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PCR和PCR-RFLP方法检测和鉴定进口海鱼中的异尖线虫幼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PCR和PCR-RFLP方法对厦门口岸进口的各种海鱼中的异尖线虫幼虫进行检测鉴定。结果在带鱼、竹荚鱼、金线鱼、大眼鲷和白姑鱼等海鱼中发现了简单异尖线虫、典型异尖线虫、对盲囊线虫和针回线虫等4种异尖线虫。带鱼和竹荚鱼的异尖线虫感染率达100%,竹荚鱼异尖线虫感染强度最高,白姑鱼感染率和感染强度相对较低。少数海鱼同时感染2种以上异尖线虫,从带鱼中同时检出简单异尖线虫和针蛔线虫,从竹荚鱼中检出简单异尖线虫、对盲囊线虫和典型异尖线虫。内切酶实验结果表明,应用限制性内切酶HinfI有效鉴别上述4种异尖线虫。  相似文献   

2.
3.
2008年底至2010年初从进境的竹荚鱼、带鱼等海鱼中多次检出体色米黄色、长16~19mm的一种线虫。用异尖线虫的通用引物和特异性引物对提取的核酸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酶切。确定该线虫为简单异尖线虫。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2007年9月20-22日,由我国外交部和亚洲开发银行资助,农业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承办的中亚国家兽医人员禽流感防控技术培训班结束了在北京的首轮培训,移师青岛,在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5.
进境海鱼异尖线虫幼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78批次、31种、共255尾海鱼进行了异尖线虫幼虫的检验,100尾海鱼检出异尖线虫幼虫感染,总感染率为39.2%(100/255).16种海鱼检出异尖线虫幼虫,占所检鱼种的51.6%(16/31).共检获异尖线虫幼虫1 554条,平均感染强度为15.5条/尾.在体重≤100 g的海鱼中感染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畜牧与兽医》2016,(5):119-122
为了解舟山口岸进出境鱼类自然感染异尖线虫情况,取进出境各种鱼类1 152尾,解剖鱼体进行检查。检获虫体清洗后,用70%酒精固定,在显微镜下鉴定。结果显示检出645尾感染异尖线虫幼虫,总感染率为55.99%(645/1 152),发现检出10 065条异尖线虫幼虫,总感染强度为15.60(10 065/645)。调查结果表明,进出境鱼类异尖线虫的感染率较高,生食海鱼时,应注意对异尖线虫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7.
异尖线虫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病源之一,当人误食含有活异尖线虫蚴的海鱼或软体动物即被感染,临床表现为急性腹泻。发病后容易误诊因而得不到及时治疗,严重危胁人体健康。自1998年以来,我们先后对到达长春火车站的30车冷冻海鱼进行了检测,发现严重感染了异尖线虫。  相似文献   

8.
在进境船舶中检出鱼异尖线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异尖线虫是寄生于海水鱼类的一种寄生虫,可引起人畜共患传染病-异尖线虫病,该病属于我国禁止进境的动物二类寄生虫病.本病为海洋自然疫源性疾病,周而复始地在海洋中的哺乳类、甲壳类、鱼类中发生.人类主要是生食海鱼,或将鱼的内脏用于喂养畜禽以及其他经济动物,而导致食入异尖线虫引起感染发病.本病的发生与寄生异尖科线虫的鱼类宿主分布及人们的饮食习惯有关,本病呈世界性分布,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沿岸及其岛屿.而与我国相邻的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均有发生.1992年6月8日我国农业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第18条规定,制定公布了《进境动物一、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名录》,基于异尖线虫病对我国的公共卫生有着极其重要影响,首次将海水鱼类中的异尖线虫病列入我国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名录,这也是其中唯一的寄生虫病.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检疫以来,许多口岸纷纷从进口的或进境国际航行船舶食品舱中的海水鱼类体内检出异尖线虫,充分说明了必须加强对海水鱼类异尖线虫的检疫,防止本病传入我国,危害人体健康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连云港口岸于1998年5月首次从塞浦路斯籍进境国际航行船舶中的鳕鱼体内检出异尖线虫,之后在掌握了异尖线虫的正确检疫方法后,大大地提高了本病的检出率,到1999年11月30日止共检出异尖线虫139艘次,占我局一、二类、三类检疫疫情总数的54.3%.下面将1998~1999年连云港口岸进境船舶鱼异尖线虫的检出情况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动物防疫法”的贯彻落实,以水生动物及其产品为主的检疫工作,已是我们铁路运输动物卫生监督检验的主要工作之一;尤其是开展寄生虫实验室检验工作为水生动物检疫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最近我们仅从朝鲜进口的一批鳕鱼中检出大量的人鱼共同感染的异尖线虫,并对虫体进行了复苏观察,发现有少数活虫存在。仅将此次鳕鱼异尖线虫检出情况及活力检测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4月23日一26日,在对晖着外贸由图们发往宁波北的四车计12O吨鲤鱼实施检疫工作中,经现场感观检验比较新鲜,但发现冷冻不良;按规定抽取样品56条鳕鱼,直接…  相似文献   

