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利用90-824(籽粒蛋白质含量达21%)与5个农艺亲本组成6(6-1)双列杂交设计,分析了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农艺性状的GCA均极显著,SCA方差除株粒数外,其它性状达显著水平,从GCA方差与SCA方差比例看,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遗传以加性遗传效应为主,但存在非加性效应。90-824的蛋白质含量的GCA效应值最大,而株粒重、株粒数、百粒重和穗粒数的GCA效应亦相对较高,是较理想的高蛋白亲本。90-824/78-03和90-824/陇春8号在农艺性状上的SCA最大,而蛋白质含量的SCA居中,是较好的组合  相似文献   

2.
11个玉米自交系单穗粒重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国内11个玉米自交系,采用GriffingⅣ双列杂交设计组配出55个杂交组合,对11个玉米自交系的最主要经济性状单穗粒重进行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单穗粒重同时受到加性和非加性效应的控制,其遗传决定度为51.1%,狭义遗传力为4.06%。说明单穗粒重加性效应引起的变异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3.
利用12个玉米自交系,按双列杂交模式设计组配66个杂交组合.分析了8个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试验表明一般配合力在亲本间存在显著差异,各自交系的特殊配合力,在同一性状不同组合间及同一组合不同性状间也有显著差异,穗粗、容重、子粒行数等性状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遗传力较高,可以在早代选择.而单穗粒重、产量、每行粒数等性状则遗传力较低。  相似文献   

4.
曹亚萍 《小麦研究》2005,26(2):17-21
采用Griffing方法I,利用抗黄矮病小麦品系,对单株粒重、单穗粒重和千粒重3个性状的遗传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粒重的遗传符合加性一显性遗传模型,细胞质作用对千粒重影响较小,株粒重和穗粒重则存在明显的核质互作;3个抗BYDV品系中,“临抗1号”的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方差最大,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也较高,组合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是一个优良的抗病丰产亲本,在抗病育种中具有较大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赖麟  冯鸿 《种子》2007,26(5):0-32
用一年生墨西哥大刍草(Zea Mexican Schard)与玉米G综合种远缘杂交选育的10个自交系作母本,以7个骨干自交系为父本,按10×7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70个杂交组合为供试材料,研究了远缘杂交选系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遗传组成、遗传力和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抽丝期、株高、茎粗、穗长和百粒重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影响,狭义遗传力高,适合早代选择;茎强度、穗粗、穗行数和行粒数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效应同等影响;而穗位高、穗重、穗粒重和出籽率主要受非加性基因效应影响,狭义遗传力低,宜晚代选择。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结果,GT107可以作为很好的早熟、矮杆、抗倒和高产育种潜力亲本。  相似文献   

6.
7个骨干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配合力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模式4设计,对7个自交系主要穗部性状进行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1)D902、苏65、1043单穗粒重GCA效应较高,丹大粗混穗粗,穗行数GCA效应较高.(2)21份组合中,苏65×1043、丹大粗混×96-132、丹大粗混×D902、1441×1043、1043×交51等组合单穗粒重SCA较高,为强优势组合.(3)穗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4个性状受加性基因效应影响大,宜早代选择;株高、行粒数、穗位高、秃尖、单穗粒重受非加性效应影响大,宜晚代选择.  相似文献   

7.
赖麟  冯鸿 《种子》2007,26(5):30-32
用一年生墨西哥大刍草(Zea Mexican Schard)与玉米G综合种远缘杂交选育的10个自交系作母本,以7个骨干自交系为父本,按10×7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70个杂交组合为供试材料,研究了远缘杂交选系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遗传组成、遗传力和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抽丝期、株高、茎粗、穗长和百粒重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影响,狭义遗传力高,适合早代选择;茎强度、穗粗、穗行数和行粒数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效应同等影响;而穗位高、穗重、穗粒重和出籽率主要受非加性基因效应影响,狭义遗传力低,宜晚代选择。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结果,GT107可以作为很好的早熟、矮杆、抗倒和高产育种潜力亲本。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4个杂交组合417株实生苗的分析,研究了3个经济性状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坚果单粒重、刺苞大小和出实率的遗传均符合数量性状连续变异的遗传特点.单粒重和刺苞大小表现同样的遗传趋势,遗传中非加性效应占有很大比重,杂交后代由于非加性效应解体,单粒重量和刺苞大小有变小的倾向.出实率的遗传以加性效应控制为主,杂交后代由于非加性效应累加,出实率有提高的倾向.  相似文献   

