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比较北方不同樱桃品种的耐贮性,以天津蓟县栽植的AM、矮化SUM及SUM、BLA、EBF、RED、MZ等6个樱桃品种的果实为试材,通过徒手切片和显微观察,对其果实角质层、表皮、外果皮、中果皮厚度和细胞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角质层AM最厚、MZ最薄,表皮AM最厚、EBF最薄,外果皮RED最厚、SUM最薄,中果皮AM最厚、EBF最薄;果实耐贮性为AM和BLAMZ、RED和SUM矮化SUMEBF。细胞和组织结构分析显示,AM品种的表皮细胞排列更加整齐而致密,外果皮由3~5层细胞构成,中果皮细胞排列最疏松。此外,全红的BLA和AM品种应更耐贮藏。  相似文献   

2.
不同贮运性西瓜果皮显微结构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30个不同贮运性西瓜品种果皮显微结构的观察结果显示,耐贮运型果实表皮细胞角质层厚、外果皮细胞层数多、石细胞团大、排列较紧密等;不耐贮运型果实表皮细胞虽然角质化,但角质层薄或细胞间隙角质层薄,外果皮细胞层数、石细胞团数较大幅度地减少(小),中果皮中较小而密的细胞减少或消失.据此认为,西瓜果实贮运特性是果皮各层结构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橄榄不同品种果实形态结构的比较观察及其与耐贮运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观察和比较福建省10个主栽橄榄品种果实形态及外果皮、中果皮的结构。结果表明,橄榄不同品种在果实形态、角质层、外果皮表皮细胞、中果皮外侧机械组织层细胞、果肉两型细胞(薄壁细胞和厚壁细胞)、细胞壁加厚特征、榄脂道腔大小及分布等方面存在差异,各具品种特征。橄榄果实角质层厚,表皮细胞外壁厚,排列紧密,果肉外层机械组织层细胞型小而且细胞壁厚,层次多,果肉两型细胞差异不大,且小型厚壁细胞量多,细胞壁厚,橄脂道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耐裂和易裂西瓜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力学特性和果皮结构变化规律,揭示西瓜耐裂性与果皮结构及果实力学特性的关系,为耐裂西瓜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耐裂种质 S1111 和易裂种质201609019 为试验材料,采用质构仪分析其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硬度、果实裂应力变化;利用石蜡切片法观测其果皮结构组织变化。【结果】在果实发育过程中,S1111 的果实硬度和裂应力分别是 201609019 的 1.35~1.54 倍和1.85~6.03 倍,差异显著。组织学研究表明,S1111 与 201609019 的果皮组织结构具有明显差异,S1111 的果皮细胞排列紧密并具有明显的石细胞团结构,其果皮和外果皮厚度均极显著高于 201609019;而 201609019 的表皮细胞更长、外果皮细胞和中果皮细胞更大,细胞面积显著大于 S1111,其外果皮细胞和中果皮面积分别是 S1111 的1.67~3.28 倍和 2.77~5.69 倍。相关性分析表明,西瓜果实硬度和果实裂应力与果皮厚度、外果皮厚度呈显著正相关,与表皮细胞长度、外果皮细胞面积及中果皮细胞面积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果实裂应力和果实硬度大小可用于评价西瓜果实耐裂性,且在果实发育后期评价更合适。  相似文献   

5.
观察和比较福建省10个主栽橄榄品种果实形态及外果皮、中果皮的结构.结果表明,橄榄不同品种在果实形态、角质层、外果皮表皮细胞、中果皮外侧机械组织层细胞、果肉两型细胞(薄壁细胞和厚壁细胞)、细胞壁加厚特征、榄脂道腔大小及分布等方面存在差异,各具品种特征.橄榄果实角质层厚,表皮细胞外壁厚,排列紧密,果肉外层机械组织层细胞型小而且细胞壁厚,层次多,果肉两型细胞差异不大,且小型厚壁细胞量多,细胞壁厚,榄脂道腔大,分布近果沿皮部且密集为橄榄果实耐贮运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朱砂根(Ardisia crenata Sims)植物果实各阶段的微形态发育特征,运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进行了形态观察。发现朱砂根果实具有典型的核果特征,其果皮由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组成;外果皮较薄,中果皮较厚,内果皮木质化。外果皮表面纹饰为短棍棒状、海绵状、不规则形状等,呈现出较为规则的变化,从幼果到成熟排列上都比较紧密,但纹饰由小到大、由皱褶到平滑。中果皮在幼果时皮层里面填充细胞较多,种子发育较小,因此中果皮厚度最大,随着成熟度的增加,中果皮变薄,种子部分不断膨大,最终达到一个稳定状态;中果皮细胞大小与中果皮厚度呈正比。种子内部结构较为致密,种子间具孔,孔呈不规则形状,大小不等,类似海绵纹孔;孔纹壁网状或具细纹。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种子孔径不断缩小,日趋稳定,孔纹壁也逐渐光滑,纹理较为稀疏。  相似文献   

