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2年以来,安徽农垦龙亢农场与中科院合肥智能研究所、北京农业智能装备研究中心、中国联通安徽分公司等单位进行合作,实施了3000亩小麦、水稻等大宗作物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推动了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变。农场的物联网基地共布设69个高清摄像头、38组传感器、1套研发车载土壤成分快速检测系统,建设2座小型气象站,给21台套农机安装了智能监管系统;在农场及周边发放"沃·农"专用手机180多部,并配套建设了500平方米的物联网演示与控制大厅,初步构建了由远程视频监控、大田数据采集、农机作业监管、  相似文献   

2.
彭英陈楠  施小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458-6461,6507
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技术是世界第三次信息产业革命的代表,将其应用到农业生产管理领域,使农业生产由传统农业转变为智能农业。介绍了物联网、智能农业的相关概念,并以英国发展智能农业为例,分别阐述了英国农业发展的历史阶段、物联网环境下英国智能农业的实施基础以及物联网技术在英国农业种植业、畜牧业、农产品与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现状,呈现了英国现代农业的精细化、智能化,为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让农业农村经济搭上“互联网+”的快车, 本文从3个出发点分析农业物联网应用平台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农业物联网应用平台软件开发部分介绍物联网智能云平台系统, 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建设部分构思了基于农业物联网的示范点整体建设, 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的推广部分讨论如何推进农业专家、农技推广人员和广大农民之间的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4.
正安徽农垦龙亢农场是全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大田生产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安徽省农业物联网培训基地。近年来,农场充分运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科研和农业产业化,推动了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和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发展,初步探索出了  相似文献   

5.
农业物联网为智能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为了提高农业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在深入分析农业物联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农业物联网技术和农产品监测技术,应用传感器、数据传输和3G网络等技术建立了农业信息智能监测系统。描述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和拓扑结构,详细介绍了该系统各子系统的设计方案,并以此促进农业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善当前农业物联网智能网关数据封装标准和通信协议不统一的不足,提出一种三层通信协议的智能网关设计方法,结合该方法完成了智能网关设计。首先定义了智能网关应用层的通信协议、串口通信协议和节点通信协议,三层协议协同完成农业物联网系统的数据封装、处理和传输;其次结合通信协议完成了智能网关软件设计;最后进行了系统测试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经智能网关设计的物联网系统能根据通信协议有效监测农业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度等农业环境信息,并进行相应设备的自动控制。验证了通信协议的正确性和智能网关在农业物联网数据采集和设备控制的有效性,以及构建农业物联网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伴随科技的发展,当前网络技术的运用,物联网的运用。为智能农业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物品的传感器与电子标签及配套的接口装置的数量将大大超过手机数量。如何能够导致智能农业与物联网结合应用,实时动态管理变为可能,使智能农业与物联网充分结合成为一体,不断的完善建立高智商交通的智能系统。  相似文献   

8.
农业复杂大系统的智能控制与农业物联网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复杂大系统智能控制理念,研究农业大系统的控制智能问题是一个富有挑战意义的课题。依据大系统控制理论以及智能控制的定义构造以农业复杂大系统智能控制为核心的智能农业系统架构,并对智能农业的内涵进行了阐述,指出了智能农业应该是以农业大系统智能控制为核心的闭环系统。同时按照网络结构体系论述了物联网的基本含义,首次对智能农业与农业物联网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指出了农业物联网在智能农业大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探讨了与智能农业大系统的接口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地处皖北平原的安徽农垦龙亢农场到处呈现出勃勃生机。龙亢农场占地36平方公里,耕地3.5万亩,目前已经成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第三批发展改革试点城镇、蚌埠龙亢国家农业科技园核心区、财政部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单位、农业部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大田生产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近年来,龙亢农场通过深耕"农"字、铸造"优"字、开拓"闯"字,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发展活力和整体实力,逐步建设成了产业兴旺、生态宜  相似文献   

10.
农业物联网应用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现代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物联网技术逐步应用到现代农业生产中。概述了农业物联网及其基本结构,对农业物联网在农田与温室智能监控、家禽养殖、物流管理与产品追溯以及观光农业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农业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并介绍了云联网技术,探讨了现存的一些问题,展望了农业物联网的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当前我国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智能精确农业可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高效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和改善环境,分析了农业物联网的发展中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农业物联网应用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以人力为主的现有生产模式与劳动力持续减少、人均农业资源匮乏与农业资源利用率低、新农民年轻化与一线劳动力老龄化是阻碍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主要矛盾。依赖智能装备实现精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是解决以上矛盾的重要途径。农业物联网是以挖掘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装备精准化水平、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的新兴技术,集农业信息感知、数据传输、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于一体,并根据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以及农产品物流的重大需求,形成典型的产业应用。本文重点总结了近年来农业信息感知方向在农业个体标识研究与感知机理、工艺的最新发现、农业信息传输方向在低功耗广域网的最新成果、农业智能信息处理方向在农业大数据技术与农业人工智能技术的重大突破,提出以农业业务模型驱动农业业务控制、以设备管理设备的农业物联网架构,人的主要角色是实时数据与价值信息的消费者,农业物联网驱动的农机装备智能化作业是最主要的劳动力来源;进而对比国内外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与集成现状,分析农业物联网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我国农业物联网发展策略,最终得出农业物联网技术的未来研究重点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5月29日,由中国移动物联网联盟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主办、北京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联合主办的“智慧农业创新应用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移动各省及地市公司、中国移动物联网联盟会员企业、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合作单位等智慧农业企业代表近220人参会。参展企业展示了智慧农业终端、农业监测系统、区块链技术等智慧农业应用,与会人员能够在展区内了解、咨询农业解决方案及应用平台。  相似文献   

14.
正连日来,安徽农垦龙亢农场智能温室大棚里绿意盎然,水稻秧苗床一派生机。图为场农技人员正在为水稻秧苗做"体检"。龙亢农场运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建成智能温室大棚5000平米,其中移动苗床4500平米,可随时调节光、温、水,专门承担水稻、特种瓜果蔬菜的培苗,每年可完成3100亩水稻秧苗和600万株瓜果蔬菜苗的订单。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物联网技术的体系概况,从江苏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和农业物联网的应用研究水平出发,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能够提供高速率远程接入和信息共享的智能农业管理系统.根据项目实施情况,总结了农业物联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李峰 《中国农垦》2021,(2):19-21
"力争通过科研项目,再投入3亿元,把龙亢农场打造成为中国智慧农业的标杆,成为出模式、出成果、出经验的农业硅谷;打造成为高通量分子育种国家实验室……"2020年11月24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王儒敬研究员在龙亢农场调研对接智慧农业项目时这样说.龙亢农场农业科技水平和发展前景从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总结目前我国农业生产领域物联网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的基础上,结合产业链条中对物联网技术的实际需求,综述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系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面向智能农业的物联网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物联网技术已经成为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因其巨大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阐述了物联网的概念、技术架构及关键技术,介绍了其在智能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可以看出,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智能农业生产中,能够改变粗放的农业经营管理方式,降低劳动力成本,从而引领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物联网技术在西红花生产上的应用具有创新性。阐述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西红花智慧农业系统设计方案,并分析了该系统的建设特点与应用价值。基于物联网的西红花智慧农业系统方便地将西红花种球智能种植管理从桌面延伸到生产现场,让生产现场实时在线,从而实现西红花栽培与数字世界的完美融合,必将引领西红花精确栽培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今年来物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农业也成为许多业内人士的谈论热点话题,本文主要阐了物联网与智能农业的相关内容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