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阐述了农业电子政务建设管理的重要性,从业主的角度,总结了农业电子政务大型项目建设管理的体会与经验,提出了搞好农业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管理的指导思想、组织架构、措施和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时代任务出发,通过分析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电子政务的特点,论述了我国农村发展应用电子政务技术的必要性,阐述了农村电子政务网站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分析了目前在我国农村实施电子政务的一些制约因素。最后通过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电子政务系统功能和结构,讨论了我国市县级电子政务建设思路,最后构建了“一站式”电子政务系统平台逻辑功能结构。  相似文献   

4.
刘斌 《计算机与农业》2011,(2):67-70,74
福建省农村基层电子政务建设是福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针对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面临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总结了福建省基层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业电子政务的实质是应用信息理论与信息技术,实现农业部门工作制度与管理的创新,以优化服务、提高效率。本文抽样调查我国部、省、市、县的56个农业部门网站电子政务建设情况,分析我国农业网站电子政务建设可以参考的三种模式,提出标准化建设的建议,以引导我国农业网站电子政务建设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鱼明 《计算机与农业》2007,(12):141-143
电子政务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中推广应用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模式,是当代政府管理创新的主要方面。近年来,随着全球信息化步伐加快,我国电子政务应用不断深入,本文通过认真分析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和我区的电子政务现状,结合新疆实际,总结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使我区的电子政务建设能够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对促进我区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城乡结合的农村消费市场已经成为电子商务运营商关注的目标。通过分析"世纪之村"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开展模式,以及农村电子政务与农村电子商务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方式,探讨了在农村培养电子商务消费习惯及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开展环境的措施,并提出了有效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在物流、技术、信用体系等方面开展农村电子政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农村电子政务管理的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说明进一步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对农村政务进行数字化管理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介绍了农村电子政务管理系统的建立条件、设计思路、技术路线及实现功能,并讨论了农村电子政务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我国乡镇级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性和艰巨性,针对当前我国西部地区乡镇网络发展水平比较落后,而农民使用手机上网越来越多的情况,提出了一个采用Wap和Web技术相结合构建乡镇电子政务系统的方案。方案给出了系统结构的设计,并对系统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为我国西部乡镇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实用模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农业电子政务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为加快推进农业部门工作方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实现履行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责并重,今后以“农业网站+手机(电话)+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为主要方式,增强农业部门、涉农人员、涉农企(事)业法人单位信息交流的能力,提高农业电子政务服务水平。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助推新农村建设,提供及时、准确、便捷的农业部门工作服务,已成为今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从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入手,提出构建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应遵循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一个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农村信息化由基层干部策划实施,直指村民最核心的需求,如农产品的买卖的需求、村务公开的需求等,一种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在设计运行机制时,充分考虑参与的所有各方的利益,能够低成本地实现整个体系的启动和自运营。这种模式的关键是让农村信息化的真正主体农民参与进来,激发基层的生机与活力,从而使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讨论了该系统的软件平台结构、业务模型、具有自造血的运营模式,以及A2A(Area 2 Area)农村电子商务模式。  相似文献   

13.
高山区村域尺度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估算高山地区村域尺度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并构建可行性较强的转化路径,有助于提高山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优质耕地转化率,对于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提出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研究思路为指导,选取十堰市郧阳区作为研究区域,以抽样行政村地籍调查成果为支撑,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和实地调查的方法逐步验证本文的研究思路,并基于宜拆建筑结构形式房屋及附属设施修正土地闲置率法测算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从而得到农村居民点整理综合潜力。结果表明,依据土地闲置率法测算的整个郧阳区的潜力面积为616.956 hm~2,修正后的综合潜力为1661.248 hm~2,其面积相较于人均居民点用地标准法测算的潜力面积仍较小,但是相较于传统土地闲置率法测算结果已经提升明显,且存在切实可行的潜力转化路径。研究测算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充分考虑了政策支撑和农民支持,从而提供了依托国家重大政策的切实可行的整理潜力转化为优质耕地路径,也能够有效避免高山区复垦耕地撂荒;提出的潜力测算方法对不同尺度间潜力测算的联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大力发展和改革农村远程职业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对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转移,构建适应广大农村需要的农村终身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从现阶段发展农村远程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农村远程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当前,信息化已经成为最先进、最活跃的生产力,随着信息技术在农村的快速渗透和应用,农村信息化已经成为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针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新任务,进一步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着重分析了衡水市农村信息化的现状,探讨了推进衡水市农村信息化的举措。  相似文献   

16.
北方农村典型住宅的能耗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进行中国北方农村节能型住宅设计,对中国北方寒冷农村地区的建筑能耗进行分析。选取兰州农村地区的典型住宅,分析不同门窗形式、墙体材料对建筑能耗的影响;选取中国北方不同的24个典型寒冷地区,分别进行了典型住宅的采暖季设计热负荷、平均热负荷及采暖期累计热负荷的计算,得出影响能耗主要的因素,并进一步确定了北方寒冷地区农村的最大能耗和累计能耗,为进行农村住宅节能型结构及材料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要选择一定的模式,富裕文明生态村是一种有效的模式,已表现出了农村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应采取适宜的策略,正确处理小康村建设与区域发展、农村城镇化、农民素质提高及政府、社会之间关系,以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The impact of the Asian elephant, Elephas maximus, on the rural agricultural economy in the Simao region of Yunnan province, China, was assessed from 1996 to 2000. Elephants were responsible for large-scale crop and property damage, which caused serious human-elephant conflicts in the region. Attempts were made to reduce the conflicts, by building man-made salt ponds in the forest, digging trenches to protect farmland, as well as governmental compensation. An integrated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elephant habitat conservation project is in practice in Simao. It is focused to support rural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to promote social tolerance to damage caused by elephants. The community-based conservation effort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efforts to solve the human-elephant conflicts.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对乡村振兴水平进行评价是保证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和乡村振兴效果的前提。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乡村振兴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乡村振兴水平的监测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通过对文献中评价指标的统计分析,采用频数分析法并结合专家咨询以及实地调研等方式,围绕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方面提出乡村振兴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山东省肥城市安庄镇、王庄镇、桃园镇、汶阳镇、孙伯镇5个乡镇进行实证研究,乡村振兴水平评价的各评价指标权重根据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进行确定,采用综合评价法建立了乡村振兴水平评价模型并计算其乡村振兴水平。安庄镇、王庄镇、桃园镇、汶阳镇以及孙伯镇的乡村振兴水平指数分别为0.8507、0.8488、0.8442、0.8112和0.7810。总体来说,安庄镇、王庄镇、桃园镇、汶阳镇的乡村振兴水平较好,孙伯镇的乡村振兴有水平略低于以上4个乡镇。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乡村振兴水平评价指标及评价模型的研究不仅对科学地度量乡村振兴的发展水平,也对乡村振兴水平进行监测预警及纠偏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与稳步推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加快农村能源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理开发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浙江农村能源开发利用的潜力与制约因素,结合浙江实际提出了农村能源发展的思路和重点,并从加强农村能源规划,推广适合技术模式,加大农村能源投入,提升技术支撑能力,探索后续管理机制,营造发展良好氛围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快农村能源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