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郑易之  高扬 《大豆科学》1996,15(2):114-118,T001
本实验采用电镜细胞化学技术,观察了酸性磷酸酶在发育中大豆子叶细胞内的亚细胞学分布。酸性磷酸酶除分布在细胞核内的部分染色质上,内质网膜上,质体胞质小泡和胞质中,主要积累于蛋白体内。  相似文献   

2.
萌发大豆种子中子叶细胞内质体发育与解体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高扬  赵耕春 《大豆科学》1994,13(3):225-229,T002
本文分别报道了大豆(GlycinemaxL.)种子在光下和在暗处萌发过程中子对细胞内质体的发育及解体过程。电镜观察的结果表明,大豆种子在吸水膨胀期间,子叶细胞内只有较少的、近球形的(数量为1一3个、直径为3一4微米)原质体,其内有2—6个淀粉粒。随着吸水膨胀时间的加长,子叶细胞内质体数量、体积、淀粉粒都有所增加(数量为5—10个、直径为5—6微来、淀粉粒为8-12个)。播种后在光下发育4—8天期间,子叶细胞原质体内出现5—10个散在于基质中的片层结构;播种12天时,10—20个片层结构垛叠在一起构成基粒,其数量为2—8个。此时原质体发育成为叶绿体。13-19天后,子叶日起黄化枯萎,叶绿体内片层结构多处膨胀,被膜解体,基质中出现5—10个脂质球。大豆种子在暗处发育时,子叶细胞的原质体内首先形成伸展的、数量为15—20个片层结构。随着发育,片尽结构增多,这些片层结构并合形成原片层体,以后逐渐收缩成紧密的晶格。随着子叶的衰败,原片层体解体。  相似文献   

3.
国内报刊花生文摘(二)发育和早萌中花生胚胚轴与子叶内BAPAase活性的差异/林鹿(华南理工大学轻工食品学院),傅家瑞∥植物生理学报.-1997,23(1).-29~33花生胚发育过程中,子叶和胚轴中都出现BAPAase活性,花生种子萌发时,子叶和胚...  相似文献   

4.
胡青野 《大豆科学》1991,10(3):200-204
Jefferson等(1986)提出用β—葡糖苷酸酶(GUS)基因作为基因整合的标志基因。本文用组织化学和荧光定性等方法分析,检验大豆及基野生种(Soja)种子和植株内的类GUS活性。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栽培大豆的成熟植株和幼苗叶片以及野生种的幼苗叶片均表现为阴性反应。而不同发育时期未成熟豆荚的4个部分(荚皮、种皮、胚乳、胚)都表现强的组织化学着色反应。栽培品种和Soja种的成熟种子的子叶、胚芽、下胚轴、胚根也表现阳性反应。维管束较其周围组织表现出更强的着色反应。大豆类GUS活性存在于成熟干种子的任何部分。着色的深度在种子萌发初期增加,到4天后则迅速下降,到第10天,幼苗的任何部分不再呈现阳性反应。未成熟胚表现强的类GUS着色反应,但在培养1~2天后着色反应消失。定性荧光分析结果表明,各发育时期的大豆种子均表现阴性反应但反应强度不及阳性对照,而阴性对照无反应。用标准的ELISA(依丽沙)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所有阳性对照的细胞具有抗GUS活性,而所有样本均无抗GUS活性。这表明大豆种子及其组织内的控制类GUS活性的蛋白质与大肠杆菌的GUS酶没有抗原相似性。因此,在转基因大豆植株里分析大肠杆菌的GUS活性反应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不同有机酸对大豆生长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试验采用发芽试验、水培试验及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经GC-MS检测出的大豆根系分泌物和根茬腐解液中的几种有机酸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3-硝基邻苯二甲酸、邻甲氧基苯甲酸、3,4-二氯苯甲酸、肉桂酸等四种有机酸均抑制了大豆种子的萌发,表现在萌发率、胚根长和 胚根干重与对照相比均有所降低,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且有机酸浓度不同,抑制程度也有所差别;3-硝基邻苯二甲酸、邻甲氧基苯甲酸、3,4-二氯苯甲酸、肉桂酸、邻苯二甲酸等五种有机酸不同程度地抑制了水培大豆幼苗的生长发育,表现在株高、干物质重、相对生长速率等均低于对照,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随着有机酸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6.
冠层不同部位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生理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冠层不同部位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子叶生理指标的差异,以吉农15号和吉农24号大豆品种为材料,根据植株高度将冠层平均等分成下部、中下部、中部、中上部和上部5个部分,分析冠层不同部位种子萌发时子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绝对电导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以及冠层不同部位的产量。结果表明,冠层不同部位的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随着冠层的从下往上,子叶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出逐渐增加的变化;子叶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先增加后减小,绝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逐渐降低。冠层不同部位的粒数、荚数和产量是随着冠层从下往上逐渐升高,但冠层上部的百粒重最小。说明,冠层下部、中下部的大豆种子更饱满,且萌发后,子叶新陈代谢旺盛,衰老缓慢,是优选良种的最佳部位。  相似文献   