7.
对南京中山陵梅园梅花(花梅)品种,及原产我国的果梅品种的花及果实性状全面调查和分析.从中山陵梅园梅花品种资源中优选出32个品种,从原产我国的果梅中优选出10个品种,作为花果兼用品种进行栽植,以增加梅花山花果兼用优良梅品种的数量和类型,并作为新品种选育的最佳材料.旨在通过梅的选种育种,使梅花山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特色旅游观光、园林观光、农业观光园.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梅(Prunus mume Siebold et Zucc.)品种资源数量与中国相当,其中果梅品种100个,梅花品种300个左右.垂枝梅花品种资源丰富,品种数量估计在60个以上.垂枝梅古树、名木或大树保有数量多,检索到的树龄超百年的有10余株,均受到妥善保护,有数株已列入各级政府制定的保护名录.垂枝梅花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公立、公司和个人等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垂枝梅花主题观光园建设方兴未艾,正处在发展高潮中. “垂枝梅花节”专题成为旅游观光业的一个成长中项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梅花种质资源以及梅花育种研究的总结,对梅花品种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得到270个梅花品种的详细性状信息;结合对花梅和果梅的性状研究分级,选出7个性状作为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择标准。根据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择标准,在山东青岛通过实生选育以及杂交育种等方式培育,并且通过芽变选种选出4个抗寒花果兼用梅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以黑树莓‘凯欧’和红树莓‘诺娃’为试验材料,研究二者果皮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黑树莓外果皮表面较为光滑、无茸毛、细胞长方形,而红树莓外果皮表面布满了茸毛、细胞多为不规则形;黑树莓外果皮细胞较大(黑树莓0.973μm~2,红树莓0.483μm~2),是红树莓的2.01倍;黑树莓中果皮细胞排列较红树莓松散,细胞较红树莓大(黑树莓40.35μm~2,红树莓11.37μm~2),是红树莓的3.55倍;黑树莓内果皮厚度为18.09μm,红树莓内果皮厚度为12.20μm,黑树莓内果皮厚度是红树莓的1.48倍。此外,两个品种的内果皮硬化、并分3部分(3层),其各部分的细胞结构有较大差异,外层部分形成了不同的纹理结构。总之,黑树莓和红树莓果皮结构上的差异可以作为不同品种鉴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杏果实发育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杏果实发育过程进行了较系统的形态组织结构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 ,杏子房内有两个横生胚珠。果皮由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构成。外果皮是一种复合结构 ,由表皮毛、表皮细胞和气孔器组成 ,中果皮主要是由薄壁细胞和分布其中的维管束组成 ,内果皮细胞经过分裂、分化形成 3种不同形态的细胞区域 ,最内部区域为垂直伸长的石细胞 ,中间区域为弦向伸长的石细胞 ,最外区域为等径的石细胞 ,其木质化顺序由外向内。合子细胞分裂经过球形胚和子叶形胚时期 ;胚芽的分化早于胚根  相似文献   

12.
短枝型苹果枝条组织解剖显微构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短枝型苹果和普通型苹果成熟的一年生枝条横断面组织解剖的显微构造研究,首次获得,短枝型苹果枝条皮层厚度占枝断面直径的百分率较普通型苹果明显高,而木质部则显著小;短枝型苹果枝断面木质部导管分子密度,导管分子管孔直径明显小于普通型品种;短枝型苹果枝断面射线薄壁细胞层次,射线条数均较普通型苹果多而且较宽。试验结果显示短枝型苹果枝条组织和细胞的特征性结构是短枝型品种营养生长弱,枝条节间短、不徒长、易成花、树体矮化、早结果的解剖学原因。  相似文献   

