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竹子耸绿叠嶂,独具风韵,集形态美、色彩美、音响美、风格美于一身,是最早用于园林造景的植物之一,它以形美、境雅、适应性广和宜居、宜游、宜用等特点而在济南地区园林中得到了应用。文章介绍了竹的文化内涵和造园手法,具体阐述了竹子在济南地区园林中的应用方式,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把科学性和艺术性更好地结合起来,提高竹子的景观质量和造景水平,促进竹子在济南地区园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古典园林竹子造景的艺术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研读《园冶》、《长物志》的基础上,运用近现代的建筑空间理论,结合实例分析了古典园林竹子造景的艺术手法,将其总结为“竹里通幽”、“移竹当窗”、“粉墙竹影”和“竹石小品”,以资拓展现代园林竹子景观配置方式和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3.
竹类植物集文化、美学、景观价值于一身,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价值极高,我国亦有着极为丰富的竹类资源,因此竹类植物很早就被应用于中国园林之中.本文根据竹子的造园原则,主要探讨竹子在现代园林中的几种应用方式、存在问题及其发展对策等.  相似文献   

4.
竹子在现代园林绿化中的作用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竹子在现代园林绿化中的作用及我国的竹文化传统,指出在现代园林造中要科学管理与栽培竹子,充分发挥竹种资源,结合竹文化打造出高品质的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5.
王珺  许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511-10513
从分析竹的景观特征入手,探讨竹的空间营造规律,进而找出竹在景观设计中的一般方法。首先对竹子在园林中的应用意义进行了论述,然后描述了通过实地调查得出的合肥各园林中竹子应用的状况,提出了合肥园林中竹类植物应用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自己对竹类植物运用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6.
中国被称为“竹子文化国度”。梅、兰、菊、竹四君子构成了中国园林特色,古代园林必有竹,现代园林如果缺少竹,最好的园林也是美中不足。你知道适合园林绿化的观赏竹有哪些吗?  相似文献   

7.
<正>观赏竹是一种具备强大文化内涵的重要植物,长期被广泛运用到园林之中。不管是栽种还是观赏,均能创设出出色的景观。观赏竹之所以能够展示出极大的观赏价值,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其被大量运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之中,而且还具备了独特的人文情怀。本文概述了观赏竹的突出价值,列举了观赏竹的基本类别,论述了观赏竹的主要栽培方法,并探讨了观赏竹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方式。观赏竹是一种极强观赏性的园林用植物,具备了姿态优美、枝叶曼妙之特色,其用途非常广泛,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国人的钟爱。我国是竹子大国,竹品种非常多,且不同类别的竹子具备了差异化的特征。虽然我国对材用竹与笋用竹等类型竹子的栽培  相似文献   

8.
项忠平  帅晓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480-8481
分析了竹子的景观效应及中国的竹文化,介绍了竹子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古典园林竹子造景的艺术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读《园治》、《长物志》的基础上,运用近现代的建筑空间理论,结合实例分析了古典林竹子造景的艺术手法,将其总结为“竹里通幽”、“移竹当窗”、“粉墙竹影”和“竹小石品”,以资拓展现代园林竹子景观配置方式和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调查了马鞍山市观赏竹种,共有17属118种,其中合轴型22种、复轴型34种、单轴型62种,观形竹种22种、观竿竹种62种、观叶竹种34种;总结了马鞍山市园林中的主要应用方式有:建立竹种园、片植、丛植、作地被、点缀石景等;阐述了我国观赏竹种的传统造景手法有:竹"境"通幽、移竹当"窗"、粉墙竹影、竹石之景;揭示了我国竹子传统造景存在:①造景手法的局限——过于强调竹子的单体美;②审美取向的局限——过于注重意境的升华;③功能利用的局限——对竹子的生态功能缺乏认识;探讨了结合现代园林的实践与理论,今后我国园林中竹子的造景手法。  相似文献   

11.
姜丽丽  蔡平  刘振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976-12978,12995
从魏晋时期、唐宋时期、明清时期3个阶段回顾了苏州园林植竹造景史,并选取拙政园、狮子林、网师园、沧浪亭等苏州古典园林,总结了其中的竹景。分析了苏州古典园林的竹景营造技法,重点围绕竹径通幽、禅悟体验,粉墙竹影、青竹白石,竹林听风、雨竹空濛,突出了竹景所营造出的诗情、画意、音韵。  相似文献   