9.
普通玉米子粒性状四类效应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二倍体胚和三倍体胚乳种子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以5个玉米自交系及其间配制的F1,F2,BC1,BC2为材料,研究了5个玉米种子性状的胚直接效应、胚乳直接效应、母体效应和细胞质效应。结果表明,除粒宽外,各性状的遗传同时由质效应和胚、胚乳、母体基因效应所控制,丰粒重主要受胚乳和母体效应的影响,粒长的遗传以母体效应为主,粒宽和粒厚以胚乳效应为主。各部位子粒百粒重的胚乳直接加性效应与母体加性效应的协方差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余性状的胚、胚乳直接效应与母体效应间的协方差均不显著,通过母体植株的遗传表现可对这些性状进行有效的选择。在提高丰粒重的玉米育种中,以任一部位子粒百粒重作为选择标准可起到相同的选择效果,直接选择粒宽的分离类型有利于获得大粒的遗传材料。S22是改良百粒重的优良亲本。  相似文献   

10.
选用国内11个玉米自交系,采用GriffingⅣ双列杂交设计组配出55个杂交组合,对穗粒重、穗长、穗粗等8个穗部性状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穗行数、行粒数、轴粗、秃尖等性状主要由基因的加性效应起作用,穗粒重主要是受非加性基因效应的作用;郑58×5003/412、昌7-2×综31、B73×昌7-2等10个组合的单穗粒重和千粒重的特殊配合力较高;昌7-2、P138、B73、242/B84具有较高单穗粒重性状GCA效应优势;昌7-2和郑58自交系秃尖性状上一般配合力为负数;5003/412、P138、综31具有穗长和行粒数性状GCA效应优势。  相似文献   

11.
铁双贵  郑用琏 《作物学报》1999,25(6):759-765
采用淀粉凝胶平板电泳方法,研究了华中农业大学4个玉米新合成群体(WBM、LBM、WLS、LLS),2个美国群体(BSSSR和BS16)和6个自交系的ADH、CAT、EST、GLU、GOT、MDH、PGD、PHI8种等位酶的17个位点的47个等位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数量性状的相关。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6个群体与6人自交系组配成36个组合,田间试验在武昌、安阳两地进行两年。标记分析表明,17个等  相似文献   

12.
小黑麦产量性状的遗传和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个小黑麦品种(系)为亲本材料,按GriffingⅡ方法配制杂交组合,对亲本、F1、F2的产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千粒重的遗传由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共同控制,株高由加性效应起主要作用,而单株产量、每穗粒数和穗下节间长除由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控制外,还可能受上位性效应和环境效应控制。除新小黑麦4号外,其它亲本的大部分性状的显性效应预测值达到了负的极显著水平,预示着这些亲本杂种后代的产量性状将有明显的自交衰退现象。新小黑麦3号、新小黑麦4号的单株产量、千粒重、株高和穗下节间长的加性效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因此这两个品种宜作为改良产量性状的骨干亲本。性状相关分析表明,大多数成对性状的各项相关系数为正值,且多以加性遗传相关为主,提高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可以有效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3.
籼稻粒形及产量性状的加性相关和显性相关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以8个粗短粒品种和5个细长粒品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加显遗传模型,对早籼粒形及产量性状进行多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间的加性相关比显性相关更为重要,其中粒形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是以加性相关为主,仅粒宽与长宽比性状间同时存在着显著的显性相关。有效穗数与着粒密度、每穗粒数、穗重间具有较高的负向加性相关,与粒重则表现出明显的正向显性相关。着粒密度、每穗粒数、结实率、穗重、粒重以及单株产量性状间的相关  相似文献   

