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研究以棉属(Gossypium)的栽培种草棉(C.herbaceum L.)、亚洲棉(G.arboFeumL.)、陆地棉(G.hirsutum L.)和海岛棉(G.barbodense L.)为材料,通过种间杂交产生二元、三元和四元杂种F_1,首先进行同染色体组内的种间杂交,然后用0.2%秋水仙碱溶液处理(亚洲棉×草棉)F_1获得双二倍体,并进一步以该双二倍体与陆地棉或(陆地棉×海岛棉)F_1进行正反交,产生三元杂种F_1和四元杂种F_1。形态学研究表明,各二元、三元和四元杂种的F_1均生长旺盛,两个二元杂种F_1的叶片和花器或表现为明确的显隐性关系或超过双亲的平均值(如叶片的长度和宽度)。三元和四元杂种F_1在叶形和花器形态上表现了三个和四个棉种的一些性状。这表明把几个栽培棉种的某些性状组合于同一杂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获得了纤毛鹅观草(2n=4x-28,SSYY)、竖立鹅观草(2n=28)和鹅观草(2n=6x=42,SSHHYY)之间3个组合的种间杂种。杂种F_1生活力强,分蘖旺盛,形态上基本呈双亲的中间型。竖立鹅观草与纤毛鹅观草的杂种F_1自交结实率为55%,其他两个杂种F_1自交结实率为0,F_1花粉母细胞中期Ⅰ染色体配对构型和平均臂配对频率(C)(竖立鹅观草×纤毛鹅观草)F_1为12.49+1.21+0.60Ⅰ,C=0.935;(纤毛鹅观草×鹅观草)F_1为11.59+1.58+8.74Ⅰ,C=0.910;(竖立鹅观草×鹅观草)F_1为12.30+0.88+8.64Ⅰ,C=0.884.经3个杂种F_1配对资料分析。它们最适合的数学模型分别为2:2,2:2:1和2:2:1。笔者认为。竖立鹅观草亦为一完全的异源四倍体。其染色体组为SSYY。与纤毛鹅观草的S、Y染色体组相同。与鹅观草对应的S、Y之间也是一致的。从细胞学分类结合形态特征考虑。将竖立鹅观草划为纤毛鹅观草的一个变种可能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3.
新疆南疆9种不同林果树木腐烂病菌无性形态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南疆不同林果树木寄主来源腐烂病菌无性形态比较,为病原菌的准确鉴定及摸清病原菌间亲缘关系提供理论依据。观察分生孢子器在寄主表皮着生状态;挑取病样子实体进行切片观察分生孢子器纵横切面、分生孢子形态特征;将不同寄主来源腐烂病菌接种于PDA培养基上,观察记录菌落颜色、形态和产孢体形态特征。不同寄主来源分生孢子器表生、半埋生或者埋生于树皮之上;分生孢子器腔室数量不同,纵横切面大小存在明显差异;分生孢子有腊肠形和香蕉形两种;在PDA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异。依据无性形态鉴定,梨壳囊孢菌(C.carphosperma Fr.)、苹果壳囊孢菌(C.mandshurica Miura)、桃壳囊孢菌(C.leucostoma Sacc.)、胡桃壳囊孢菌(C.juglandis(DC)Sacc)和柳属壳蕉孢菌(C.salicis Rab.)相似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木灵藓Orthotrichum anomalum Hedw.、多枝缩叶藓Ptychomitrium polyphylloides (C. Muell.) Par.、宝岛绢藓Entodon taiwanensis Wang et Lin.、沙氏绢藓Entodon sullivantii (C. Muell) Lindb.、长柄绢藓Entodon macropodus (Hedw.) C. Muell.、斜枝长喙藓Rhynchostegium inclinatum (Mitt.) Jaeg.、锦叶藓Dicranoloma dicarpum (Nees) Par.7种孢子的形态特征.在近极薄壁区的有无及形态、萌发孔类型等方面有区别显示了不同种之间的遗传分化.从孢粉萌发孔演化方面看,与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比较,苔藓的近极萌发孔是处于原始位置.藓类孢子的进化不是同步的,具有交叉性状.从孢粉学角度说明苔藓植物在高等植物中是较原始的,也为苔藓孢子形态研究、分类及系统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了河南三种松树上的疱锈病菌锈孢子表面形态。结果表明,华山松上的锈孢子形态与东北的红松及国外的五针松类疱锈菌形态一致,应定为茶藨生柱锈菌[Cronartium ribicola J.C.Fisch.eX Raben.)。油松和黄山松上的锈孢子形态与马尾松及其他二针松类的松、芍柱锈菌[Cronartium flaccidum (Alb.et schw.)wint.)形态一致,应定为同种。  相似文献   

