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豆异黄酮与大豆“生命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植物体内,大多具有颜色。在植物体内大部分与糖结合成甙,一部分以游离形式存在。异黄酮类主要存在于豆科与鸢尾科等植物中。大豆异黄酮及其衍生物结构如下(表1)表15678001232′3′4′5′6′化合物名称取代基大豆素7,4...  相似文献   

2.
大豆异黄酮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孙军明  常汝镇 《大豆科学》1995,14(2):160-166
  相似文献   

3.
大豆异黄酮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异黄酮是一类从大豆中分离提取出的具有多酚结构的混合物,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可以对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抗氧化作用;它具有一般意义上抗肿瘤、预防骨质疏松、缓解更年期综合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作用。随着人们对大豆异黄酮生理活性的深入研究,大豆异黄酮的需求量日益加大,本文介绍了现阶段国内外在大豆异黄酮提取方向的研究进展,希望为我国大豆异黄酮提取工业化、规模化生产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4.
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13  
杨茂区  陈伟  冯磊 《大豆科学》2006,25(3):320-324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中的一类具有广泛营养学价值和健康保护作用的多酚化合物,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作为一种植物性雌激素,具有类雌激素和抗雌激素双重作用,并且在抗肿瘤、预防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作用也得到了流行病学和实验数据的有力支持.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的相关研究报道进行了分析整理,同时对大豆异黄酮的结构、代谢以及发展前景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大豆异黄酮提取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游  余盛禄 《大豆科学》2012,31(2):320-323
大豆异黄酮具有预防癌症与心血管疾病,减轻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大豆异黄酮主要采用传统溶剂加热、超声波、微波辅助等方法进行提取.文章对近年来大豆异黄酮提取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大豆异黄酮作为保健食品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提取大豆异黄酮   总被引:97,自引:0,他引:97  
利用超声波提取脱脂豆粕中的大豆异黄酮,并与加热回流的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大豆异黄酮具有省时、节能、提取率高等优点,提取一次,30min所得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比加热回流法提取120min的提取率高约46%,与加热回流提取二次,240min的提取率一致.  相似文献   

7.
大豆与大豆芽中异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占静  郭睿  李宁 《大豆科学》2008,27(2):357-360
以乙醇为溶剂,分别以大豆、大豆芽为原料,研究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探讨了两者中异黄酮的得率,试图寻找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原料和工艺方法.结果表明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因素对异黄酮的提取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大豆芽中异黄酮含量比大豆中高.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从大豆、大豆芽中提取异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分别为温度80℃,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0,时间2 h;温度80℃,乙醇浓度70%,料液比114,芽长6 mm,在此条件下异黄酮的提取率分别为1854、2105 μg·g-1.  相似文献   

8.
大豆异黄酮提取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前工业是以乙醇为溶剂进行提取豆粕中的大豆异黄酮,由于豆粕中大豆异黄酮含量只有几千分之一,其含量较低。而在大豆胚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较高,以大豆胚为原料,用乙醇和正己烷为溶剂混合萃取,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异黄酮提取率,为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寻找新的工艺路线并对其工业生产的可行性进行进分析。  相似文献   

9.
大豆异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异黄酮是一种从大豆种子中分离出的具有异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的主要活性成分。广泛应用于食品及医药行业,传统的方法往往采用甲醇做溶剂提取,其具有毒性。试验分别使用食用乙醇和水进行分离提取,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比较两种提取方法的效果。食用乙醇提取效果优于水提取的效果,比较适宜的提取条件为:采用80%乙醇,在提取温度为80℃,固液比为1:15,提取时间为3h,提取2次。提取率可高达0.47%。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法提取豆渣中大豆异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恩铭  李惠华  常强  王伟  徐剑 《大豆科学》2011,30(4):680-682
以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对豆渣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浓度、提取温度、超声提取时间、料液比对豆渣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均有影响;豆渣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50~60℃,超声提取时间30 ~40 min,料液比1∶8~1∶12.  相似文献   

