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抗病毒药物是用于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可抑制病毒复制酶。病毒与细菌不同,缺乏自身繁殖的酶系统,是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依赖宿主细胞代谢系统进行生殖复制。而药物在对病毒产生作用的同时也作用于宿主细胞,从而产生毒性作用。主要分抗病毒细胞因子和化学药物,下面对其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分别进行介绍。1抗病毒细胞因子干扰素是活性很强的生物制剂,其比  相似文献   

2.
<正>抗病毒药物是一类用于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在体外可抑制病毒复制酶,在感染细胞或动物体抑制病毒复制或繁殖,在临床上治疗病毒病有效的药物。病毒与细菌不同,缺乏自身繁殖的酶系统,因而它是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依赖宿主细胞代谢系统进行生殖复制。  相似文献   

3.
正理想化的抗病毒药物是指能有效地干扰病毒的复制,又不影响正常细胞代谢,但至今还没有一种抗病毒药物可达到此目的。病毒寄生在细胞内,抗病毒药物需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而作用于病毒,理想的抗病毒必须是既能防止病毒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又能特异性抑制病毒复制过程中的某些步骤,且不影响机体正常细胞代谢。然而许多代谢过程为病毒和细胞的功能所共有所以很难研制出一种无毒的抗病毒药物。抗病毒治疗前景一片灰暗,我们难道只能束手无策、坐以待毙吗?当我们把目光不再仅仅局限于抗病毒感染治疗、不再仅仅局限于西医、不再仅仅局限于化学合成类抗病毒药物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的身后,  相似文献   

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对PRRSV受体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关系,明确病毒的入侵机制及其对宿主细胞的影响,帮助人们了解病毒的侵入过程、复制动力学及其一系列在胞内发生的事件;对于揭示病毒感染过程与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阐明细胞病理和组织病理是非常有价值的,也必然会对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研发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兽用抗病毒药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因病毒感染导致动物死亡的比率仅次于细菌感染的致死率,占 36 8%,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很多动物感染病毒,形成多种急、慢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药物防制作为抗病毒感染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进展迅速.但由于病毒结构简单,仅由一种核酸 RNA或 DNA和蛋白质组成,缺乏完整的酶系统,有严格的寄生性,需借助宿主细胞的功能而繁殖.病毒只能在敏感的细胞内培养感染易感机体.抗病毒药物必须通过细胞膜,进人细胞,始可作用于病毒.不少抗病毒物质对细胞或机体有毒而不能被应用,极大限制了抗病毒药物的发展.一种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必须是既能防止病毒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又能特异地抑制病毒复制中的某些需要步骤.  相似文献   

6.
抗病毒药是一类用于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在感染细胞或动物体抑制病毒复制或繁殖。病毒是病原微生物中最小的一种,核心含有核酸(核糖核酸RNA或)和复制酶,其外包有的外壳和膜,本身无细胞结构,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必须依赖寄主的细胞和酶而繁殖(复制),其复制过程分为吸附(病毒吸附于易感细胞蛋白受体)、入侵(病毒进入细胞)、核酸复制(病毒进入细胞后,脱壳,病毒酸释出,复制核酸。)、病毒酸和结构蛋白合成(装配为完整病毒)等四个阶段。多在其复制繁殖的不同阶段抑制其繁殖所需的酶,从而阻断其复制。病毒学和分子生物学对病毒特异酶、病毒复制过程和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理已有所阐明,人们不断发现了一些选择性强、特异地作用于病毒的抗病毒药物,已用于治疗较重要的病毒性疾病。  相似文献   

