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明确匀播冬小麦根系对种植密度的响应,以多穗型冬小麦品种新冬22号为材料,设置了123万、156万、204万、278万、400万株/hm2共5个种植密度,研究了根长密度、根表面积、根系直径、根干质量密度时空分布.结果表明,新冬22号根长密度、根系表面积、根干质量密度均在抽穗期达到最大值,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越冬期123万株/hm2处理的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和根干质量密度均大于其他处理.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均由高到低依次为156万株/hm2处理、204万株/hm2处理、123万株/hm2处理、278万株/hm2处理、400万株/hm2处理.5种不同密度处理下0~60 cm土层根系分布最多,占总根长的95.13%~97.84%,说明匀播冬小麦根系主要分布在0~60 cm,随深度的增加根系急剧减少.越冬后,0~40 cm土层的根系增长速率最为显著,拔节后40~100 cm土层根系显著增多.越冬期高密度条件下匀播冬小麦根量较大;拔节至抽穗期根系生长最旺盛,各处理由高到低依次为156万株/hm2处理、204万株/hm2处理、123万株/hm2处理、278万株/hm2处理、400万株/hm2处理,匀播条件下新冬22号根系集中分布在0~60 cm土层.  相似文献   

2.
不同种植密度对丹参根系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种植密度的一年生丹参进行根系形态学研究,测定根系深度、根幅、根条数、根系总表面积、根干鲜重、根直径及根韧皮部与木质部之比等相关指标,并根据其综合指标来确定最适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在株行距为20 cm×25 cm时,单株根系生物产量最高,干重、鲜重分别为57.48 g和174.76 g,根条数最多,根系总表面积最大(1 753.29 cm2),韧皮部与木质部之比最大,为1.28。  相似文献   

3.
佟伟霜  常缨  樊锐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346-16348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防风的根系发育特征。[方法]测定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防风的根系深度、根幅、根条数、根系总表面积、根干重、根直径、根皮部和韧皮部与木质部的比值等指标,研究防风的根系形态及产量、品质的关系,最终确定最佳栽培密度。[结果]结果表明:在栽培的株行距为7cm×30cm时,防风的鲜重为8.04g,干重为2.18g,折干率为27.06%,为不同处理中最高,且有较大的根系总表面积及较多的根条数与适合的根幅、根系深度,有最大的根皮部和韧皮部与木质部的比值,产量和品质最佳。[结论]综合比较发现防风最佳的栽培密度为株行距7cm×30cm。  相似文献   

4.
试验于2012年在通辽市农业科学院试验田进行,以郑单958、先玉335、通科8和金山27为供试品种,在45 000株/hm2、60 000株/hm2、75 000株/hm2和90 000株/hm2的种植密度下,研究种植密度对春玉米根系特性的影响,4个玉米品种单株最长根长、根条数和根系干重均表现为45 000株/hm260 000株/hm275 000株/hm290 000株/hm2;从土层深度看,根系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这一土层根系干重明显高于其他土层,但随密度的增加,下降幅度却表现为40~60 cm﹥20~40 cm﹥0~20 cm。  相似文献   

5.
冬小麦根系吸水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6.
根据一维土柱垂直入渗,再分布和根系吸水试验,用有限差分法进行了考虑和忽略滞后效应的数学模拟,分析了娄土再分过程中土壤含水量。水势的分布,在此基础上又借助于根区土壤水分运动方程计算了根系吸水速率的剖面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滞后效应的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超高产大豆的根系形态和活力是大豆成长养分供应的主要来源,在农业种植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结合大豆种植中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的研究,对超高产大豆根系形态和活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超高产大豆较传统大豆种植更有优势,混合种植的大豆根系活力水平更高,掌握适宜的大豆种植密度也是提高其产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该文研究了乌塌菜不同种植密度、浇水量及氮肥施用量三因素处理对其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种植密度为1 470 960株/hm~2,氮肥用量为460.65kg/hm~2,浇水量为55 419.75L/hm~2时,乌塌菜根系活跃吸收面积至最高为89.81%。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试验方案可适应当前土地短缺的现状,利用少量土地资源做出具有科学性的试验。  相似文献   

9.
使用农艺措施调控农田杂草的发生和生长是生态控草的重要研究内容。为明确冬小麦种植密度对田间恶性杂草小蓟生长的影响,将冬小麦种植密度分别设置为0、40、80、120、160株/m~2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冬小麦种植密度的增加,样方内小蓟的发生量依次为20、21、17、12、11株/m~2,呈明显下降趋势,同时,小蓟与冬小麦的株高比值、叶面积比值也显著降低。由此得出,通过增加冬小麦的种植密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小蓟的发生及生长。  相似文献   

