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紫外灯为光源,研究了氯虫苯甲酰胺在水溶液中的光化学降解。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的光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试验设定的浓度范围内,氯虫苯甲酰胺的光解速率与其初始浓度呈负相关;碱性缓冲溶液中氯虫苯甲酰胺的光解速率最慢,而在酸性和中性缓冲溶液中的光解速率相对较快;在不同水质中氯虫苯甲酰胺的光解速率从大到小的顺序为超纯水自来水塘水湖水河水;H2O2对氯虫苯甲酰胺表现出显著的光敏化降解作用,使其光解速率常数提高了3.11~1.08倍,而当H2O2浓度添加至一定量后,其光敏作用减弱。研究结果将为阐明氯虫苯甲酰胺在水体中的环境行为及其环境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表面活性剂对毒死蜱在水溶液中的光解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紫外灯(UV)、高压汞灯(HPML)为光源,研究了不同类型农用表面活性剂对水中毒死蜱光化学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UV照射下,SDBS低浓度添加无敏化作用,添加50 mg·L-1时,毒死蜱的光敏化率为11.61%;Tween80添加1、10、50 mg·L-1时,对毒死蜱的光敏化率分别为7%、24.79%、90.20%,光敏化作用与添加浓度正相关;Span20浓度为10、50 mg·L-1时,光敏化率分别为33.07%、65.49%;混合型表面活性剂0201和2201添加50 mg·L-1时,半衰期为1.32、1.29 h.HPML照射下,农乳404、农乳603、农乳500、农乳601和0206B对毒死蜱的光解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敏化作用,其中农乳404和601敏化作用较强,添加25 mg·L-1时,光解速率分别提高了1.73和2.22倍;农乳500、0206B、农乳603敏化作用相对较弱.毒死蜱溶液反应体系紫外吸收光谱表明,表面活性剂产生的光敏化作用与短波区域紫外吸收增强有关.此外,表面活性剂对毒死蜱光敏化作用受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和剂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表面活性剂对水中乙草胺光解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以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不同类型农用表面活性剂对水中乙草胺的光化学降解作用。结果表明,SDBS、农乳603、农乳404、0206B在低剂量下对乙草胺具有光敏化降解效应,高剂量下却有光猝灭降解效应;Tween80能促进乙草胺的光解;CTAB、农乳500、农乳601、农乳404和农乳603能延缓乙草胺的光解。然而,当具有光猝灭作用和光敏化作用的表面活性剂混合后,或两种均是光猝灭作用的表面活性剂混合后,其联合作用均表现为光猝灭效应。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新型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在不同水体中的降解特性,研究了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在不同缓冲溶液及不同自然水体中光化学降解情况。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在p H值为4.00、6.86、9.18的不同缓冲溶液中的光解半衰期分别为7.53,7.12,3.89 d;氟苯虫酰胺在p H值为4.00、6.86、9.18的不同缓冲溶液中的光解半衰期分别为6.92,6.11,3.46 d。高压汞灯照射下,氯虫苯甲酰胺在重蒸水、稻田水、水库水、地表水、湖水等5种不同自然水体中的光解半衰期分别为4.46,4.07,3.95,3.85,3.55 d;氟苯虫酰胺在重蒸水、稻田水、水库水、地表水、湖水等5种不同自然水体中的光解半衰期分别为3.95、3.74、3.30,3.05,2.96 d。研究发现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在水溶液中的降解动态均遵循一级动力学规律,且降解速率随溶液p H值的变化而变化,光解率随p H值的增加而增大;在高压汞灯照射下,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在5种不同自然水体中的光解半衰期由长到短依次重蒸水、稻田水、水库水、地表水和湖水。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表面活性剂对抗生素光解的影响,采用模拟日光(氙灯,λ>290 nm)光解实验考察了土霉素在CTAB、SDS、SDBS和Tween80 4种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光解。在模拟日光下,土霉素在pH=7.5的纯水和4种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光解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4种表面活性剂均促进了土霉素的光解,其中CTAB的促进作用最明显。CTAB的作用受pH值和浓度影响,pH=5.5时抑制土霉素的光解;pH=7.5和pH=9.0时促进土霉素的光解,促进作用与CTAB浓度呈正相关。CTAB可以降低土霉素的pKa,增大其阴离子形态比例,这可能是CTAB促进土霉素光解的重要原因。在自然光照下,纯水和地表水中CTAB的存在分别使土霉素的光解加快了1.62和4.96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氯虫苯甲酰胺对中小型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的毒杀活性及行走能力、 爬杆能力、抓附能力等行为的影响。【方法】以水试管喂毒法对红火蚁进行防冶试验。【结果】8 mg/L 氯虫苯 甲酰胺处理 60 h 后,小型红火蚁校正死亡率为 96.55%,16 mg/L 氯虫苯甲酰胺处理 60 h 后,中型红火蚁校正 死亡率为 100.00%。8 mg/L 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小型红火蚁 36 h 后,行走率、爬杆率、抓附率分别为 15.00%、 15.00%、11.67%,16 mg/L 氯虫苯甲酰胺处理中型红火蚁 36 h 后,行走率、爬杆率、抓附率分别为 15.00%、 13.33%、11.67%。【结论】氯虫苯甲酰胺对中小型红火蚁具有良好毒杀活性和行为影响,在红火蚁防控上具有 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氯虫苯甲酰胺防治超级稻二化螟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超级稻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在二化螟卵孵高峰期或2龄幼虫高峰期施药,每667 m^2用5、10、15 mL的防效均极显著优于5%锐劲特悬浮剂同期每667 m^2用40、50 mL的效果,对水稻的保苗效果和二化螟的杀虫效果理想,持效期较长,对水稻安全。田间观察表明,对蜘蛛和黑肩绿盲蝽等益虫安全。在卵孵高峰期用药时,每667 m^2用水量30 L与45 L对防效无明显不同,但在2龄高峰期用药,适当加大用水量有助于提高防效。  相似文献   

