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6 毫秒
1.
苦马豆素的性质,分离与检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苦马豆素的发现引起了植物学,病理学、病理学、化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和医学界的极大兴趣,从而促进了苦马豆素及其相关化合物的研究。本文着重介绍苦马豆素的理化性质,化学名称、来源、提取分离与检测。  相似文献   

2.
暴马丁香泌蜜、吐粉规律初报杜广平,李凤玉,王术凡(黑龙江省牡丹江农业学校,温春:167041)暴马丁香Syringareticulaia(Blume)Haravar.mandshrica(Maxim)Hara.别名:暴马子、白丁香。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相似文献   

3.
1麻黄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f.中麻黄E.intermediaSchrenketC.A.Mey.或木贼麻黄E.equisetinaBge.的干燥草质茎。1.1性味归经味辛、微苦,性温。入肺、膀胱经。1.2功效发汗解表...  相似文献   

4.
苦马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马豆为豆科苦马豆属(Sphaerophysa salsula)植物,放牧牲畜在采食苦马豆属植物后发生广泛的中毒死亡。该属植物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我国有苦马豆一种。苦马豆引起动物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还未真正明确,但其中毒症状与疯草中毒症状非常类似。文章主要从苦马豆生物学特征、毒理学研究及苦马豆生物碱研究等方面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育成抗马立克氏病蛋鸡新品种孙占田刘志敏摘译俄罗斯育种工作者在俄罗斯白鸡的基础上,经过20年的遗传选择,育成了一个蛋鸡新品种,被命名为“俄罗斯雪白鸡(RussianSnow-White)。”这个新品种有以下几个新特点:①雏鸡适应性强,育雏温度为2...  相似文献   

6.
致病性马立克氏病病毒的污染与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立克氏病( Marek’s disease,MD)是危害世界养禽业最严重的病毒性肿瘤性传染病。MD经羽毛囊排毒,空气传播,传染力极强,是鸡的三大主要疫病之一,可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该病的致病因子为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virus,MDV),属疱疹病毒科成员,根据其嗜淋巴细胞性相似于γ-疱疹病毒,而其基因组结构却相似于α-疱疹病毒[1]。 MDV按其致病性和血清学反应不同分为三个血清型:血清I型(MDVI)包括致瘤致病性的强毒株(如 HPRS- 17、GA、Md/5、BJ-1)…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筛选苦马豆的主要毒性成分和生物碱类活性物质,对苦马豆生物碱成分进行初步分析。采用生物碱预试、薄层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方法对宁夏采集的苦马豆生物碱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经薄层色谱分析,苦马豆生物碱出现了Rf值与苦参碱相近的斑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确定苦马豆生物碱出现了与苦参碱色谱保留时间相近的峰,且该峰对应的离子碎片质谱图与苦参碱离子碎片质谱图一致。但通过薄层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均未从苦马豆中检出吲哚里西啶生物碱——苦马豆素。结果表明,宁夏采集的苦马豆中含有苦参碱,不含苦马豆素或所含苦马豆素低于检测限。  相似文献   

8.
马病毒性动脉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病毒性动脉炎的研究进展连云港动植物检疫局朱其太马病毒性动脉炎(Equineyirusarter-iis,EVA)是由马动脉炎病毒(Equinearter-titisyirus,EAV)引起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曾被称为“流行性蜂窝织炎火腿”或“马...  相似文献   

9.
抗鸡球虫新药──Semduramicin李秉鸿(广西兽医研究所530001)李筠(广西兽药监察所)抗鸡球虫新药──山度拉霉素(Semduramicin),是一种新的聚醚类药物,由玫瑰红马杜拉放线菌(Actino-maduraroseorufa)直接发...  相似文献   

10.
夏季优良辅助蜜源植物—益母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季优良辅助蜜源植物———益母草湖北黄州市农牧局(436100)郭芳彬益母草(LeonrusheterophylusSwet)又名益母、益明、贞蔚、茺蔚、红花艾、益母艾、野天麻、郁臭草、苦低草、夏枯草、土质汗、益母蒿等。属唇形科(Labiatae),...  相似文献   