10.
奎花2号是农7师农科所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出的冬小麦新品种,为确定其最佳的种植密度,我们对奎花2号种植密度进行了试验,为大田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不覆膜的处理为对照,研究了地膜覆盖对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生长发育及生育环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覆膜具有显著的增温、保墒、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和提高土壤供肥能力的功效。覆膜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增加单株叶面积和干物重,提高根系活力,提早并延长穗分化时间,加速籽粒灌浆,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播种愈晚,覆膜的增产作用愈大。覆膜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17种氨基酸总量(%)及谷氨酸含量(%)。  相似文献   

12.
据小麦叶片形态结构的变化,研究了小麦叶片的分化、成长、建成过程,并进行了分期,进一步探讨了小麦叶片建成的肥水效应规律。在分析小麦叶片形态结构分化进程的基础上,将小麦叶片建成过程分为:幼叶奠基、原形成层分化、叶肉细胞分化、组织开始成熟、组织完全成熟六期。诸分化期转折的形态结构指标分别为原套平周分裂,中脉原形成层分化,表皮毛和叶舌分化,叶肉细胞分化,叶片伸长达终长的50~70%和805以上。肥水对叶片形态结构的效应主要为促进纵向与横向的细胞分裂,增加了细胞数目,对细胞大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小麦(Triticum aestivum.L)单细胞培养与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单细胞培养研究于1985~1995年进行,以六倍体普通小麦84—53的幼穗为外植体.在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基础上.经振荡悬浮培养获得单细胞再生植株,建立体细胞无性系,并系统研究再生植株后代体细胞无性系的变异规律和遗传稳定性、体细胞无性系有利变异的选择及其在小麦品种改良中应用的可能性.本文报道有关单细胞培养和再生植株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不同肥水对冬小麦植株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讨论不同肥水对冬小麦植株性状、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肥水处理对植株的某些性状有显著作用,而对另一些性状的影响则较小。(2)高、中、低三种肥量处理间小麦产量在干旱条件下差异较小,在湿润条件下差异显著。(3)籽粒蛋白质含量在高、中肥条件下水分的影响大,但在低肥条件下,水分的影响甚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冬小麦根系与地上部生长状况作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单株次生根数与分蘖数、根干重与冠干重、叶面积与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等存在相关关系;根冠比反映着各自干物质积累的特点,与经济系数关系密切;根系活性与叶片衰老、产量构成相关。  相似文献   

16.
综合四年的研究结果,初步認为: 1.小麦株高性状,遗传机制頗为复杂,无论控制株高的基因数目或基因作用的方式都有差異,由于所用矮源不同,F_1平均株高分别表现为偏高、超高、中值或偏矮。F_2株高分离分别表现为常态曲线、偏态曲线和多峰曲线。絕大多数组合正、负超亲同时出现。2。F_2平均株高与双亲株高平均值以及F_1株高均有显著的相关性。3.株高与百粒重、抽穗度有极显著的正相关,而与抽穗期則表现为明显的负相关。株高与穗长的相关性因亲本不同或组配方式之異而有差別。株高与每穗小穗数和不孕小穗数相关不显著4.F_2同一组合内株高近似的单株间抽穗度表现为明显分离。5.百粒重随株高降低而减小主要是由于灌浆不足所致,矮化的同时,可能也抑制了干物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氮肥对小麦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主要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和施用时期对两个小麦品种(鲁麦8号和泰山1号)氮素营养、籽粒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每亩纯氮施用量从10公斤增至20公斤,对两个品种的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显著(5%水平),但却显著增加其蛋白质产量;在各施氮期中,拔节期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揚花肥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的效应最大,并且各施肥处理的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均比对照高。试验还表明,合理运筹施氮时期和施氮量可成功地打破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间的负相关关系,使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得到同步提高,并有效地增加单位籽粒中量重的赖氨酸含量。  相似文献   

18.
源库改变对小麦籽粒蛋白质、淀粉含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蛋白质含量及产量各不相同的3个春小麦品种,研究了源库改变对淀粉、蛋白质沉积及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源库改变明显地影响着籽粒蛋白质含量,而对淀粉、可溶性糖合量影响不大;品种间蛋白质含量对源库变化的反应不同;千粒重的增减也因品种而异;淀粉的沉积主要受库的限制,而源库都影响着蛋白含量;旗叶在产量和蛋白形成中起着同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冬小麦不同群体根系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80~1982年在大田条件下,对冬小麦不同群体根系发育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群体根系最大入土深度均可达到5m 左右,以适宜群体根系入土最深;根干重达到最大值的时期与冬春亩蘖数关系密切;用亩蘖数可推断根干重最大值期范围;根活性随地上部群体增大而降低,并与单株次生根条数、次生根粗度、茎倒5节间粗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穗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茎倒5节间长度呈显著负相关;随地上部群体增大、最大根量期前移和根活性降低,籽粒产量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20.
土壤水分对冬小麦根系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