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干旱地区甘草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甘草以其特有的深根耐旱的生物学特性分布于我国北纬40°左右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新疆、甘肃、宁夏、内蒙等半干旱草原与荒漠地区,自古以来,甘草“根茎入药、性平、味甘能和百药”,是重要的中药药材。如今,甘草的根、茎、叶、种子分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轻工、冶金、畜牧各业。对农业来说,它既是珍贵的野生中药植物资源,又是羊只过冬的优质饲草资源,具有一定改善土地沙化的作用,在草原生态  相似文献   

2.
强度采挖甘草资源对干旱区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甘草属(Glycyrrhiza)植物为干旱地区重要的植物资源之一,分布于北纬30—55°之间,特别是北纬40°左右的干旱区谓之“甘草分布带”,我国约有9—10种,它不仅经济价值高,而且又是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固沙植物。近年来失控的监挖甘草热和像泄洪一样的出口甘草,造成土地沙漠化加剧,生态严重失调,已经危及到人类的生存环境。我国  相似文献   

3.
四种甘草的抗蚜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新成 《植物保护学报》1993,20(3):210-210,216
甘草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植物,近年来在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黑龙江等地的栽培生产中,蚜虫为害突出。为此作者在伊盟甘草基地对不同产地、不同种甘草的抗蚜性作了观察,以寻找较好的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4.
新疆甘草资源的保护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甘草资源概况及其用途甘草是我国荒漠地区的重要资源植物之一,属多年生豆科草本随物,在全世界范围内约有15—17种,我国有9—10个种,在新疆有5个种,它们是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乌拉尔甘草(G.uralensis)、光果甘草(G.glabra)、黄甘草(G.karsshinskyi)和粗毛甘草(G.aspera)。它是一个广布种,分布于北纬30°—55°之间,特别  相似文献   

5.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是荒漠地区具有植冠种子库的植物。成熟种子硬实率高达80%以上[1],自然条件下种子萌发率很低(约为5%-15%)[2]。本文研究了荒漠区野生甘草植冠种子库大小、种子活力、对土壤种子库的补充、种子脱落机理及植冠种子库的生态功能,指出野生甘草资源植冠种子库在甘草资源保护和恢复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荒漠区几种克隆植物生长构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中国科学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的克隆植物进行调查,分析其克隆繁殖方式,并对3种草本克隆植物(粗毛甘草、花花柴、芦苇)在于旱环境下的生长构型进行了初步研究。此外,依据荒漠区克隆植物资源现状及克隆植物生态学发展进程,对未来开展荒漠克隆植物研究提出3点构想。  相似文献   

7.
以宁夏荒漠草原优势植物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nii)、牛心朴子(Cynanchum komarovii)和乳浆大戟(Euphorbia esula)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的高度、叶性状、生物量、根冠比和根生物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围封区短花针茅、蒙古冰草、甘草、牛枝子和牛心朴子的株高显著高于重度放牧区。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短花针茅、蒙古冰草和牛枝子的株高呈降低趋势,而甘草、牛心朴子和乳浆大戟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短花针茅、蒙古冰草、甘草和牛心朴子的叶面积和叶干重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牛枝子的叶面积和叶干重呈显著降低趋势,而乳浆大戟呈显著增加趋势。重度放牧对短花针茅、蒙古冰草、甘草和牛枝子的比叶面积(SLA)影响显著,而中度和轻度放牧没有影响。重度放牧区短花针茅、蒙古冰草、甘草、牛枝子和牛心朴子的个体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围封区和轻度放牧区。重度放牧区短花针茅、蒙古冰草和甘草的根系生物量分别比围封区降低了66.5%,88.8%和55.5%。说明放牧干扰影响短花针茅、蒙古冰草、牛枝子和牛心朴子生物量在植物地上和地下的分配模式。  相似文献   

