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确处理好农村“两委”之间的关系,既关系到农村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的充分发挥,又关系到村民委员会自治权利的充分行使,直接影响着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切实解决和消除农村“两委”班子不协调的问题和因素,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现代农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关注“三农”问题的人大多知道这样一个事实,朱镕基总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或者在内部会议讲话中屡屡提及的一句话就是:“入世后我最担心的是农业。”面对全球经济竞争,中国的“三农”问题,不仅让国务院总理耿耿不寐,中国的经济学人也著文鼓与呼,献计献策,希望找到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让农民不断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民为国之根,农为民之本,农村稳则天下稳。长期以来.各级政府都把“保稳定”作为头等大事。村民自治也好,社会治安一票否决也罢,甚至过去的户籍管理制度,近年来的减轻农民负担、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无一不是遵循这个思路。然而,从经济角度看,做好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关键要解决好发展问题。就像下棋要讲棋眼、治病要找病根,解开“三农”问题的“穴道”,绝招只有一式:持续提高农民收入。惟有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农村经济发展了,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 然而,近年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却一直在迂回爬坡。统计资料显示,1997~2000  相似文献   

3.
《福建农业》2011,(12):35-35
上海嘉定农业信息服务中心从2011年9月起至2012年7月,计划用近一年的时间,走遍“农民一点通”所在的98个涉农行政村,采用面对面、手把手的方式,将培训内容落实到每位村民,让不懂使用“农民一点通”的村民懂得如何使用,原本会用的村民更加善用,预计本轮培训人数累计超过2000人。  相似文献   

4.
1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我国农业正处在“爬坡”时期,之所以说是“爬坡”,有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后面临的困难多,解决农业发展存在的“软、小、散、慢”问题,需要时日.软,中国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软肋,基础不牢;小,农业产业化组织结构不规范,农业经营规模小,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农业效益不高;散、农业投资分散,地区结构、产业结构趋同,农产品竞争力不强;慢,农产品价格低,非农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减弱,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二是实现农业发展新阶段的目标更为艰巨.农村工作有三大目标,保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第一个目标,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比较好地实现了.但第二个目标,几年来一直困扰着我们.第二个目标解决不好,会影响到第三个目标.因此说,“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5.
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下发了3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接连不断。今年全国又取消了农业税.新农村建设已经开局起步.国家支农资金进一步加大……广大农民面对越来越好的政策环境,还“怕”什么呢?最近.笔者走访了河北省鸡泽县部分村庄的农民.鸡泽县有169个行政村.25余万人.农业人口占95%.耕地39万亩.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可以说该县农民的思想基本上是全国广大农民心态的缩影.现将农民的“怕”与盼望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6.
农业、农村、农民,简称“三农”,是目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它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对于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农业大国来说,我们必须给予充分重视,并且予以妥善解决。否则,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即使在目前各项改革措施纷纷出台,国企改革进入关键时期的时候,我们也不能抛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管。  相似文献   

7.
<正>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解决我镇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我镇农村工作,促进农业发展和维护农村稳定必须抓紧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为了解农民增收情况,我对双山镇五个行政村农民就收入增长缓慢问题展开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我认为当前农民增收缓慢的关键是技术,愁的是资金,少的是信息,缺的是带头人。一、现实状况双山镇距嫩江县城南37公里,与农垦九三分局相毗邻,国道111线、国铁齐嫩线纵贯全镇,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完善,是区域物流枢纽。全镇现有农户2065户,农业人口7360人,劳动力  相似文献   

8.
《福建农业科技》2010,(1):41-41
3月1日,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榕举行,全省1400个乡镇视频分会场1.5万个行政村的农民及基层农技人员通过视频传送、短信平台、语音平台与主会场互动,就当下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展开讨论。据了解,这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如此大规模的农业技术远程培训,在全国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包括有关农业、农村、农民的的所有问题,其中,农民收入偏低直接影响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因此,全面分析影响农民增收的逐项原因,对下一步通过改革和完善有关措施,从而加大农民收入,缓解"三农"问题,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正>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9个中央一号文件2月1日发布,今年一号文件的主题是突出农业科技的位置。农业部总经济师陈萌山在解读文件时特别指出,要加快农业人才培育尤其是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包括现代农民培训,着力解决"将来谁来种地"的问题。近年来,经济发达地区"民工荒"问题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然而,人们在关注"民工荒"时,却有意无  相似文献   

11.
12.
“三农”问题触发政改需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镕基总理在“两会”报告中强调,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的重大问题。“十五”期间,要把加强农为基础地位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这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充分认识到“三农”问题的紧迫性,并下决心加以解决。对此,我们应该首先把目光对准——农业、农村和农民。  相似文献   

13.
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精神和物质生活条件,改变农村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我党和国家及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要围绕农业发展使广大农民脱贫致富,重要的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由于生产力的第一因素是人,因此重视和发展职业教育,对农民进行文化知识、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等方面的培训,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则是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任务。现就农村贫困家庭与接受职业教育的关系,特别是从农村家庭在子女教育投资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浅析“三农”问题的现状、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我们党历来都十分重视的问题,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三农问题"一直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最薄弱的环节。三农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原因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 1 我国现行的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弊端 1.1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确。《宪法》第十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土地管理法》第十条规定:"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按可比价格计算,2000年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相当于1978年的3.27倍,年均增长率高达6.4%,为同期世界各国之冠。但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出现停滞现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扩大。实现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曾经被认为是农村奔小康所必需达到的目标,可是这一目标自1989年以来,除了1996年外,其他年份都没达到。2000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仅比1999年增长2.11%,和1997年相比也仅仅增长了10.5%。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农村人口在我国总人口中还会占相…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加入WTO两周年,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全面冲击,何在今后让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真正解决困扰已久的“三农”问题,其关键在于切实保障农民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洪洞县刘家垣乡罗云村村民三三两两地聚集在村里70多岁的老党员贾学义家,在书架上找到自己中意的书认真翻阅。不懂的地方,贾学义还会热情讲解。这个办在贾学义家的“农民书屋”,帮助村民增长了不少农业科技见识。  相似文献   

19.
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方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深刻总结几十年来我们党在处理城乡关系,解决“三农”问题上的实践经验而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思路和方针。统筹城乡,就是改变和摈弃过去那种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传统观念和做法,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清除城乡之间的樊篱,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对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重大经济政策,实行城乡统一筹划,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这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们在“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