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巢湖打捞的新鲜蓝藻藻泥为处理对象,利用冻融破壁的方式获得藻蓝蛋白(phycocyanin,PC)粗提液。采取两步盐析初步纯化粗提液获得PC,再用纤维素(Cellufine A-500)阴离子交换树脂中度纯化PC,最后用羟基磷灰石(HA)柱高度纯化PC。结果表明,在室温25℃下,两步盐析(NH_4)_2SO_4的最佳摩尔浓度分别为1.0mol·L~(-1)和1.8 mol·L~(-1),PC纯度(A_(620)/A_(280))达到2.168,PC回收率可达37.5%。再经Cellufine A-500和HA两步柱层析纯化,PC纯度(A_(620)/A_(280))分别达到3.211和4.133,回收率分别为20.3%和7.2%,纯度达到试剂级纯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赵冰冰  张发宇  陈裕  汪家权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345-5347,5392
[目的]研究不同冻融条件对破壁提取巢湖水华新鲜蓝藻中藻蓝蛋白的影响,为后续提取纯化试剂级藻蓝蛋白提供支持。[方法]在各种条件下,冻融破壁后,利用粗提液中藻蓝蛋白即PC纯度和得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不同冻融次数、不同含水率和不同冻融介质对藻蓝蛋白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粗提液中PC纯度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而依次减小,PC得率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PC纯度和得率随着含水量的增大呈现先持平后降低的趋势;在不同冻融介质的试验中,通过比较得出最优的冻融介质为浓度0.0025mol/L的PBS缓冲溶液。[结论]对于冻融储存时间较长的巢湖新鲜蓝藻,最优的试验条件是选用浓度为0.0025mol/L的PBS缓冲液作为冻融介质,在含水率为96.O%~97.5%区间冻融次数仅需1次,即可得到最优的PC的纯度和得率。  相似文献   

3.
以实验室培养的水华蓝藻单种[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M.A)、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M.F)、惠氏微囊藻(Microcystis wesenbergii,M.W)、鱼腥藻(Anabaena sp,A.s)]以及野外新鲜水华蓝藻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细胞破碎方法和提取剂种类,筛选并优化藻蓝蛋白荧光分析法的前处理技术。结果表明,冻融试验中,冷冻温度与提取剂添加顺序对蓝藻细胞破碎率无显著影响;以去离子水为提取剂时,冻融2次即可达到最佳破壁条件;在冻干试验中,蓝藻真空抽滤在滤膜上能提高蓝藻细胞的破碎率;综合比较冻融和冻干,后者对蓝藻细胞的破碎效率高于前者;对比3种提取剂对藻蓝蛋白的提取效率,去离子水对藻蓝蛋白的提取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R-藻蓝蛋白抗过敏功效,以坛紫菜为原料,通过25%~35%硫酸铵盐析和DEAE-Sepharose Fast Flow、Sephacryl S-200 HR两步柱层析获得了高纯度的目的蛋白(A620/A280〉6.0).SDS-PAGE显示,该蛋白质由分子质量为17.7 ku和20.5 ku的两个亚基组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得其在620 nm、555 nm有两个特征吸收峰,可确认其为R-藻蓝蛋白.热稳定性和pH值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R-藻蓝蛋白在低于35℃、pH=4.0~9.0条件下光谱性质相对稳定.动物实验结果表明,100μg/mL高纯度R-藻蓝蛋白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IgE水平;细胞实验结果表明,40μg/mL R-藻蓝蛋白能够降低细胞因子IL-4、IL-13的蛋白质分泌量;基因表达量分析结果显示,R-藻蓝蛋白能够降低IL-4在淋巴细胞中的表达量.可见,坛紫菜R-藻蓝蛋白通过促使CD4+T cell向TH1型转化发挥抗食物过敏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普通念珠藻藻蓝蛋白的提取及开发提供试验及理论基础。[方法]以普通念珠藻为材料,比较藻体及细胞的破碎方法、提取液类型及饱和硫酸铵浓度对藻蓝蛋白提取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利用发酵法破碎藻体和细胞,0.05 mol/L的KP缓冲液(pH值7.2)作为提取液,经过30%~50%饱和硫酸铵盐析和DEAE-Toyopeal 650 S离子交换柱层析后,藻蓝蛋白纯度达2.51,最大紫外-可见吸收峰位于616 nm。[结论]普通念珠藻藻蓝蛋白分离提取较为理想的程序为:藻粉→0.05 mol/L KP缓冲液(pH值7.2)浸泡→发酵法破碎细胞→35%~50%饱和硫酸铵盐析→DEAE-Toyopeal 650 S柱层析→较纯的藻蓝蛋白。  相似文献   

