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不同辣椒株系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15个辣椒(Capsicum annuum L.)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和鉴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供试材料为15份辣椒自交系,设3次重复,每小区定点调查5株,分别观测各参试自交系的植物学性状、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产量为小区实际采收产量,每次采收单独称量记载。[结果]叶柄长度与叶片长度和叶片宽度呈显著正相关,叶片长度与叶片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38 00;果柄长度与果肉厚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达-0.677 00;青熟果的VC含量在16个指标里仅与红果V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907 00;始花节位与果肉厚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始花节位越高,青熟果的果肉越薄,而单果重又与果肉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果重除了与果肉厚呈极显著正相关,还与果肩宽呈显著正相关;前期产量与折合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739 00;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69号单果重及56号单果长、果肉厚表现最为突出。[结论]揭示各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及各性状与产量间的密切关系,为辣椒良种选育对各性状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并为辣椒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熟期杨梅品种果实在成熟中的品质动态变化,本研究以早梅、乌梅和晚梅3个杨梅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果实发育过程中外观及内在品质测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个杨梅品种果实发育过程大致分为2个阶段,均呈“低—高”动态变化,第1个阶段为果实发育迅速期,纵径、横径和单果质量增长明显;第2个阶段为果实发育平缓期,纵径、横径和单果质量增长均比较缓慢。随着果实的不断发育,3个杨梅品种的总糖含量在果实成熟前中期均快速上升,中后期上升缓慢,总酸含量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呈现相反趋势。  相似文献   

4.
辣椒维生素C含量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测定食用青椒中长椒类不同品种的辣(半辛辣)椒的V_c含量为40.73~140.11mg/100g,灯笼椒类的甜椒为31.84~72.88mg/100g。果形指数大,果色深的V_c含量高,两者与V_c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8、0.9300。F_1的V_c含量与其双亲的关系为F_1=19.11+0.748(P_1·P_2)~1/2果实由小长大,V_c含量逐渐提高,生理成熟期红椒达最高含量。保护地栽培的辣椒,比露地的辣椒V_c含量低,温室、大棚栽培的辣椒,比露地栽培的V_c含量分别低33.5%、37.9%。三要素中钾对辣椒V_c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氮,缺钾和缺氮的比氮磷钾处理V_c含量低30.8%和23.2%,低温下贮藏15天,V_c减少55.6%,作者还从光合能力及酶的活性方面探讨了V_c变化的生理生化实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四川优质地方品种二荆条辣椒种质资源的全面评价,充分发挥其在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加工中的作用。【方法】以简阳、富顺、西充、绵阳、三台、夹江、双流、会东、邛崃 9 个四川不同产区的二荆条辣椒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观察、品质检测、电子鼻分析等方法,对其农艺性状、营养品质指标及风味特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在农艺性状方面,四川不同产区的二荆条辣椒在首花节位、主茎高度、茎粗、株高、株幅长、株幅宽以及叶长、叶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均值分别为 6.83~12.67、 18.08~27.33 cm、 9.08~15.39 mm、98.17~141.50 cm、86.33~136.67 cm、69.75~ 117.50 cm、9.62~15.86 cm、2.74~4.56 cm;不同产区的二荆条辣椒果实外观性状差异相对较小,果型指数均大于 10,红果均为红色,果面富有光泽,果实质地软,果皮均发皱,为典型的二荆条辣椒果实特征;但各产区的果长差异较大,以邛崃二荆条果长最长、平均为 25.02 cm,会东二荆条果长最短、平均仅为 11.23 cm;果宽差异不大,在 1.08~1.76 cm 之间。不同产区二荆条辣椒果实品质差异显著,各指标变异系数在 8.35~45.72 之间,其中辣椒素含量差异最大,含量最高的是邛崃二荆条(0.54 mg/g),最低的是西充二荆条(0.13 mg/g);色价差异最小,除简阳二荆条色价仅为 7.35 外,其余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同时,不同品质指标间有一定相关性,可溶性糖和总蛋白、Vc 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有利于筛选高营养的辣椒品种。通过隶属函数分析筛选出综合品质性状排名前 3 的二荆条辣椒品种为邛崃二荆条(高辣高营养型二荆条)>双流二荆条(中辣高营养型)>西充二荆条(低辣高营养型)。不同产区二荆条果实风味特征较相似,通过电子鼻仅可区分出部分产区,但同一产区辣椒的果肉与种子的风味很好区分。【结论】四川不同产区的二荆条辣椒在长期的自然与人为选择中形成了多样的外观形态与品质特征,在种质资源的利用与产品选择过程中,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筛选。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NAA)、赤霉素(GA)、生长素(IAA)及其与钼(Mo)、维生素C(Vc)配施对烟草农艺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后明显促进了烟草生长发育,倒一叶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最大增幅分别达15.24%、34.23%和57.98%,倒十叶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最大增幅分别达9.74%、17.31%和29.85%;株高比对照增幅达19.07%,产量提高也较为显著;还原糖含量略有提高,烟碱含量降低显著,对多酚含量影响较小.处理中以NAA GA IAA Mo和 NAA GA IAA ABA效果最佳,降碱效果显著,两糖差分别为3.50%和3.97%,糖碱比为7.80和7.96,协调了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7.
辣椒果实成熟过程中维生素C、辣椒素及干物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生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育种技术的进步,辣椒育种已从以抗病、高产为主要目标转入以改善品质为主要目标.辣椒新品种除应具备抗病、丰产、果实商品性(包括色泽、大小、外形等)好的特性外,更重要的是应富含营养并具有上乘风味.探明维生素C(即Vc)、辣椒素及干物质含量在辣椒果实成熟过程中的变化,对辣椒品质育种和辣椒生产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不同成熟度辣椒果实中V_C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6个品种辣椒果实在不同成熟期的VC含量,结果表明:福椒3号﹑福椒4号﹑辣妹子和香辣4个品种的红熟果中的VC含量比绿熟果高,而强丰7301和辣丰3号2个品种绿熟果的VC含量比红熟果VC含量高;红熟果中以福椒4号VC含量最高,福椒3号含量最低;绿熟果中以辣丰3号VC含量最高,福椒3号最低。  相似文献   

