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锌在不同土壤中的形态分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2.
稀土元素甜菜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白宝璋  杨玉昌 《核农学报》1995,9(3):189-192
本利用^14CO2示踪法研究了稀土元素对糖用甜菜块根膨大期和糖分积累期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适当浓度稀土元素可提高甜菜同化CO2的能力,提高根冠比,改善光合产物的分配,有利于光合产物向块根运输,其中以0.05%浓度处理的效果为最好。  相似文献   

3.
李烜桢  汪金舫 《土壤通报》2007,38(6):1110-1113
采用Bowman和Cole提出的有机磷分级体系,分3个灌水量对外源活性有机磷β-甘油磷酸钠在黄棕壤中的淋溶和转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于50mm的灌水量可以使β-甘油磷酸钠发生淋溶。施入黄棕壤中的β-甘油磷酸钠在24h内可以转化为速效磷和中活性有机磷,灌水量愈大,速效磷和中活性有机磷积累的土层也愈深。中稳性有机磷和高稳性有机磷含量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磷核素在土壤磷素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土壤酸度对重金属形态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孝堂 《土壤学报》1991,28(1):103-107
在通常条件下,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溶解度主要取决于土壤对它们的吸附性能。不同重金属在同种土壤中的吸附顺序为:铅>铜>锌>镍>钴>镉。交换态重金属含量随pH的升高有最大值出现。出现最大值时pH的高低与重金属的专性吸附能力有关。土壤有机质和氧化物胶体对重金属有很大的吸附容量。且随pH升高而显著增大。升高pH,充分发挥土壤有机质和氧北物胶体对重金属的净化作用,可能是控制酸性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一个可行措施。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形态研究,无论在土壤科学还是环境科学中,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项工作系应用逐级提取法把土壤中的重金属Cu,Zn,Cd,Pb,Co,Ni分为水溶态,交换态,有机结合态和闭蓄态四种不同的化学形态,研究土壤酸度对它们在各种形态中分配规律的影响。此外,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控制途径也提出了一些尝试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外源铬在土壤中的形态转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试验用逐级提取方法,研究了外源铬进入土壤后的形态转化,结果表明:添加到土壤中的Cr(Ⅵ)很快还原为Cr(Ⅲ)而失去其活动性,水溶态和变换态铬含量在培育6周后已恢复到对照水平,添加的Cr(Ⅲ)很快被土壤吸附和沉淀而固定,难以被H2O和NH4Ac提取。添加的有机结合态铬能显土壤中水溶态和交换态铬含量,并能在较长时间内稳定存在于土壤中,添加污泥形式的铬进入土壤主要以残渣态、沉淀态和有机紧结合态铬为主  相似文献   

7.
^32P示踪试验表明,加入石灰性土壤中的水溶性磷最初主要转化成Ca2-P,Ca8-P次之,随着时间的推移,Ca2-P不断减少,Ca8-P和Fe-P有所增加,Al-P在一周前后已达到平衡,从比活度看,Ca2-P有效性最高,是石灰性土壤中的速效磷源,Ca8-P,Al-P,Fe-P的有效性接近,是土壤中的缓效磷源。  相似文献   

8.
红壤中稀土元素结合形态的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元根  袁可能 《农业环境保护》1997,16(5):193-199,203
本文对五个不同母质来源的红壤剖面层中稀土元素的结合形态进行了研究,统计表明稀土元素的各种结合形态中以残渣态为主,其次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大部分稀土元素的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及酸溶态含量较为接近。各剖面层中稀土元素结合形态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以表层含量较高,如有机质结合态;另一类以深层含量较高,如可交换态,硕酸盐结合态,残渣态和酸溶态,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变化较复杂,但主要集中在  相似文献   

9.
稀土元素在土壤环境和植物中的分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模拟块地试验,初步研究了外源稀土元素在土壤环境(径流、土壤水溶液和表层土壤)和小麦中的浓度分布。试验发现,各样品中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均与土壤的相近,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和分布影响其它样品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和分布;土壤环境样品和小麦样品中的稀土元素浓度随稀土施用量的提高而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些样品中的稀土元素的浓度与稀土的施加量存在一定的剂量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土壤硫素形态及其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书田  林葆  周卫 《土壤通报》2001,32(3):132-135
本文综合国内外有关资料 ,阐述了土壤有机硫和无机硫在土壤中的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 .明确了土壤有机硫形态的分级方法、有机硫的矿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外源无机硫和有机硫在土壤中的转化及生物有效性 .  相似文献   

11.
旱作农田石灰性土壤磷素形态,转化与施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近年来人们十分关注的石灰性土壤磷的固定问题,对石灰性土壤磷素形态转化、有效性及其与施肥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石灰性土壤中Ca2-P是最为有效的磷源,其次分别为Ca8-P、AL-P和Fe-P,为缓效磷源,Ca10-P和闭蓄态磷则为无效态磷;磷肥施入石灰性土壤后,绝大部分转化为缓效态Ca8-P,同时有一定量的Al-P和Fe-P生成,而Ca-P体系中,基本不存在Ca8-P进一步向无效态Ca  相似文献   