6.
地木耳藻蓝蛋白α和β亚基分离纯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过研究建立了盐析、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的分离纯化程序,从地木耳(Nostoc commune)细胞中分离纯化出藻蓝蛋白的α和β两个亚基,其纯度(A615/A280)为5.7,最大吸收峰为615 nm,荧光发射峰为560 nm,α和β亚基的分子量分别为18.1 kD和19.1 kD。  相似文献   

7.
以巢湖新鲜蓝藻藻泥为原料,通过冻融破壁的方法获得藻蓝蛋白粗提液,采用粉末活性炭法-羟基磷灰石柱层析法纯化藻蓝蛋白。在粉状活性炭法的研究中,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粒径、添加量、藻蓝蛋白浓度和时间对藻蓝蛋白的提纯效果,并与羟基磷灰石柱层析法联用以优化高纯度藻蓝蛋白的提取纯化工艺组合。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法纯化藻蓝蛋白的最优条件是粒径400~500目,藻蓝蛋白浓度1.0 mg·mL-1,添加量100 g·L-1和吸附时间15 min,经羟基磷灰石柱层析法纯化后,藻蓝蛋白纯度可达4.51,回收率为36%。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藻蓝蛋白的纯度,研究采用两步盐析法(1步除杂,2步沉淀)对螺旋藻中的藻蓝蛋白的纯化方法进行考察。从盐析时间、硫酸铵饱和度和p H 3个因素考察,对两步盐析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除杂最优工艺为:硫酸铵饱和度20%,p H为6. 8,盐析时间20 min,沉淀最优工艺为:硫酸铵饱和度40%,p H6. 8,盐析时间15 min,最终得到纯度为2. 77的藻蓝蛋白。  相似文献   

9.
珊瑚藻藻红蛋白分离纯化技术及光谱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藻红蛋白(PE)具有特征性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是一种新颖的荧光分子探针.经反复探索研究建立了盐析、离子交换层析、羟基磷灰石吸附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的分离纯化方案,从珊瑚藻中分离纯化出R-藻红蛋白(R-PE),其纯度[D(565nm)/D(280nm)]高达11.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冷冻离心温度、冷冻离心转速和不同盐析剂浓度对盱眙野生地皮菜中蓝藻蛋白提取纯度的影响,从而得到蓝藻蛋白最佳提取条件为:冷冻离心时温度为4℃,冷冻离心转速为10 000 r/m in,硫酸铵盐析浓度为6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犬血清IgG的纯化方法。[方法]采用硫酸铵盐析法结合SephadexG-200凝胶柱层析提取纯化犬血清IgG,利用SDS-PAGE电泳和免疫印迹法鉴定所得产品的纯度和免疫活性。[结果]获得的纯化犬血清IgG的SDS-PAGE图谱中存在2条蛋白条带,表明获得了高纯度的犬血清IgG;重链分子量为58kD,轻链分子量为27kD,IgG分子量为170kD。特异性检测发现犬血清IgG重链和轻链都能与鼠抗犬血清IgG抗体结合,表明纯化犬血清IgG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结论]硫酸铵盐析法结合SephadexG-200凝胶柱层析可获得纯度高、活性好的纯化犬血清IgG,为犬血清IgG相关的免疫学试验提供了高质量的免疫材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鱼腥藻藻蓝蛋白的提取进行优化,并对藻蓝蛋白粗品进行分离纯化、凝胶电泳以及抑菌作用研究。[方法]采用反复冻融法提取藻蓝蛋白,液相色谱分离纯化藻蓝蛋白,SDS-PAGE电泳分析蛋白质成分,并利用96孔板法培养、酶标仪浓度检测,进行抑菌作用研究。[结果]藻蓝蛋白提取的最佳条件为固液比1∶1 g/ml,冷冻时间60 min,硫酸铵饱和度为60%。藻蓝蛋白的最大吸收光是620nm。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3种蛋白质,标记为PC-1、PC-2、PC-3。SDS-PAGE电泳可知,PC-1和PC-2的分子量在14~18 kD。PC-2对苏云金芽孢杆菌和藤黄叠球菌有较弱的抑菌作用。[结论]为鱼腥藻藻蓝蛋白的提取、纯化和性质研究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浸矿剂硫酸铵(NH4)2SO4胁迫下稀土离子钇的毒性研究。[方法]选择蚯蚓作为土壤生态环境污染指示生物,采用滤纸接触法研究硫酸铵胁迫下稀土钇( Y)对蚯蚓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①稀土钇单一染毒,蚯蚓的48 h 半致死率浓度为 LC50=213.41 mg/L、24 h半致死率浓度为 LC50=322.63 mg/L。②硫酸铵单一染毒下,蚯蚓的48 h半致死率浓度为 LC50=13.89 g/L、24 h半致死率浓度为LC50=15.05 g/L。③低浓度10 g/L的硫酸铵与稀土钇复合染毒,蚯蚓的48 h半致死率浓度LC50=198.65 g/L、24 h 半致死率浓度 LC50=399.85 g/L;中浓度14 g/L的硫酸铵与稀土钇复合染毒,蚯蚓的48 h半致死率浓度 LC50=167.3 mg/L、24 h半致死率浓度 LC50=256.73 mg/L;高浓度20 g/L的硫酸铵与稀土钇复合染毒,蚯蚓的48 h半致死率浓度 LC50=31.03 mg/L、24 h的LC50=127.65 mg/L。[结论]低浓度的硫酸铵降低稀土钇对蚯蚓的毒性,产生一定的拮抗作用。中浓度的硫酸铵增加稀土钇对蚯蚓的毒性,产生较明显的协同作用。高浓度硫酸铵显著增加了稀土钇对蚯蚓的毒性。稀土钇染毒下蚯蚓死体更易断裂,而活体对针刺反应相对不灵敏。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利用犁头属真菌蓝色犁头霉发酵生产壳聚糖,探索了廉价并能高产壳聚糖的液态发酵培养基配方.通过对比农副产品对菌丝体产率的影响.最终确定出最佳的培养基组份为:糖蜜8%,棉籽壳20%,硫酸铵1%.得到菌丝干重为17.3g/L,粗壳聚糖为1.4g/L,通过检测得到该产品脱乙酰度为84.47%,纯度为79.5%.  相似文献   

