伏能力的机制,选用裂区试验设计进行了研究,以两个品种为主处理,三个K2O钾肥用量(K0:不施钾;K1:52.5 kg/hm2;K2:105 kg/hm2)为副处理,两个SiO2硅肥用量(Si0:不施硅;Si1:90 kg/...  相似文献   

14.
海南岛芒果园施肥现状调查及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通过了解海南岛芒果园施肥现状及对应的土壤养分状况,综合分析施肥管理现状,为芒果种植科学施肥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岛芒果主产区肥料投入平均水平为 N 334.01 kg/hm2、P2O5 177.10 hm2、K2O 184.21 hm2,其中 N∶P2O5∶K2O 为 1∶0.53∶0.55,芒果化肥消耗系数为 0.059 01 kg/kg,纯氮消耗系数为 0.020 7 kg/kg,施用有机肥农户比例为 76.92%,有机肥平均施用量低于 333.33 kg/hm2。海南岛芒果主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范围为11.16~17.22 g/kg;碱解氮含量偏高,范围为 278.86~859.10 mg/kg;速效磷含量差异较大,为21.74~81.73 mg/kg;速效钾含量在 96.56~97.19 mg/kg。综上所述,海南岛芒果园氮磷钾肥料投入比例不科学,钾肥投入量偏低,建议增施钾肥;有机肥投入严重不足,建议提高施用有机肥农户比例,增大有机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15.
在云南山地胶园,对缺氮(镁)型、缺氮钾(镁)型橡胶树开展专用肥施用效果研究。3 a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高氮(镁)型、高氮钾(镁)型橡胶树专用肥,单位面积年平均干胶增产率分别为8.63%、9.69%;年平均增产干胶70.37 、96.04 kg/hm2;减少肥料投入891、679元/ hm2,产生经济效益分别为2 298、2 600元/hm2;橡胶树茎围分别增长6.78%、10.79%;橡胶树叶片N、Mg含量增加,K、Ca含量在正常值范围内。对症施用橡胶树专用肥比常规施肥增产效果好、肥料投入少、经济效益高,改善了橡胶树叶片营养状况,促进橡胶树生长。  相似文献   

16.
氮磷钾肥施用对甘蓝型春油菜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青海省互助县种植的甘蓝型春油菜产量、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效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和磷肥对春油菜(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2号)籽粒产量的提高有显著作用,钾肥的影响相对较小;与不施肥对照相比,氮、磷、钾肥的施用可显著促进成熟期春油菜地上部N、P、K素累积量(P<0.05);不同肥料的春油菜农学利用率分别为5.3kg/kg N、5.6kg/kg P2O5和1.7kg/kg K2O;肥料表观利用率分别为N 33.6%、P2O5 7.8%和K2O 52.0%, N、P、K肥对油菜籽产量的偏生产力分别为28.0kg/kg N、46.7kg/kg P2O5和26kg/kg K2O。青海省互助县种植条件下,当春油菜产量水平在3 504kg/hm2时,NPK配施条件下每生产100kg籽粒需要吸收N、P2O5、K2O量分别为4.6kg、2.0kg和5.6kg,氮磷钾比为1:0.43:1.21。油菜生产实践中实现高产目标需同时关注地力培肥和平衡施肥两方面。  相似文献   

17.
在霞浦县沙江镇进行马铃薯“3414”肥效试验表明,N、P、K肥均影响马铃薯产量,且N肥对产量的影响较P、K肥大;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并对其进行分析,马铃薯产量与N、P、K施肥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三元二次回归关系;N、P、K肥施用量分别为201.12、40.78、324.16ks·hm^-2,则马铃薯经济产量达最高,为34069.89kg·hm^-2;N、P、K肥施用量分别为191.80、44.42、285.55kg·hm^-2,则马铃薯施肥经济效益达最佳,为78548.4元·hm^-2。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干辣椒天鹰8号最佳复合肥施用配方。[方法】以天鹰8号为供试材料,试验设7个复合肥配方处理,分别测定各处理辣椒的经济性状和产量,并核算经济效益。【结果】最佳复合肥施用配方为氮、磷、钾含量分别为28%、10%和13%,其中,氮、磷、钾肥用量分别为420、150、195kg/hm^2,该处理下天鹰8号单株果重为37.4g,产量为4305kg/hm^2,利润为5.42万元/hm^2,产投比为32.44。【结论】该复合肥配方可大面积作基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杂交中稻广两优香5的营养特性与施肥效应。结果表明,在生育前期广两优香5对氮、磷需求量大,中后期钾素吸收增加;养分对其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上表现为氮钾磷;结合模拟的最佳施肥量和经济施肥量,推荐了江汉平原地区中等肥力条件下的施肥量为氮170~200 kg/hm2、磷70~100 kg/hm2、钾105~135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