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对湖北荆州郊区大白菜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和功能团组成及多样性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历次调查到的物种数19-26,功能团数8-12;优势种害虫为菜缢管蚜[Lipaphis erysimi(Kaltenbach)].优势种天敌为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sundevall)]和八斑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 Boes. et Str.),优势害虫功能团为蚜虫类,优势天敌功能团为蜘蛛类.10月21日蚜虫类、蝶蛾类、蜘蛛类、隐翅甲的发生量均较大,此时这两天敌功能团与蚜虫类和蝶蛾类发生高峰相吻合.群落的物种和功能团多样性指数H、H'、D'及均匀度J均于10月29日最低,优势集中度C的变化趋势与H等指数相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施药和田间生草对苹果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为提高幼龄苹果园生物防治效果和天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田间节肢动物群落调查,研究施药清耕、地布+行间自然生草、自然生草和非施药的清耕、地布+行间自然生草、自然生草对幼龄苹果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相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幼龄苹果园内节肢动物种类包括14目77科123种,植食性害虫主要为蚜科、蓟马科和飞虱科害虫,金蛛科为主要天敌,蝇科昆虫为中性种类。田间生草能显著提高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相对稳定性,施药能显著减少苹果园天敌和中性物种数量,促进植食性害虫增加,降低群落结构稳定性。主成分分析表明,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物种数量、优势集中性为第一主成分,物种丰富度为第二主成分;相似性指数和聚类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节肢动物群落分成4大类:自然生草不施药和地布+行间自然生草不施药、自然生草施药和地布+行间自然生草施药、清耕施药、清耕不施药。【结论】幼龄苹果园内生草可以优化节肢动物群落结构,提高群落多样性、均匀度、相对稳定性和天敌生物数量,可以逐步达到利用生态途径控制有害生物、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有机化梨园不同栽培措施节肢动物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生物多样性指标对北京顺义地区有机化梨园3个不同栽培区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及其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园区内,不同栽培区节肢动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均匀度在整个生长季中的动态变化较一致,而优势度出现了明显的时序差别。群落个体数稀植区在大部分时间内均高于其它2区。3个区的主要优势害虫及其天敌在发生时间和数量上有一定差异,早春密植区木虱发生数量较大,稀植区中砂潜、金龟子类害虫以及步甲、蜘蛛类天敌数量相对丰富,入秋后稀植区木虱发生量最大,密植区最小。据此,对主要害虫综合防治体系建立提出了讨论意见。  相似文献   

4.
越冬橘园蜘蛛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智 《果树学报》2002,19(6):433-435
通过系统调查,湖南省邵阳市越冬橘园蜘蛛群落共有12科22属28种,其中斑管巢蛛(Clubionareichlini)和美丽蚁蛛(Myrmarachaefarmicaria)为优势种。异质性大的越冬橘园蜘蛛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和个体总数均大于异质性小的越冬橘园,越冬橘园蜘蛛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大小主要由群落物种丰富度和个体总数决定,与均匀度大小无关。  相似文献   

