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溶剂法提取花椒籽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首先采用不同溶剂提取花椒油,确定石油醚为最佳提取溶剂.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花椒籽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得出最佳的工艺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在料液比1:13,提取温度60℃下,提取2次,每次2 h.在此工艺条件下,花椒籽油的提取率达到90%以上.同时利用气相色谱对花椒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花椒籽油中以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最高,最少为棕榈油酸.  相似文献   

2.
花椒籽油的成分分析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经试验分析证实,花椒种籽油由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及在该种籽油中未见报道的十七碳烯酸组成,主要成分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的混合含量高达57.549%-87.907%;该油的酸败主要是氧化了亚油酸和亚麻酸,碱炼,脱蜡,脱色处理对脂肪权组分的比率影响不大,花椒籽油含有丰富的Ca,Mn,Fe,Zn及含量较高的Sr,Mn等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  相似文献   

3.
李佩洪  唐伟  龚霞  吴银明  张红粒 《安徽农业科学》2013,(21):9047-9047,9050
[目的]研究比较花椒籽油中α-亚麻酸的3种富集方法。[方法]采用冷冻丙酮法、尿素包合法、硝酸银络合法3种方法对花椒籽油中的α-亚麻酸的富集进行研究,通过对α-亚麻酸含量、工艺过程、设备要求、成本几个方面比较3种富集方法的优劣。[结果]试验表明,3种方法都能提高花椒籽混合脂肪酸中的α-亚麻酸含量,其中硝酸银络合法富集率最高,但产品中有重金属残留,且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不能应用于食品、药品行业;冷冻丙酮法和尿素包合法工艺过程比较简单,成本很低,但富集率偏低,无法满足行业所需的高纯度α-亚麻酸生产。[结论]3种方法各有利弊,花椒籽油中α-亚麻酸的富集方法及工艺过程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5.
用溶剂萃取苦楝籽油中的游离脂肪酸,以降低其酸值.通过试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甲醇为溶剂,油与甲醇的料液比为1 ∶ 2.0(W/V),萃取温度35℃,萃取次数5次,每次萃取时间1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可将溶剂提取的苦楝籽毛油的酸值(KOH)从5.08 mg·g-1降低到0.55 mg·g-,能够达到制备生物柴油对油品质的要求.该工艺与常规的碱炼降酸相比,操作简单,毛油炼耗大大降低,且萃取后的甲醇可回收再利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了4种不同成熟期的花椒籽油中的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不同成熟期花椒籽油中共有17种化合物得到鉴定,主要为反式-油酸(43.07%~47.94%)、亚油酸(15.52%~32.75%)、正十六烷酸(15.30%~22.96%).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种不同成熟期的花椒可聚为2组,成熟期较晚的2种花椒‘八月椒’和‘二红袍’为一组,而成熟期较早的2种花椒‘大红袍’和‘梅花椒’聚为另一组.对4种花椒籽油的品质评价结果表明,相对于成熟期较早的‘大红袍’和‘梅花椒’,成熟期较晚的‘八月椒’和‘二红袍’评价较优.  相似文献   

7.
刘春叶  张剑  苗延青  王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594-3596,3599
[目的]研究花椒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其脂肪酸种类及含量进行测定。[方法]分别采用索氏法和超声波法提取花椒籽油,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2种方法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提取的花椒籽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索氏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溶剂,料液比1∶13,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2.0 h;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溶剂,料液比1∶13,提取时间90 min。花椒籽油含有9种主要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结论]该研究为花椒籽油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技通讯》2007,(11):137-137
由陕西省林业厅协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共同主持的《花椒籽油转化为生物柴油的研究》日前通过了专家评审,花椒籽油”变”生物柴油研究获成功,标志着陕西生物质能源研究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花椒籽油中没食子酸丙酯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样品经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浓缩后,用C18柱为分离柱分离,以0.5%甲酸水-甲醇为流动相(体积比为1∶1),柱温35℃,紫外检测器在波长280 nm条件下检测。结果表明,没食子酸丙酯在0.02~0.40 m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6,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为2.09%(n=6),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55%。该方法简便,准确,有好的重复性,适合检测机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10.
王琰  张志敏  王斌  陈斌  何玉婷  万一  马晓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805-12808
[目的]筛选对花椒籽油具有偏好性的脂肪酶产生菌。[方法]采用甘油法和气相色谱相结合的方法,从实验室分离到的11株具有甲醇耐受性脂肪酶菌株中筛选对花椒籽油具有转酯活性的菌株,并进行了最佳产酶条件的优化。[结果]11株菌株中以D-1-4菌脂肪酶催化花椒籽油的转酯率最高,达到43.05%;其最佳产酶条件为:以2.5%蔗糖为碳源、2.0%黄豆粉+1.0%玉米粉为复合氮源、1.0%橄榄油为诱导物,在初始pH 6.0、30℃培养48h时脂肪酶活力达到79.30U/ml。[结论]为脂肪酶产生菌及其脂肪酶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交方法萃取花椒油优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临界CO2法,以花椒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花椒粉粒度、萃取压力、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花椒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花椒粉粒度为60目,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时间2.0 h,萃取温度40℃,CO2流量40 L/h。在此条件下,油脂萃取率可达7.68%以上。  相似文献   

