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奶牛 2, 4-滴丁酯中毒,在我场首次出现,发病快、群发性高,如不及时救治,将很快死亡。现将病情介绍如下: 1998年 5月 10日上午 10时,奶牛饲养大户黄明同志到兽医站求诊,请求兽医速去家中抢救 8头发病奶牛。 1临床症状: 患畜表现精神极度沉郁,步样强枸,羞明流泪,肌肉震颤,触摸全身皮肤肌肉呈疹块状,可视粘膜兰紫色,呼吸加快,听诊:心音节律不齐,脉博每分钟 105次,呼吸:每分钟 68次,体温: 38℃,排便次数增加,个别患畜卧地不起,头颈弯曲后背。 2病因调查: 经了解,这群奶牛早晨饮食正常,上午 10点钟发现牛有病,在牛… 相似文献
2.
张发祥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1997,(1)
绵羊半夏中毒一例张发祥(民和县甘沟兽医站,810805)1995年1月20日,甘沟乡前进村冶某自养的一只6岁母羊,因产后缺奶一次灌服半夏末60g,第2天早晨发现该羊精神不振,不吃不反刍。患羊精神痴呆,四肢无力,体温38.5℃,呼吸16次/min,心跳... 相似文献
3.
除草剂2,4-D丁酯对皮燕麦安全性和产量的影响及其残留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陇燕3号为试验材料,喷施低、中和高3个剂量(450, 750和1050 mL·hm-2)的2,4-D丁酯,在药后1,7,14,21,28 d以及开花期、灌浆期植株和收获后籽粒中测定2,4-D丁酯残留量,探讨不同剂量2,4-D丁酯处理对杂草防效、燕麦的安全性、株高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4-D丁酯对燕麦安全性、产量及田间杂草防效影响显著。高剂量下燕麦出现顶端下垂、叶尖发红和药斑等药害现象。杂草防效随2,4-D丁酯施用剂量的增加而提高。高剂量除草剂喷施后45 d,株防效较药后30 d仍有小幅上升,鲜重防效达到90%以上。3个剂量均使株高有一定程度的降低,高剂量下燕麦株高较对照降低了10.49%。低剂量下干草产量有所降低,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籽粒增产22.64%;中剂量下燕麦干草产量呈增加趋势,籽粒增产40.57%;高剂量下,燕麦干草产量下降了8.85%(P<0.05)。2,4-D丁酯及2,4-D在皮燕麦中的残留量随除草剂施用剂量的增加而上升。施药28 d后,高浓度下燕麦中2,4-D丁酯和2,4-D残留量最高,达0.168 和0.011 mg·kg-1,显著(P<0.05)高于低浓度处理。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750 mL·hm-2为皮燕麦田2,4-D丁酯的最佳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4.
《中国兽医学报》2014,(6):1012-1016
采用气相色谱法,建立2,4-滴丁酯、乙草胺、莠去津在奶牛日粮及牛奶中残留对牛奶安全影响的分析方法。利用丙酮提取,三氯甲烷萃取,配合气象色谱图,进行定量检测。研究结果表明:2,4-滴丁酯最小检出量为2.0×10-12 g,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4.0×10-4 mg/kg,平均回收率是89.6%;乙草胺最小检出量为1.5×10-12 g,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3.0×10-4 mg/kg,平均回收率是87.8%;莠去津最小检出量为1.5×10-11 g,最低检测质量浓度均为3.0×10-3 mg/kg,平均回收率是102.4%。本试验结果表明2,4-滴丁酯、乙草胺、莠去津残留量在奶牛日粮及牛奶中残留符合最低残留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5.
6.
7.
9.
在英国曾有数篇关于蕨中毒的临床报道,而新西兰亦有一篇同样的报道(Hickman1910)。在澳大利亚已有人证明绵羊死亡与摄入蕨类植物有关(Evans 1964;Dent 1971),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16.
铜作为生物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机体的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当机体摄入过量的铜,或是饲料中铝、硫、钙、锌等含量明显减少时,均易引起铜在体内的大量蓄积,从而产生毒性作用,引发铜中毒.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2006年6月10日,彭湾乡彭湾村陈某家公水牛(1.5岁,约425kg),在旱地耕作,卸犁休息时猛饮隔壁水田中的水,约20min后,该牛突然倒地,头后仰,呼吸急促,眼结膜潮红,但体温正常,口中有少许白沫,瘤胃中度鼓气,反刍停止。经询问得知水田上午刚刚施用了除草剂,即诊断为除草剂中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