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近日,伴随神舟九号3名航天员飞天的成功,返回的搭载物品逐一亮相。搭载五大类近百种农作物种子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党委书记李开民介绍,他们这次搭载了小麦、水稻、棉花等五个大类近百种农作物的种子。  相似文献   

2.
蔬菜空间诱变育种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国内蔬菜空间诱变育种的研究现状,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返回式卫星及高空气球搭载的蔬菜品种种子,经地面多年选育,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果。展望了蔬菜空间诱变育种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在S-紧空间中讨论了几个S-分离空间之间的关系。给出了S2-空间成为空间,空间成为空间的一个充分条件。主要结论有设X是S-紧空间,且X具有有限半开集可交性.则:1)若X是S2-空间,则X是空间;2)若X是S2-空间,则X是空间;3)若X是-空间,则X是-空间。  相似文献   

4.
近20年来,中国已经对50多种花卉的种子、组织培养材料等进行了卫星或高空气球搭载。研究表明在搭载过程中,空间环境对花卉种子萌发、生长发育、性状的遗传变异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卫星搭载后空间环境对花卉表型性状、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学效应、在分子水平对其遗传物质的影响及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在S-紧空间中讨论了几个S-分离空间之间的关系。给出了S2-空间成为S3-空间,S3-空间成为S4-空间的一个充分条件。主要结论有设X是S-紧空间,且X具有有限半开集可交性,则:1)若X是S2-空间,则X是S2-空间;2)若X是S2-空间,则X是S4-空间;3)若X是S3-空间,则X是S4-空间。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研究植物空间诱变育种,比较经返回卫星搭载的蒙农杂种冰草干种子与未经搭载的对照种子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细胞核畸变、染色体行为。结果表明:空间诱变促进了冰草种子根尖核畸变的产生,其中以单微核为主;空间诱变还导致其染色体畸变。  相似文献   

7.
严欢  张新全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486-487,580
[目的]研究空间条件对牧草种子的诱变效应。[方法]以未搭载种子为对照,观察经"实践八号"卫星搭载后的长江2号多花黑麦草和宝兴鸭茅种子的标准发芽率、物候期和农艺性状。[结果]搭载后长江2号多花黑麦草种子的发芽率为98.34%,宝兴鸭茅为78.66%,均高于对照,但发芽势均略降低。与对照相比,搭载后长江2号多花黑麦草的生育天数稍微增加,宝兴鸭茅的生育天数有所减少,均无明显差异。搭载后长江2号多花黑麦草的后期生长速度比对照快,宝兴鸭茅生长上相对于对照表现为先快后慢。搭载后长江2号多花黑麦草各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远远大于对照,宝兴鸭茅的分蘖数与小穗数明显减少。[结论]空间搭载出现了变异植株,改良了牧草种质,可以获得有价值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8.
苜蓿种子空间诱变生物学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苜蓿种子空间诱变的生物学效应。[方法]3个品系的苜蓿种子搭载"实践八号"育种卫星飞行,返地后,对其种子出苗率、株高及生长速度等指标进行测试。[结果]卫星搭载对苜蓿种子有显著的诱变效应,主要表现在子叶畸变、株高变异范围和生长速度等方面。通过初步筛选,在搭载当代获得了高株变异,但该变异是否可遗传还需进一步研究确认。搭载的3个品系在子叶畸变率(10%~18%)、株高变异范围(比对照增加30%~150%)、入选变异高株数(5~7株)等方面不同,说明3个品系的搭载效率存在差异。[结论]通过空间诱变可获得有价值的变异材料,服务于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9.
张振环  尹淑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425-7426
[目的]探索空间条件对草地早熟禾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将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巴润(baron)干种子进行了蒸馏水和硼酸处理后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以未搭载干种子作为对照。种子搭载返回后进行发芽试验和田间小区种植试验,观察不同处理种子发芽及幼苗的生长速度、株高、分蘖数等生长情况。[结果]空间条件作用促进了草地早熟禾种子的萌发,特别是对经硼酸预处理的种子的发芽具有明显的影响 与地面对照相比,空间条件对草地早熟禾的植株高度、生长速度、分蘖数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发现生长矮化或分蘖数更多的植株。[结论]空间条件可对草地早熟禾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是坚持城乡统筹,进一步提升农村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水平。充分发挥规划对城乡功能提升、资源整合、形象塑造等方面的引领作用,优化市域空间格局,强化城市集约发展,确保乡村空间开敞,形成特色鲜明的组团式片区结构。  相似文献   