13.
大石早生李点授红叶李、盖县大李、高淳李、早黄李、青柰、桃、梅、杏等品种和树种的花粉, 并分别于授粉后3 周和5 周进行其座果情况调查, 筛选出了红叶李、盖县大李、梅为大石早生李较适合的授粉品种。同时, 提出了李子座果率调查适宜期应在授粉后5 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采用扫描电镜及光学显微镜观察了来自云南、浙江、福建以及从日本引进的计9个果梅栽培品种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果梅花粉为扁球形至圆球形,具3孔沟,内孔为长方形或近正方形,表面纹饰为条纹状.品种间在花粉粒大小、形状、萌发孔特点以及纹饰特征上均表现出差异,特别是纹饰特征的差异尤为突出,可作为果梅品种鉴别的依据.同时,果梅品种花粉形态变异丰富多样,表明果梅品种资源遗传基础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果梅核心种质的构建与检测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对原产于中国的果梅种质资源首先根据传统的分类方法分为白梅类、青梅类和红梅类3组,然后每组分别根据种质的形态特征及农艺性状等27个基本数据和特征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排序,并参考同工酶、RAPD和SSR分子检测结果,从197个果梅品种和优株中筛选出核心种质20份,并对核心种质的代表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构建的核心种质能够代表果梅原种质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16.
在果梅地方品种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福建果梅品种资源进行了整理归类,同时评选出5个优良品种和12个优良单株.描述了主要栽培品种的特性,并阐述了优良品种和优良单株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山杏等四种灌木树种的种源苗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04年通过对山杏、山樱桃、大白柠条、杨柴不同种源1a生苗的生长量、物候期、生物量等性状的调查、观测,对数据进行方差、相关分析结果表明:4个树种各种源的苗高、地径生长存在显著差异.高生长节律有各自的特点.地径、侧枝数和受害率等性状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估算各种源的综合指标并初步筛选出各树种适合内蒙古呼和浩特及其毗邻地区生长的最佳种源,为良种选育奠定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根据近年来中外有关李、杏和梅鲜果贮藏保鲜研究结果,对这三种核果采后形态解剖和生理生化变化以及影响果实贮藏寿命的因素(如品种、采收成熟度、包装材料和贮藏条件等)进行了综合评述。最后还指出李杏梅鲜果贮藏的综合技术措施框架。  相似文献   

19.
部分新疆杏品种水不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不溶性固形物含量是杏干制备的一项重要指标。以14个华北杏为对照,研究了33个新疆杏品种的水不溶性固形物含量。结果表明,两大品种群的杏水不溶性固形物含量在总体上差异不明显,水不溶性固形物含量在品种间有明显差异。在新疆杏中,赛来克佳娜丽、卡巴克胡安娜、托户地库都、卡巴克西米西的水不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是2.5%,是比较理想的制干品种。不同成熟期的杏水不溶性固形物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从中熟品种群中选择高水不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品种最为有效。另外,采摘期也明显影响水不溶性固形物含量,制备杏干宜在八成熟时采摘。  相似文献   

20.
杏RAPD两种凝胶电泳指纹特点及PCR扩增片段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将RAPD技术应用于杏品种资源鉴定及遗传基础的研究,文章首次在选用11碱基长度引物的优化技术体系基础上,分别使用两种凝胶对16个杏品种RAPD的PCR扩增产物进行电泳检测与DNA指纹比较。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出的谱带总数量以及多态性谱带的数量均高于琼脂糖凝胶,前者不存在或很少存在共迁移性的现象。根据两种电泳系统获得的标记信息对16个杏品种的遗传关系的分析发现,两者聚类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以此,提出了科学利用两种电泳的RAPD标记技术的策略。对随机挑选的24个片段进行克隆与测序,结果发现24个片段都是对应引物的RAPD扩增产物。在不同的11条序列中有3条是编码蛋白的基因片段,说明了RAPD不仅扩增基因组上的非编码蛋白序列,同时可以扩增编码蛋白的基因片段,能够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不同杏品种间遗传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