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抗旱播种,关键是查地验墒,做到有墒抢墒种,缺墒添水补墒种,无墒坐水造墒种,以坐水播种促抢墒播种。  相似文献   

2.
1、玉米抗旱播种技术干旱地区或干旱年份常采用(1)抢墒播种;(2)提墒播种;(3)深开沟浅覆土播种;(4)明沟深种;(5)开沟等雨;(6)催芽坐水等抗旱播种法。  相似文献   

3.
1、玉米抗旱播种技术:干旱地区或干旱年份常采用(1)抢墒播种;(2)提墒播种;(3)深开沟浅覆土播种;(4)明沟深种;(5)开沟等雨;(6)催芽坐水等抗旱播种法.  相似文献   

4.
1、玉米抗旱播种技术:干旱地区或干旱年份常采用(1)抢墒播种;(2)提墒播种;(3)深开沟浅覆土播种;(4)明沟深种;(5)开沟等雨;(6)催芽坐水等抗旱播种法。  相似文献   

5.
1、玉米抗旱播种技术:干旱地区或干旱年份常采用(1)抢墒播种;(2)提墒播种;(3)深开沟浅覆土播种;(4)明沟深种;(5)开沟等雨;(6)催芽坐水等抗旱播种法.  相似文献   

6.
<正>1坐水播种坐水即是在每个种子坑中注水,以满足种子发芽需水。是一种抗旱型半灌溉技术。坐水播种技术适宜在春旱严重,造成无法按时播种和正常出苗,或由于土壤墒情差,作物出苗率低影响全年产量,出苗后一般能赶上雨季,正常年份降雨基本满足后期生长需要的地区。坐水播种的方法为挖坑或开沟、坐水、播种、盖土,注水的深度一般应超过播种深度,以利于与底墒相接,增强抗旱能力。注水量每穴2~3升,每公顷90~135米3。坐水  相似文献   

7.
坐水即是在每个种子坑中注水,以满足种子发芽需水。是一种抗旱型半灌溉技术。坐水播种技术适宜在春旱严重。造成无法按时播种和正常出苗,或由于土壤墒情差,作物出苗率低影响全年产量,出苗后一般能赶上雨季,正常年份降雨基本满足后期生长需要的地区。坐水播种的方法为挖坑或开穴、坐水、播种、盖土,注水的深度一般应超过播种深度,以利于与底墒相接,增强抗旱能力。注水量每穴2~3升,每公顷90~135米^3。  相似文献   

8.
一、坐水播种 坐水即是在每个种子坑中注水,以满足种子发芽需水,是一种抗旱型半灌溉技术.坐水播种技术适宜在春旱严重造成无法按时播种和正常出苗,或南于土壤墒情差,作物出苗率低影响全年产量.出苗后一般能赶上雨季,正常年份降雨基本满足后期生长需要的地区.坐水播种的方法为挖坑或开沟、坐水、播种、盖土,注水的深度一般应超过播种深度.以利于与底墒相接,增强抗旱能力.注水量每穴2~3升,每亩6~9立方米.坐水播种应优先选择离水源较近的地块,后选择离水源较远的地块.采用坐水播种的方法,町以适时播种,提高播种质量,达到苗全、苗壮的目的.坐水播种要有可靠的水源和取水、运水设备.水源到田间的运水距离,采用畜力运水,不宜大于200米;采用机械运水,不宜大于500米.一般出苗率可达95%以上,增产15~20%.  相似文献   

9.
一、坐水播种 坐水即是在每个种子坑中注水,以满足种子发芽需水,是一种抗旱型半灌溉技术。坐水播种技术适宜在春旱严重造成无法按时播种和正常出苗,或由于土壤墒情差,作物出苗率低影响全年产量,出苗后一般能赶上雨季,正常年份降雨基本满足后期生长需要的地区。坐水播种的方法为挖坑或开沟、坐水、播种、盖土,注水的深度一般应超过播种深度,以利于与底墒相接,增强抗旱能力。注水量每穴2~3升,每亩6~9立方米。坐水播种应优先选择离水源较近的地块,后选择离水源较远的地块。采用坐水播种的方法,可以适时播种,提高播种质量,达到苗全、苗壮的目的。坐水播种要有可靠的水源和取水、运水设备。水源到田间的运水距离,采用畜力运水,不宜大于200米;采用机械运水,不宜大于500米。一般出苗率可达95%以上,增产15-20%。  相似文献   

10.
<正>1.坐水播种。坐水即在每个种子坑中注水以满足种子发芽需水坐水播种适用于旱情严重造成无法按时播种和正常出苗或由于土壤墒情差,作物出苗率低,出苗后一般能赶上雨季,正常年份降雨基本满足后期生长需要的地区。其方法为挖坑或开沟、坐水、播种、盖土,注水深度超过播种深度,以利于与底墒相接,增强抗旱能力。注水每穴2~3升,每公顷90~135立方米。坐  相似文献   