11.
南稻也有春天——访华南农业大学陈志强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1987年在卫星上首次搭载种子和微生物以来.只要有条件.航天器中总要搭载一些植物种子。而参与这一实验的研究机构几乎遍布全国,其中.华南农业大学陈志强教授成为摘得“第一桶金”的人。他通过航天搭载水稻种子,空间诱变育种直接育成的优质稻新品种——华航1号.成为中国第一个利用空间诱变技术育成通过国家级品种审定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水稻航天诱变育种的研究动态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稻航天诱变育种是将水稻干种子搭载返回式航天器(卫星),经过空间诱变作用产生变异,在地面选择有益变异培育新种质、新品种的育种方法。与常规育种相比,航天诱变育种具有诱变频率高、变异幅度大、育种周期短、有利突变体多等特点。目前普遍认同产生变异的主要因素有微重力、强幅射、转座子活化和高真空等,并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水平以及细胞学水平开展空间诱变机理研究,取得了可喜进展。我国自1988年首次通过卫星搭载开展水稻航天诱变育种以来,已有9个育成品种通过了省级审定,其中“华航一号”等4个品种通过了国家级审定。鉴于水稻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具有的独特优势,其可望成为推动21世纪水稻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空间条件对不同水稻品种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植物种子,在微重力、重粒子强辐射、高真空和地磁场等地面无法模拟的空间条件的综合诱变作用下,后代出现多样性的性状分离,且多数变异性状能在后代重现,表明空间条件对植物的遗传性具有诱变效应,故可把空间诱变作为一种新的诱变育种方法[1~4].  相似文献   

14.
芝麻空间诱变品系(种)的DNA指纹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孙建  涂玉琴  张秀荣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2):2696-2701
 【目的】揭示芝麻空间诱变品系(种)的DNA水平上的变异,探讨芝麻空间诱变的分子机理,以期为作物空间诱变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首次应用AFLP标记对芝麻空间诱变的3个品系(种)及原始对照种豫芝4号(未搭载处理的留地种子)进行DNA指纹分析。【结果】随机组合的30对AFLP引物对原始对照种及3个空间诱变品系(种)进行扩增,共获得1176条DNA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625条,多态性位点比率为53.15%,每对引物均扩增出多态性,并且每一个空间诱变品系(种)与原始对照种间均扩增出多态性DNA谱带。利用NTSYS软件进行类平均法(UPGMA)聚类发现3个空间诱变品系(种)明显地聚在一起,与原始对照种存在较大差异。【结论】通过空间诱变能够在DNA水平上导致芝麻遗传物质变异,空间诱变是一种有效的育种途径。AFLP是一种研究植物空间诱变材料的高效率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空间条件对棉花种子及其后代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8年和1990年,利用我国发射的返地卫星,先后搭载了五个不同类型的棉花品种的脱绒干种子,在空间飞行8天返地后,对其后代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种植在田间的试验材料虽于1991年6月8日受严重雹灾,但仍得到一些初步结果。1)搭载种子的后代具有一定的生长优势,并出现同工酶酶谱的变化。SP1尤其是刚返地后即行播种的SP1,在生长势、同工酶谱及叶片的组织、结构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如北农1号、泗棉2号、中棉所12号的发芽率比CK高15%~25%;泗棉2号和中棉所12号的出苗率比CK高35%和10%;晋棉5号和中棉所12的出南天数分别比CK平均…  相似文献   

16.
李大江在贵州省兴义市开了一家“满城香”牛肉馆,主要经营牛肉干巴、岗牛肉等,兼卖米粉和面条。开业近两年,生意一直惨淡。 李大江闲来无事,坐在店门口,打量旁边的几家餐馆,这一看就看出了自己的问题:一是经营内容没有特点。  相似文献   

17.
空间辐射对植物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间环境具有强辐射、高真空、微重力、变化的磁场等特点,与地球环境有所不同,对进入其中的生物具有诱变作用。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空间生物学实验以来,空间环境的生物学效应一直受到科学家的关注,许多国家进行了大量植物种子的搭载实验,获得了作物的优良品种,并研究了空间辐射环境引起植物种子变异的特点、规律和机制。综述了空间辐射对植物学性状、细胞学效应、生理生化特性、蛋白质组和基因组的影响,以及空间诱变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春小麦空间诱变SP_2的SSR标记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空间搭载对小麦的诱变效果,以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的小麦品系为试材,对SP2的DNA分子标记突变频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对SSR引物共扩增出3种突变类型:扩增片段增多、扩增片段减少和扩增片段长度有差异。出现的单一突变类型居多,在同一品系的个体上同时出现多类型突变的情况很少。突变频率在供试的品系之间以及SSR染色体位点都存在差异。该研究又以7个EST-SSR标记对上述SP2个体的扩增结果显示,与一般的SSR位点相比,EST-SSR标记检测到的突变类型单一,仅有"扩增片段增多"一种类型,且突变频率普遍较低,大部分基因位点无突变发生。表明空间搭载对小麦基因组产生的诱变主要发生在重复序列区,基因表达区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第22颗卫星搭载种子和实践八号搭载3个品种诱变选育的稳定株系蛋白质、直链淀粉含量及与食味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空间诱导稻米的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与对照品种相比有明显的改变,后代中容易出现高蛋白质含量材料。2.米饭硬度值低的品种经空间诱导处理后,后代中硬度值低于对照品种株系比较少,而当对照品种食味较差,米饭硬度值较高的品种经过空间诱导后,后代株系中超亲现象比较多,硬度值降低明显。3.食味较差的品种经过空间诱导处理后能改善品种的食味,后代中优质食味米选拔几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利用返地式科学卫星搭栽水稻-晚明恢63、外七、湘哥和北K15等纯系干种子,由于空间环境条件的综合作用,搭载的品种均产生了变异。从诱变后代的突变体中选育出对三系籼型不育系具有恢复能力的品系,经与各种类型的不育系测交均筛选出优势强的组合。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空间诱变是促进杂交水稻进一步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