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省锦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之一,160万亩耕地有100万亩程度不同地受到地下害虫危害,每年都要采取各种措施与方法进行综合防治。1991年起作者试验用新型的25%甲基异柳磷微胶囊悬浮剂(isofenphos methyl)防治花生田与大豆田的各种金龟子,效果显著。同年在花生主产区的杏山乡还进行了多点试验、示范、推广,其中花生田16亩,大豆田8.5亩,共8个试验、示范点。试验设每亩用25%甲基异柳磷微胶囊悬浮剂100g 和200g2个处理及空白对照。采用毒土法施药,即将上述2个处理的药剂分别对水1kg,与10~15kg 经过筛去除杂质和土块的细干土混拌均匀,装袋备用。施药前对害虫的发生进行田间观测,当金龟子成虫发生的性别比例接近1:1时((?)1.2:♀0.8)即开始防治。选晴天傍晚施药,将毒土顺垅撒施,以撒向垅台苗墩为主,使金龟子成虫有较充分地接触毒  相似文献   

2.
一哥是瑞士诺华公司研制生产的除草剂,主要用于大豆、油菜田除草。为了探索50%一哥乳油不同施药剂量对大豆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大豆的安全性,我站于1998年3~4月进行了试验研究。l材料与方法1.l供试药剂50%一哥乳油(瑞士诺华公司产),90%禾耐斯乳油(美国盘山都公司产)。1.2试验处理和方法试验在杭州市乔司农场进行。设每亩用50%一哥乳油100ml、150ml、200ml、250ml。30Oml,90%未耐斯乳油45ml及空白对照,共7个处理。小区面积zsm’,随机排列,重复3次。各处理药剂于3月19日(移栽前2天)按亩用量对水50kg均匀喷雾。喷药时及…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新农药速扑威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1993年,受省植保站委托,我们在万载县水稻原种场二晚田进行了速扑威防治稻飞虱的药铲试验,现将结果小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做试药剂及用量(1)25%速扑威乳油71mL/亩(浙江省杭州东风农药厂生产)(2)扑虱灵30g/亩(江苏省东台县农用药剂厂)2.试验方法试验设三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0.1亩,随机区组排列,在水稻孕穗期(9月17日)用常量喷雾器按每亩喷施40kg药液的比例施药,空白对照喷清水。施药前、后1、3、7天分别调查各小区稻飞虱消长情况,计算防治效果。二、结果…  相似文献   

4.
科技文摘     
喷特 4%乳油防除油菜田禾本科杂草试验初报 /吉林… (江苏省无锡市植保站, 214023)∥杂草科学 .- 2000, (4),- 25~ 28  用喷特 4%乳油防治移栽油菜田禾本科杂草,于 12月 10日施药,每 667 m2喷液量 40 kg,此时禾本科杂草为 3~ 5叶期。每 667 m2用喷特 40 ml、 50 ml、 60 ml,药后 120 d调查株防效,分别为 89.3%、 91.5%、 90.5%;用 35%稳杀得乳油 50 ml为 91.1%。用喷特防治直播油菜田禾本科杂草,于 11月 25日施药,每 667 m2用喷特 40 ml、 50 ml、 60 ml和 10.8%高效盖草能乳油 30 ml,药后 110 d调查鲜重防效,分…  相似文献   

5.
25%吡蚜酮(飞电)防治飞虱的试验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稻飞虱在沙洋县暴发成灾,给农业生产遭成巨大损失。为了选择药效长、见效快的防飞虱农药,在我县第2代稻飞虱发生时,我们用25%的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商品名:飞电)进行了药效试验,试验地点:高阳镇高阳村2组,农户杨小军两块稻田,施药时间为7月7日,使用量为每667m^2用16g,施药器械为卫士-16型手动喷雾器,每667m^2用水量为30kg,施药时天气晴好,整个试验期内无异常天气。  相似文献   

6.
二化螟是我县水稻主要害虫,近年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目前防治二化螟的药剂多而乱,防治效果不理想,为了筛选比较理想的药剂,1998年进行了5%锐劲特防治二化螟药效试验。1试验设计方法1.1试验田安排在因桥乡黄家边村委第二小组黄维新家的责任田,品种为中优早1号。1.2处理设计:每667mZ的用五分别为5%锐劲特30rnl、40ml、50Inl,18%杀虫双水剂200d为对照农药和空白对照,各处理均重复三次,设15个小区,小区面积67m'随机区组排列。用水量40kg用背负式喷雾。1.3施药日期:施药时间为5月10日。1.4考查效果方法:二化螟危害基本稳定后…  相似文献   