11.
一、坐水播种。 坐水即是在每个种子坑中注水,以满足种子发芽需水,坐水播种适用于春旱严重造成无法按时播种和正常出苗,或由于土壤墒情差,作物出苗率低,出苗后一般能赶上雨季,正常年份降雨基本满足后期生长需要的地区。其方法为挖坑或开沟、坐水、播种、盖土。注水深度超过播种深度,以利于与底墒相接,增强抗旱能力。注水量每穴2~3升,每公顷90~135立方米。  相似文献   

12.
丘陵旱区农作物播种期间 ,往往因干旱影响播种质量 ,导致苗少、苗弱、产量低。为了解决抗旱问题 ,农业科技人员在认真总结生产经验 ,进行抗旱播种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巧用墒情、一播全苗的抗旱播种措施。1 适期早播 ,抢墒播种农谚道 :“时到不等墒 ,墒到不等时”。在作物播期范围内 ,当土壤水分合适时 ,要趁墒早播。春播作物在春季土壤返浆期 ,地温 8~ 12℃时进行播种。返浆以后 ,土壤逐渐干燥 ,这时再种就会遭受干旱。秋播作物小麦的适宜播期为 9月中旬至 10月上旬 ,在适播期内要力争早播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冬前积温 ,培育壮苗 ,扩展根…  相似文献   

13.
1 坐水播种 坐水即是在每个种子坑中注水,以满足种子发芽需水。是一种抗旱型半灌溉技术。坐水播种技术适宜在春旱严重,造成无法按时播种和正常出苗,或由于土壤墒情差,作物出苗率低影响全年产量,出苗后一般能赶上雨季。正常年份降雨基本满足后期生长需要的地区。坐水播种的方法为挖坑或开沟、坐水、播种、盖土,注水的深度一般应超过播种深度,以利于与底墒相接,增强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坐水播种 坐水即是在每个种子坑中注水,以满足种子发芽需水,是一种抗旱型半灌溉技术。坐水播种技术适宜在春旱严重造成无法按时播种和正常出苗,或由于土壤墒情差,作物出苗率低影响全年产量,出苗后一般能赶上雨季,正常年份降雨基本满足后期生长需要的地区。坐水播种的方法为挖坑或开沟、坐水、播种、盖土,  相似文献   

15.
一、坐水播种 坐水即是在每个种子坑中注水,以满足种子发芽需水,是一种抗旱型丰灌溉技术。坐水播种技术适宜在春旱严重造成无法按时播种和正常出苗,或由于土壤墒情差,作物出苗率低影响全年产量,出苗后一般能赶上雨季,正常年份降雨基本满足后期生长需要的地区。  相似文献   

16.
<正>l 抓好“三墒”,用足自然降水宿州市地处淮北平原,秋种期间经常发生于旱、秋旱机率高达 30%-40%,严重影响适时播种和播后出苗。多年实践证明有墒就有苗,足墒夺壮苗,缺墒就缺苗,秋旱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市的降水规律是:7、8月份降水最多,9月以后逐旬递减,10月份大幅度下降。因此,首先要抓好保墒,9月中下旬早中茬秋季作物开始大面积收获,这时可边收边耕,随耕随耙,深耕耙透,做好保墒,防止失墒。如因劳力不足一时不能整地的田块,可用玉米秸等铺盖,做好保墒。其次是抓好抢墒,9月底至10月上旬,如已腾出茬口,又有一定墒情时,凡冬性和半冬性品种要抢墒播种;第三是抓好造墒,对于干旱田块,只要有灌溉条件的,就要争取主动,结合前茬作物抗旱,灌一遍“跑马水”,既有利于前作物,又为秋种适时造墒,起到了一水两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一、坐水播种   坐水即在每个种子坑中注水,以满足种子发芽需水,是一种抗旱型半灌溉技术.坐水播种适用于春旱严重造成无法按时播种和正常出苗,或由于土壤墒情差,作物出苗率低影响全年产量,出苗后一般能赶上雨季,正常年份降雨基本满足后期生长需要的地区.……  相似文献   

18.
<正>1.抢墒播种。当地表干土层厚2~3厘米、耕地土壤在播前遇雨时,为了避免失墒后难以下种,可将播期提早10~15天趁墒播种,但要注意随播随拍实地表,防止跑墒影响出苗。2.提墒播种。若地表  相似文献   

19.
一、选用优种,足墒播种,一播全苗。选用高产抗倒伏品种天塔3、纪元一、京单28等。麦收前后,造好底墒,确保一播全苗,提倡铁茬早播,抢墒播种的播后浇蒙头水。  相似文献   

20.
《河北农业》2006,(12):4-4
入秋以来,我省持续干旱少雨,主产麦区基本无有效降水,致使全省1000多万亩抢墒播种的麦田受旱严重,需及时抢浇补墒水;有140多万亩麦田因旱出苗不全,需查苗补苗;部分造墒播种麦田也开始出现旱情。同时,进入10月份以来,我省气温持续偏高,部分麦田出现旺长趋势,对小麦安全越冬和夺取明年丰收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