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及其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村一品”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日本,由当时日本大分县知事平松守彦发起,其经验成了许多国家效仿的模板,并且在众多国家和地区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在选择培育"一村一品"生产技术时,应选择与农户人力资本相匹配的产业技术。对于农户人力资本均值高和方差大的地区,政府须选择生产率较高技术应用难度系数较大的"一村一品"技术进行推广;对于农户人力资本均值低和方差小的地区,政府须选择生产率较低技术应用难度系数较小的技术进行推广。同时政府应注重有效发挥"一村一品"教育培训的甄别机制和生产率提升机制的作用,提高教育培训资金、人员和设施等要素投入的配置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对于自发型"一村一品"发展模式,政府应尊重农户对特色产业的理性选择,同时加强技术扩散前期的专业技术指导和研发。  相似文献   

3.
“一村一品”作为培育特色产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参与农户逐步增加,产业范围逐步扩大,产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对农民增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一村一品”产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4.
系统分析一村一品发展的制约因素,研究建立一村一品供应链可持续发展体系;探索我国一村一品发展的各种途径及发展模式;提出促进一村一品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建立健全一村一品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发展“一村一品”是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化农业的切入点,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业转型跨越的基本要求。本文分析了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一村一品”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今后发展“一村一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村一品"是农村市场经济与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对以村为基本单元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模式的一种表述。实践证明,发展"一村一品"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强村富民的具体行动。云南省发展"一村一品"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目前,云南省涌现了越来越多具有一定区域规模和专业化程度、特色鲜明的专业村,逐步形成了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主导的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新格局。本文简要阐述了"一村一品"的涵义,分析了云南省"一村一品"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一村一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实现工业化之后,日本大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差距曾出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这时,为了提高农村地区的活力,各地开展了各种类型的地城振兴活动。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大分县知事平松守彦所倡导的“一村一品”运动。  相似文献   

8.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 ,我国正在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进行西部大开发 ,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生态意义 ,而且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农业在西部大开发中占有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西部地区农业的发展 ,对于加速该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将起着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既存在许多有利条件 ,也面临一系列不利因素。作者在比较和分析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优、劣势的基础上 ,提出了新世纪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1)大搞生态建设 ,改善生态环境 ;(2 )调整农业结构 ,促进农民增收 ;(3)开发旱地农业 ,力争高产高效 ;(4)发展节水农业 ,推广节水技术 ;(5 )开发旅游资源 ,发展观光农业 ;(6 )加强教育 ,提高素质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总结了安徽省发展"一村一品"和合作经济组织的经验及成效,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其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长期以来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产业技术水平低等因素加剧了东西部的差距。应当加快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积极培育西部地区主导产业与特色产业,发展西部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通过比较东西部经济水平、产业结构等的差距,并借鉴东部产业结构,提出西部地区应努力培育与发展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2.
为更深入了解中国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网络运行效率和发展潜力的空间差异,正确评价区域内农业生态系统对太阳能资源的利用现状与其可持续发展情况,利用能值分析方法对该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情况、环境承载情况和生态系统运行情况做了定量分析,结合GIS,对区域内各省、市、自治区农业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进行等级划分和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西藏、青海和新疆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其可持续发展性能(EIS)大于3.0;四川、重庆、云南、广西和甘肃,环境负载较高,发展潜力较差,EIS均小于0.5;内蒙古、宁夏、陕西和贵州则处于中间地带,EIS介于0.5和3.0之间.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高校学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如责权不分、归属不明、质量低劣等情况 ,依照我校学报办刊经验和方法 ,提出建立作者———编辑———审稿人三位一体的管理新模式 ,以期能摆脱恶性循环怪圈 ,更好的发挥传播媒体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河西走廊绿洲灌溉农业区具有发展葡萄种植良好的光热、适宜的土壤、良好的技术等优势条件;广阔的土地资源、良好的产业基础、较高的比较效益,发展葡萄产业潜力巨大;以及水资源的短缺、自然灾害严重、市场风险较大、政策扶持不到位、龙头企业带动力弱等制约因素,对发展葡萄产业形成巨大的挑战。提出必须充分利用优势条件,不断开发潜力,科学应对各种挑战,从产业布局合理性,提高市场竞争力,调整葡萄产品结构,加强科学发展合力等方面,促进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西部开发在财政投资、优惠政策、生态建设、招商引资、商品销售、劳务输出、发展旅游等方面都为洛阳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发展机遇;同时洛阳又面临着国家政策和市场方面,周边地区及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西部农业开发的战略地位与现代化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部农业在西部地区发展中具有多种区位特色和优势,是西部生态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林草植被建设不可分割,西部农业建设的方向是改造传统粗放扩张式农牧业,建设可持续的现代化西部,促使西部区域的第一性生产力、第二性生产力与农户经济生产力及区域生态服务能力之间的协调发展,在区域政策上,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开发可以增加农户收入的新技术、新经营方式,实现传统农牧业的跨越式改造,在技术策略上,改过去的广种薄收为集约经营,发展现代化山区农业和旱作农业;改过去的单一粮、薯、豆为多种多样的特色农笔业;改以往的放牧技术为退耕与禁牧结合,舒饲精养的现代化牧业方式;改长期靠天务农的方式为积极发展设备工程,增强人工生态系统的建设力度;改变以林为主,过分重视林木忽视草灌的技术政策,采取自然恢复与人工建设并重的技术策略,建立农-草-牧-林互补的生态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7.
徐从江  瞿群臻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583-8585,8809
在采用SWOT分析的方法,对长三角区域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挑战进行充分论述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主要海洋经济区海洋文化产业实践,提出了基于SWOT战略矩阵的海洋文化产业发展路径选择以及基于区域间协同发展的雁阵模式与基于产业间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模式相结合的长三角区域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大庆棚室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由大庆市专家委员会牵头,相关涉农院所和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采取走访、问卷、座谈、听取汇报等形式,对大庆棚室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研。结果表明:经过3a的快速发展,大庆在棚室建设、生产经营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冬淡季果蔬自给率明显提高,市场营销体系初步形成。与此同时,存在着因棚室规模发展过快造成的空置、有效利用率低,棚室经济高效性尚未显现,中介服务作用相对较弱,品牌不足,产后服务欠缺等方面的问题。大庆市棚室经济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要把棚室经济作为强势产业加以培育,实现生产科技化、管理系统化和经营规模化,以保证棚室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茶海特色经济联合体的形成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西部茶海特色经济联合体"的概况,运用耗散结构论方法,分析茶联体的形成与发展,阐述了黔北三县一所结合的必要性及意义,认为三县一所的结合是一种远离平衡态的合作,通过合作形成开放系统,有助于各成员县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系统由涨落能达到有序,形成新的结构。茶联体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形成更开放性的合作机制和良性循环,最后产生"回波效应"。  相似文献   

20.
洪余  程燕  牟新利  陈丹  赵英  刘舒 《现代农业科技》2009,(17):375-375,377
通过分析"一村一品"的内涵,对重庆市万州区"一村一品"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研究,结合地域特点,将该地区的品型分为文化旅游型、民族风俗型、农业观光型、森林度假型和峡谷风景型5类,为万州区的城乡统筹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