5.
我国近年来研究柑桔害虫天敌已有不少报导,惟柑桔园生态中重要组成部分——蜻蜓几乎无人问津。柑桔害虫天敌有从地下捕食的天敌如步行虫,有在地面捕食的天敌如蛙类。有在树上捕食的天敌如瓢虫、草蛉,而空中捕食的则算蜻蜒了,他使生活史中某虫态在空中飞翔的害虫如:蚜虫类的迁飞型;许多种蚧虫的雄虫;潜叶蛾,木虱类、瘿蚊类成虫及部分蝶蛾类成虫得到大量消灭。这样就构成了立体消灭害虫的天罗地网。作者早已注意蜻蜒的问题,因平日所见,似种类不多,亦未重视。1990~1991年间仅黄岩平原桔园捕捉结果,即获得了16个种,现已鉴定出13个种,分属4个科,其中浙江首次记录的达7种,足见蜻蜓种类相当丰富,现予发表,希能达抛砖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密闭和间伐荔枝园害虫的群落组成、多样性特征以及年度发生动态,为荔枝园害虫的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年对广州地区的密闭和间伐荔枝园进行害虫调查,对不同荔枝园害虫的群落组成、多样性特征以及年度发生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密闭荔枝园共采集到害虫7目35科61种,其中半翅目害虫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间伐荔枝园共采集到6目26科39种,其中鳞翅目害虫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密闭荔枝园鳞翅目害虫的Margalef物种丰度最高,其次是半翅目和鞘翅目;Shannon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依次是半翅目、鳞翅目、鞘翅目、蜱螨目、双翅目、缨翅目、等翅目;蜱螨目害虫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其次是半翅目和鞘翅目;双翅目害虫的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最高,其次是蜱螨目。而间伐荔枝园鳞翅目害虫的Margalef物种丰度同样最高,其次是半翅目和鞘翅目;Shannon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依次是鳞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蜱螨目、缨翅目;半翅目害虫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其次是双翅目;蜱螨目害虫的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最高,其次是双翅目。密闭荔枝园与间伐荔枝园害虫群落个体数的年度发生动态呈现"双峰"模式,分别在4月份和8月份达到最大值。而密闭荔枝园害虫群落物种数的年度发生动态呈现单峰模式,在9月份达到最大值;间伐荔枝园害虫群落物种数的年度发生动态呈现2个高峰期,分别为4—5月份和9月份。【结论】这说明对密闭荔枝园进行合理间伐对降低害虫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西藏地区果园昆虫种类组成及多样性,对该地区果园昆虫种类、数量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探讨了西藏地区低、中、高3个不同海拔区域果园昆虫群落的组成、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等特征。结果表明,在不同海拔的昆虫种类组成具有明显差异。调查共采集到昆虫标本877个,隶属13目47科71种,其中,低海拔地区共51种,占比71.83%;中海拔地区17种,占比23.94%;高海拔地区11种,占比15.49%。低海拔地区物种丰富度最高,为7.7344,高海拔地区最低,为2.1762;昆虫群落物种多样性、群落均匀度、群落相似性也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而优势集中度则随海拔升高而增大。在果园生态系统中,不同海拔生产者(果树种类)垂直分布的不同,消费者(果树昆虫,包括害虫及天敌)的组成及多样性亦不同;西藏东南部地区果园昆虫在低海拔生境中群落较为丰富,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最高;高海拔地区群落优势度最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城市森林群落密度梯度,对沈阳市森林群落进行抽样调查,应用spss分析各密度梯度下物种群落及群落中不同层次物种的丰富度指数(Ma)、优势度指数(C)、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及Pielou指数(Jh,Jd)等响应关系。结果表明:群落的Ma指数与群落密度变化响应关系显著,群落密度对物种多样性、物种均匀度均不具有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葡萄园中害虫天敌很多,主要有捕食性和寄生性二大类。常见捕食性天敌如草蛉类、瓢虫类、蜘蛛类、螳螂类等,可捕杀各种害虫甚至各个虫态。寄生性天敌主要包括各种寄生蜂类昆虫等,可寄生于害虫的体内或体外。因此,害虫天敌对害虫的发生起着重要的抑制作用。在葡萄园发生的多种害虫中,只有少数品种终年造成危害,必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白菜、甘蓝、花椰菜田主要昆虫群落时间生态位的研究,明确了不同昆虫对时间资源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害虫中,蚜虫的时间生态位宽度最大,菜粉蝶与甜菜夜蛾、甘蓝夜蛾的时间生态位重叠指数较大,说明这3种害虫在时间资源上竞争较大;昆虫天敌中,蚜茧蜂时间生态位宽度最大,蚜茧蜂、瓢虫与蚜虫的生态位重叠指数较大,说明这2种天敌昆虫的发生时间与蚜虫较为同步,因此在生产中应注意对天敌昆虫的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11.
湖北保康野生蜡梅自然群落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保康县8个野生蜡梅群落样地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群落以蜡梅为主要建群种,蜡梅在多度(88)、重要值(29.82)和频度(100%)方面均为蜡梅群落灌木层中最高者,蜡梅在群落中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刺滩沟蜡梅群落的丰富度指数(28)、Simpson指数(0.84)和Shannon-Wiener指数(1.06)为8个群落最大者。蜡梅群落灌木类植物物种的Pielou均匀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总体表现出较为相似的特征,即物种多样性高,均匀度也较高。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均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温州蜜柑园中优势蜘蛛和主要害虫时间生态位和时——空生态位的宽度桔树挂果后均大于挂果前。空间生态位:拟水狼蛛、食虫沟瘤蛛和黑刺粉虱随着桔树生长发育,其生态位逐渐下降;斑管巢蛛、鳞纹肖蛸和柑桔潜叶蛾随着桔树生长发育,其生态位宽度逐渐增大;而柑桔全爪螨的生态位宽度比较稳定。生态位重叠指数:挂果前柑桔全爪螨与拟水狼蛛和食虫沟瘤蛛,柑桔潜叶蛾与鳞纹肖蛸和斑管巢蛛,黑刺粉虱与拟水狼蛛和食虫沟瘤蛛重叠指数较高。挂果后柑桔全爪螨与拟水狼蛛和食虫沟瘤蛛,柑桔潜叶蛾与鳞纹肖蛸和斑管巢蛛,黑粉刺虱与拟水狼蛛和食虫沟瘤蛛重叠指数较高。重叠指数高,表明蜘蛛与害虫相遇的几率大、蜘蛛控制目标害虫的作用强。提出了以蛛控虫模式。  相似文献   

