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两优培九氮肥基蘖肥与穗肥施用比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氮肥基蘖肥与穗肥施用比例。结果表明,基蘖肥与穗肥之比为7∶3和6∶4的处理产量较高,分别为9877.5 kg/hm2和9637.5 kg/hm2,并具有较高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还发现每生产100 kg稻谷水稻植株需要吸收氮素1.50~2.05 kg,并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和产量的提高,所需要吸收的氮素增加。建议生产中重视氮肥作穗肥的施用和穗肥分次施用。  相似文献   

2.
试验于2011~2012年在黑龙江省八五六农场进行,以空育131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时期施用基蘖氮肥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基肥正常施用时,插秧期施蘖肥处理(T3)与返青后施蘖肥处理(T2)相比,分蘖成穗率提高了9.09%(P0.05),成熟期全株干物质积累量增加4.50%~15.4%,齐穗期透光率降低11.6%(P0.05),产量增加0.12~0.17 t·km-2,氮素吸收利用率提高12.3%~12.5%(P0.05)。当基肥不施用氮肥时,基蘖肥于插秧时施用处理(T5)与基蘖肥于返青后施用处理(T4)相比,成熟期全株干物质积累量增加4.67%~6.51%,产量增加0.12~0.49 t·km-2,氮素吸收利用率增加11.0%~11.1%(P0.05)。综合分析表明,当基肥施用氮肥时,蘖肥在水稻插秧期施用效果最好;当基肥不施用氮肥时,蘖肥在插秧期施用效果好于返青期施用。  相似文献   

3.
中晚熟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中优608在相同条件下,氮肥按本田施纯氮10kg/667m2,按基肥︰蘖肥︰穗肥=5︰0︰5(处理A)与按基肥︰蘖肥︰穗肥=7︰3︰0(处理B)两种不同的施用方法作同田比较,从分蘖动态、最高苗、有效穗、成穗率、结实率、千粒重等方面分析氮肥对中优608分蘖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A在分蘖期分蘖发生及最高苗较处理B少,形成的有效穗相对较低,而成穗率、结实率、千粒重、产量均高于处理B,说明氮肥按基肥︰蘖肥︰穗肥=5︰0︰5的方法施用,中优608分蘖肥相对不足,但更容易促进中优608形成大穗足穗和获得高产,相较于处理B,其对产量构成的影响更大、氮素转化利用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胡法佳 《农技服务》2011,28(7):969-970
重点分析了不同施肥期氮肥用量配比对杂交中稻产量及结构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理控制氮肥施用总量前提下,不同施肥期氮肥用量配比对水稻全生育期、株高及总茎蘖数影响不显著。提高分蘖期氮肥施用比重有延缓茎蘖高峰期、减缓茎蘖数日增量的趋势,分蘖氮肥施用比重与茎蘖日均增量呈反相关。适当提高拔节长穗期氮肥施用比重有利于提高分蘖成穗率、结实率,但穗肥用量与千粒重有一定的负相关。氮肥施用偏迟可导致结实率、千粒重下降,这主要与后期氮营养过度导致光合产物向籽粒的分配与积累减少有关。综合分析,黟县杂交中稻氮肥以基肥、分蘖肥、穗肥3次施用,其中40%~50%作基肥,35%~30%作分蘖肥,25%~20%作穗肥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稻草还田条件下减少基蘖肥对小麦产量、农艺性状及氮肥利用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苗为300万株/hm2时,基肥不施氮、分蘖肥减半,小麦产量增加;基肥、拔节孕穗肥不减,分蘖肥减氮50%提高了小麦有效穗数与成穗率;基肥、蘖肥减量施用提高了小麦千粒重并增加了每穗粒数;基、蘖肥减量施用提高了小麦氮肥农学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稻草还田条件下减少基蘖肥对小麦产量、农艺性状及氮肥利用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苗为300万株/hm2时,基肥不施氮、分蘖肥减半,小麦产量增加;基肥、拔节孕穗肥不减,分蘖肥减氮50%提高了小麦有效穗数与成穗率;基肥、蘖肥减量施用提高了小麦千粒重并增加了每穗粒数;基、蘖肥减量施用提高了小麦氮肥农学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氮肥后移对超级稻扬两优6号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基础地力和施氮量相同条件下,研究氮素基蘖肥和穗粒肥不同运筹方式对超级杂交水稻品种扬两优6号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适当后移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5个处理籽粒产量由高到低顺序是:6 4>5 5>7 3>10 0>CK;氮肥农学利用率为:6 4>5 5>7 3>10 0;氮肥表观利用率为:6 4>7 3>5 5>10 0,说明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提高,分次施用优于一次性施用.由试验可知,6 4处理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均最高  相似文献   