12.
在规划中,将婚庆园分为中式婚庆园和西式婚庆园。中式婚庆园为江南园林风格,通过建筑、小品、植物、石景、铺地、楹联等要素,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园林景观。而在内容上表现中华民族传统婚俗礼仪。西式婚庆园则表现为欧式风格,与哈尔滨城市风貌相呼应。在设计中并没有完整按照欧式园林的规则布局,而是用欧式浮雕、亭子、花门、刺绣式花坛等要素的巧妙组合,创造一种年轻人追崇的时尚、西化的婚庆场所。另外,中式婚庆园的植物配置选择了能表现江南园林风格的竹子作为主要树种之一,这在东北地区是一个开拓性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唐宋之际的竹政制度可分为竹木资源的管控与竹税的征收两大部分。对竹木的管理在宋以前一直以司竹监为主要载体;至宋代,朝廷为加强资源的管理调配,对竹材的抽税转运设计了竹木务制度,又以"监"的形式采取行政手段管控司竹监辖区的竹木产出,企图从生产、运输到售卖各环节建立起国家行政控制下的竹木管理体系。但实际运作中的诸多问题以及商品经济的冲击,又使得制度设计多有变动,难以贯彻,朝廷逐步丧失了对竹木资源的管控。元代正式废止了司竹监,又以货币竹税完全取代了实物税,标志着竹木资源正式摆脱了朝廷的支配,完成了商品化的蜕变。  相似文献   

14.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丰富园林绿化景观,提升中华竹文化品位,根据多年来对观赏竹栽培利用的实践经验,分析了观赏竹种开发现状与发展前景,对我国的观赏竹种资源、园林美学特征、观赏竹在园林中的配植方式和造景效果进行了概述,并对观赏竹在福建省等地的广泛应用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肖雍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623-20625
解析了园林与文学的概念,从园林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学的关系出发,通过园林表现形式、园林景观的主要造景手法以及游人赏景角度分析了文学在园林中的应用。在表现形式方面解析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有形"文学和"无形"文学;在造景手法方面突出了文学在借景、抑景、题景、点景中的应用;分析了游人赏景中的"观"、"品"、"悟"的文学,指出园林设计应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内涵,突出园林特色;强调不同主题的园林景观应突出不同的文学韵味;根据游客心理,体现园林景观的文学内涵。以期对今后的园林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竹的审美价值及其拟人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是一种具有很高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植物。自古以来,文人咏竹、墨客画竹、造园家种竹,竹景成为一种审美意象。竹之所以成为人人爱赏的雅洁之物,关键在于它的自然物性中的某些特征正与我们传统的人格道德美中的某些范畴相吻合,如节、直、虚心、幽等。而传统文化中的“比德”审美思维又从理论上规定了竹子拟人美的形象。所以历代文人墨客的尚竹意识,其深层次意义在于以竹铭志、借竹抒情,从而使什性人格化,人品具体化、对象化。  相似文献   

17.
吕慧  段渊古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574-4576
该文所论述的山石与竹的搭配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经典的配置手法。自古至今,无论是造园还是诗词绘画都有很多竹石搭配的记载。为什么竹石搭配的造园手法会受到文人画家以及造园家的如此青睐?这种搭配手法是从古典园林流传下来的,如何将这种搭配手法有机融入到现代景观设计中去?该文将针对这两个问题展开论述,以期将这种经典配置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8.
不同密度近熟杉木林套种毛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密度为 2 2 5株 /hm2 ,375株 /hm2 ,6 0 0株 /hm2 的 3种近熟杉木林套种毛竹、裸地种竹和原近熟杉木林 (现杉木已采伐 )套种毛竹等 5种林分的成活率、新竹及竹鞭生长指标分析研究表明 :各种经营模式中 ,杉木近熟林套种有利于提高毛竹成活率及长竹率 ,但发笋长竹数以裸地种竹为最多 ;新竹的生长以原近熟杉木林套种毛竹的林分为最好 ,其次是杉木密度为 2 2 5株 /hm2 ,375株 /hm2 的近熟杉木林、裸地种竹和杉木密度为 6 0 0株 /hm2 的林分 ;单根竹鞭长和鞭节长有随林分郁闭度增大而增加的趋势 ,而总鞭长、竹鞭数及竹鞭断梢率则相反 ;鞭深的分布变化不很明显 ,但有随林分密度增大而变浅的趋势 ;从更新杉木林分看 ,近熟杉木林套种毛竹以杉木密度为 2 2 5株 /hm2 的较理想  相似文献   

19.
以华盛顿植物园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述了形态构成在华盛顿植物园园林植物设计中发挥的作用。运用实例分析了华盛顿植物园中园林植物的形态构成。指出点状植物造型是一切形态的基础,具有积聚性,向心性,并能根据植物大小形成对比;线作为点移动形成的轨迹,线状植物构景也是利用线的粗、细、长、短、方、圆、曲、直之分,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面体状植物构景则将植物按照体块组合,形成对比、点景等造景效果。最后,笔者还举实例分析了点状、线状、面体状盆栽植物栽培容器的搭配之道,为我国园林植物设计提供了详实的借鉴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