12.
催化剂浓度对花椒油酯化产物酸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酸值花椒油(酸值63.562 m g.-g 1)为原料,经过酯化-碱炼两步反应降低游离脂肪酸的含量,研究了花椒油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浓度对酯化产物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醇油摩尔比6∶1、反应温度60℃、搅拌速度850 r.m i-n 1时,酯化反应的最佳催化剂(浓硫酸)质量分数为2%(W/W),反应时间为150 m in,酯化油得率为92.5%,酸值降低到6.17 m g.-g 1;进一步通过N a2CO3碱炼反应,酯化产物油的酸值降至0.72 m g.g-1,可用于碱催化法合成生物柴油的原料。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n)子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无水乙醇、蒸馏水5种试剂从花椒子中提取其活性成分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花椒子的抑菌活性部位是乙酸乙酯和水的提取物,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作用较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2.500 mg/mL和25.000 mg/mL,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25.000 mg/mL和50.000 mg/mL.试验表明花椒子提取物在体外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顶坛花椒和四川茂县大红袍花椒挥发油的GC-MS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训  贺瑞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1879-1880
[目的]分析顶坛花椒挥发油的含量和化学组成。[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贵州顶坛花椒和四川省茂县大红袍花椒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已确定组分的相对含量,并对2种花椒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贵州顶坛花椒共鉴定出29个化合物,按峰面积计算,检出率为99.417%,四川省茂县大红袍鉴定出38个化合物,检出率为97.685%;顶坛花椒挥发性成分中的芳樟醇含量尤其高,达到茂县大红袍的4.56倍。顶坛花椒挥发油中单萜和倍半萜衍生物含量高达93.985%,而茂县大红袍只有77.256%。感官评价表明,顶坛花椒的香味比茂县大红袍浓郁。[结论]顶坛花椒与茂县大红袍的挥发油均有多种成分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花椒马铃薯间作对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探讨有利于害虫生态调控的花椒种植方式,为花椒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群落特征指数法、稳定性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花椒马铃薯间作园和花椒纯作园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花椒马铃薯间作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数、物种个体数、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稳定性指均高于花椒纯作园.花椒马铃薯间作园的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与个体数(r=0.603,P<0.05)、丰富度指数(r=0.815,P<0.01)、均匀性指数(r=0.706,P<0.01)具有较高相关性.[结论]花椒马铃薯间作园节肢动物群落较为复杂和稳定,花椒马铃薯间作模式适于在云南昭通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6.
对在宁夏彭阳县引进的花椒品种大红袍、秦安1号、豆椒和油椒的生物学特性、成活率、生长量、抗逆性与结果情况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秦安1号与大红袍2个品种的综合指标优于其他品种,在彭阳县的适应性较好,在宁夏南部山区其他条件类似的地方也可以大力发展.而豆椒和油椒适于在庭院等栽种.  相似文献   

17.
以花椒4种不同溶剂的提取物为供试药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大葱紫斑病菌(Alternaria porri)和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vasinfectum)的抑制作用,以期探索提取花椒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佳溶剂。结果表明,花椒4种不同溶剂的提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二甲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相对较强,当用量为0.5mL时,其对水稻纹枯病菌、番茄早疫病菌、棉花枯萎病菌和大葱紫斑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80.0%、78.7%、73.3%和23.2%;花椒乙醇和丙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次之;甲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相对较弱,当用量为0.5mL时,其对水稻纹枯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大葱紫斑病菌和棉花枯萎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56.1%、33.0%、23.4%和24.9%。因此,提取花椒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佳溶剂是二甲苯。  相似文献   

18.
花椒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0条RAPD引物对21份花椒种质资源的DNA进行了扩增,计算了样品间的遗传距离并进行了聚类分析。共扩增出257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186条(占72.37%),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多态位点6.2个。21份种质材料间均存在遗传差异,其中韩城红葡萄椒和韩城大红袍遗传距离最近,平均遗传距离为0.290 4;凤县野生构椒和韩城白葡萄椒的遗传距离最远,平均遗传距离为0.833 6;同一种质资源内个体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山东大红袍个体间差异最大,个体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87 2,但临夏一号和凤县大红袍2份种质内个体间均未检测到差异。当遗传距离取0.529 7~0.576 3时,21份花椒种质资源可以聚类为3组,当遗传距离取0.496 3~0.503 7时,可聚类为7组。RAPD多态性分析从分子水平上反映出了花椒种质资源复杂的遗传背景;为花椒品种的鉴定与分类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花椒台湾狭天牛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及成虫田间种群消长动态的调查.明确了台湾狭天牛1年发生1代,幼虫自花椒树干的皮层逐渐蛀入木质部,并以幼虫在木质部内越冬,成虫喜静息于枝叶上,产卵于衰弱或半枯死的枝条上;建立了花椒台湾狭天牛成虫发生消长动态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成虫种群数量在田间呈单峰型,发生高峰期为6月上旬.  相似文献   

20.
循环超声法提取花椒油树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超声辅助提取花椒油树脂的方法,该文以GC-MS的分析结果为定性指标,评价提取物中风味物质的组成与含量特点,以提取得率为定量指标对循环超声仪辅助提取花椒油树脂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提取溶剂为无水乙醇和石油醚体积比率为8∶2、原料粒度40目、液固比为10∶1、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30 min、超声功率600 W是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此条件下花椒油树脂的得率为26.11%,较索氏提取器提取和非循环超声辅助提取方法的得率分别提高3.86%和8.40%。该方法耗时短、提取组分完全,并为类似天然食品添加剂的提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