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建立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烟用香料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方法。[方法]以体积分数为5%的冰醋酸水溶液作为萃取剂,振荡萃取30 min,静置后直接用连续流动分析法同时测定烟用料液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结果]总糖和还原糖的回收率在94.65%~99.16%,相对标准偏差(RSD)≤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且检测结果准确度高和重复性好,符合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的要求,可用于烟用香料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2.
张高翔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017-18018
[目的]研究南瓜果实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还原糖含量变化规律,为提高南瓜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04年在河南科技大学南瓜试验基地进行,以蜜本南瓜为材料,对生长发育过程中南瓜果实还原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授粉后10~50 d,南瓜还原糖含量为1.45~1.15μg/kg,随着生长发育呈下降趋势;授粉后10 d,还原糖含量达到最大值,为1.45μg/kg。[结论]随着南瓜果实成熟度的上升,还原糖含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菠萝蜜不同种质成熟果实的可溶性总糖和淀粉含量,了解现有种质群体果实中可溶性总糖含量与淀粉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39份菠萝蜜种质为材料,其中4份分别在2次不同的时间取样1次,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菠萝蜜果实中可溶性总糖含量和淀粉含量。[结果]当可溶性总糖含量在16.00%~20.00%时,淀粉含量在0.36%~4.46%;当可溶性总糖含量在20.01%~25.00%时,淀粉含量在0.42%~3.61%;当可溶性总糖含量在25.01%~30.00%时,淀粉含量在0.28%~3.10%;当可溶性总糖含量在30.01%~35.05%时,淀粉含量在2.08%~2.78%。在不同时间取样的4份种质中,后取样种质的可溶性总糖和淀粉含量相比先取样种质稍有下降。[结论]菠萝蜜果实中可溶性总糖和淀粉在一定含量范围内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刺山柑果实中脂肪酸和黄酮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测定刺山柑果实中脂肪酸成分和黄酮含量。[方法]用石油醚提取刺山柑果实中的粗脂肪,甲酯化后,用GC-MS法进行分离鉴定。以甲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刺山柑果实中的黄酮化合物,分光光度法测定刺山柑果实中总黄酮含量。[结果]刺山柑果实中含有4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90.09%,主要是亚油酸甲酯,占49.13%。刺山柑果实中总黄酮含量为1.218 g/kg,平均回收率为102.13%。[结论]刺山柑果实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采用GC-MS法分析刺山柑果实中的脂肪酸成分,操作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菠萝蜜果实成熟过程中的可溶性糖分积累机制,为菠萝蜜栽培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个不同基因型的菠萝蜜种质(12E、148-4、12As、12Cs)为材料,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菠萝蜜果实中可溶性总糖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果糖、葡萄糖及蔗糖含量。[结果]菠萝蜜果实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不断增加,其中蔗糖占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比例为43.47%~76.81%;果糖含量与葡萄糖含量之间以及蔗糖含量与可溶性总糖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未成熟果实中,果肉果糖含量与葡萄糖含量的比值较低,最高仅为0.6899,当果实完全成熟后,比值接近1.0000。[结论]菠萝蜜果实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逐渐积累,可溶性糖以蔗糖为主,成熟果实中的果糖与葡糖糖含量相近。  相似文献   

6.
枇杷成熟果实中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枇杷果实糖代谢、果实品质形成与改良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对不同枇杷品种成熟果实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进行测试分析。[结果]不同品种枇杷果实的总糖含量、甜度值差异显著,白肉型品种的总糖含量与甜度值变化趋势一致,红肉型品种的总糖与甜度值的变化趋势相近;枇杷成熟果实可溶性糖主要为果糖,其含量平均值为42.33 mg/g(FW),占总糖的42.74%;山梨醇的含量最低,含量平均值为2.66 mg/g(FW),占总糖的2.69%。相关性分析表明,枇杷果实果糖与甜度值、总糖与甜度值的相关性极强(均为r=0.90**),总糖与果糖显著相关(r=0.79*),总糖与葡萄糖、山梨醇、蔗糖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结论]果糖是构成枇杷果实总糖的重要因素,一定程度上果糖和总糖可以反映枇杷果实甜度值的高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海鲜菇中总糖含量提取的影响因素,为海鲜菇中总糖的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分析了海鲜菇中总糖热水浸提的最佳提取目数、适合提取原料,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海鲜菇中总糖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海鲜菇最佳提取目数为100目,残菇为总糖的最佳提取原料。当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20 min、提取料液比为1∶20(g∶m L)时,残菇中总糖提取率最高为13.63%。[结论]海鲜菇的残菇中总糖含量最高,适合作为进一步糖类物质研究的基础原料。  相似文献   

8.
