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县已将蚕桑生产列为发展多种经营的重点项目,计划在八五年以前栽好管好二万亩桑园。要栽桑首先必须要有桑苗,如果去外地购买桑苗,一方面要花费很大一批资金,另一方面外地桑苗由于长途运输等原因,保证不了桑苗质量,成活率也很低;因  相似文献   

2.
射阳县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起步于七十年代,发展于八十年代。蚕桑曾是我县农村传统的骨干副业项目,鼎盛时期全县桑园面积达到了6666.6hm^2,遍布23个农业乡镇,年饲养蚕种23万张,生产蚕茧7500t,年产优质无病桑苗10亿株,是享誉全国的优质无病桑苗基地,年实现蚕桑业生产总值2亿元。可是在1995年丝绸行业大滑波,导致了严重地毁桑现象,我县的蚕桑业遭受了严重地打击。然而,我县蚕桑业基础雄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仍显示出相对较高的效益。但是根据蚕桑业的特殊性,目前仍有很多不利因素制约我县的蚕桑生产,在体制、机制乃至技术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加快蚕桑业发展步伐,探索发展蚕桑新路子,把我县蚕桑生产做大、做强,再创历史辉煌,笔根据近几年我县的实际,作一些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桑苗是发展蚕桑生产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蚕桑生产行情变化快,要求桑树育苗快速化、良种化、省力化。鸡桑嫁接扦插育苗技术可实现当年育苗,当年栽桑,当年投产,100%良桑率。介绍了该技术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 近两年来,我省蚕桑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去年十月省蚕桑生产基地县会议和十二月全国蚕茧生产会议之后,蚕区广大干部社员的积极性更高了。但是发展中遇到了一个新的困难,桑苗极缺。栽桑是养蚕的基础。这个问题不解决,要大规模地发展蚕桑生产是不可能的。有些地方,主张从外调入大量桑苗,这也是一个办法。但是调入桑苗,不但困难很大,又存在着不少弊病:一是湖桑不一定都适合我省当地的自然条件;二是调入湖桑品种混杂;三是各地都在大发展,桑苗需要量大,很难调入,即使通过一  相似文献   

5.
桑苗的繁殖是发展新桑园的前提,随着蚕桑生产的大力发展,桑园面积的不断扩增及桑园趋向密植成片的迫切要求,对桑苗的需用量必然要逐年增加。因此,大面积的培植丰产优质桑园,首先必须繁殖大量的健壮良种桑苗,作为物质基础,以满足大面积栽桑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正> 紫阳县1989年蚕桑生产实现新突破,蚕桑基本建设,蚕茧产量,蚕桑总产值,均创历史最高成绩。(一)全县春季自育良桑苗2433亩,总产苗1917万株,出圃率89.33%。夏播实生苗256亩,为来年育良桑苗打好了基础。春季成片栽桑2393亩,零星植桑276万株,秋季开带、挖坑栽桑1100万株,全  相似文献   

7.
伦教40号桑是广东省从佛山地区伦教蚕种场桑园的广东桑系统中选出的单株,经培育而成的桑树新品种.我县为了加快发展蚕桑生产,于1981年从广东顺德县引进32万株桑苗,经两年的栽培管理和调查观察,该品种具有长相好、长势旺,产叶量高,适于无干密植建立速成桑园的要求,能加快发展蚕桑生产的步伐.1982年又从该地购买108万株桑苗,两年共引进140万株,取得了当年栽桑、当年养蚕收益的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 我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七十年代初期大兴栽桑养蚕运动,为全县进一步发展蚕桑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部分乡村脱贫致富立下了不朽的功绩。为了把我县蚕桑生产进一步推向高潮,在三、五年建成基地县,特制定如下规划及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9.
<正> 桑苗是发展蚕桑生产的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方针的调整,我县蚕桑生产出现了一个空前的大好形势。当前桑苗繁育已基本适应新建桑园的需要,扭转了“桑苗靠调进”的被动局面,近年来实践证明,繁育桑苗必须坚持自力更生,贯彻“自采、自育、自栽”的方针,这样的好处是:一是成本低,二是成活率高,三是避免病虫传入,四是增加社队收入。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县桑苗生产,长期以来,蚕农积累的经验是夏季播种实生苗,通过春季嫁接培育良桑苗的方法,对蚕桑生产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因春季繁育桑苗嫁接适期短,春耕大忙,劳力紧张,往往不能如数予期完成任务。近年来,由于蚕桑生产的大发展,桑苗生产的速度和质量,已不适应蚕桑生产发展的需要。为了探索一个速度快、质量好的  相似文献   