8.
分析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并预测其潜在分布区,对区域尺度上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控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记录的327种外来入侵植物的精准地理分布数据,使用物种丰富度算法分析了该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并评估了其对本地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然后采用MaxEnt模型预测了外来入侵植物在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潜在分布区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尤其以广西省的西部和东北部最为严重;(2)在入侵风险区中,有53.15%的区域也是本地植物的保护优先区,主要分布在喀斯特地区的南部;(3)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西南部与交通要道沿线是外来入侵植物的重要潜在分布区,未来面临较高入侵风险。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南部是外来入侵植物的重点防控和监测的优先管理区域,未来还是外来入侵植物的高适宜潜在分布区,需及时采取措施对入侵风险区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防治以防止其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9.
甘草根腐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h.)别名甜草、蜜草、甜根子, 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以根与根茎入药, 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 是我国临床常用的中药材, 也可用作食品添加剂。甘草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内蒙古、甘肃和宁夏, 在青海、陕西、新疆、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山西等地局部地区也有分布。宁夏盐池县是我国乌拉尔甘草的重要产区, 面积大、贮量多、品质好, 1995年被誉为“中国甘草之乡” [1]。近年来, 野生甘草遭到了大规模采挖, 甘草蕴藏量急剧减少, 目前主要通过人工种植来满足市场需求。随着甘草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 甘草病虫害日趋严重, 根腐病危害尤为突出, 直接影响甘草的产量和品质, 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甘草单胞锈菌的孢子阶段、生活史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草单胞锈病是新疆南北地区甘草栽培中一种毁灭性病害。1987—1989年在田间和室内对甘草单胞锈菌〔Uromyces glycyrrhizae(Rabenh.)Magn.〕的孢子阶段、生活史和防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菌为单主全孢型锈菌,能在甘草生长期产生5种不同的孢子。人工接种证实本菌的夏、冬(担)孢子能于冬前发芽侵染甘草根蘖芽,潜伏越冬,于次春出现夏孢子型、性(锈)子器型和混生型3种不同的系统侵染病株,成为当年发病的初侵染源。夏孢子于生长季节重复侵染叶部、茎梢和根蘖芽、腋芽,产生局部和系统侵染,造成毁灭性为害。  相似文献   

11.
不同温度下甘草萤叶甲实验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甘草萤叶甲Diorhbda tarsalis Weise是危害甘草叶部的重要害虫,为有效防治该虫,组建了甘草萤叶甲种群生命表。分别在15、18、21、23、25、27、30、33和36℃恒温下,观察了甘草萤叶甲实验种群的发育历期、存活率、产卵量、寿命等,估算了甘草萤叶甲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组建了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甘草萤叶甲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卵期、一龄幼虫、二龄幼虫、三龄幼虫、全幼虫期、蛹期、成虫产卵前期和整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6.94、11.17、6.30、5.49、8.48、10.53、11.65和8.98℃,有效积温分别为180.88、66.74、78.94、85.42、223.18、85.12、143.67和645.45日度;在18~36℃范围内,温度越高,成虫产卵前期、产卵期和寿命越短,25℃时雌虫产卵量最大,15℃时雌虫不产卵;23~30℃是该虫存活和繁殖的最适温区;种群趋势指数与温度的关系呈抛物线变化,25℃时种群趋势指数最大。  相似文献   

12.
对毛乌素沙漠边缘地带野生植物牛心朴子、甘草不同生育时期碳水化合物、全N含量、分布部位及C/N比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植物体各个器官均储藏营养物质,但根系是这两种多年旱生植物储藏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器官。2牛心朴子、甘草光合产物最终储藏物形式不同,牛心朴子根系以可溶性糖为主,且含量大于甘草;而甘草根系则以淀粉为主。3在生育期内碳水化合物积累和消耗动态变化有差异。总糖含量变化,牛心朴子为减少—减少—增加—减少—增加—增加;甘草为减少—减少—增加—增加—增加—减少。牛心朴子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与总糖一致,而甘草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有时与总糖一致,有时则不一致。4在两种植物体内,全N含量分布同表现为根<茎<叶;C/N比值的变化则为根>茎>叶。5牛心朴子全生育期根系对全N的需求量小于甘草,而叶对全N的需求量却大于甘草。表明可溶性糖既是牛心朴子的主要光合产物储藏物,是生长的主要能源物质,又是干旱胁迫下最好的渗透调节剂。牛心朴子对氮素营养的需求量少,植株体的生长量也小,这就降低对水分的敏感性,耐干旱耐瘠薄的能力相对强于甘草。  相似文献   

13.
得天独厚的适于甘草生长的自然条件,造成甘草在新疆麦盖提县大面积分布。使该县成为新疆的重要甘草产区。种类主要为胀果甘草,亦有少量的光果甘草,它们根中甘草次酸的含量完全附合药用或其它工业原料用的要求,具十分乐观的开发前景。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该县甘草采挖量日逐增高,1992年已超过2000吨,加上经营甘草部门较多,相互竞争,管理分散,忽略保护与再生的现象有所抬头,且愈演愈烈,一些地方大有“斩草除根”之势  相似文献   

14.
1体系健全,职能清晰在日本,农业推广活动是通过政府的农业改良普及事业和农协这二个系统来开展的。作为农业推广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病虫防疫工作也同样由政府和农协这二个系统来执行的。政府方面的农业推广体系,中央有农林水产省,都府由农林水产部,县由农政部或农业技术课等行政职能部门主管。民间的主要有农协(农业协同组合的简称)管理。1.1政府体系日本政府从中央到地方建立有完整的病虫防治体系。中央农林水产省消费安全局设立植物防疫课,地方农政局设有植物防疫系;都道府县也有相应的植物防疫机构,如病虫防治所;都道府县按区域在市町村…  相似文献   