康如龙  刘倩  苏小建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385-7386,7394
[目的]探索利用树脂脱色对罗汉果深加工柱流液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方法]将罗汉果甜甙生产过程中的柱流液柱进行酸水解后,对稀释浓度为0.4%、深褐色和不透明的柱流溶液,用D941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脱色,之后采用直接滴定法测定罗汉果加工柱流液干燥固体中游离还原糖含量和总还原糖含量。[结果]罗汉果加工柱流浓缩液含固量为56.3%,树脂脱色后固体产物的得率为35.05%。用D941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脱色,脱色效果显著,可用于直接滴定,滴定终点明显,且经脱色后还原糖回收率可达98.48%。测得罗汉果柱加工流液干燥固体中游离还原糖含量为12.55%,总还原糖含量为23.50%。[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罗汉果资源,提高其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完善优质苹果梨生产技术。[方法]以苹果梨为试材,探讨了不同栽培措施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套袋后,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有所降低,还原糖、糖酸比显著降低。果实可滴定酸、V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果实平均单果重有降低的趋势。着色指数提高1倍。而增糖剂可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糖量、糖酸比及果实大小。[结论]套袋、增糖剂结合处理可明显改善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最佳处理为比大其梨膨大素结合套袋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不同提取剂和酶处理对龙眼果实可溶性糖提取的影响。[方法]以‘四季龙眼’成熟果实为试材,采用杀酶—乙醇法、不杀酶—乙醇法、杀酶—水提法和不杀酶—水提法4种提取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蔗糖、葡萄糖、果糖及总糖含量。[结果]4种方法提取的3种糖和总糖含量由高至低均为:杀酶—乙醇法不杀酶—乙醇法杀酶—水提法不杀酶—水提法,其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为181.92、169.17、141.30、128.17 mg·g~(-1)。杀酶—乙醇法提取率最高,不杀酶—水提法提取率最低,两者在蔗糖、葡萄糖和果糖提取量上分别相差40.70、7.56、5.49 mg·g~(-1)。乙醇法提取率显著比水提法高,对果肉进行杀酶能更充分提取可溶性糖。[结论]杀酶—乙醇法是提取龙眼果实可溶性糖的优选方法,但耗时较长;杀酶—水提法是提取龙眼果实可溶性糖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民间草药波里克果中脂肪和蛋白质组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法测定波里克果油脂中脂肪酸的含量及组分:采用半微量定氮法和分级提取法测定粗蛋白和分离蛋白,并对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新疆波里克果的含油率为21.2%,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要成分,其中以亚油酸最高为57.21%,其次是油酸、棕榈酸、亚麻酸、硬脂酸。波里克果中粗蛋白质含量平均为18.31%,其中以球蛋白含量最高,为42.2%,谷蛋白为37.2%,清蛋白、醇溶蛋白和残渣蛋白含量比较低。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丰富,18种氨基酸含量在80%以上,其中天冬氨酸含量最高,占蛋白质的17.8%,谷氨酸含量占11.7%,而且舍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达到28.53%。[结论]该研究可为新疆野生波里克果资源的综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研究刺山柑(Capparis spinosa L.)籽油的脂肪酸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刺山柑籽油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确定了刺山柑籽油中6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73.10%,必需脂肪酸含量占56.01%。[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刺山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苗药大果木姜子总黄酮与糖类成分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大果木姜子中总黄酮、总糖、还原糖、多糖含量的方法。[方法]以芦丁和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大果木姜子中总黄酮、总糖、还原糖、多糖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大果木姜子中总黄酮含量为(8.02±0.19)mg/g,总糖含量为(35.26±0.96)%,还原糖含量为(4.78±0.95)%,多糖含量为(30.53±0.69)%。[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以用于大果木姜子中总黄酮、总糖、还原糖、多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刘淑慧  侯智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981-8984
