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杂交水稻种子制种基地全样测纯法及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杂交稻种子的纯度,桂林市种子公司采取制种基地全样测纯法,直接在制种基地鉴定杂交稻种子纯度,结果既降低了费用,又能使制种农户互相督促除杂,提高了制种农户除杂的积极性,从面保证了种子纯度。介绍了该方法的具体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2.
大面积杂交稻制种单产如何稳定在250kg以上,高的达300~350kg,这是所有从事杂交稻制种的科技人员所希望的。制种是通过异交结实而获得产量,因此高产制种应围绕如何提高异交结实这一中心,笔者从1987年开始搞制种至今,经过不断的实践,对单产275~300kg(单产面积666....  相似文献   

3.
如何充分利用光温资源提高杂交稻制种效益,近年来做了许多探讨,1990年将乐县有三个乡进行了试验。本文着重对杂交稻再生制种技术做些粗浅分析。一、杂交稻再生制种现状及潜力据1989年建宁、明溪、建瓯和1990年将乐县大源乡等地制种的情况(表1)看,1989年的三个县杂交稻制种,头季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4.
张爱国 《杂交水稻》1990,(1):16-17,21
介绍杂交稻制种调整花期的6种效果比较明显的措施。 花期相遇是杂交稻制种获得高产的保证。调整花期是制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多年实践的摸索,一生参照外地一些经验。认为其中效果比较明显的有以?几种。  相似文献   

5.
泉州市1976年开始制种,至1990年累计制种16.19万亩,生产杂交稻种子869.67万公斤,平均亩产53.7公斤,低于全省平均产量水平。提高杂交稻制种产量,是泉州市发展杂交稻生产必需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笔者根据七年来田间观察、走访制种人员和结合泉州市历年(1957~1987年)气象资料,初步分析了影响泉州市(特别是沿海县、市、区)杂交稻制种产量的主要因素,提出提高制种产量的技术措施。一、影响泉州市杂交稻制种产量的因素 (一)气象条件与耕作制度随着家庭  相似文献   

6.
中国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许世觉 《杂交水稻》1994,(3):50-51,57
我国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1973-1980年,是杂交稻制种技术的摸索阶段。每备产量由最初的6kg提高到50kg;1981-1985年,是杂交稻制种技术的完善阶段,每亩产量连续登上75kg及100kg两个新台阶;1986年开始,我国的杂交水稻制种已进入超高产制种技术的研究阶段,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每亩产量已突破150kg。随着超高产制种技术的全面推广,每亩产量可望突破200-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在美国实行机械化制种的要求和前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作者于1985~1988年在美国圆环种子公司、德克萨斯州农场指导杂交稻制种。本文概述了美国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发展简况,分析了美国对杂交水稻制种的技术要求,即:父母本播差期的一致性。不喷或少喷赤霉素、对美国栽培制度的适应性等;介绍了美国杂交稻制种中新技术的运用和设想。最后就杂交水稻在美国机械化制种的前景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8.
该文对我国杂交稻再生制种的不同方式,应用现状和意义,以及再生制种亲本生育特点、育性变化情况和制种技术,作了较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9.
论杂交稻制种产量来源于四支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的提出 杂交稻的制种,是杂交稻走向生产应用的前提,而制种产量的高低,是杂交稻扩大生产和发挥经济潜力的重要条件。 回顾我国水稻三系配套以来的制种情况,1973年海南制种亩产6.7公斤;1974年内地制种亩产6.5公斤;1975年12.5公斤;到1981年全国平均单产只40.5公斤。即使在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2015,(6):18-20
为了对江苏盐城发展两系杂交稻制种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笔者利用该地区最近46 a历史气象数据,借助"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与时段选择决策支持系统",分析了江苏省盐城市两系杂交稻制种的气象风险,提出了应对策略。分析表明,江苏盐城两系杂交稻制种不育系育性敏感始期安排在7月25日为最佳,不育起点温度高于23℃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在该地区制种风险较大。提出了合理控制盐城地区两系杂交稻制种面积、选用低不育起点温度的两用核不育系制种、重视不育系核心种子生产、科学安排制种时段、建立有效的种业保险模式的对策,以规避制种风险。  相似文献   

11.
杂交稻春制后留桩再生制种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总结了再生制种的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12.
提高杂交稻种子纯度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回顾了丹棱县20多年杂交稻制种历程,根据制种实践,分析了杂株的来源及影响种子纯度的因素,提出了提高制种单产和经济效益,将种子纯度与经济利益相联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提高杂交稻种子质量的几项措施Somemeasuresforimprovingseedqualityofhybridrice庐江县是安徽省粳型杂交稻繁殖制种基地县,年制种面积在500hm2以上。自1990年以来,先后为省内外用种单位提供了80优9号、7...  相似文献   

14.
在总结制种高产县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内江市杂交稻春播夏制的几个主要技术问题,指出,保证种子纯度是高产制种的前提;改进制种技术,增苗增德是高产制种的保;提高异交结实率是高产制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三系杂交稻制种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一种以灰飞虱为传媒的病毒性病害。随着杂交稻制种年代的增加,条纹叶枯病已成为三系杂交稻制种的主要病害之一。根据杂交稻制种生产的特点和灰飞虱的发生规律,通过适时、适法防治灰飞虱,可有效防治条纹叶枯病。  相似文献   

16.
建湖县庆丰乡农技站,适应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一家一户生产的新情况,注重杂交稻制种的纯度鉴定,建立了杂交稻制种田间分户纯度鉴定圃。该乡有12000多农户,近几年杂交稻制种4万亩左右,种子田间杂株率由19 82年的3.3%下降到1988年的1%左右。全乡共生产杂交稻三系原种3500吨,杂交  相似文献   

17.
一、杂交稻制种的基本成就 我国的杂交稻制种工作,十几年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面积从少到多,目前每年制种面积约在250万亩左右,正常年景基本上能保证杂交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需要。制种产量由低到高,从原来每亩单产不过10来公斤,逐步提高到150公斤左右。也有较大面积达到200-2  相似文献   

18.
杂交稻再生制种若干关键技术探讨Severalkeytechniquesforratooningcropseedproductioninhybridrice黄志华(广西临桂县农业局541100)杂交稻再生制种是在早稻再生稻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制种...  相似文献   

19.
漳州市杂交稻双季制种的气候问题及对策周元超(福建漳州市种子公司漳州363000)漳州市地处福建省南部,热量资源丰富,可以春秋两季杂交稻连作制种,既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与气候资源,又有春制秋用,解决缺损交换年杂交种子不足等问题,具有很重要的生产意义。但由...  相似文献   

20.
1991年,我们按照杂交稻超高产制种技术路线,进行温优 3号高产制种试验。经地,市农业局和种子公司验收,最高亩产达422公斤,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