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强  黄鹄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907-14909
在理清农业产业化内涵的基础上,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5个方面,介绍了基于农业产业化的DPSIR模型。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选取了23个指标构建了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加权法对其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驱动力因素依然处在较差的状态;工业、住房宅基地以及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等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压力;“状态”和“影响”因子的得分说明农业产值规模、劳动力规模以及农民收益等仍处于起步阶段;“响应”因子得分较低,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环境及机遇和挑战。基于此,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进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评价,有助于考察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与理想的可持续利用状况的差距。从土地利用条件、土地利用结构与程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可持续利用潜力4个方面构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用信息熵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确定指标层和准则层的权重,引入各指标的合理值,运用综合评价法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进行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评价。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处于可持续利用的发展阶段,其中南宁市、北海市处于基本可持续利用阶段,钦州市处于可持续利用的发展阶段,防城港市处于可持续利用的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构建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效益评价体系,为项目立项、项目验收及后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对比法及层次分析法。[结果]从社会、生态、经济效益3个准则层及22个指标层构建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效益评价体系。[结论]评价指标符合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特点,评价指标体系的判别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评价结果具有可对比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广西耕地整治外生潜力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梅芳  童新华  韦燕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808-18810
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特尔斐法从自然适宜性、经济可行性、生态安全性角度构建了耕地整治外生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指标评价结果,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将广西耕地整治外生潜力分为4个等级。  相似文献   

5.
能源草生态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构建一套专门用来评估能源草生态风险等级的体系,本研究通过文献法与专家咨询法确立分布特征、扩散特征、繁殖特征、遗传特征、适应特征、危害特征和被控制特征7个方面共计33个与能源草生态风险评价相关的指标。然后通过yaahp10.1软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赋值,进而构建相应的生态风险评价体系。最后选取10种已知生态风险等级的高大禾草对该体系进行检验,并依据检验结果对评价体系的生态风险等级层次进行划分。结果表明所构建的体系可以有效地辨别出不同物种的生态风险等级,并将风险等级层次划分为高危生态风险(系统评分74.5),一定生态风险(系统评分在54.5~74.5)和基本无生态风险(系统评分54.5)。  相似文献   

6.
结合西安市相关情况,将生态承载力分解为自然恢复力、人类活动压力、社会支撑力3个系统层,结合西安市实际情况选取22个具体指标,并设置指标阈值,利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标评价法对2010—2020年西安市生态承载力状况进行评价,并提出几点改善西安市生态承载状况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利用SWOT分析方法、生态足迹模型的方法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承载力面临巨大挑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高耗低产的生产模式使经济区生态经济系统处于相对不可持续状态。北部湾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推广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提高区域绿色竞争力,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针对湖泊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依据生态学、旅游学、经济学理论设立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湖泊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由3个层次构成,A层为目标层,B层为项目层,包括生态价值、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资源开发价值、湖泊湿地特色价值4个指标,C层为因素层,由22个指标构成.采用该评价体系对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得分为75.35分,属优良级.与当前兴凯湖国家A从级旅游区的评定结果一致,证实该评价体系可行.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城市绿地所具有的生态功能和建立城市绿地生态功能评价体系的生态学意义。采用系统工程中层次分析法的原理,通过问卷调查法和专家打分法建立了城市绿地生态功能评价体系,并用该方法对天津市10个居住区的绿地生态功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改培型生物防火林带阻隔体系防火效果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德尔斐(Delphi)法共同构建的模式,提出了一套生物防火林带阻隔体系防火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包括3个层次、5个指标、16个指标变量.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德尔斐(Delphi)法,获得各指标变量的权重值及其评价值.根据各个因子对防火林带阻隔体系防火功能影响的权重值判断,防火林带宽度、防火林道宽度、...  相似文献   

11.
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研究,可以加快其新型城镇化进程和促进城市群可持续发展,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选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承载力指标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呈稳步上升趋势,水平较低且具有分级现象;各要素承载力年际变化趋势差异和空间差异明显。提出从整体上优化城市综合承载力结构、保护资源环境和增强科技创新,同时根据各市制约因素的不同因地制宜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科学认知、评价鄱阳县生态环境脆弱性,合理调控保护生态环境,顺利开展生态修复分区和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方法]基于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SRP)概念模型,分别选取高程、坡度、地形起幅度、景观多样性指数等15个指标,采用熵权法对层次分析法修正确定指标权重,结合全局Moran's I指数和LISA聚类图...  相似文献   

13.
广西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洪兵  李江风  吴姗姗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685-12687,12766
土地综合承载力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根据土地综合承栽力内涵,选取水土、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和聚类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广西各地市土地综合承栽力评价值,并根据此评价值将广西划分为5种类型区,即高承载区、较高承载区、中等承载区、较低承栽区、低承栽区.在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性建议,为广西国土规划利用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P-S-R模型,以生态安全评价理论为基础,根据贵阳市统计年鉴等一系列资料数据构建3个层次共16个指标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SPSS主成分分析法对2010~2014年贵阳市的生态安全现状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10~2014年贵阳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总体呈现波动变化的递增发展趋势,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呈现大幅度上升的趋势,处于发展阶段,并提出了一系列减轻压力指标、提高响应指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广西壮族自治区耕地多功能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研究区,根据耕地多功能评价原则,从耕地的经济生产、社会保障、生态服务3个功能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广西14个市2005—2014年的耕地多功能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并分析广西10年间耕地多功能水平的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差异,为广西耕地多功能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带、网、片是半干旱风沙区防护林体系基本组成单元.从林带、林网及片林3个方面依据一定原则对体系建设质量提出了15个评价指标,建立防护林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值,从而形成了可量化的防护林体系质量评价指标,为半干旱区防护林体系生态功能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分析福建省三明市生态安全程度以及空间分布规律.通过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出20个指标,采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研究主导城市生态安全的关键生态环境要素,评价2004年至2013年城市生态安全现状及趋势.结果表明,三明市的城市生态安全基本处于稳定、上升趋势,安全等级较高.  相似文献   

18.
以金坛市14个建制镇为样本,选取了22个评价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分别运用客观赋权法(熵值法)和主观赋权法(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多因素综合评定法计算综合分值,系统聚类分析完成土地分等。结果表明:金坛市各建制镇土地可分为4等,并指出建制镇等别的划分与地理区位、城镇规模、交通条件有紧密联系,金坛市市区对周围建制镇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和辐射效益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9):149-151
从经济区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辩证关系的角度综合分析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的战略地位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建设生态城市、发挥政府职能、加强宣传教育、发展生态旅游、提倡科技减污和转型产业发展等相关发展对策,确保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健康、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平安广西"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生态安全理论和研究方法,运用P-S-R指标体系模型,从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状态和生态环境响应3个方面建立了南平市高坪竹海生态旅游区的生态安全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该体系对研究区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南平市高坪竹海生态旅游区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为0.7002,属于比较安全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