7.
大白菜根肿病发生规律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室内生测及大田试验结果得知,百菌清是控制大白菜根肿病发生的有效药剂。直播大白菜:用6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g/667m2,与200kg细沙拌匀,毒土法穴施, 之后用6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50倍液(800mg/kg)药液100mL灌根2次,连续3次施药, 间隔期10d,对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效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8.
每公顷桃园施用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了硫克百威(carbosulfan)乳油2kg(有效成分)进行其消解动态研究,结果表明:丁硫克百威的降解主要发生在两个连续的阶段(0~28天和28~57天),半衰期分别为7.4天和17.5天;施药后57天的残留量低于0.2ma/kg;果实成熟采收期前30、21、14天进行两种用药量(商品量1:0和2.0g/L)和两种喷洒量(750和1500L/ha)施药处理,测定其残留量介于0.122mg/ks(采收前30天)和0.4mg/kg(采收前14天)之间;整个试验中,丁硫克百威的主要代谢物克百威(carbofuran)的含量低于其检测极限值0.004mg/kg.  相似文献   

9.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丁草胺·噁草酮20%水乳剂在水稻田播后苗前喷雾施药,防除直播旱育秧田多种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封闭除草效果好.药后30d,株防效均在90%以上,鲜重防效均在95%以上,100~300mL/667m2对直播旱育秧安全,综合考虑,建推荐剂量为150~200mL/667m2  相似文献   

10.
早稻直播田试验表明,水稻2.5叶期,用35%高渗苄·二氯WP 40~60 g/667m2,对稗草的防效为100%,对千金子的防效可达95%以上,总体防效达98.4%以上,早稻直播田一次性除草,可基本控制整季的草害问题.施药时排干田水,药后1~2 d灌水2~4 cm水层5 d以上,是最好的施药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一些叶部真菌引起的早衰现象严重影响了杂交水稻的产量。为了明确防治杂交晚稻早衰的可行性,我们选用禾枯灵、多菌灵和粉锈宁杀菌剂作了防治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设计:试验设在杂交晚稻V优64田内。共五个处理:(1)亩用40%禾枯灵可湿性粉剂75g;(2)亩用40%禾枯灵可湿性分剂50g;(3)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剂50g;(4)亩用20%粉锈宁乳剂40mL;(5)对照喷清水。试验处理分别在孕穗末期喷施第1次药液,隔15天喷施第2次药液。采用弥雾机低容量喷雾,每亩药液量25kg。每个处理小区为0.…  相似文献   

12.
早稻直播田试验表明,水稻2.5叶期,用35%高渗苄·二氯WP 40~60 g/667m^2,对稗草的防效为100%,对千金子的防效可达95%以上,总体防效达98.4%以上,早稻直播田一次性除草,可基本控制整季的草害问题。施药时排干田水,药后1~2 d灌水2~4 cm水层5 d以上,是最好的施药方法。  相似文献   

13.
1995年早稻期间,笔者进行了复配农药病虫净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简报如下:1试验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①50%病虫净可湿性粉剂(江苏农科院中试厂常熟分厂);②25%杀虫双水剂(泰和农药厂);③500万单位井冈霉素粉剂(浙江桐庐农药厂);④25%扑虱灵粉剂(湘潭农药厂);⑤20%三唑酮乳油(浙江兰溪农药厂)。1.2试验方法试验设5个处理:A病虫净80g/667m2;B.病虫净100g/667m2;C.病虫净120g/667m2;D.667ml2用杀虫双250ml加扑虱灵30g加井冈霉素30g加三唑酮200ml;E.喷清水对煦。以上用药均按667m2兑水50Kg喷雾。每处理重…  相似文献   

