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农村书屋及其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现状分析,阐述了以农村书屋为基础建立发展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提升农业科技信息服务能力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2.
2005年十堰市农业局通过项目竞标.实施了湖北省农业“科技110”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之后,相继与烽火集团武汉虹旭公司、湖北神农信科公司开展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合作项目。5年来,在项目支撑下,以十堰市农业专家工作室(农技110工作室)为主体,以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着力创新服务机制,打造服务品牌.用信息化嫁接现代农业,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农技110”正在成为服务山区农业的一大品牌.  相似文献   

3.
吴浪  伍茂戎 《计算机与农业》2010,(12):114-116,119
论述了知识经济条件下农业院校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知识经济条件下农业院校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的实现途径,提出了确立农业科技服务创新的理念、探索农业科技服务创新机制、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和提升农业科技服务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对我省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离不开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构成农业生产力的“软件”、农业经济信息是农民从事经营活动的“航标灯”、是农村经济管理的“神经系统”。农业经济服务的内涵包括政策法规信息引导、计划信息引导、经济信息引导、科技信息引导、农业相关信息引导等五个方面。当前,山东省的农业经济信息服务工作远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许多问题。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把农业信息服务提  相似文献   

5.
《南方农业》2011,(1):63
作为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对内、对外开放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2011年度,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中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两大宗旨,围绕"农业、科技、信息"三篇文章,打造"网络、期刊、咨询、影视、资源"五张名片服务"三农"工作。  相似文献   

6.
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工程科技创新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为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需求,推进农业工程科技创新,该文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总结了近年来农业工程科技创新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机械化工程提高生产效率;农业水土工程实现旱涝保收和生态环境改善;土地利用工程增加和优化耕地资源提高生产能力;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能源工程促进绿色发展;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工程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建筑与生物环境工程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农业农村信息化工程促进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发展;农业农村规划设计科学谋划"三农"发展。该文重点从乡村振兴中的产业振兴、生态振兴和人才振兴三个方面,分析了农业工程科技创新面临的新课题,提出了新时期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以及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包括树立系统思维,强化统筹和集成作用,综合集成农业工程理论、方法、技术和装备,提供整体、全面、有效的解决方案;聚焦提质增效,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推出一批关键工程技术和装备;强化循环发展理念,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优化农业农村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提供种养循环化、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模式生态化的产业发展和工程解决方案;提高信息化应用和创新水平,促进数字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发展,创制一批智能感知、智能作业、智能服务的产品;突出城乡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功能融合、产村融合、农业与互联网融合、要素融合和协作融合,做好乡村振兴规划;加强学科建设,开设急需专业,培养一批农业农村现代化急需的农业工程技术人才,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和高效服务。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的农业将是信息农业的时代,这一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农业是我国经济的基础,做强农业必须依靠科技的进步。由于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农业农村信息服务对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对解决农产品的销售,  相似文献   

8.
作为农业科技服务的载体和平台,现代农业园区为农业科技服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特点和形式变化。因此,本研究基于对农业科技服务和现代农业园区的基本概述,分析其在农业科技服务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梳理出现代农业园区在农业科技服务中的形式,分别划分为技术推动式、产业带动式、组织推动式、培训引导式以及综合服务式等类型,以期为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形式研究的后世研究者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记者从1月23日召开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工作会议获悉,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今年该院将围绕农业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绿色导向三大重点任务,集中资源,重点强化七大领域科技创新,增强科技服务经济的能力,为实施福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技支撑。七大领域科技创新分别为:1)强化粮油作物科技创新,加快多抗广适优质水稻、专用两薯和特色旱地作物等粮油  相似文献   

10.
程有萍 《计算机与农业》2010,(10):110-111,115
从搭建服务平台、延伸服务通道、服务怀来农业三个方面,阐述了怀来县"8+1"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为解决农业农村信息传递"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进行探索,促进了全县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1.
农村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是由农村中介组织及其社会化科技中介服务共同构成的有机系统。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的科技中介组织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与壮大,为农村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农村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存在农民技术求助渠道不畅、政府主导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的低效率、农业科技研发与现实需求联系不紧密、信息传递不畅、农业科技中介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农业科技中介组织资金不足等问题。以农村科技中介组织作为研究对象,从现阶段农村中介组织存在的问题中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职教集团图书馆为农村科技服务的重要作用,指出了职教集团图书馆为农村科技服务的优势,并结合实践,对职教集团图书馆为农村科技服务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顺德农业数字电视频道系统,包括农业政务、科技、市场信息的文本、图片、流媒体视频信息点播,通过手机与电视双向互动的农业供求即时通。该系统具有信息到户、操作便利、随时查看、随意选择、更新迅速、双向互动的先进性,易于在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基层推广普及。从根本上解决农业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文章还介绍了目前基层农村的农业信息服务现状、缺陷,也介绍了推广新系统将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根据农业数字图书馆特点、目前发展和服务现状,结合我馆“农业数字图书馆新农村科普基地建设”等项目开展情况及服务实践,提出农业数字图书馆在新时期服务的最佳模式,即以丰富的文献、网络资源为依托,以农村科普基地为平台,以农村、农民为对象,拓展农业数字图书馆服务,向农村延伸,向农民渗透。  相似文献   

15.
针对农业数字图书馆特点、目前发展和服务现状,探讨了农业数字图书馆在新时期服务的最佳模式,提出以丰富的文献、网络资源为依托,以农业科普基地为平台,以农村、农民为对象,拓展农业数字图书馆服务,向农村延伸,向农民渗透,使农业数字图书馆发挥最大的作用,并提出农业数字图书馆发挥作用的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16.
3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各类商品和服务空前的丰盛乃至过剩,但是物质消费的丰富逐渐削弱了我们最终依赖的自然环境提供物品和服务的能力,环境服务已经成为新的稀缺资源。中国农业、农民、农村在提供环境服务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农业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主要纽带,农业生态系统是我国最大的管理生态系统;农民是地球上参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最大群体;农村是环境经营最大的场所,是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维护的保育场。因此,在全球性环境、农业危机情况下需要重构农业、农村、农民的角色和地位。  相似文献   

17.
农业面临着发展转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这些都加剧了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然而科技服务人员的科技素养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基于这一背景,通过丰富科技素养培养形式,联姻高职院校培养主体,完善科技素养培养机制,发挥法律和制度的强制性效应,并落实科技素养培养资金,从而对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养提升进行系统性设计,切实提高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养培养质量,为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状况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此基础上,公共气象预报工作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不仅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农民的需求。基于此,分析公共气象预报服务的现状,并对其存在的几点不足提供建议,希望未来能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并提供多样化的气象信息产品,推动气象科技服务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9.
甘肃农业服务外包信息资源库的建立为农户、农产品和市场三方的信息不对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根据甘肃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对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以及农产品市场信息需求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以农业专家服务信息资源库、特色农产品服务信息资源库和农产品贸易服务资源库为核心的,可扩展的甘肃农业服务外包信息资源库。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科教信息服务发展和推广的现状,结合国家科委、农业部有关农业科技发展规划,探讨了新时期农业科教信息为一线农业提供服务的方式,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了未来农业人口整体素质提高的迫切性,实现农业信息服务公益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