7.
猪δ冠状病毒(PDCoV)是引起猪腹泻性疾病的猪肠道主要病毒之一。PDCoV致病机制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入侵细胞、逃逸宿主细胞天然免疫应答、诱导宿主细胞凋亡,以及影响该病毒复制的其他分子机制。目前对其致病机制的了解较少,尚无有效防治该病毒的疫苗和药物。随着相关研究进一步深入,剖析PDCoV编码蛋白结构及其影响PDCoV复制的多种途径,探索影响PDCoV复制的miRNA及相关分子机制,或可为深入认识PDCoV致病机制及研制有效防治该病毒的疫苗和药物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此外,对不同冠状病毒之间致病机制的共性与特性进行比较研究,也将对冠状病毒的抗病毒药物或疫苗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由于病毒结构简单,仅由一种核酸RNA或DNA和蛋白质组成,缺乏完善的酶系统,有严格的寄生性,需借助宿主细胞的功能而繁殖。病毒只能在敏感的细胞内培养或感染易感机体。抗病毒药物必须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始可作用于病毒。不少抗病毒物质对细胞或机体有毒而不能应用,大大限制了抗病毒药物的发展。一种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必须是既能防止病毒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  相似文献   

9.
畜牧生产中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及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畜牧生产中由病毒引起的疾病越来越多,抗病毒药物的使用也越来越多。虽然病毒的构造十分简单,但其个体微小,危害极大,在活细胞内即可复制增加,这就给养殖业中的病毒性疾病防治带来了许多困难。1病毒的感染途径一般认为,病毒的感染途径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吸附。是指病毒对动物细胞的感染,这种感染主要发端于宿主细胞表面和病毒的蛋白外壳结合处,导致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第二阶段是侵入。即病毒一旦吸附到宿主细胞表面后就会把自身的核酸注入到宿主细胞内部。  相似文献   

10.
病毒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是病原感染与机体防御机制之间的激烈战争。当病毒入侵机体并进入宿主细胞后,宿主细胞的遗传物质将被其挟持以完成病毒的自我复制和传播,因此辅助病毒复制的宿主因子是影响病毒复制的重要因素;而对于核内复制的病毒来说,病毒基因组入核是其复制的关键。大量研究表明核孔复合体蛋白在病毒复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全面系统地了解细胞与病毒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为开发新型高效抗病毒药物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本研究根据近年来对病毒入核机制的研究进展,概述核孔复合体的结构特征,细胞核转运过程,病毒入核的多种策略以及核孔复合体和相关核孔蛋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等方面,为相关病毒防治研究提供系统深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抗病毒病中西药剂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人与动物病毒性疾病的化药治疗所以困难,是由于病毒与细菌 (后者一般寄生于细胞外液 )不同,是寄生于动物细胞内依靠宿主细胞代谢系统进行增殖与复制,然后自细胞释出,感染其它细胞,并散播体外感染其它动物。抗病毒病药物的作用机制是: (1)直接抑制或杀死体内病毒; (2)抑制病毒的生物合成; (3)阻止病毒穿入细胞或抑制病毒释放; (4)增强宿主抗病毒能力。 1合成的抗病毒病药剂 [1, 2]  (1)病毒唑 (Virazole,三氮唑核苷 )  本品为广谱抗病毒药,对人流感与副流感病毒、痘病毒、腺病毒、肠病毒和鸡新城疫病毒等都有抑制作用,可用…  相似文献   

12.
病毒感染哺乳动物细胞过程中,病毒复制产生的基因组或病毒蛋白激活先天性免疫信号通路后,产生干扰素的同时诱导干扰素下游基因表达,促进细胞的抗病毒反应。与此同时,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还能引起胞质颗粒的聚集,其成份大多为核糖核蛋白,RNA结合蛋白、翻译起始因子等,这个聚集区域被称之为应激颗粒(stress granules,SG)。先天性免疫通路和SG都是宿主细胞对病毒感染的一种抵抗性反应,而与之相对,一些病毒却通过抑制SG和先天性免疫通路的形成来促进自身复制。由于SG中包含RNA结合蛋白以及一系列病毒或宿主的RNA,而先天性免疫中识别病毒RNA的模式识别分子也能特异性结合病毒RNA,那SG如何协同先天性免疫在宿主抗病毒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本文就SG在病毒感染诱导的先天性免疫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病毒性疾病严重危害犬的的健康,且具有高度传染性,病毒易发生变异,在犬传染病占有很大的比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文依据抗病毒药的类型及作用特点,对现有常用的犬抗病毒药的临床应用作一介绍. 一、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理 抗病毒药物可以直接抑制或杀死体内病毒抑制病毒的生物合成;阻止病毒穿入细胞或抑制病毒释放;增强宿主抗病毒能力.  相似文献   

