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阐述了农村信息化由基层干部策划实施,直指村民最核心的需求,如农产品的买卖的需求、村务公开的需求等,一种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在设计运行机制时,充分考虑参与的所有各方的利益,能够低成本地实现整个体系的启动和自运营。这种模式的关键是让农村信息化的真正主体农民参与进来,激发基层的生机与活力,从而使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讨论了该系统的软件平台结构、业务模型、具有自造血的运营模式,以及A2A(Area 2 Area)农村电子商务模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北京市高度重视信息化技术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应用,利用遥感技术探索"天地一体化"监管模式,不断完善监测网络体系,出台地方性标准规范,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由信息化基础设施、核心业务平台组成的北京市水土保持信息化体系,水土保持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生态建设、水土流失监测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3.
益农信息社是为开展农业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等工作而建立的基层组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广大农民的信息化意识,解决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切实提高农民运用信息技术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增收致富的能力。但是,在推进益农信息社运营时存在较多的问题,导致运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基于此,结合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益农信息社当前的运营情况,提出相应的运营措施:加强数据信息安全意识、加强盈利性服务项目的开发、增加宣传活动及提高农民意识、培训内容要注重大众化和针对性、争取政府对工作人员的固定资金补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即墨市将以"五化"(净化、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工程建设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采取"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全民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扎实推进全市新农村"五化"工程建设,并不断探索"五化"后续管护的新措施,使全市农村环境状况有了明显改观,农民精神面貌发生明显改变,和谐、生态社会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5.
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但也给传统的水保生态建设带来了严峻考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水保生态建设应按照市场运作规律办事,尽快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畅通投资融资渠道,确保农民自身受益,以调动广大农民投身水保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介绍了农村税费改革“两工”取消后农村水保面临的投劳挑战和调动农民积极投劳的经验,指出了当前农村水保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农业数字图书馆特点、目前发展和服务现状,探讨了农业数字图书馆在新时期服务的最佳模式,提出以丰富的文献、网络资源为依托,以农业科普基地为平台,以农村、农民为对象,拓展农业数字图书馆服务,向农村延伸,向农民渗透,使农业数字图书馆发挥最大的作用,并提出农业数字图书馆发挥作用的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渝北区在大盛镇青龙村探索实施以"整村推进"模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新路:政府全程参与,保障群众权益;筛选优良品种,确保市场效益;村民共同协商,建立利益分配机制;实施土地宜机化整治,实现农业现代化;开展技术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施景观打造,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农村居民点整治中不同利益群体的认知行为的关注点及其相互影响关系,为新型城镇化下协调不同群体利益关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博弈论和链接结构分析的HITS算法,挖掘不同利益群体对农村居民点整治的认知逻辑结构关系。[结果](1)专家群体的权威关键词是城中村等问题,中心关键词是农村居民点整治;(2)政府群体的权威关键词是城镇化,中心关键词是农民参与;(3)公众群体的权威关键词是宅基地纠纷,中心关键词是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结论]各个群体通过发表各自关于农村居民点整治问题的见解和观点产生相互影响,同时各个群体对农村居民点整治问题的认知存在着不一致性,而这种不一致性推动了不同群体更深层次的互动。建议政府一方面要加大政策的公众宣传力度,有效利用互联网平台引导公众舆论导向;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农民全程参与机制,保障农民权益,缓解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9.
<正>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服务三农国有控股的涉农专业融资性担保金融服务机构控风险、低门槛、广支持、足额度、简程序、低费用、快速度、支持到户专注服务三农、投资银行模式、发现核心价值、定制保证措施、预设化解方案、深度保后管理发展规划品牌规划——成为中国一流的涉农专业金融服务机构——铸就中国一流担保品牌  相似文献   

10.
以农技110网络为主平台,统筹提升信息化服务领域和功能,畅通农村"信息高速公路",引导农民接轨大市场,发展特色经济,惠及山区农民。  相似文献   

11.
农村公共信息服务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萧山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实施现状及农户获取信患的障碍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农村公共信息服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产权认知及外部环境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影响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佳  宋戈 《农业工程学报》2017,33(5):248-256
农民的产权认知及外部环境直接影响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决策。该文基于陕西关中地区545户农户调研数据,按农民非农收入水平和承包地经营规模分异将农户进行分组,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将非农水平和承包地经营规模作为调节变量,分析农户产权认知及外部环境对其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对其土地流转行为的综合影响最大,外部环境次之。农户对土地抵押权的认知对土地流转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家庭非农收入水平高、经营规模小的农户更容易将土地流转意愿转化为土地流转行为。研究产权认知和外部环境因素能为制定土地流转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构建农业数字图书馆软硬件环境为基础,结合传统农业图书馆的实际,以及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需要,通过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等方式,开展了农业数字图书馆管理平台的建设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农业部门本着服务基层、服务三农的宗旨,积极构建农技服务、灾情预报、电子商务、农民培训、政策服务、政务监督、村务公开、生活服务等八大信息化平台,有效提升了农业信息化水平。为进一步发展绍兴农业信息化工作,全面打造数字农民,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应在推进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拓展深化网络系统功能、健全多元投入建设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宣传教育等四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5.
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而传统培训方式资源利用低、覆盖面小、选择性差、实施成本高,并且受时间和地域等因素影响大。传统培训方式与远程培训方式的有机融合,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衢州市通过引用先进的流媒体技术,建立以“网络技术为主,融合广播电视、语音为一体”的现代农民科技培训平台,通过对现有农技培训资源进行整合,构建系统的培训工作体系、辅导体系、师资体系、课件体系和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农民培训,全面促进农民素质提高和农村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科技信息户户通综合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户户通平台)是以电话网、互联网、广电网、专家网和组织网五网融合为基础,以电话机(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计算机、电视机、收音机、农信机为载体,以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农业科学数据库和专家团队为支撑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系统。它以需求为目标、市场为导向,运用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对涉农政务、实用技术、社科知识、市场信息等科技资源进行系统整合,主要通过电话等应用终端曲线上网,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高质量的科技传播与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给出了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服务系统的总体框架,指出了构建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服务系统应以各级图书馆为服务平台、以TPI系统为技术核心、以开展知识流动服务为辅助,为广大农村用户提供快速、准确、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8.
Access to information by rural farmers in Nigeria is inefficient due to a variety of factors which include insufficient extension staff and dearth of information in the right format. In order to ensure delivery of timely and relevant information to rural farmers, Information Resource Centers (IRCs) were established in Adopted Villages across the country by the National Agricultural Extension and Research Liaison Services (NAERLS), an agricultural extension research institute based in Ahmadu Bello University, Zaria. Farmers’ access to information was enhanced through this approach and it was cost effective as both NAERLS and the farmers contributed to running the IR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