11.
苦豆子渣的营养成分及饲用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苦豆子 (SophoraalopecuroidesL .)别名苦甘草、苦参草、苦豆根及西豆根 ,是豆科槐属植物。我国的苦豆子集中分布在西部干旱荒漠地区 ,其中以宁夏、甘肃、内蒙、新疆数量最多 ,资源极为丰富。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糖类、有机酸、色素及生物碱。因含有多  相似文献   

12.
应用宜兴赛尔生物化工厂产199、F-10、1640和DMEM细胞培养基与美国Sigma公司产199、F-10、1640和DMEM细胞培养基分别配制细胞培养液,培养SP2/0和Vero细胞系及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做细胞培养动力学比较试验。比较这两种来源的细胞培养基对细胞生长的形态、分裂速度及鸡马立克氏病毒(Marek'sdiseasevirus.MDV)疫苗毒株HVT-FC126和RispensCVI988在CEF单层上增殖量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四种国产细胞培养基与对应的四种进口培养基对细胞生长及病毒增殖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旨在探明金龟子绿僵菌发酵液中苦马豆素含量及与苦马豆素生物合成有关的催化酶基因mRNA表达的关系,将金龟子绿僵菌接种于察氏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运用Q Exactive高分辨质谱仪检测培养第1、3、5、7天发酵液中苦马豆素的含量,采用qRT-PCR法检测培养第1、3、5、7天发酵液中苦马豆素生物合成通路上的催化酶基因SwnA、SwnH_1、SwnH_2、SwnK、SwnN、SwnR和SwnT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显示,根据苦马豆素质量浓度和峰面积的变化测算出回归方程为y=31 302.5x-45 910.5 (R~2=0.996 7),在培养第3天发酵液中苦马豆素含量最高为174.014μg·mg~(-1);SwnA、SwnH_1、SwnH_2、SwnK、SwnN、SwnR和SwnT基因在不同发酵时期mRNA表达差异较大,其中SwnR基因mRNA表达与发酵液中苦马豆素含量变化相一致,而SwnH_2基因mRNA表达与发酵液中苦马豆素含量变化相反。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SwnR基因mRNA表达与苦马豆素合成关系密切,可为后续开展苦马豆素微生物发酵工艺及其生物合成通路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因素对疯草内生真菌——Undifilum oxytropis合成苦马豆素的影响,筛选出显著影响U.oxytropis苦马豆素合成的因素。将U.oxytropis分别接种到不同pH或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L-哌可酸、L-赖氨酸、α-酮戊二酸的培养基中培养,测定菌丝及其发酵液中苦马豆素,分析各条件下真菌苦马豆素产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当pH在4.5~6.5时,随pH增加,真菌SW产率显著增加(P0.05);当PEG质量浓度在0~32g·L-1时,随PEG增加,真菌苦马豆素产率显著降低(P0.01);当在培养基中添加相同量(10-3 mol·L-1)的L-哌可酸、L-赖氨酸、ɑ-酮戊二酸时,L-哌可酸添加组的苦马豆素产率显著降低(P0.05),L-赖氨酸添加组苦马豆素产率显著增加(P0.05);当L-哌可酸的初始浓度为10-3和10-2 mol·L-1时,真菌的苦马豆素产率显著下降(P0.05),当其浓度为10-4 mol·L-1时,苦马豆素产率显著增加(P0.01);当L-赖氨酸的初始浓度为10-1、10-2或10-4mol·L-1时,真菌苦马豆素产率显著降低(P0.05)。当ɑ-酮戊二酸的初始浓度分别为10-1、10-2、10-3 mol·L-1时,真菌的苦马豆素产率显著降低(P0.05)。由试验可知,低pH或添加PEG可抑制U.oxytropis中苦马豆素的合成,L-哌可酸、L-赖氨酸、α-酮戊二酸均对U.oxytropis的苦马豆素合成产生显著影响,但对苦马豆素合成的影响与各物质在培养基中的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马立克氏病疫苗知多少?孔德迎(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510642)马立克氏病(Marek’sdisease,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肿瘤性疾病。此病早在1907年由匈牙利的兽医学家马立克博士首先发现,1973年以后,在中国多个省份证实了其存在。到...  相似文献   