8.
不同施肥方式对两系杂交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旨在探明尿素撒施和表层集中施肥对两系杂超级交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两系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和两优0293为供试材料,以总氮肥施肥量为180kg/hm2,分别设置为不同施用比例和不同的追肥方式,测定分蘖动态、SPAD值、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的变化。结果表明:T3和T4氮肥运筹模式能显著提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合理的氮肥后移有利于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提高,而一次性基肥施肥方法(T2)和一次性追肥方法(T5、T6)均不能协调好源和库之间的关系。尿素追肥撒施和表层集中施肥的方法对产量和氮肥的农学利用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不同肥料运筹方式对冬小麦穗粒结构、养分吸收及产量效应的影响,探讨在高产栽培条件下的施肥指标和氮肥基肥、蘖肥和穗肥的最佳比例。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氮肥基肥、蘖肥和穗肥比例分别为30%、30%和40%(基蘖肥∶穗肥=6∶4)时,产量最高达7 944.0 kg/hm2。冬小麦百千克籽粒需N 2.8~2.9 kg,无氮基础产量百千克籽粒需N 2.5 kg,氮肥利用率46.9%,应用修正后的stanford公式实现精确定量施肥。同时,对简化施肥作了分析,认为"一基一追"(基肥占70%、穗肥占30%、或基肥占60%、穗肥占40%)的二次施肥是可行的,并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不同氮肥施用方法对超级杂交稻植株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明确了超级杂交稻对N肥的需求特点以及不同施N水平下的产量形成特点,为超级杂交稻的超高产栽培和提高N肥的利用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氮肥运筹对机械穴直播早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常规稻品种中嘉早17和杂交稻品种株两优189,利用2BX-10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研究氮肥运筹对机械直播早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总量为165 kg/hm2的相同条件下,穗肥用量为总量的20%时比30%的产量显著下降;穗肥为总量的30%,苗、蘖肥用量的变化对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增加苗肥用量促进分蘖;苗肥用量达40%时,分蘖高峰值最大,无效分蘖大量发生,成穗率显著下降。最高茎蘖数与苗肥施用量显著正相关。中嘉早17的有效穗因苗肥和分蘖肥的不同用量影响差异很小。株两优819有效穗数则随着苗肥用量的增加有效穗增加,但成穗率下降。株两优819叶面积指数高于中嘉早17,叶面积指数达高峰后,中嘉早17下降量少,株两优819叶面积指叶面积指数下降很快。增施苗、蘖肥对干物质总积累量影响的差异不大,但是重施苗肥、不施分蘖肥、少施穗肥的处理,其干物质总积累量显著减少。苗、蘖肥占总用量30%时,苗、蘖肥用量的变化对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机械穴直播早稻合理的氮肥运筹方式以m(基肥)∶m(苗蘖肥)∶m(穗肥)=4∶3∶3为好。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两系超级杂交稻的最佳养分管理措施,以Y两优1号为供试材料,比较不同氮肥管理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和高产生理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实地氮肥管理(SSNM)处理的超级杂交稻产量达8 900kg/hm2,比对照(不施氮肥)和农民模式(FFP)分别提高35.7%和11.9%,氮肥的农学利用率比FFP提高153.0%,SSNM处理提高超级杂交稻的产量主要在于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大幅度提高;2)叶绿素含量、叶片氮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SNM处理比FFP模式分别提高9.6%、9.3%和7.9%。结论:SSNM处理较FFP模式能提高灌浆期根系活力、剑叶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改善齐穗期剑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硝酸还原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从而提高超级杂交稻产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本试验可以得出:当基肥正常施用的情况下,蘖肥在水稻插秧期施用效果好,产量提高23.3kg/亩;当基肥不施氮肥时,蘖肥在插秧期施用比返青后施用增产效果好,产量高出80.0kg/亩。综合分析来看,处理4的产量最高,氮肥回收利用率也最高,说明当基肥施用氮肥时,蘖肥在水稻插秧期施用效果最好;当基肥不施用氮肥时,蘖肥亦是在插秧期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氮肥不同基追比例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盛湘1号"为供试材料,在基础地力和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氮肥不同基追比例对早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足够的分蘖肥能够通过促进植株分蘖数增多来提高早稻产量,平衡施用基-蘖-穗-籽肥则可通过增加有效穗数和籽粒数来保证水稻的高产;提高分蘖肥比例和穗肥比例以及平衡施用基-蘖-穗-籽肥均可以提高氮肥农艺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土壤氮素依存率,但对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不显著,与氮肥表观利用率呈现出负相关;氮肥不同基追分施比例处理间各时期植株体内氮素积累量差异显著,分蘖期、孕穗期和抽穗期是水稻吸收氮素养分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5.