14.
抛秧稻田杂草发生与防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桂庆  韩友义 《杂草科学》1997,(3):30-32,37
水稻抛秧是近年来推广的轻型栽培技术。由于抛秧时革小,生长慢,前期要求薄水层管理,这有利于杂草萌发和生长。而且抛秧苗易倒伏、根外露,施药时易造成药害。为进一步了解抛秧田杂草发生特点和筛选出适用除草剂,明确用药技术,1995~1996年在杭集等乡镇进行了试验和示范。一、材料与方法(一)田间杂草发生特,点抛秧后第3天开始,每2天(前期)或5天(中期)或10~20天(后期)调查杂草发生动态和杂草种类。(二)药剂筛选试验供试药剂有:每亩用60%丁草胺EC(昆山农药厂产)10Oml+10%苄嘧磺隆WP(常州农药厂产)30g(简称丁苄)…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解决半夏田草害问题, 选择4种茎叶除草剂进行半夏田杂草防除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乙羧氟草醚EC 50~60 mL/667m2 (制剂用量,下同)处理与240 g/L乳氟禾草灵EC 20~30 mL/667m2处理能有效防除半夏田金腰箭、辣子草、土荆芥、金荞麦、紫花香薷、针筒菜、尼泊尔蓼等阔叶杂草, 且对半夏安全, 药后21 d对阔叶杂草株防效、鲜重防效均达90%以上, 与禾本科除草剂8.8%精喹禾灵EC 40 mL/667m2或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 30 mL/667m2搭配使用对半夏田大部分杂草能实现较好防除。但两种阔叶除草剂持效期较短(30 d左右), 生产上可根据施药后期田间杂草发生情况, 采用人工拔除或进行第2次化学防除; 施药应避开中午高温时刻, 以免造成此类阔叶除草剂药害。研究结果可为半夏田除草剂的合理选择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选用48%仲丁灵乳油、41%草甘膦异丙铵盐水剂、50%乙草胺乳油、33%二甲戊乐灵乳油4种除草剂对芝麻田杂草进行了防除试验。其中以50%乙草胺乳油1 800mL/hm~2处理表现最优,在试验剂量下对芝麻安全,能有效防除芝麻田杂草。施药后14、28、42 d对阔叶杂草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8.78%、87.73%、93.15%,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4.39%、100%、99.79%。  相似文献   

17.
噻虫胺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两年3地的田间试验,采用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了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结果表明:在0.005、0.01和0.05 mg/kg添加水平下,噻虫胺在番茄中的回收率为90%~12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0%~4.5%(n=5),在土壤中的回收率为88%~92%,RSD为3.6%~5.8%(n=5),番茄和土壤中噻虫胺的定量限均为0.005 mg/kg,可满足现有限量标准的要求。噻虫胺在番茄中的消解动态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3.5~17.3 d。当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以推荐剂量(有效成分)60 g/hm2在番茄生长到成熟个体一半大小时施药3次,施药间隔7 d时,噻虫胺在番茄上的最终残留量在< LOQ~0.32 mg/kg之间,远低于日本规定的最大允许残留量(MRL)值3 mg/kg,推荐采收安全间隔期为1 d。  相似文献   

18.
稻思达对不同栽植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移栽、抛栽后3~5d用稻思达5~6g/667.6m2毒土法施药.药后20d、45d对我区水田主要杂草稗草、莎草、鸭舌草等有较高的防效,对水稻安全;水稻播种前1~5d 6g/667.6m2毒土法施药.药后20d、45d对直播田主要杂草有良好防效,但对水稻有较重的药害,不宜用于直播田。  相似文献   

19.
玉州区抛秧田杂草主要有 15科 19种 ,其防除技术主要以药剂防除为重点 ,要抓住在抛秧前期 (抛秧后 5~ 7d)进行施药 ,每 6 6 6 .7m2用 2 5 %丁·苄可湿性粉剂 6 0~ 80 g,或用 5 0 %稻草失 30~ 35 g,或用 6 0 %丁草胺 10 0~ 15 0 ml拌细土湿土 15 kg撒施。也可结合第 1次施肥与肥料一起拌匀后撒施。施药时要保持 5 d左右有 3~ 5 cm水层 ,防效最佳 ,且能避免药害的发生。此外应结合农业防除 ,如水旱轮作 ,适时翻耕等  相似文献   

20.
经药剂对比试验明确 ,80.3%克蜗净可湿性粉剂 170倍液喷雾防治大豆田蜗牛 ,具有很好防治效果。大豆苗期施药1次 ,药量120~150g/667m2或苗期施药2次 ,药量 200~240g/667m2,末次药后 15d调查 ,田间蜗牛比对照下降77.05% ,保叶率达85.42%,大豆增产52.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