11.
我们分场现有七个农业队,一个蚕桑队,共有耕地面积1500亩,人口713人,有二十多年的栽桑养蚕历史,每年均为国家培育良种嫁接桑苗二百多万株,为本省和云南,陕西,河北,湖北等十二个省、市发展蚕桑提供了一定数量的桑苗。一九七九年分场共生产嫁接桑苗144万株,养蚕110  相似文献   

12.
我县有史以来第一期蚕桑生产技术培训班,于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在昄大乡举办,参加学习的人员,有各乡、镇、场农技员和栽桑养蚕专业户,重点户计四十余人。这次培训班主要内容有:桑苗培育与管理,蚕儿饲养技术至上簇结茧等。采用了直  相似文献   

13.
学会动态     
为了普及蚕桑生产科学技术,山西省蚕学会于5月15—27日分别在闻喜、临汾、于次,离石、兴县、忻县等地县举办了普及栽桑、养蚕科学技术巡回讲座。由省蚕学会付理事长袁泰成同志和蚕学会秘书长郎计林同志主讲了国内外蚕桑生产的先进经验;蚕桑生产利国利民的优越性;我省发展蚕桑生产的有利条件和如何因地制宜按比例发展;同时细统地传授了培育桑苗,嫁接改良,科学栽桑管桑,新法养蚕等一系列新技术。使参加听课人员对大力发展蚕桑生产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正> 柴井乡是南充市市级蚕桑基地乡。1998年该乡围绕“两基建设强基础,大上科技增效益”的思路,努力加快蚕桑基地建设,推动蚕桑产业化进程,已取得明显成效。全乡发种6,440张,生产蚕茧15.4万公斤,比去年发种5,800张,产茧11万公斤分别增加11%和40%;全乡购杂交桑种60公斤,育排桑苗535.8亩,栽桑460多万株,这是继去年育苗156亩,栽桑150万株基础上的再次大育苗,  相似文献   

15.
何天星 《四川蚕业》2008,36(1):21-21
<正>育苗栽桑是发展蚕桑生产的基础,采取不同的方法就会得到不同的效果。前些年采用春育苗,夏排栽,秋、冬栽桑的办法,三年才能初见成效。我县从1991年起,在蚕桑生产重点乡镇全面推广了杂交桑种,温室催芽,肥柱育苗,小苗定植,一步成  相似文献   

16.
<正> 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近几年来全省蚕桑生产有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农村贯彻生产责任制后,农民栽桑养蚕极积性空前高涨。但由于桑苗供不应求,影响了发展速度。近三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我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有桑不养蚕、有桑少养蚕,弃桑不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为稳定荣县蚕桑产业发展的基础,我县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强了蚕桑基地建设,扶持培育栽桑养蚕大户,强化了蚕桑生产设施设备更新改造,使我县蚕桑生产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正在向区域化、集约化、规模化、标  相似文献   

18.
王正义 《北方蚕业》2002,23(3):34-35
蚕桑是宁夏的一项新兴产业,作为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为一体的新产业,在西部大开发大环境里,已得到政府及农民的广泛认识.然而,作为蚕桑生产基础的桑苗,多年以来,主要依靠外调,由于外调桑苗在物候、土壤条件、品种适应性等方面与当地存在较大差异,加之长途运输,增加外调桑苗栽植成活率受到很大影响,增大了蚕桑生产的成本.因此,建立当地的桑树繁育基地,开展桑苗繁育技术研究对发展蚕桑生产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栽桑养蚕作为传统骨干副业,已在射阳农村深深扎根,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地蚕桑业并未形成燎原之势。本文就我县桑苗、蚕茧生产的现状和蚕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提出了面对复杂多变的茧丝绸生产形势,到“十五”期末,桑园面积发展到6666.6hm^2,年饲养蚕种20万张,生产蚕茧7500t,实现蚕桑产值1.5亿元的奋斗目标,并就如何加强蚕桑业的领导、加快实现产业化、实话科技兴蚕战略和加大对基础建设的投入等阐明了观点。  相似文献   

20.
<正>蚕桑生产是我市农村传统的支柱产业,养蚕农户最多时可谓家家栽桑、户户养蚕;目前全市有农业户口14万户,养蚕农户近6万户。2014年全市有桑园7453 hm2,饲养蚕种21.61万张,总产蚕茧1.05万t,蚕茧产值3.61亿元,占全市农业总收入的7.9%,蚕种饲养量和蚕茧产值居全省各县市的首位,蚕桑对稳定农村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桐乡桑苗饮誉全国,长期以来每年为蚕桑发展地区提供了数亿株优质良种桑苗。目前,嫁接桑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