13.
选取4个典型样地对舟山市长岗山森林公园采石宕口植被演替与恢复进行动态监测,结合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法研究物种多样性在坡面植被群落演替过程中的变化。研究表明:经过3年的演替时间,人工建植的草本植物已逐渐被乡土植物替代,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阴坡物种数要高于阳坡,缓坡物种数高于陡坡;随着演替的进行,边坡植物物种渐趋于多样化,物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指数)、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均表现为指数函数变化规律。从整个演替过程来看,3类指数均表现为阴坡高于阳坡、缓坡高于陡坡。  相似文献   

14.
对高山地区甘蓝田的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亚群落结构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山地区甘蓝田节肢动物种类、数量均少于平原地区,且害虫亚群落与天敌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森林旅游对不同森林类型内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塞罕坝机械林场旅游区和非旅游区内华北落叶松纯林和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陷阱法采集大型土壤动物,对比分析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群组成等对旅游干扰的响应。结果显示,共大型土壤动物4 224头,隶属4纲7目41科86种。旅游区落叶松纯林地表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类群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显著高于混交林(P<0.05),非旅游区差异不显著。旅游活动降低了2种林型内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和物种数,其中混交林内大型土壤动物物种数显著减少(P<0.05)。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旅游活动和林型对土壤动物优势类群和部分常见类群影响显著(P<0.05)。各功能群中以捕食性土壤动物个体数和腐食性土壤动物物种数最高;旅游活动显著降低落叶松纯林捕食性土壤动物个体数和植食性土壤动物H,显著降低混交林腐食性土壤动物物种数和H,以及植食性土壤动物的H和均匀度指数(Jd)。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旅游活动对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大于林分类型。凋落物全磷含量、全碳含量、厚度、生物量,土壤全磷含量、含水量、容重、C/P...  相似文献   

16.
苹果园病虫综合治理经过1983~1989年7年的研究表明:综合治理较常规防治的技术结构合理、先进、可行;技术效果良好,经济效益显著;果园天敌物种数丰富,生态群落多样性、均匀度及生物自然控制力提高,生态群落结构趋于稳定;农药用量减少,残留降低,环境污染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7.
采用群落生态学的调查方法,在野外设置了16块样地,收集了研究数据,针对调查区域草本植物的种类、组成以及物种多样性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共有草本植物24科51属,共计68种。蒲河河岸带物种组成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从物种多样性指数来看,Patrick丰富度指数为6.00~22.00,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57~0.97,Simpson优势度指数为0.12~0.49,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34~2.63,Simpson多样性指数在0.54~0.96之间。可见,蒲河生态廊道的河岸带区域受到人为干扰性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水平。另外,在个别调查区域一些入侵植物生长能力较强,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扩散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典型抽样法,对重庆市主城区城市森林公园绿地植物的树种组成、不同绿地公园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以及不同公园绿地木本植物的多样性指数等进行了调查统计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公园绿地内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共有44科125属138种;重庆市不同类型公园绿地乔木物种丰富度稍小于灌木的指数值;Simpson多样性指数(D)和Shannon-Wiener(H′)多样性指数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即乔木的多样性指数D和H′均大于灌木的指数值;Pielou均匀度在不同类型的公园绿地之间变化不一,集中在0.3~0.8。大部分灌木均匀度指标值表现出大于乔木的均匀度指标值。  相似文献   

19.
在苹果园自然生草基础上,适当种植紫花苜蓿、长柔毛野豌豆、孔雀草、万寿菊等显花(蜜源)植物,调查其对果园害虫和天敌群落动态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苹果园害虫主要有绣线菊蚜和釐纹细蛾,绣线菊蚜为优势种,组合生草区害虫数量明显少于自然生草区;有蜜源植物的组合生草区害虫相对多度减小,总量减少93.67%。苹果园主要天敌有龟纹瓢虫、异色瓢虫、中华通草蛉、食蚜蝇、小花蝽等,组合生草区树冝上天敌总量增加43.96%,生草中天敌增加16.89%,益害比明显高于1∶25。  相似文献   

20.
不同生境下野生平贝母伴生物种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物种组成、多样性及重要值3个方面对山坡次生蒙古栎林和山间谷地杂木林2种生境下野生平贝母的伴生物种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蒙古栎林计有伴生植物50科88属100种;杂木林有伴生植物47科96属104种。蒙古栎林中乔木、灌木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依次增加,而杂木林中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低于乔木和草本层。2种生境中伴生植物的丰富度指数(R)排序均为草本乔木灌木。在蒙古栎林中蒙古栎的重要值最大,为25.418,显著大于其它物种,是群落中的优势种。在杂木林中主要植物的重要值则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