9.
不同育苗方式对辣椒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漂浮育苗、穴盘育苗、营养块育苗和小拱棚育苗4种辣椒育苗方式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漂浮育苗比穴盘育苗、营养块育苗、小拱棚育苗能明显增强辣椒秧苗质量,提早开花结果,能有效提高辣椒的单株结果数和平均单果重,明显提高辣椒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一项增产增效的实用新技术。建议在福泉地区把漂浮育苗作为最佳育苗方式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前,辣椒已成为了我国关键蔬菜作物,至1990年,我国现有辣椒种质资源高达2000多份。由于辣椒种类繁多,因此其种植面积处于逐渐扩大态势。与其他作物相同,要想辣椒取得突破性育种成果,关键要重视基因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本文主要立足于辣椒角度,深入探究辣椒品种遗传多样性特征,并分析其农艺性状相关性,旨在提升辣椒品种的优质性、丰产性与抗病抗逆性。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利用辣椒资源,了解不同辣椒种质资源的辣椒素含量及其与其他农艺性状的相关性,以54份辣椒资源为材料,测定其辣椒素含量和24个农艺性状,通过变异系数和相关性分析探索辣椒素含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资源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且辣椒素含量均高于二氢辣椒素含量;辣椒素总含量随果实发育变化不同,呈现2种趋势,一是随果实发育逐渐增加到最高值,红熟期略微降低,二是随果实发育,辣椒素总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到红熟期最高;不同大小辣椒果实的辣度级别分布不同,小果型辣椒辣度级别比大果型高;各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56.16%,辣椒果面棱沟、单果重、辣椒素含量、果肩形状、果实横径、花冠色、花柱色、果实切面形状、果实纵径等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具有良好的遗传变异性。辣椒各性状之间有显著相关性,与果实纵径显著相关的性状最多,达到12个,幼果期、绿熟期和红熟期果实辣椒素含量与果肩形状、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肉厚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高辣度、高含量辣椒素辣椒的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为辣椒生产种植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硒是高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矿物质元素,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CL255、F17和F43三个品种辣椒为试材,采用生物纳米硒溶剂(A1)、生物纳米锌硒营养剂(A2)、生物纳米硒植物促生长剂(A3)三种生物菌肥分别喷施辣椒后,测定辣椒硒的含量,并观察不同生物菌肥处理对辣椒农艺性状和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CK)相比,不同硒肥处理下三个辣椒品种中的硒含量均显著增高。农艺性状方面,A1处理下,三个品种辣椒的株高、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均显著增高。A2处理下,CL255品种的株高、单果质量、单株产量显著增高;F17单果质量、单株产量显著增高;F43株高显著增高。A3处理下,CL255品种株高、单果质量均显著增高,F17和F43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均显著增高。此外,三种硒肥处理下各辣椒品种的辣度均未见显著变化。研究表明富硒生物菌肥对辣椒植株体内硒转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下一步将其在大田辣椒种植中的推广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辣椒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参试亲本的遗传潜质,筛选强优势杂交组合,以自育的10个亲本为材料,按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25个杂交组合,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产量、挂果数、单果重、果长、果宽、果柄长、节高和分枝数等各性状间差异显著。参试亲本中,一般配合力(GCA)最高的是H089(43.32)和H042025D(31.2),特殊配合力(SCA)最高的组合是H089×H009(为40.01),产量最高的组合是H089×H042025D,产量为1 138.66kg/667m2。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烤烟品种金神农1号在枣阳烟区的最佳移栽期,开展不同移栽期对烤烟品种金神农1号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移栽期对金神农1号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产生明显影响,随着移栽时间向后推移,农艺性状生长前期差异较大,现蕾期没有显著差异,经济性状则逐渐降低。结合当地气候条件,烤烟品种金神农1号最佳移栽期为4月10日左右,此时移栽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产量与产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辣椒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有机肥作基肥有利于明显促进辣椒植株生长发育,其产量比对照增加3 796.29~7 175.92 kg/hm2,提高8.05%~15.21%,增收5 033.3~9 316.7元/hm2,提高6.19%~11.46%且品质优良。商品有机肥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最佳施用量为3 750~4 500 kg/hm2。  相似文献   