7.
花生DNA导入大豆后代蛋白组分及氨基酸的变异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守民  王丕武 《大豆科学》1995,14(4):316-320
花生DNA导入大豆后,子代种子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出双亲,表现出杂种优势。对萌发各期子叶蛋白的电泳分析表明,导入后代的绝大部分蛋白亚基组分与大豆相似,但分子量近30KD的一条蛋白民花的相似,β亚基的变化也与大豆的有差异。导入后代的甘氨酸、亮氨酸、组氨酸和苏氨酸含量明显高于两亲本,而谷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色氨酸低于亲本;其它氨基酸含量接近两亲本之一或居中,其中丝氨酸、异亮氨酸含量与  相似文献   

8.
淹水胁迫下水稻根尖细胞中Ca^2+和Ca^2+—ATP酶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电镜细胞化学方法,对淹水胁迫下水稻根尖细胞中Ca^2 和Ca^2 -ATP酶分布的变化进行了观察。正常生长条件下,Ca^2 主要分布于液泡和细胞间隙中,而细胞质基质、细胞核中分布很少;Ca^2 -ATP酶主要分布于质膜上,线粒体膜、内质网膜、核膜上也有酶分布。经过没顶淹水处理后,液泡、细胞间隙中的Ca^2 沉淀颗粒明显减少,而胞质及核基质中的沉淀颗粒明显增多,同时,质膜及其他膜结构上Ca^2 -ATP酶的活性明显降低。淹水造成根尖细胞中Ca^2 -ATP酶活性降低,胞质和核基质中Ca^2 积累,将影响细胞的正常生理代谢活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微生物降解褐煤产生的黄腐酸(FA)对大豆萌发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以期揭示FA促进种子萌发的机理.结果表明:适宜浓度FA可以提高大豆萌发率,显著增加种子POD、CAT及SOD的活性.FA浓度为100 mg·kg-1时,CAT、SOD活性分别提高32.15%、24.5%;FA浓度为200 mg·kg-1时,大豆萌发率比对照提高34.6%,并且POD活性增加19.92%.而高浓度的黄腐酸对大豆萌发及抗氧化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FA表现出类似生长调节剂的性质,适宜浓度的黄腐酸能提高大豆种子的萌发率,显著提高其抗氧化酶的活性,对种子萌发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豆种子不同部位的脂肪酸组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袁玉春  刘铜 《大豆科学》1998,17(4):373-376
不同部位的大豆种子,其脂纺酸组成也不同,子叶的脂肪酸组成与种子的相近,胚中的脂肪酸组成与种子和子叶的脂肪酸组成差异很大,达1%显著水平,胚中的棕榈酸和亚麻酸含量比子叶中高,胚中的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比子叶中的低。  相似文献   

11.
宋英淑  李学湛 《大豆科学》1990,9(4):317-322
以渍水造成大豆萌动种子的缺氧环境条件下,观察种子活力对渍水的反应与其子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的关系,种子外渗液的电导率与其细胞“膜相”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豆种子在渍水环境中所能维持的活力状态,与子叶亚细胞结构受损程度趋势相一致,其细胞质膜受损与种子外渗液电导率的增加为同步。随着渍水时间的延长,种子活力下降,子叶细胞质壁分离越加严重,细胞器及质膜受损加剧,外渗液的电导率加高;萌动种子耐清水能力品种间存在差异。耐性大豆,在清水条件下保持活力的时间长而强。渍水敏感品种进入萌动期早,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比耐性强的品种出现的早,但在继续清水条件下快速失去活力,质壁分离,细胞质及细胞器膜的受损出现的也早,显现了对缺氧环境的敏感性。表明大豆萌动种子的耐渍水性有其细胞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橡胶种子不同萌发期几种酶及可溶性蛋白质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橡胶种子在萌发进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其电泳图谱,以及磷酸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同工酶图谱的变化。结果表明:(1)子叶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种子萌发的进展而逐渐升高,其他部位的则下降,不同部位及不同萌发期的可溶性蛋白质图谱的主要谱带基本不变,而弱谱带随部位及萌发期有较大的变化。(2)在贮藏期胚轴有较高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胚乳在各不同萌发期基本上不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其他部位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随萌发的  相似文献   