15.
以塔里木盆地胡杨、多枝柽柳、胀果甘草为研究对象,应用凋落袋法,研究叶凋落物分解动态,揭示3种植物叶凋落物在干旱生境下分解动态特征,结果表明:①经过810d分解,胡杨、胀果甘草叶凋落物质量残留率分别为48.93%、38.07%,经630d分解多枝柽柳叶凋落物质量残留率为69.55%,分解时间对胡杨、胀果干草、多枝柽柳叶凋落物残留率均有极显著影响,处理(林窗、林下)对胡杨、胀果干草叶凋落物残留率有显著影响、极显著影响。②处理对3种植物叶凋落物分解系数有显著影响(P<0.05),且分解系数(k)表现为k林窗>k林下,k胀果甘草>k胡杨>k多枝柽柳,经810d分解胡杨、胀果甘草叶凋落物t0.95分别为9.159.48a、6.757.03a,经630d分解多枝柽柳叶凋落物t0.95为13.8215.05a。③受植物种类的影响,分解时间、处理对C、N、P元素释放进程影响不同。3种植物C元素都表现出释放-富积-释放的变化过程,多枝柽柳、胀果甘草叶凋落物N元素在观测期内表现出释放-富积的过程,而胡杨林下则表现出富积-释放-富积的规律,观测期内P元素释放过程与N元素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④叶凋落物分解系数k值与分解时间、残留量、全氮、全磷、木质素、木质素比氮呈极显著相关(P<0.01),土壤湿度、全碳、C/N均与k林窗、k林下存在极显著差异。干旱区微生境(林下、林窗)的变化对叶凋落物分解有显著影响,凋落物质量与土壤湿度对凋落物分解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甘草胭蚧发生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草胭蚧1a发生1代,以卵囊在土中越冬。3月下旬若虫孵化固定在甘草根部形成珠体危害植株,8月上旬珠体老熟,成虫羽化,出土交尾,并入土产卵于卵囊中越冬。被害甘草生长衰弱或根部腐烂死亡,造成大面积减产。野生甘草,花棒、白花苦豆上的胭蚧,是大面积人工栽培甘草的虫源。甘草田一经侵染,第3年即可成灾。早春挖掉表土晾晒根上部,若虫孵化及成虫羽化期是药剂防治适期。  相似文献   

17.
2016—2017年,利用扫网法系统调查了北疆棉田周边的非作物生境中9科13种常见植物上的食蚜蝇种群发生情况。研究发现,食蚜蝇种群密度在不同植物上有显著差异,种群发生高峰主要集中在各种植物开花期,种群消长还与这些植物上的蚜虫发生有明显跟随关系。5—6月,食蚜蝇在大部分植物上都有发生,但主要集中于新疆大蒜芥和罗布麻等;7—8月,在碱蓬、大麻、顶羽菊等上种群密度高;9月,主要在甘草、顶羽菊、罗布麻等上。本研究为今后充分利用棉田周边非作物生境,提升对食蚜蝇种群保育功能及棉花害虫生态控制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牡丹皮等16种中草药提取物抑制植物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牡丹皮等16种中草药的丙酮提取物为材料,测定了其对5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05 g/mL时,牡丹皮提取物对所有供试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除对杨树溃疡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为85.3%外,对其他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均为100%。高良姜提取物抑菌活性次之,对4种供试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80%以上,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最低,也达到68%。黄芩提取物对供试的3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超过60%。连翘、知母、蔓荆、乳香和地榆等5种中药提取物分别对供试的5种植物病原菌中的2种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1 g/mL时,牡丹皮、高良姜等2种中药提取物对杨树溃疡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相当明显,抑制率均在80%以上;白花蛇舌草、乳香、川楝等3种中药提取物对杨树溃疡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次之,抑制率均在60%以上。  相似文献   

19.
韩学俭 《植物医生》2007,20(1):24-25
甘草药材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根和根茎。甘草资源分布在我国黄河流域,以内蒙古、甘  相似文献   

20.
以牡丹皮等16种中草药的丙酮提取物为材料,测定了其对5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05g/mL时,牡丹皮提取物对所有供试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除对杨树溃疡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为85.3%外,对其他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均为100%。高良姜提取物抑菌活性次之。对4种供试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80%以上,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最低,也达到68%。黄芩提取物对供试的3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超过60%。连翘、知母、蔓荆、乳香和地榆等5种中药提取物分别对供试的5种植物病原菌中的2种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1g/mL时。牡丹皮、高良姜等2种中药提取物对杨树溃疡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相当明显。抑制率均在80%以上;白花蛇舌草、乳香、川楝等3种中药提取物对杨树溃疡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次之,抑制率均在6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