10.
简单异尖线虫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简单异尖线虫核糖体DNA的内转录区(ITS-1、5.8S、ITS-2)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线虫样品进行PCR扩增并将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后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的目的片段大小为430 bp,与预期扩增序列同源性为99%.该PCR检测体系的特异性强,不能在宫脂线虫、伪地新线虫DNA中扩增出条带;敏感性高,最低检测的DNA含量为0.4 Pg.该检测体系的建立为简单异尖线虫的检测、鉴定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简单异尖线虫姊妹种分子生物学检测体系,以实现对其快速准确的鉴定,本实验对简单异尖线虫单条线虫总DNA进行PCR扩增,获得其rDNA-ITS序列,测序后与基因库中DNA序列比较,并根据rDNA-ITS序列比较结果鉴定线虫的种类,最后通过酶切技术获得线虫的PCR-RFLP图谱并以此作为线虫鉴定的分子标签。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简单异尖线虫肌钙蛋白类过敏原的免疫特性,本研究提取了线虫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PCR扩增肌钙蛋白类过敏原(Anis1)基因,克隆入pMD18-T载体,测序正确后将anis1基因亚克隆入带有组氨酸标签的表达载体pET-30a,转入大肠杆菌BL21中,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诱导,表达目的蛋白。通过Ni2+亲和层析柱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融合蛋白采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将纯化的Anis1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分离血清,ELISA检测不同时期血清抗体效价。酶切和DNA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并诱导出重组Anis1蛋白,重组蛋白经Western blotting分析证实为目的蛋白,纯化蛋白Anis1免疫小鼠后,与对照组相比,能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重组蛋白Anis1能被免疫血清识别,说明简单异尖线虫重组蛋白Anis1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尤其是海水鱼养殖业,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然而作为主要饲用蛋白质来源的鱼粉,由于诸多因素已经不能满足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总结了国内几种常见海水鱼养殖中,使用黑水虻虫粉替代鱼粉的案例及应用效果,旨在为今后海水鱼养殖中,黑水虻饲用价值的开发与综合利用提供相关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ssay was developed for the generic detection of Salmonella sp.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S. Enteritidis (SE), S. Gallinarum (SG), S. Pullorum (SP) and S. Typhimurium (ST) in material collected in the field from poultry. The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of the assay combined with Rappaport-Vassiliadis selective enrichment broth (PCR-RV) were determined, and field samples were analyzed to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method application. Specificity of the assay was tested using 29 SE, 11 SG, 10 ST and 10 SP strains, along with 75 strains of 28 other Salmonella serovars and 21 strains of other bacterial genera. The assay was 100% specific for Salmonella detection and ST identification. The primer pair for SE, SG and SP also detected S. Berta. PCR detection limits for Salmonella at the genus level were 2 ST, 8 SE, 1.1x10(3) SG and 1.8x10(5) SP cells. At the serovar level, detection limits were 7 ST, 1.2x10(3) SE, 4.4x10(7) SG and 1.8x10(6) SP cells. At the genus level, PCR-RV detected approximately 128% more positive field samples than the standard microbiological techniques and results were ready in 48h instead of 7 days. PCR-RV method is diagnostic of Salmonella at the genus level and ST at the serovar level, although other tests are needed to identify SE, SG and SP to serovar level.  相似文献   