16.
引进辣椒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评价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引进的23份下垂辣椒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评价鉴定,并进行了变异度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株果数、单果质量、单株产量、果顶形状、果肩形状、果肉厚、果实纵径和分枝性的变异系数较大,说明这些性状有较强的选择潜力;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肉厚、果实横径、果肩形状、单株果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这些性状是决定产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利用下垂辣椒时,特别是育种过程中要重点注意这些性状,并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辣椒的长季节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浓度植物健壮素(稀释500、750、1 000倍)对辣椒进行不同间隔时间(4、7、10 d)的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不同处理对辣椒生长势、结果性、果实商品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植物健壮素稀释1 000倍,间隔用药时间为7 d的处理可提高辣椒株高10.5%、茎粗8.5%和开展度10.2%,同时可提高辣椒的结果率(+17%),使辣椒商品率达95.0%,产量达17 976.0 kg/hm2,比对照高18.9%。[结论]植物健壮素对辣椒的最佳使用浓度为稀释1 000倍,最佳间隔用药时间为7 d。  相似文献   

18.
野蔷薇果实酿酒过程中维生素C含量变化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贵州地方辣椒品种主要经济性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挖掘贵州地方特色辣椒品种,针对贵州省干辣椒及加工制品的生产和市场现状,对收集到的13份贵州地方辣椒品种材料进行了熟性、农艺性状及主要品质性状的鉴定.结果表明参试材料除织金辣椒(G)偏早熟、绥阳朝天椒(L)为极晚熟外,其余品种多为中晚熟品种;参试材料多为辣椒属一年生辣椒种的各个变种(类型),其中指形椒占61.5%,长角椒占7.7%,短锥椒占7.7%,樱桃椒占7.7%,簇生椒占15.4%;参试材料的维生素C含量在70~186 mg/100g,>100 mg/100g的材料占85%.  相似文献   

20.
旨在明确柿果实发育过程中重要农艺性状的变化规律,以期为柿果实最佳商熟期研究以及加工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以18个不同甜涩类型的柿种质资源为材料,探索并分析了其发育过程中的单果重、色泽指数、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单宁以及抗坏血酸含量等重要农艺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所选品种的果实发育呈“S”型生长曲线;果实的色泽指数在缓慢生长期发生明显的上升趋势,主要形成于第2快速生长期;硬度在缓慢生长期之前较为稳定,在第2快速生长期显著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V”型变化趋势,“V”型的底部位于缓慢生长期的开始。同时,甜柿和涩柿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单宁和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甜柿的单宁以及抗坏血酸含量在第1快速生长期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随后保持在较低水平;而涩柿的抗坏血酸含量在第1快速生长期和缓慢生长期呈下降趋势,在第2快速生长期下降到较低水平;涩柿的单宁含量开始保持稳定,当进入缓慢生长期开始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此趋势一直持续到第2快速生长期。综上所述,无论是甜柿还是涩柿,缓慢生长期是果实发育的关键时期,是果实色泽形成以及可溶性固形物积累的开始。研究结果为柿栽培“提质增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