早籼新品种浙408氮肥运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浙408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金华红壤稻区进行浙408全程不同纯氮施用水平及基肥、分蘖肥、穗肥不同比例的氮肥运筹试验,明确浙408对氮肥的需求量。[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浙408的始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推迟,生育期延长,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先上升后下降。在全程施氮总量相同的情况下,前期施氮量较大处理的始蘖期早,有效分蘖期短。基肥、蘖肥、穗肥按6∶3∶1施用时,浙408的单位面积最高苗数、有效穗数和产量最高,按4∶4∶2和5∶3∶2施用时,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较高。[结论]浙408全程纯氮总量为172.5~210.0 kg/hm2,基肥、分蘖肥、穗肥按5∶3∶2或6∶3∶1施用可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6.
考察氮肥运筹对机械插秧双季晚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3(基肥、蘖肥和穗肥比例为5∶3∶2)有效穗数最高,实际产量也最高,达到599.5 kg/667 m~2,较T1(仅施基蘖肥)产量增加13.2%。随穗肥比例增加,水稻产量、生物量积累量和氮肥利用率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而茎鞘物质输出率(EPMSS)和转换率(TPMSS)逐渐减少。施氮处理齐穗后5 d灌浆速率均低于CK(不施氮),而后灌浆速率逐渐高于CK。总之,适当氮肥后移有利于提高水稻有效穗数、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氮肥在基肥、蘖肥和穗肥比例为5∶3∶2是机插双季晚粳最佳施氮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以2个单穗质量差异较大的杂交稻品种川农优498(单穗质量大于5g)和川优6203(单穗质量4g左右)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氮肥运筹措施研究两者在日照少、温差小和湿度大的生态条件下产量形成规律,并结合15 N示踪技术研究两者的氮素吸收利用特点。结果表明:大穗型和中穗型杂交稻每穗粒数无显著差异,中穗型杂交稻在有效穗数及总颖花量上具有显著优势,大穗型杂交稻则通过更高的千粒质量来实现更高的产量;大穗型和中穗型杂交稻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差异不显著,前者花前干物质积累量大,且其向穗部转运能力更强,弥补了花后光合生产能力较弱的劣势;就氮肥运筹处理而言,大穗型和中穗型杂交稻产量最高处理的穗肥施用比例分别为40%和25%,依据穗肥比例与产量关系曲线,大穗型和中穗型杂交稻最佳的穗肥比例分别为33%和27%。大穗型和中穗型杂交稻不同生育阶段对氮素需求的差异是造成两者最佳穗肥比例不同的重要原因,两者对基肥吸收量无显著差异,但前者对穗肥吸收量更大,而后者对蘖肥积累更多;在最适穗肥比例的基础上继续前氮后移虽然能够提高氮肥回收率,但会引起氮肥生理利用率的迅速降低,使氮肥增产效果变差。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氮肥运筹对水稻品种越光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稻品种越光为材料,在氮肥施用总量不变的条件下,研究不同基肥、蘖肥、穗肥、粒肥比例对机插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生育后期氮肥施用比例能提高水稻成穗率、功能叶叶绿素含量、籽粒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基肥∶蘖肥∶穗肥∶粒肥=3∶3∶2∶2是越光合理的氮肥运筹方式。  相似文献   

19.
超级杂交稻“两优0293”高产氮肥运筹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诗毅  邹爱平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12):110-111,113
对超级杂交稻"两优0293"的氮肥运筹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每公顷总施纯N 240 kg、P2O5150 kg、K2O165 kg的基础上,氮肥施用应掌握"前重、中控、后补"的原则,每公顷产量12000 kg的氮肥运筹可选两套方案:一是基面肥50%、分蘖肥30%、穗肥20%(在倒3叶至倒2叶期施下),二是基面肥40%、分蘖肥30%、穗肥30%(在倒3叶期施50%,其余50%看苗酌情施用)。  相似文献   

20.
以中熟中粳水稻品种连粳7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处理对水稻茎蘖成穗和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期提高基蘖肥用量或比例,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穗数,在保证基蘖肥足够和保证茎蘖足够发生的前提下,提高穗肥比例,有利于提高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从而获得高产。以氮肥用量330kg/hm~2,基肥∶蘖肥∶穗肥=30∶30∶40处理,水稻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