15.
鸡血液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硫酸铵盐析法在乙酰胆碱酯酶分离纯化中的效果,从而利用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变化反映农药的污染情况。[方法]采用硫酸铵盐析和等电点区分的方法从鸡血中提取乙酰胆碱酯酶,并探讨其适宜的pH值范围。[结果]结果表明:pH值4.5左右大量的杂蛋白能被除去,可获得较高乙酰胆碱酯酶得率;采用饱和度为50%~60%的硫酸铵盐析效果较好,据此得出较佳的提取工艺。[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后续鸡血AChE的提取、分离、纯化等工作提供了相应的参考,同时为利用乙酰胆碱酯酶指示环境受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污染的后续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不同保存条件下云杉八齿小蠹总DNA提取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云杉八齿小蠹总DNA的提取方法。[方法]将野外采集的云杉八齿小蠹分别保存在95%的酒精浸泡、自然风干和-40℃条件下,采用改良CTAB法、KAc法、盐析法和SDS法对不同保存条件下样品材料总DNA进行提取。[结果]结果表明,4种方法均可从95%酒精浸泡标本和-40℃冻存样品中提取出高质量的总DNA,相比之下改良CTAB法最为简单、高效、经济。以COI的通用引物对所提取的总DNA进行扩增检测,结果表明,采用改良的CTAB法可以从95%的酒精浸泡样品和-40℃冰存样品DNA中扩增出清晰的单一条带,片段大小700bp,经与已知昆虫的COI片段分子量对比,可以初步断定其为COI片段。[结论]该研究结果为今后小蠹类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氢氧化钙为絮凝剂,对海水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絮凝工艺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絮凝时间为60~ 80 min、氢氧化钙添加量为0.6~0.8 g/L和藻液pH为8~10时,最有利于小球藻的采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小球藻的絮凝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二次回归模型.通过分析得出:各因素对小球藻采收率均有极显著性影响(P<0.01),影响次序为氢氧化钙添加量>絮凝时间>藻液pH;絮凝时间与藻液pH以及氢氧化钙添加量与藻液pH的交互作用对小球藻采收率均有极显著性影响(P<0.01).利用回归方程预测小球藻的最佳絮凝条件,当絮凝时间为77 min、氢氧化钙添加量为0.7 g/L、小球藻液pH为9.3时,小球藻的采收率可达9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