14.
采用加性-显性的遗传模型,研究海岛稀11个亲本和30个F1杂交组合8个产量性状的各项遗传方差分量和遗传相关。结果表明:单株有效铃数、单株无效铃数、铃重、籽棉产量的加性方差比率分别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而显性方差比率均不显著,表明这4个产量性状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皮棉产量、衣分、衣指则不显著,且普通次义遗传率较低。遗传分析表明:新海14号和99-1111籽棉产量有显著的加性效应,可作为杂交育种的优良亲本。  相似文献   

15.
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对新选不育系F4A,356A及目前生产上常用的3个不育系9个恢复系进行了配合力及遗传效应的分析,株高,穗长,穗茎粗,开花期,穗重,穗粒重,穗粒数和千粒重等8个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亲本各性状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准,在全部被研究性状的遗传控制中,加性基因效应占主导地位,5个不育系中,A2F4A在全部8个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恢复系8643变在株高,穗重,穗粒重和开  相似文献   

16.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51,自引:2,他引:51  
廖伏明  盛孝邦 《作物学报》1999,25(5):622-631
选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6个不育系和9个恢复系,采用NC II交配设计分析12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①除主茎剑叶长、结实率和千粒重三性状非加性效应不明显外,其他性状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均有显著作用,且均以加性变异为主,但单株产量、相对日产量及单株穗数三性状非加性变异较大。②主茎剑叶长、穗长和千粒重三性  相似文献   

17.
玉米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探讨玉米杂交组合产量与其他主要农艺性状间关联的主次关系,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13个玉米杂交新组合8个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及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穗粒重>株高>穗位高>穗行数>百粒重>秃尖>生育期>穗长,在育种实践中,应注重对单穗粒重、株高和穗位高的选择,同时结合其余农艺性状的综合表现进行育种,将对产量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玉米穗部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由8个亲本组成的双列杂交试验,分析了穗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单株籽粒产量的基因效应。Wr/Vr和D、H、(H/D)分析表明,除单株产量存在显著的上位性,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外,其余4个性状均符合加性—显性模型。穗粗、穗行数以加性效应为主,穗长、百粒重、单株产量显性效应和上位性起主要作用;穗粗隐性基因为增效,显性基因为减效,其余性状均为显性基因增效,隐性基因减效;穗长、穗粗、穗行数的狭义遗传力较高为50.8%~87.9%,百粒重、单株产量较低为21%左右;平均杂种优势效应按强弱顺序是单株产量>百粒重>穗长>穗粗>穗行数。  相似文献   

19.
小麦杂种后代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金正勋  赵西华 《作物学报》1996,22(4):490-494
选用6个蛋白质含是高低不同的亲本,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二,对亲本在F1-F3的蛋白质含量配合力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的GCA与SCA方差均极显著,表明在要试验中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均起重要作用。但由于三个世代gcaMs/scaMs值均极显著,且随着世代的推进这一比值又逐渐增加,因此蛋白质含量在杂种后代的表现主要还是由基因加性效应决定,随着世代的推进,基因加性效应越显重要,在  相似文献   

20.
爆裂玉米产量及膨爆特性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2个爆裂玉米自交系间杂交F1为材料,采用三倍体胚乳模型对子粒膨爆特性及穗粒重、百粒重的3类遗传效应研究结果表明,3项膨爆特性指标同时受到直接效应和母体效应2种遗传体系所控制,百粒重和穗粒重由3套遗传体系所决定。穗粒重、百粒重、爆花率和膨化体积以普通直接遗传率为最主要分量,膨化倍数的普通母体遗传率最高。各自交系的直接加性效应和母体加性效应的显著性不同,要注意不同自交系的恰当组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