11.
大豆异黄酮及其水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大豆异黄酮的结构、组成、理化性质、功能特性,简述了大豆异黄酮水解的意义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大豆油墨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大豆油墨的研发历史、功能特性及应用现状 ,大豆油墨的研发是油脂行业对环保的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大豆叶片中异黄酮含量的积累动态及营养胁迫对大豆叶片中异黄酮含量的影响,选用2个大豆品种利用砂培浇注营养液的方法,分不同时期对叶片进行取样测定异黄酮含量。研究结果如下:营养胁迫对大豆异黄酮总含量及3种苷元组分含量有促进提高的作用。大豆叶片中异黄酮总含量及3种苷元组分含量在初花期(R1)有一个峰值。  相似文献   

14.
水剂法纯化大豆异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水溶解大豆异黄酮粉后,采用离心分离,使极性大的水溶性杂质与大豆异黄酮分离,达到提高大豆异黄酮纯度的目的。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出水剂法提纯大豆异黄酮的方法,以大豆异黄酮含量的提高率为考察指标,底物纯度为20%时,大豆异黄酮含量可提高到40%以上;当以下层沉淀物得率为考察指标时,底物纯度为10%时,大豆异黄酮得率最高,较常规法更为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15.
大豆异黄酮的功能和开发前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大豆异黄酮是一类具有植物雌激素活性的物质,它主要包括为染料木素,大豆黄素,黄豆黄素。动物实验、临床研究以及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大豆异黄酮对癌症、动脉硬化症、骨质疏松症以及更年期综合症具有预防与治愈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异黄酮含量显著不同的栽培大豆和野生(半野生)大豆为试验材料,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研究大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气象因子对大豆异黄酮总含量的影响。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豆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各气象要素对大豆异黄酮的影响不同,在大豆生长发育中日照时数对大豆异黄酮含量的直接正效应排在第一位(野生大豆出苗-开花阶段除外);各生长发育阶段均存在0.5左右的剩余通径,表明还存在未分析的气象因子影响大豆异黄酮含量。  相似文献   

17.
对S-8大孔吸附树脂在大豆糖蜜中对大豆异黄酮的吸附与洗脱性能进行研究.测定其静态吸附率为86.5%,静态解吸率为92.5%,吸附量为16.1mg/g,通过对树脂的静态吸附、解析及实际吸附效果实验,绘制出静态吸附动力学曲线、静态解吸动力学曲线、静态吸附等温线、动态吸附透过曲线、动态解析曲线,确定出S-8大孔树脂吸附纯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大豆生产历史和现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在日本合作研究期间收集的有关日本大豆生产、研究资料整理而成,从日本近百年来的大豆生产情况、日本食用大豆的利用情况、日本大豆的进口情况、日本大豆的主要生产地区、日本的大豆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日本国产大豆需求趋势等方面分析了日本的大豆生产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19.
大豆籽粒异黄酮含量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朱军提出的混合模型方法,采用亲本、F1、F2 3个世代,分析大豆异黄酮含量的胚效应、细胞质效应和 母体效应。结果表明,大豆种子中异黄酮含量同时受到胚遗传效应和母体遗传效应的控制,并且母体效应的作用 要高于胚遗传效应。胚显性方差、母体加性方差和母体显性方差均达到显著水平。在胚和母体两套遗传体系中, 加性效应方差占总遗传方差的18. 8% ,胚显性方差与母体显性方差之和占总遗传方差的81. 2%。胚广义遗传率为 17. 3% ,母体效应的广义遗传率为33. 6%。异黄酮含量与株高和单株产量的正向基因型协方差、异黄酮含量与单 株节数的负向基因型协方差达到显著水平。异黄酮含量与株高和单株产量间主要以母体显性协方差为主,异黄酮 含量与单株节数间主要以胚加性协方差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