15.
采进口奶牛粪样200份,收集每份样品中的卵囊液,采用巢式PCR检测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18S rRNA基因,并用RFLP进行虫种鉴定,将目的片段克隆到pEGM-T easy vector,测序并进行同源性分析以进一步佐证虫种鉴定结果。结果表明,进口奶牛隐孢子虫阳性率为3.5%(7/200),514bp的目的片段不能被EcoT14 Ⅰ酶切。测序分析表明,获得的18S rRNA基因序列与NCBI上公布的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相应序列同源性高达99.4%~100%,与安氏隐孢子虫(C.andersoni)同源性仅为91.1%。说明进口牛粪样中检测出的隐孢子虫为微小隐孢子虫。  相似文献   

16.
应用PCR/RFLP技术对广西禽白血病病毒的检测与分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2000~2003年间从广西的南宁、玉林、桂林、钦州、柳州、梧州等地采集的有肿瘤/可疑肿瘤的250份鸡病例进行肿瘤病的检测.结果发现,外源性禽白血病阳性的有32份,阳性率为12.8%.其中,同时为马立克氏病阳性的有30份,两者共感染率高达93.75%(30/32);根据禽白血病病毒囊膜糖蛋白gp85基因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对其中20份外源性禽白血病病毒进行分型鉴定,结果证实全部属于A亚群.  相似文献   

17.
根据牛边缘无浆体表面蛋白4的保守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AMOC9/AMOC5、AMOC10/AMOC12和特异性探针MP,首次建立了牛边缘无浆体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检测DNA的最低限度为200 fg。对中央无浆体、绵羊无浆体、牛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羊莫氏巴贝斯虫、山羊泰勒虫、温氏附红细胞体、东方巴贝斯虫、刚地弓形虫和伊氏锥虫进行检测,无荧光检测信号。本研究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采自江苏和哈尔滨的180份抗凝血(奶牛和肉牛),其阳性率为8.9%。结果表明,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检测牛边缘无浆体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牛边缘无浆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检疫和监测。  相似文献   

18.
牛源环孢子虫的发现与分子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环孢子虫序列设计并合成2对引物,利用巢式PCR技术对首次在牛体内发现的形态学特征与人环孢子虫极为相似的牛源环孢子虫的18SrRNA基因进行了扩增,并以KpnⅠ酶对PCR产物进行RFLP分析;扩增出的片段纯化后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对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并对测序结果进行了同源性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扩增的18SrRNA基因片段大小为501bp,不含KpnⅠ酶切位点,与对照的艾美尔球虫的酶切图谱明显不同。序列同源性及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该牛源环孢子虫与环孢子虫同源性最高,系统树中位于同一分支,可以确定其为一种环孢子虫。  相似文献   

19.
PCR-RFLP和特异PCR技术用于鲁道夫对盲囊线虫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运用新建立的Contracaecum rudolphii姊妹种的PCR-RFLP和特异PCR鉴定方法对来自我国青海湖的鲁道夫对盲囊线虫进行分子鉴定。经PCR-RFLP分析,来自我国青海湖的鲁道夫对盲囊线虫的两个样品的带型与C.rudolphiiB的酶切带型一致。经特异PCR扩增,C.rudolphii B的特异引物能从我国鲁道夫对盲囊线虫中扩增出目的片段,与对照C.rudolphii B的代表样品扩增片段大小相同。该两种方法试验结果都说明来自我国青海湖的对盲囊线虫为C.rudolphii B,与PCR-SSCP方法鉴定结果一致。本次研究结果及所建立的分子分类学方法为我国异尖线虫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