8.
华南小菜蛾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已产生严重抗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9—2011年在广东连州、惠州、佛山、广州和广西柳州、江西信丰等多个华南区主要菜场开展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药性监测。结果发现,与室内敏感种群的敏感基线相比(LC50=0.13 mg/L),各监测点在2009年秋季均为敏感水平,2010年秋季部分地区出现敏感性下降和低水平抗性,而2011年春季除了监测到敏感性下降和低水平抗性外,还发现个别监测点产生中等水平抗性,抗性上升趋势明显。随后,在广州增城菜区监测到一例对氯虫苯甲酰胺产生极高水平抗性的小菜蛾田间种群,其当代和F1代虫源的LC50值分别为78.78、59.14 mg/L,抗性倍数分别为606.00和454.92,达极高抗性水平。分析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产生抗药性的关键因素,认为过度依赖该药、随意提高施用剂量、不合理混配、连年连片单一种植模式等可能是有利于抗药性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氯虫苯甲酰胺对棉花棉铃虫的防治效果,以生产上防治棉铃虫常用的3种化学药剂为对照,进行了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施用量225 m L/hm^2对棉花棉铃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持效期可达到15 d,最高校正防效为88.10%,具有高效和持效期长的特点,且对棉花生长安全,其毒性为微毒,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稻纵卷叶虫的发生特点,进行了不同药剂的防治效果的对比试验,力求探索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用于推广。  相似文献   

11.
氯虫苯甲酰胺在5种土壤中的吸附和解吸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综合评价氯虫苯甲酰胺在土壤环境中的吸附特性,采用恒温批处理平衡法,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在黑土、黄壤、紫色土、红土以及潮土5种典型农业土壤中的吸附和解吸行为。结果表明,5种土壤吸附氯虫苯甲酰胺的Freundlich模型拟合的吸附等温线系数(Kf)为1.06~4.45 L/kg,其吸附的强弱次序依次为黑土>黄壤>紫色土>红土>潮土。5种土壤吸附氯虫苯甲酰胺的行为以物理吸附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粉粒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是土壤吸附和解吸氯虫苯甲酰胺的关键影响因素。氯虫苯甲酰胺在5种土壤中有机碳标化的分配常数(KOC)为120~379,平均值为238,表明其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较弱。解吸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在5种土壤中的解吸过程均存在迟滞现象。  相似文献   

12.
氯虫苯甲酰胺在大豆和土壤中的残留及降解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毛豆、植株和土壤中的氯虫苯甲酰胺的残留分析方法,并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氯虫苯甲酰胺在大豆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其在毛豆和土壤中的残留规律。样品用乙腈水溶液匀浆提取,经氨基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在毛豆、大豆植株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9.8%~107.6%,变异系数在1.7%~7.2%之间;最低检测浓度为0.05 mg·kg~(-1),最小检出量为2.5×10~(-10)g。田间残留试验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在大豆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规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半衰期分别为4.3~10.1 d和3.1~10.2 d;以195.7 g·hm~(-2)和293.6 g·hm~(-2)剂量,最多施药3次,距最后一次施药3d,氯虫苯甲酰胺在毛豆和土壤中的最高残留量分别为0.923、0.757 mg·kg~(-1),低于日本和澳大利亚规定氯虫苯甲酰胺在毛豆中最大残留限量1 mg·kg~(-1)。综上建议200 g·L~(-1)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用于大豆防治豆荚螟时,最多施用3次,用量为195.7~293.6 g·hm~(-2)(36~54 g ai·hm~(-2)),安全间隔期为3 d。  相似文献   

