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石蜡切片制作方法的改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立了一种时间短、质量高的石蜡切片制作方法。针对动植物材料结构特点不同,在脱水、透明、透蜡、包埋、染色和封固等环节进行了一系列改良,获得了染色清晰、组织结构完整的切片。该文以小蜡树为例,详细介绍了改良后的石蜡切片制作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制作方法,改良后的制作方法减少了切片制作时间,缩短了实验周期。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批量制备石蜡切片标本的整体质量,有利于实验教学和组织学、病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王列富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1(1):85-87
石蜡切片法是玻片标本制作的一种常用方法 ,此法的主要优点是切片薄而均匀 ,并且切片可以连续不断 ,有些不能用徒手切片的柔软材料 ,用石蜡包埋切片 ,效果很好。本文以青蛙小肠制片为例介绍脊椎动物石蜡切片标本制作过程 ,操作步骤具较强的可操作性。1 仪器及药品1 1 材料 青蛙或其它脊椎动物小肠。1 2 仪器及药品 切片机、大型结晶皿、恒温箱 (或其它熔蜡装备 )、解剖剪、解剖镊、旧解剖刀、解剖针、光滑而坚韧的白纸、保安刀、台木、酒精灯、指管 (或青霉素小瓶 )、染色缸、黑立氏或津克氏固定液 (见药品配制 1、2 )、埃尔利希苏木… 相似文献
3.
[目的]摸索适合石榴花芽及胚珠结构观察的石蜡切片方法。[方法]以"突尼斯软籽"石榴花芽及胚珠为试材,在传统石蜡切片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石榴花芽鳞片厚、子房多室的特点,对样品处理、软化、透明、浸蜡、染色等重要制片环节进行研究。[结果]不同样品处理方式对比发现,将子房纵切4瓣进行固定,切片效果较好。软化结果表明,纱布包裹花芽浸入水中加热至沸腾30 min,有助于提高制片效果。不同染色方式对比发现,爱氏苏木精染色法更适合石榴胚珠切片观察。[结论]通过优化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得到了适合石榴花芽及胚珠结构观察的石蜡切片方法,该方法同样适用于与石榴花芽及胚珠结构类似的其他结构。 相似文献
4.
5.
6.
为了克服小鼠组织器官传统石蜡切片制作方法存在组织易碎、结构不完整的缺点,对传统石蜡切片制作进行了改良.将浸蜡前的透明步骤改为异硬脂醇与石蜡混合液处理,替代苯类透明剂制作空肠、脾脏2种器官的石蜡切片,并以切片机切片时蜡带质量和HE染色后镜下质量为切片制作效果的评定指标.结果表明,2种器官在切片机上均能切出完整、较长的蜡带,组织块无硬化、不碎裂,展片平整;HE染色过程中不掉片,染色后光镜下细胞质与细胞核染色对比清晰,器官组织结构完整.就脾脏和空肠而言,应用异硬脂醇与石蜡混合液替代苯类透明剂能制作出优良的石蜡切片. 相似文献
7.
以传统石蜡切片方法为基础,针对林木茎段木质化程度高、硬度和脆性大的特点对固定、软化、脱水、透明、染色等具体步骤进行了改进,并成功应用于四倍体刺槐生根过程插穗基部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较传统方法切片时组织不易碎,切片结构完整,减少了脱水时间,缩短了制片周期;获得了厚度为8 μm且染色清晰、细胞结构完整的林木茎段横切面切片;四倍体刺槐插穗石蜡切片可清晰的观察大量能够反映生根各时期发育特征。该方法为进一步从解剖学上研究林木茎段组织生长机制提供基础,为探究其组织形态变化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设置不同处理,对山药地下食用部分进行脱水、透明、浸蜡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试验,得到适合的石蜡切片制作方法。结果表明,合适的脱水时间为每阶段2h,透明时间为每阶段8h,浸蜡时间为每阶段10h。对材料显微结构的观察表明其维管束排列方式、维管束内部结构及分化特征均符合单子叶植物茎的一般特征,判定山药地下食用部分其本质是茎而不是根。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目的]近年来植物切片技术出现多种方法,无论是在方法还是步骤的改进,都是以省工省时、节约药剂或减少环境污染以及安全为目的.[方法]以常用的几种植物制片技术为理论依据,对这些方法及各步骤加以讨论,了解各种方法的利弊.[结果]使用蛋白甘油和铬钒明胶2种粘片剂,结果表明后者的效果较好.[结论]这为以往植物制片时脱片问题提供一个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以乔木、灌木和藤本等不同类型植物叶及部分根茎为试验材料,对石蜡切片的主要技术环节进行了探究和改进。用天然有机溶剂松节油(oil of turpentine)代替二甲苯(xylene)为透明与脱蜡剂,以阿拉伯树胶(gum acacia powder)为贴片剂,采用番红整体染色与固绿分片染色相结合进行双重染色。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避免二甲苯的毒性危害,减少环境污染,缩短试验所需的时间,提高劳动效率和制片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