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不同插秧苗数条件下主要性状及整齐度的分析结果表明,与丛插(5苗/穴)相比,单苗插秧时,参试品种均表现单株穗数大幅度减少,穗粒数较大幅度增加,出穗期明显延迟,着粒密度增大,产量显著降低,而其它性状各品种表现之一。单苗插秧后各性状的整齐度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平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单株穗数。各品种的整齐度均明显下降,其变化幅度依次为出穗日数、戏高、穗长、一次枝梗数和穗粒数。  相似文献   

2.
不同粳稻品种群体整齐度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对不同插秧方式条件下各品种若干性状及整齐度的研究结果表明,与一般插秧方式相比,超稀植时多数品种表现为茎高下降,穗子变长、单株穗数大幅度增加,穗粒数明显提高,空秕率下降,出穗期延迟、谷草比上升、着粒密度增加和产量下降等。但各品种对同一性状的反应并不完全一致,总的来看,变化最大的性状是单株穗数,然后依次为空比率、穗粒率、着粒密度、谷草比、出穗期、茎高和穗长。超稀植后各性状的整齐度也发生了不同方向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施氮水平下参试品种主要性状及整齐度的分析结果表明,与中等肥力(纯氮125kg/hm2)相比,高肥(纯氮225kg/hm2)时多数品种表现空秕率显著上升,谷草比明显下降,单株穗数增加,产量降低,茎变高,穗粒数增加,出穗期延迟,着粒密度增大,穗子略微变长。高氮后各性状的整齐度也发生了不同方向的变化,平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穗长,然后依次为穗粒数、茎高、穗一次枝梗数和单株穗数。从品种来看,吉粳63、下北和通35在高氮后绝大多数性状的整齐度明显下降,产量也大幅度降低,说明这3个品种不宜在高氮水平下栽培,而玉丰、北陆128和长白九号与上述品种相反,高氮后多数性状的整齐度反而提高,产量亦持平或略有增加,因而适宜在较高氮素水平下种植。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施氮水平下参试品种主要性状及整齐度的分析结果表明,与中等肥力(纯氮125kg/hm^2)相比,高肥(纯氮225kg/km^2)时多数品种表现空秕率显著上升,谷草比明显下降,单株穗数增加,产量降低,茎变高,穗粒数增加,出穗期延迟,羊粒密度增大,穗子略微变长。高氮后各性状的整齐度也发生了不同方向的变化,平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穗长,然后依次为穗粒数、茎高、穗一次枝梗数和单株穗数。从品种来看,吉粳63  相似文献   

5.
对吉林省近年生产上主要推广应用的若干不同熟期水稻品种群体整齐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出穗日数和茎高等主要形态性状的群体整齐度品种间有明显差异,但各品种在各性状整齐度的表现上,差异并不完全一致,整齐度发的性状相对较多的品种有通35,吉粳63号和秋光。各性状整齐度与品种的熟期和类型无关,各性状整齐度之间亦存在明显差异,最整齐的性状是出穗日数(cv=1.82),然后依次为式高(cv=8.32)穗长(cv=11  相似文献   

6.
不同粳稻品种倒伏指数及其相关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不同粳稻品种(系)间倒伏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F=2.139,P<0.01)。粳稻品种在演进、改良进程中,稻株茎秆抗倒伏能力明显提高,抗倒性与高产性能够在较高水平上保持协调。在与倒伏有关的几个主要农艺性状中,挫折重与倒钱指数相关性最大(r=-0.7883^**)。单茎干物重与倒伏指数亦呈显著负相关(r=—0.4852^**),株高则与倒伏指数存在显著正相关(r=0.5535^*)。  相似文献   