6.
部分蔷薇属植物远缘杂交亲和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寒野生蔷薇种质单瓣黄刺玫(Rosa xanthina f.normalis)、刺玫蔷薇(R.davurica Pall.)、野蔷薇(R.multiflora Thunb.)、深山蔷薇(R.marretii Levl.)、突厥蔷薇(R.damascene Mill.)和现代月季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野生蔷薇与现代月季远缘杂交,研究野生蔷薇与现代月季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及克服方法。试验共设杂交组合31个,授粉2 026朵,获得杂交果实393个,杂交种子452粒,杂交实生苗121株。结果表明,野生蔷薇与现代月季花粉萌发率差异较大,花粉萌发率与座果率呈一定相关性。远缘杂交表现出高度不亲和,采用重复授粉、激素处理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现代月季效果显著。正反交杂交结实率差异较大。现代月季品种间杂交亲和性表现也有较大不同。  相似文献   

7.
应用ISSR技术对有棱丝瓜[Luffa acutangula(L.)Roxb.]与普通丝瓜[Luffa cylindrica(L.)Roem.]及其种间杂种F1、F2代的遗传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基因组DNA间具有很高的多态性,双亲的遗传相似系数仅为0.395,F_1的条带主要表现为双亲互补带型,F_1、F_2并没有明显向双亲任何一方遗传的倾向,F_2的遗传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8.
采用Bousquet等创立的幼虫原生刚毛标记分类法对步甲属Carabus L.切鞘步甲亚属Apotomopterus Hope中的普通步甲南岭亚种Carabus(A.)sauteri nanlingensis Deuve et Tian、舜步甲南岭亚种C.(A.)shun floridus Cavazzutiet Ratti、石坑崆步甲C.(A.)shikengkong Deuve et Tian和阿氏步甲粤北亚种C.(A.)arrowi yubeicus Deuve et Tian的一龄幼虫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编制了这4种步甲一龄幼虫的分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9.
甘蔗×斑茅远缘杂种的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采用染色体Giemsa—C带分带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电泳频谱分析方法对野生种斑茅(Saccharum arundinaceum Retz.)与甘蔗的远缘杂交后代进行鉴别分析。结果表明,F_1代崖城73/07(2n=68)、崖城75/283(2n=68)染色体数组成为n+n型,染色体带型和同工酶谱均表现为父、母本综合型,崖城57/25(2n=110)、崖城73/512(2n=110)则分别与其母本相似。据此认为,4个待定材料中,仅前二者是真实的斑茅远缘杂交后代。 根据上述结果分析了斑茅对甘蔗育种尚无实质性贡献的原因,认为该野生种之育种性能与其染色体带型有关。最后,讨论了同工酶分析及染色体分带作为杂种鉴别方法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海南省胡椒科(Piperaceae)胡椒属(Piper L.)植物新记录种变叶胡椒(Piper mutabile C. DC.),并简要描述了该种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等。  相似文献   