12.
重金属Cu Pb Zn Cr Cd在土壤中的形态分布和转化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采用室外小区隔离实验方法,研究了外源可溶性重金属进入水稻土土壤(乌栅土)后的形态分布及其形态随时间的转化。结果表明,外源可溶性重金属进入土壤后迅速向各个形态转化,可溶态重金属的浓度进入土壤后迅速下降;交换态和碳酸盐态重金属浓度先微弱上升,然后迅速下降,铁锰氧化态重金属浓度先上升,在烤田期达到最大值,然后迅速下降,成熟期时又微弱上升,有机态重金属浓度不断上升,残渣态重金属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3.
赣南富稀土景观中稀土元素的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择赣南富稀土矿区典型环境地球化学景观,研究了稀土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分布及赋存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在各单元景观的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2具有规律性。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分布模式继承了母岩的特征真有明显的Eu负异常。但Ce在残积景观和堆积淋溶景观的奎训呈现正异常,而在水上景观土壤中出现Ce负异常。稀土元素在各单元景观土壤中的赋存形态特征也不同。总体上,稀土元素主要以可交换态和有机结合态形式存在于矿区土壤  相似文献   

14.
我国酸性硫酸盐土壤中铁锰形态转化及迁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兆辉  王遵亲 《土壤学报》1994,31(4):376-384
酸性硫酸盐土壤酸性很强,有机质含量高,造成了这种土壤所特有的铁锰淋洗、转化和迁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酸性硫酸盐土壤中全铁含量较低,一般在35-50g/kg(以Fe2O3计),全锰含量也低,一般在0.25-0.55g/kg(以MnO计),一般滩涂中全铁大于60g/kg,全锰大于1g/kg。酸性硫酸盐土壤中,铁的游离度较小,一般在37-70%,铁的活化度较大,一般在8-20%,而滩涂中铁的游离度一般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水分和添加物料对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形态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利用轻粘质土壤 ,模拟石灰性土壤中不同的组分因素进行室内培养试验。结果表明 ,水溶性磷肥施入土壤后很快向其它无机磷形态转化 ,主要转化为Fe-P ,其次是Ca2-P、Ca8-P和Al-P ,而很少转化为O-P和Ca10-P。其转化规律受不同培养组分因素的影响。较低的土壤水分含量 (200g/kg)利于Ca8-P、Al-P向Fe P和Ca10-P的转化 ,过高的水分含量 (200g/kg)有利于Ca10-P的活化与Fe-P的大量生成 ;不同量CaCO3加入促进了Fe-P、Al-P以及Ca2-P向Ca8-P、Ca10-P方向转化 ;秸杆、腐植酸的加入增加了各形态无机磷量以及无机磷总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 ,Al-P、Fe-P等形态的磷量减少 ,Ca8-P、Ca10-P形态的量增加。不同量秸杆以及腐植酸的加入不同程度地降低了速效磷下降的幅度 ,提高了土壤速效磷水平。  相似文献   

16.
成瑞喜  刘景福  徐芳森 《土壤》1995,27(5):225-228,268
用张守敬S.C.Jackson提出的无机磷分级体系和蒋柏藩等新近改进的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的分级方法,对棕红壤和黄棕壤无机磷分级进行了比较研究,并用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研究了棕红壤和黄棕壤施用过磷酸钙和磷矿粉肥前后无机磷形态的转化及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稀土元素在土壤中的环境化学行为及其生物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目前关于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形态分布、环境化学行为和植物富集等方面的研究,重点讨论了各种因素(pH、Eh、HU、FA、EDTA)对土壤中稀土的吸附解吸和迁移转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黄土地区土壤中磷的含量分布、形态转化与磷肥合理施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彭琳  彭祥林 《土壤学报》1989,26(4):344-352
  相似文献   

19.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几种人工合成磷源在轻粘质潮土根际和本体土壤中的形态转化及配施不同形态氮肥对其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作物耗竭引起根际所有形态无机磷不同程度的下降.施入土壤的DCP(CaHPO4*2H2O)、OCP(Ca8(PO4)6)、Al-P(AlPO4*nH2O)等大部分转化为其它形态无机磷,而Fe-P(FePO4*nH2O)和FA(Ca10(PO4)6F2)大部分以自身形态存在,尤其是FA很少向其它形态转化,根际条件促进了它们向其它无机磷形态的转化.Al-P和FA等的形态转化明显受氮肥形态的影响,Al-P配施NO-3-N下,绝大部分转化为磷灰石,NH+4-N配施下促进了FA向其它形态的转化,在所有的磷源处理中,根际和本体磷酸铁都有显著地增加,NH+4-N和CO(NH2)2处理下存在磷酸铁的根际累积;其次是磷酸二钙和磷酸铝也有明显地增加,二者存在根际的亏缺.不同磷源的形态转化规律与其有效性大小相一致.  相似文献   

20.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几种人工合成磷源在轻粘质潮土根际和本体土壤中的形态转化及配施不同形态氮肥对其形态转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作物耗竭引起根际所有形态无机磷不同程度的下降。施入土壤的DCP(CaHPO4 ·2H2 O)、OCP(Ca8(PO4 ) 6 )、Al P(AlPO4 ·nH2 O)等大部分转化为其它形态无机磷 ,而Fe P(FePO4 ·nH2 O)和FA(Ca10 (PO4 ) 6 F2 )大部分以自身形态存在 ,尤其是FA很少向其它形态转化 ,根际条件促进了它们向其它无机磷形态的转化。Al P和FA等的形态转化明显受氮肥形态的影响 ,Al P配施NO- 3 N下 ,绝大部分转化为磷灰石 ,NH 4 N配施下促进了FA向其它形态的转化 ,在所有的磷源处理中 ,根际和本体磷酸铁都有显著地增加 ,NH 4 N和CO(NH2 ) 2 处理下存在磷酸铁的根际累积 ;其次是磷酸二钙和磷酸铝也有明显地增加 ,二者存在根际的亏缺。不同磷源的形态转化规律与其有效性大小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