7.
粳稻新老品种株型性状比较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选用日本、韩国、中国的粳稻品种30个,将1990年及以前育成的品种称为老品种,1991年及以后的品种称为新品种。比较新老品种株型性状的变化及其对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1)新品种比老品种株高低,穗角小,单株有效穗数少,每穗总粒数多,着粒密度大;新品种比老品种倒2叶基角大,倒3叶基角和张角小,倒3叶叶长短。(2)新老品种的10穴产量,穗总粒数,穗角及着粒密度差异极显,新老品种剑叶、倒2叶和倒3叶的叶宽差异极显。(3)根据通径系数,老品种中穗总粒数、单株有效穗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新品种中经济系数、穗总粒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大。新老品种中着粒密度对产量的间接效应总和都为最大。新老品种的倒2叶宽对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大。老品种的剑叶宽和剑叶基角对产量的间接效应总和较大;新品种的倒3叶宽和倒3叶基角对产量的间接效应总和较大。  相似文献   

8.
选用日本、韩国、中国的粳稻品种30个,将1990年及以前育成的品种称为老品种,1991年及以后的品种称为新品种.比较新老品种株型性状的变化及其对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1)新品种比老品种株高低,穗角小,单株有效穗数少,每穗总粒数多,着粒密度大;新品种比老品种倒2叶基角大,倒3叶基角和张角小,倒3叶叶长短.(2)新老品种的10穴产量,穗总粒数,穗角及着粒密度差异极显著,新老品种剑叶、倒2叶和倒3叶的叶宽差异极显著.(3)根据通径系数,老品种中穗总粒数、单株有效穗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新品种中经济系数、穗总粒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大.新老品种中着粒密度对产量的间接效应总和都为最大.新老品种的倒2叶宽对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大.老品种的剑叶宽和剑叶基角对产量的间接效应总和较大;新品种的倒3叶宽和倒3叶基角对产量的间接效应总和较大.  相似文献   

9.
以淮稻9号为材料,研究不同穴苗数对机插粳稻的分蘖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插粳稻的分蘖节位、分蘖发生率、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随穴苗数增加而减少,分蘖成穗率随穴苗数增加则呈先高后低再增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不同粳稻品种(系)间倒伏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F=2.139,P<0.01).粳稻品种在演进、改良进程中,稻株茎秆抗倒伏能力明显提高,抗倒性与高产性能够在较高水平上保持协调.在与倒伏有关的几个主要农艺性状中,挫折重与倒伏指数相关性最大(r=-0.7883**).单茎干物重与倒伏指数亦呈显著负相关(r=-0.4852**),株高则与倒伏指数存在显著正相关(r=0.5535*).  相似文献   

11.
不同粳稻品种倒伏指数及其相关农艺性状的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17个粳稻品种为对象,研究了水稻倒伏指数与各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粳稻品种(系)间倒伏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F=2.139,P<0.01)。粳稻品种在演进、改良进程中,稻株茎秆抗倒伏能力明显提高,抗倒性与高产性能够在较高水平上保持协调。在与倒伏有关的几个主要农艺性状中,挫折重与倒伏指数相关性最大(r=-0.7883)。单茎干物重与倒伏指数亦呈显著负相关(r=-0.4852),株高则与倒伏指数存在显著正相关(r=0.553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双季机插晚稻适宜的播种量,为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H优518和陆两优996为材料,研究不同播量(22.5、37.5、52.5和60.0 kg/hm2)对机插晚稻秧秧苗素质、分蘖动态、生育期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不同播量对机插双季晚稻秧苗素质、分蘖能力、生育期和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播种量的增加,秧苗素质、茎蘖成穗率、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实粒数和千粒重均呈下降趋势,水稻植株全生育期有所缩短.水稻产量随播种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间产量差异明显.[结论]在该研究中,H优518和陆两优996作双季晚稻机插栽培时,播种量以52.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不同粳稻品种穗部性状差异及其对结实率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选用 11个黑龙江省目前典型高产品种和新近育成的超高产有望品系 ,在哈尔滨高产栽培条件下进行田间试验 ,研究不同品种穗部性状差异及其对结实率影响。结果表明 ,依据 Sasahara划分穗型方法 ,供试品种可分为中位、偏下位和下位优势穗型等 3种类型。上部穗轴节位的二次枝梗粒的结实率 >中部 >下部 ,但二次枝梗粒结实率存在整穗性。只有上、中、下穗轴节位的二次枝梗粒结实率高而均衡的品种 ,整穗结实率才能高。未发现 Sasahara氏穗型和结实率高低间的关系。一定着粒密度范围内 ,着粒密度越稀 ,结实率越高。黑龙江省超高产水稻品种应具有上、中、下穗轴节位二次枝梗粒结实率高而均衡、着粒密度偏稀、穗层位置偏下等穗部性状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播种期处理对4个杂交晚粳稻品种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与品种的齐穂期呈正相关、与全生育期呈负相关,其中对甬优12、浙优18的影响最大;与品种株高呈负相关,其中对甬优12、浙优18、春优84的影响较明显;与每穂总粒、结实率呈负相关,其中对浙优18、甬优12、甬优538的穂粒及甬优12、浙优18的结实率影响显著;与甬优12、浙优18、春优84的产量呈显著负相关,迟播减产明显;与品种总叶龄、穂数、千粒重的相关性不显著。甬优538表现高产稳产、播种期弹性较大,浙优18、甬优12稳产性欠佳,适宜5月底前早播,春优84稳产性中等,适宜6月上旬前播种。  相似文献   