11.
对薏苡仁粉,糖化液、乳酸发酵饮料等有效成份在加工中的变化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表明,薏苡仁乳酸发酵饮料中仍含有薏苡仁油等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2.
东亚薏苡遗传资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2006年,通过对南宁、玉林、百色等广西部分地区薏苡种质资源进行考察,共收集到117份栽培和野生薏苡资源,并种植在试验地保存.通过对这些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进行观察鉴定,并选择农艺特性好的材料进行育种,目前已育成3个品种,可应用于农业生产.为了了解来源于中国广西、日本、韩国的薏苡的多样性,对77份薏苡资源进行SSR分析,结果表明,按亲缘关系可将77份薏苡资源分为两大类群.其中3份来自韩国的薏苡资源遗传背景非常相似,组成一个大类群;其余薏苡资源则构成另一个大类群.研究还发现,种质材料的遗传差异与其地域来源没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中日韩三国薏苡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的77份薏苡材料在广西南宁集中种植,依照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IPGR I)提供的农艺性状鉴定方法来进行田间观察鉴定和数据采集,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三国薏苡种质在株高、叶面积、有效分蘖数、主茎直径等形态特征和生育特性上有着明显差异;日本和韩国的薏苡生长情况较差,明显不适应在我国南方生长,在生产上直接应用意义不大。研究结果可为薏苡的起源进化、遗传育种以及野生薏苡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等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形态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对薏苡属栽培种(CoixLacrymajobiL.)和野生种(C.agrestisLour)及其种间杂种F7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酯酶同工酶分析,进一步证明了种间远缘杂种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汉字“”、“箕”和“米”字甲文、篆文、隶文造型与薏苡 (Coix)形态解剖结构的比较 ,结合前辈们的研究成果 ,判定甲文“”、“箕”和“米”是对薏苡果实 (总苞 )脱壳过程即远古舂取薏米仁的描述  相似文献   

16.
薏苡生育期中叶片光合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田间栽培的薏苡[Coix lacryma-jobi(L.)var.frumentacea Makino]为材料,对薏苡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的光合速率等光合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薏苡全生育期中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在苗期较低,营养生长旺盛期含量提高,分蘖末期到穗花期初期达到最高值后又逐渐降低。生育期中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和水分利用效率(WUE)都呈单峰曲线变化,其中Pn和E的高峰较明显,WUE在全生育期中起伏变化较小。晴天条件下,Pn、E和气孔导度(gs)从早晨开始随光合有效辐射(PAR)和气温同步升高,Pn和gs在11:30左右达到高峰值后即呈下降趋势,E则在下午出现另一峰值。由叶片可溶性糖与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比值计算的C/N比在成熟期最高,穗花期其次,苗期和分蘖期较低,这可能是有利于穗发育和开花的碳氮代谢特性。  相似文献   

17.
劳动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我国文字的象形、会意等特征都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 ,文字的演化经历了从个别到一般地过程。从薏苡的栽培过程也可以看出文字的演化也是如此。本文通过三条殷墟卜辞 ,可以得出在薏苡的栽培过程中前人不断推进生产力发展 ,也能了解文字的形成过程 ,从而促进我国文字的演化 ,推动文字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18.
19.
利用差异明显的6个高代自交系组配了7个杂交一代组合,观察杂交一代苦瓜的皮色、果形、瘤状、果长、果径等形态特征和主蔓第一雌花节位、雌花率等与双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正交或反交后,F1代苦瓜的皮色介于双亲之间或偏向于浅色,果形亦介于双亲之间;尖瘤与圆瘤的正反交,F1代苦瓜均出现尖瘤,表现为尖瘤显性遗传;杂交一代主蔓第一雌花节位多数介于双亲之间,少数比双亲低。主蔓35节内雌花率介于双亲之间,并有倾向低雌花率的趋势;长形果与短形果的正反交,F1代果实均出现长形果,表现为长形果显性遗传;果径和果肉的正反交,F1代果径和果肉几乎介于双亲之间,并有倾大值亲本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旨在进一步明确该杂交棉F2代与F1代相比在产量和品质方面的下降趋势和程度,为更好地发掘和利用F2代杂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在南疆广适种植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57号的F1和F2代为试验材料,设置3种种植密度,分取6个铃位,按照《棉花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对其进行农艺经济性状与纤维品质的调查、鉴定和评价,最终对F1和F2代杂交种进行产量比较。[结果]在铃重、衣分和子指空间分布上,F2代比F1代丰产株型的竞争优势略有减弱;纤维品质表现上,也有R代分离造成的下降趋势,但均没有达显著性差异。[结论]最终皮棉产量,F2代则以22.5万彬hm^2高密度种植为最高,F1代以18.0万株/hm^2。种植密度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