[目的]研究喷施蔗糖对蓝莓叶片和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以不同类型的2个蓝莓品种为试材,分析了喷施不同浓度(0.1%、0.5%和1.0%)的蔗糖溶液对蓝莓果实发育期叶片和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组成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蓝丰:5月初~7月中旬;粉蓝:5月底~8月中旬),2品种叶片中可溶性糖总含量逐渐增加,但各个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规律有所不同;2个品种果实成熟时期主要是积累葡萄糖和果糖为主,蔗糖含量很少,葡萄糖和果糖含量相当,并且随着果实的发育,各处理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加蓝莓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其中喷施0.5%的蔗糖溶液增加最多;通过对各个处理叶片和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叶片和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显著相关。[结论]叶片喷施0.5%浓度的蔗糖对增加蓝莓果实中的糖度提高最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李属主要种果实糖酸含量及构成特点,为李品种资源品质性状的科学评价、挖掘优异种质和育种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李属8个主要种、3份新疆野生欧洲李和4份李杏杂交种等共57份代表品种的果实糖酸组分、含量进行检测。【结果】(1)李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包括蔗糖、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蔗糖含量在供试品种间差异显著,樱桃李(Prunus cerasifera Enrhart)、美洲李(P.americana Marsh)、黑刺李(P.spinosa L.)和野生欧洲李(Wild type of P.domestica L.)不含蔗糖,欧洲李(P.domestica L.)、加拿大李(P.nigra Ait.)和李杏杂交种蔗糖含量居中(12.78—20.25 mg·g-1 FW),而杏李(P.simonii Carr)、中国李(P.salicina Lindl.)和乌苏里李(P.ussuriensis Kov.et Kost.)蔗糖含量较高(37.55—57.83 mg·g-1 FW);欧洲李、野生欧洲李和黑刺李果实糖组成共同特点是葡萄糖为主,山梨醇次之;供试种中,杏李总糖含量最高,其次是中国李、乌苏里李和欧洲李,樱桃李最低。(2)欧洲李果实中以奎宁酸和苹果酸为主,占总酸含量的93.12%,而其他种均以苹果酸为主,占总酸的比例在63.24%—96.05%,其中樱桃李、美洲李、加拿大李、黑刺李和野生欧洲李等果实中除苹果酸外还有较高含量的奎宁酸;供试种中樱桃李总酸含量最高,其次是野生欧洲李和黑刺李,乌苏里李最低。(3)供试李果实糖酸含量的前3个主成分(PCs)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1.26%,直观反映了各品种和类型果实糖酸含量的构成特点。【结论】供试李属栽培种类型(欧洲李除外)以蔗糖为主,其次是葡萄糖和果糖,苹果酸是主要有机酸。野生种类型不含蔗糖,以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为主,苹果酸为主要有机酸,奎宁酸次之。主栽类型中欧洲李果实糖酸组成有别于其他种/类型,以葡萄糖和山梨醇为主,奎宁酸和苹果酸是主要的有机酸组分;而中国李糖组分以蔗糖为主,其次是葡萄糖和果糖,苹果酸是主要的有机酸组分,由此形成二者不同的风味。  相似文献   

16.
不同品种和年限人参中糖类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不同品种和年限人参糖类成分的含量,并分析其分布规律。[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高丽参、西洋参、林下参和园参的总糖、还原糖和可溶性多糖含量分别进行检测。[结果]不同品种人参总糖含量以林下参最低;还原糖含量以林下参最低,高丽参和园参含量最高;可溶性多糖含量以林下参和高丽参最高。不同年限园参的检测发现,7年生园参的总糖含量明显降低,还原糖含量明显升高。[结论]不同品种人参糖类含量存在差异,且差异与生长环境和加工程序有一定关系;不同年限园参中糖类的含量与其生长年限有关。  相似文献   

17.
刺山柑茎总黄酮提取液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刺山柑茎中总黄酮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方法]测定样品的抗脂质过氧化活性、还原力、螯合力,以及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清除作用,评价刺山柑茎中总黄酮提取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1)样品有较强的抗脂质氧化能力,对菜籽油的抗氧化性的强弱依次为VC>VE>样品>BHT>空白;对棉籽油的抗氧化性的强弱依次为VC>样品>BHT>VE>空白;对葵花籽油抗氧化性强弱依次为:样品>VE>VC>BHT>空白;对猪油抗氧化性的强弱依次为BHT>VC>样品>VE>空白;(2)样品DPPH清除率强于VC和BHT;(3)样品还原力强于VE而弱于VC;(4)样品有较强的超氧阴离子清除作用;(5)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强弱依次为:样品>VC>VE.(6)样品螯合力弱于EDTA.[结论]刺山柑茎中总黄酮提取液有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南瓜及刺山柑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南瓜和刺山柑多糖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影响.[方法]利用超声提取法得到80;的乙醇粗提物,并绘制葡萄糖标准曲线.实验小鼠分为2组,将南瓜和刺山柑多糖配成(50mg/kg·d),分别经胃灌注南瓜及刺山柑多糖,每天1次连续7 d,对照组小鼠用等量蒸馏水代替.于实验第8 d进行小鼠体内免疫功能测试.[结果]南瓜和刺山柑多糖含量分别为67.30;和37.39;,南瓜多糖能提高小鼠免疫器官重量、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刺山柑多糖作用不明显.[结论]南瓜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活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