15.
冷水胁迫对云南粳稻育成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个云南粳稻育成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冷水胁迫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以及品种耐冷性与农艺性状冷水反应的关系。结果表明,农艺性状的冷水反应不仅与品种有关,也与具体的农艺性状有关。冷水胁迫使株高、穗实粒数、结实率、单株产量和着粒密度极显著降低(P0.01),穗长和剑叶长极显著缩短(P0.01),剑叶宽度极显著变窄(P0.01),剑叶与穗下节间的夹角极显著变小(P0.01),一次和二次枝梗数极显著减少(P0.01),有效穗极显著增加(P0.01),而千粒重不因冷水胁迫发生明显变化(P0.05)。相关分析表明,水稻成熟期综合耐冷性与结实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结实率又与株高和单株产量冷水反应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合考虑供试品种的耐冷性,云粳19号、云粳20号、云粳优1号和云粳优15号耐冷性较强,可作育种亲本利用,以提高水稻品种的耐冷性。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以连粳7号、甬优2640、南粳9108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为材料,通过毯苗机插、钵苗机插及旱育人工栽插进行试验比较。结果表明:钵苗机插均较毯苗机插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产;钵苗机插秧龄长于毯苗机插,秧苗素质较好,栽插时无植伤,无缓苗期;钵苗机插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均高于毯苗机插,而单位面积的穗数低于毯苗机插;主攻大穗是钵苗机插获得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不同粳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品种的生长发育、产量构成因素、产量等方面对10个粳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筛选适合汉中市种植的产量高、抗性好的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新稻20号、新稻18号、宁粳4号3个品种在所有参试粳稻品种中产量位于前三位,综合性状优良,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嘉兴市单季晚粳稻主栽品种的性状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嘉兴市1992年以来单季晚粳稻6个主栽品种的产量和性状分析表明,随品种更替,单产提高,每更换1个品种平均增产214.65kg/hm^2;性状表现抽穗期提早,生育期缩短,株高渐降,分蘖趋弱,有效穗减少,每穗粒数明显增多,结实率提高,穗长增长,穗着粒密度增加,千粒重保持稳定。同时提出了今后新品种选育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采用评分法对粳稻品种(品系)综合性状评价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汪向东  张长海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2):169-171,221
以复合-秸混肥、缓释肥、有机-无机复混肥为供试新型肥料,以镇稻18为供试品种,设置同田对比试验,研究新型肥料在机插双季晚粳生产中作基肥后不再追施穗肥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新型肥料作基肥后的秧苗分蘖动态存在差异,对生育性状影响较小,对经济产量有影响但处理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F=4.69,F0.05=6.94)。在试验用量下,复合-秸混肥处理和缓释肥处理在水稻生长后期未表现脱肥特征,结实率、千粒重和收获指数较高,可以作为不施穗肥的基肥使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在水稻生长后期表现较明显的脱肥特征,结实率、千粒重和收获指数偏低,在提倡化肥减量政策下,不宜作为不施穗肥的基肥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