14.
鉴于现有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在治疗口蹄疫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寻找新型抗病毒策略势在必行,而RNA干扰正是一种有益的尝试。RNA干扰通过沉默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基因表达,可有效的阻断口蹄疫病毒在宿主体内的复制。论文以口蹄疫病毒引起宿主细胞病变、RNA干扰的机制及RNA干扰抑制FMDV在宿主细胞内复制为内容,探讨如何更加有效地防控口蹄疫。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因病毒感染导致动物死亡的比率在所有病因中居第2位,仅次于细菌感染的致死率,占36.8%,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很多病毒感染动物,形成多种急、慢性传染病,危害畜牧业健康发展。药物防治作为抗病毒感染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进展迅速。但由于病毒结构简单,仅由一种核酸(RNA或DNA)和蛋白质组成,缺乏完整的酶系统,有严格的寄生性,需借助宿主细胞的功能而繁殖。病毒只能在敏感的细胞内培养或感染易感动物。抗病毒药物必须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作用于病毒。不少抗病毒物质对细胞或机体有毒而不能应用,大大限制了抗病毒药物的发展。一种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必须是既能防止病毒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又能特异性抑制病毒复制过程中的某些步骤。理想的药物应当不影响机体细胞的代谢。然而,因为许多代谢步骤为病毒和细胞的功能所共有,所以很难研制出一种无毒的抗病毒药物。许多抗病毒药物在体外细胞培养中虽然是病毒复制的强抑制剂,但在动物体内却有毒性。  相似文献   

16.
羊痘病毒是一种在细胞质中进行复制的DNA病毒,可侵染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羔羊睾丸细胞和肾细胞等多种细胞并致细胞病变,形成胞浆包涵体。目前,已知的羊痘病毒宿主细胞不少,因此,对羊痘病毒所致宿主细胞病变做一综述,对认识羊痘病毒对体内外宿主细胞的不同作用及影响有一定帮助。同时,结合近年来对羊痘病毒宿主细胞的进一步认识,讨论了研究相关体外试验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真核细胞内病毒复制周期包括吸附、穿入、脱蛋白衣壳、生物合成以及装配释放等阶段。抗病毒药物干扰病毒生长周期的少数程序,从而阻断了病毒核酸的复制,起到了抗病毒的作用。本文将在分子水平上对抗病毒药物如何阻断或干扰不同病毒复制周期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猪对PRRSV的免疫应答的研究是从抗病毒免疫系统的标准模型开始的。对宿主细胞的初期感染引发最初的抗病毒应答。最初的防御系统减缓病毒早期复制并且诱发相应的体液和T细胞调节的免疫应答抵御入侵病毒。抗体产生B细胞和细胞免疫成员T细胞对病毒有特异性记忆,使得它们能抵抗再次感染。然而,对PRRSV的免疫应答的各个阶段都显得有缺陷而且不同。于是带出一系列问题,我们缺少对PRRS免疫哪方面的了解?需要更多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19.
正在病毒与宿主进化的过程中,E3泛素连接酶作为宿主和病毒联系的桥梁,介导这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宿主细胞中,E3泛素连接酶通过调节宿主细胞的抗病毒免疫应答间接地抑制病毒复制,如调控信号通路、细胞凋亡和细胞分化等。此外,E3泛素连接酶也可以直接靶向并降解病毒编码蛋白调控病毒复制。为逃逸宿主的抗病毒反应,许多病毒编  相似文献   

20.
单链RNA(single-strandRNA,ssRNA)病毒是感染人和动物的主要病原体之一,部分ssRNA病毒感染宿主后会对宿主产生致命的影响,也有部分ssRNA病毒进入宿主后不会引发明显的病变和临床症状。ssRNA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的感染与抗病毒所产生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细胞溶酶体/自噬应答均是动物机体在ssRNA病毒入侵后产生的一系列抗病毒活动。大量研究解析了ssRNA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但仍有许多未知领域阻碍着抗ssRNA病毒研究的前进步伐。基于已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笔者梳理并分析了ssRNA病毒与被侵染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后续研究ssRNA病毒与宿主细胞应答反应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