13.
不同播期对极早熟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哈尔滨条件下错期播种三份大兴安岭农区的极早熟大豆,结果表明,播期对极早熟大豆的产量具有显著影响。哈尔滨条件下种植85-100天的早熟大豆,在5月15日-5月30日之间播种均可获较高的干物质重和子实产量。播期对早熟大豆的许多农艺性状具有大的影响。无论在何时播种早熟大豆,干物质重总是一个与产量密切相关的重要性状,而瘪粒率是降低产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橡胶种子丧失萌发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成熟的橡胶种子,在离体后的16天中,出现胚和外胚乳含水量和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的迅速下降,而丙二醛(MDA)、电导率、外漏还原糖和氨基酸迅速增加,导致种子生命力和发芽率下降。在橡胶种子含水量下降的同时,出现脯氨酸含量上升。离体种子立即泡水5天,晾干,加少量活性炭,放在穿孔塑料袋中,封口后置于室温或低温下保存,可有效提高含水量,防止水份丧失,使种子内的SOD、MDA、电导率、外漏物质不致于大幅度上升或下降,保持种子内部物质代谢的平衡和较高的生命力和发芽力。  相似文献   

15.
大豆残茬腐解液对大豆生长发育的自感效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恒温腐解1个月所得的根茬腐解液处理大豆种子表明:根腐解液显著地抑制了大豆种子的萌发,表明在胚根长度显著降低,抑制率达41.79%。通过大豆腐解根茬盆栽试验表明:与对照相比,大豆腐解根茬降低了大事产的根系活力,降低了大豆的抗逆性,表现在(--萘胺氧化酶性下降;同时,腐解根茬使大豆植株的生物膜结构受到破坏,表现在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增加;产量分析结果也表明:腐解根茬的 综合效应使大豆产量和百粒重都较对照降低,差异极显著,达11.16%-24.61%。由此表明了大豆根茬腐解物(包括腐解的中间产物)是大豆连作的主要自感物质之一。  相似文献   

16.
钙处理对盐胁迫下大豆种子萌发及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试验了不同浓度的CaCl2,Ca(NO3)2和CaSO4三种钙盐对大豆生长前期盐胁迫的缓冲效应,结果表明:CaCL2,CaSO4都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其中以15mmol/L,CaCl2的缓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卡那霉素对大豆生长的抑制及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用3个大豆品种作为研究材料,研究了卡那霉素对种子萌发、子叶节培养、茎尖和组培苗生根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的外植体对卡那霉素的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用卡那霉素浸泡种子,浓度最好是1000ppm,而种子在含卡那霉素培养基上萌发,一般为100—200ppm效果较好,子叶节在生长培养时卡那霉素可采用50—100ppm。而茎尖、子叶节组培苗,一旦放入含有卡那霉素培养基内,不论浓度多少,无一生根。不同的基因型亦稍有差异。所以在筛选转化子之前一定要进行临界浓度的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18.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对大豆幼苗子叶碳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砂培条件下,以清水浸种为对照(CK),以不同浓度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DTA-6)和烯效唑(S-3307)浸种为处理,研究不同浓度的DTA-6和S-3307对苗期大豆子叶内可溶性糖、淀粉、蔗糖及还原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和对照的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升高-下降-升高的变化趋势,出苗后第6天DTA-6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低于S-3307处理和CK;淀粉含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在出苗后第8天降到最低点,出苗后第10~12天子叶淀粉含量又有所增加,出苗后第12天DTA-6处理的淀粉含量低于CK和S-3307处理;子叶蔗糖的含量大致呈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S-3307处理的蔗糖含量普遍高于DTA-6处理;子叶还原糖含量在取样时间内出现了几次波动,其中苗后第8天左右减少到较低值,DTA-6普遍提高了还原糖含量,S-3307(S0.2除外)降低了取样后期的还原糖含量.综合分析表明:适宜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能够调控子叶的碳代谢,利于幼苗的健壮生长,2类调节剂中分别以D50和S0.2的调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Spet.  JE 孙志强 《大豆科学》1992,11(3):204-213
以25份克拉克和6份哈罗索近等基因系为试材,研究了播种时期,成熟期,结荚习性,抑制褐斑形成,抗病毒病及某些控制种皮颜色基因对大豆籽粒斑驳形成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裂区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播种时期对大豆的成熟期,大豆花叶病毒病及籽粒斑驳的严重度具有很大的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从苗期到成熟所需要的日数明显减少,病毒病、斑驳粒率(PMS)和斑驳指数(MI)明显减轻。基因替换效应分析表明,tE1,E2,E3,Im和Rsv1对减轻籽粒斑驳症状具有显著的效应。当上述基因被其隐性等位基因替换时,斑驳粒率和斑驳指数分别减少32.1%和0.205,8.8%和0.043,6.3%和0.031,27.1%和0.212,25.3%和0.156。TE1,i—k和iR对加重籽粒斑驳的形成具有显著的效应,当这几个基因或基因组合被tel,i—i和Ir所替换时斑驳粒率和斑驳指数分别降低13.8%和0.126,28.7%和0.449,6.43%和0.115。虽然R和Dtl对大豆花叶病毒病症状表现有较大的影响,但是对籽粒斑驳的形成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