13.
以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不同辣椒色素及不同色素浓度对百菌清于水溶液中的光解。结果表明,百菌清在水中的光解速率为辣椒黄色素>辣椒红色素;随色素浓度的增加,在100 mg·L-1的辣椒色素水溶液中,辣椒黄素有显著的光敏化作用,而在50 mg·L-1的辣椒红色素溶液中,辣椒红色素有显著的光猝灭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磺胺二甲嘧啶(SM_2)的环境光化学行为,更好地理解磺胺类抗生素在实际环境中的归趋和生态效应,实验研究了SM_2在水溶液中的光降解动力学及环境因素对其光解的影响,探讨了不同初始浓度(1、2、5、10、15、20 mg·L~(-1))、不同光源(1000 W氙灯和300 W汞灯)、不同pH(2.0、3.0、5.0、7.0、8.0、9.0、10.0、11.0)、不同类型腐殖质[腐植酸(HA)和富里酸(FA)]对SM_2光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0 W汞灯和1000 W氙灯2种光源下,SM_2的光解均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但其光解速率常数存在明显差异,k(300W汞灯)k(1000 W氙灯);在同一光源下,SM_2的光解速率常数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溶液pH显著影响SM_2的光解速率。在300 W汞灯照射下,HA和FA均抑制了SM_2的光解,并且随着HA或FA浓度的增加,抑制效果更为明显;在相同光解条件下,HA对SM2光解的抑制作用大于FA。  相似文献   

15.
表面活性剂对乙烯菌核利光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6种表面活性剂对乙烯菌核利在液相和固相表面光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汞灯下,表面活性剂对乙烯菌核利液相光解的光猝灭效应随其添加浓度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但在玻片表面上,不同添加浓度对光猝灭效应的影响差异较小.太阳光下,SLS、SLBS、CTAB和S-20对乙烯菌核利的液相光解表现为光敏化效应;但在玻片上,只有SDS表现为光敏化效应.  相似文献   

16.
17.
Very long threadlike micelles observed in aqueous solutions of some surfactant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because of the peculiar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se systems.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have suggested that branched threadlike micelles should exist in concentrated solutions of dimeric surfactants. Here experimental evidence, obtained fro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t cryogenic temperature, is presented of branched threadlike micelles in aqueous solutions of a triquaternary ammonium (trimeric) surfactant made up of three amphiphilic moieties connected at the level of the head-groups by two propanediyl spacers.  相似文献   

18.
氯虫苯甲酰胺200SC防治稻纵卷叶螟及对水稻的增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氯虫苯甲酰胺200SC大田防治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的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大田试验研究氯虫苯甲酰胺200SC对水稻的保叶效果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调查施药前后水稻卷叶株数、分蘖数、水稻叶色、千粒质量等生理指标。【结果】氯虫苯甲酰胺200SC对稻纵卷叶螟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并能够促进水稻有效分蘖、减少无效分蘖、增加每穗粒数、提高水稻产量,但对水稻叶色、长势及结实率的影响不明显。与空白对照相比,氯虫苯甲酰胺200SC和阿维菌素18EC(阳性对照)分别可使水稻分蘖数提高24.14%和11.24%,有效分蘖数提高2.01%和3.35%,无效分蘖数减少38.06%和40.30%,每穗粒数增加10.23%和4.40%,增产12.72%和7.89%,千粒质量增加2.68%和1.86%。【结论】氯虫苯甲酰胺200SC处理对稻纵卷叶螟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并对水稻具有增产作用,且优于对照药剂阿维菌素18EC。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19%三氟苯嘧啶·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水稻主要害虫稻飞虱、水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及对稻田蜘蛛和黑肩绿盲蝽两种天敌的影响,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19%三氟苯嘧啶·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有效成分34.20(低剂量)、42.75(中剂量)和57.00 g/ha(高剂量)3个剂量处理,设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90g/ha、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 g/ha和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25 g/ha为对照药剂处理,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每处理4次重复。于水稻分蘖期采用整株喷雾施药。【结果】2015~2016年两年试验结果表明,19%三氟苯嘧啶·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低、中、高剂量处理药后21 d对稻飞虱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84.53%、89.95%和91.89%;防治螟虫药后32 d平均保苗效果分别为87.13%、89.47%和92.63%;药后25 d对稻纵卷叶螟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94.34%、96.60%和98.09%,药后32 d平均保叶效果分别为95.74%、96.56%和97.37%。试验药剂对稻田蜘蛛有一定影响,药后1~7 d田间蜘蛛数量有所下降,随后开始回升并超过药前水平;对田间黑肩绿盲蝽的影响不明显,对黑肩绿盲蝽的安全性优于对照药剂吡呀酮。【结论】19%三氟苯嘧啶·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稻飞虱、水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表现出较长的持效期,对天敌蜘蛛和黑肩绿盲蝽的影响较小,可在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