16.
豆类丝核菌的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豆类丝核菌( Rhizoctonia Legum inicola)可引起豆科牧草及植物出现黑斑病(black patch disease),该菌中含有流涎胺 ( Slafram ine ) 和 苦 马 豆 素( Sw ainsonine);流涎胺能引起牛流涎等副 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苦马豆素亦含于疯草( Locow eed)中,能引起多种动物实质细胞(包括神经细胞)空泡化,从而出现神经症状。采集16 组豆科植物用1 g/ L Hg Cl2冲洗30~60 s,再用无菌水冲洗6 次,取其有病变部分放入察贝克氏、豆芽汁糖琼脂及马铃薯葡萄糖琼脂三种培养基中,25℃培养2~7d,然后将菌丝转接、分纯,共获10 株菌。其菌丝呈蛛网状或棉絮状,菌丝褐色,在分枝处略缢束,离此不远处形成隔膜,菌丝分叉处呈直角;菌核从菌丝出发,颗粒扁平,生长于基质表面,内外颜色一致,菌丝与基质相联,菌核褐或黑色,间呈红棕色,表面粗糙,内外颜色一致,菌核表面细胞稍小,但与内部无明显界限。回接试验用绿豆,把绿豆用1 g/ L Hg Cl2 处理 5 m in,无菌水洗6 次,25 ℃培养,日换水一次,于第4 日将绿豆移入接有各株菌的少氮半固体培养基的试管内,每管1 苗,每株菌3   相似文献   

17.
马传染性贫血活疫苗初培营养液中减少血清量的试验吴金(黑龙江省生物制品一厂,哈尔滨150069)我厂生产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已有十几年历史,但初培养液一直沿用Selings液(S氏液)和牛血清按1:1混合而成。从1991年开始我们作了初培营养液中减少...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生物发酵降解对疯草营养成分与苦马豆素含量的影响,采用混合青贮技术对疯草类有毒植物变异黄芪有毒成分苦马豆素进行生物降解处理,测定降解处理前后变异黄芪营养成分及苦马豆素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变异黄芪经生物降解处理后其营养成分变化较小,而苦马豆素含量平均下降了78.09%。该处理方法简单经济、毒素降解高效,适宜在我国疯草威胁区域推广。  相似文献   

19.
苦马豆素(SW)是棘豆属(Oxytropis)植物引起家畜中毒的主要原因,而苦马豆素的产生与棘豆属植物的内生真菌有关。目前,棘豆属植物中能够产生苦马豆素的内生真菌不断被发现,所以文章对产苦马豆素内生真菌的寄主植物、形态、培养条件及其与苦马豆素的关系、对寄主植物的影响等进行了综述,为棘豆属植物的有效利用及家畜中毒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若梦  董宽虎 《草地学报》2012,20(4):705-710
以苦马豆(Swainsonia salsula Taub.)为试验材料,通过8个不同浓度(0(CK),80,160,240,320,400,480和560 mmol·L-1 )NaCl胁迫,对苦马豆苗期脯氨酸(Pro)含量及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鸟氨酸δ-氨基转移酶(δ-OAT)和脯氨酸脱氢酶(ProDH)活性进行测定,探讨苦马豆对NaCl胁迫的耐受程度和脯氨酸代谢与其耐盐性的关系,以期揭示苦马豆苗期脯氨酸代谢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其耐盐性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苦马豆植株根冠比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苦马豆中脯氨酸含量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增大(P<0.05),在400 mmol·L-1 NaCl胁迫时,脯氨酸代谢最为旺盛;400 mmol·L-1 NaCl浓度为苦马豆耐盐阈值。随NaCl浓度的不断升高,苦马豆苗期脯氨酸合成由以鸟氨酸途径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谷氨酸途径为主,鸟氨酸途径为辅的协同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