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安徽白山羊遗传资源,本研究以合肥博大牧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种羊场2009年以来的1 200只安徽白山羊新品系为试验材料,同等条件下饲养,并对该新品系山羊的初生、3月龄、6月龄、8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的体重、体尺等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安徽白山羊公母羊在18月龄以前生长发育较快,但随着月龄的增加而降低,到24月龄以后除体重、胸围、管围有所增加外,体长、体高变化不大;安徽白山羊新品系成年公母羊的平均体重分别为55.3 kg和45.6 kg,比原安徽白山羊成年公母羊的平均体重(30 kg和22 kg)提高84.33%和107.27%。试验结果揭示了安徽白山羊新品系群的生长发育规律,为进一步进行安徽白山羊选育和生产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福清山羊生长发育规律,分别测定福清山羊从初生到18月龄的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并采用Von Bertalanffy、Gompertz和Logistic 3种非线性生长模型拟合其体重生长曲线。结果表明:除12月龄外,福清山羊公羊在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体重均高于母羊,公、母羊的初生平均体重为1.98、1.74kg,周岁为24.19、24.58kg,18月龄为32.41、29.34kg;福清山羊公羊体型较母羊大,体高、体长性状均在2月龄以前生长较快,胸围则在4月龄以前生长较快,福清山羊胸围增大是体重增长的主要原因;Von Bertalanffy模型能更好地拟合福清山羊的体重生长曲线,其公、母羊体重生长曲线方程分别为W=38.384(1-0.527e-0.118t)3、W=33.945(1-0.545e-0.133t)3,体重生长拐点月龄分别为3.9和3.7个月,拐点体重分别为11.4、10.1kg。  相似文献   

3.
波尔山羊纯种繁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适应性、生长发育、繁殖、杂交改良等方面,对引入的波尔山羊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波尔山羊能适应湖北省的生态环境条件,羔羊平均初生重为3.6 kg,2月龄重14.0 kg,6月龄重24.0 kg,周岁公羊重40.0 kg、母羊重33.0 kg,成年体重♂93.5 kg、♀55.2 kg,母羊窝均产羔率171%,各项生产性能基本接近原产地水平。与地方品种宜昌白山羊进行杂交,杂交一代的初生重、2月龄重、4月龄重、6月龄重等指标比地方羊提高36.8%-69.9%,6月龄羔羊出栏体重可达22.6 kg,只均增收65.10元,改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在淮北平原舍饲为主的条件下 ,波萨安、马萨安和波波安杂交组合初生重为 2 .34、2 .2 3和 3.0 4kg ,比安徽白山羊初生重(1.94kg)分别提高 17.5 9%、12 .0 6 %和 5 2 .76 % ;8月龄体重 ,波萨安、马萨安和波波安为 2 4.2 3、2 2 .2 9和 37.97kg ,分别比安徽白山羊 (13.5kg)提高 78.5 6 %、6 4.2 6 %和 179.81% ;0~ 8月龄日增重 ,波萨安、马萨安和波波安为 91.2 1、83.5 8和 14 5 .5 4g ,分别比安徽白山羊 (48.2 5g)提高 89.0 4%、73 .2 2 %和 2 0 1.6 4%。  相似文献   

5.
为缩短细毛羊世代间隔 ,利用 2只 7.5月龄细毛羊公羔进行人工授精试验。结果公羔每次平均射精量为 0 .5 5ml;情期配种母羊分娩率为 41.77% ,较成年公羊低 32 .2 1个百分点 ,配种公羔生长发育与对照组相近。  相似文献   

6.
为了系统地了解黄淮杜泊羊的体型外貌特征、生长发育规律和肉用性能,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对黄淮杜泊羊羊群进行了体型外貌评定,体尺、体重测定和羔羊育肥试验。结果表明,黄淮杜泊羊肉用体型特征明显;早期生长速度快,6月龄和周岁公羊体重能达到24月龄时的48.67%和76.89%,母羊能达到74.57%和92.58%;在体尺发育方面,6月龄和周岁公羊体高分别为24月龄时的88.56%和94.36%、母羊为84.20%和92.40%,公羊体长分别达到85.33%和95.92%、母羊分别达到86.22%和99.23%,公羊胸围分别达到86.29%和89.76%、母羊分别达到89.43%和91.58%,公羊腿臀围分别达到82.48%和95.86%、母羊分别达到 92.36% 和99.13%;肥育效果明显,黄淮杜泊羊肥育期公母羊体重达到了60.32±1.80 kg和53.37±1.94 kg,公母羊日增重分别为318.67 g和274.30 g;饲料转化率高,公母羊料肉比分别为3.49∶1和4.05∶1。说明黄淮杜泊羊肉用体型明显,早期生长发育快,肥育效果明显,饲料转化率高,适合在黄淮地区作为专门化肉羊品种进行产业化推广。  相似文献   

7.
2.生长发育:分别测定公羔30只、母羔37只,从初生至12月龄体重增长情况见表2表2说明,羔羊在哺乳期间增长较快,进入7月份气候炎热,牧草枯黄,羔羊采食量减少,体重增长明显下降。在冬季补饲期,羔羊有较好的饲养条件,虽然天气寒冷,仍然正常生长发育。其生长曲线如图1所示:3.断奶体重:测定断奶体重公羔30只,平均25.80±3.20kg,母羔143只,平均23.82±3.57kg。4.一岁羊和成年羊体重:测定一岁公羊29只,平均体重57.23±5.24kg,一岁母羊37只,平均体重43.57±4.72kg,测定成年公羊5只,平均体重61.20±6.73kg,测定成年母羊6只,平均体重45.00±5.29kg。5.各…  相似文献   

8.
“U”系羊新类群初生重公羔平均 4.84kg ,母羔平均 4.91kg。断奶公羔平均重 39.42kg ,母羔平均34 .6 9kg。 12月龄公羊平均体重 80 .31kg ,母羊平均 6 3.18kg。周岁公羊毛长平均 11.97cm ,剪毛量平均13.14kg ,母羊毛长平均 11.74cm ,剪毛量平均 10 .2 0kg。平均净毛率达 70 %以上。 2周岁公羊体重平均116kg ,毛长平均 11.5cm ,剪毛量平均 14.5kg ,净毛率 70 .2 %。2周岁母羊平均体重 78kg ,毛长平均11.5cm ,剪毛量平均 11.2kg ,净毛率 71.4%。羊毛纤维平均细度 19.45 μm ,羊毛大弯曲占 84% ,羊毛油汗白色占 92 % ,腹毛呈良好的毛丛结构。 3岁公羊最大体重 148kg ,母羊最大体重达 10 3kg。  相似文献   

9.
[目的]遏制宜昌白山羊生产性能的下降,改善宜昌白山羊的生长现状。[方法]以宜都市王家畈乡良种繁育场提供的选育后的宜昌白山羊为观测羊只,对初生、2月龄、6月龄及周岁公、母羊进行生长特性的观察及生长性能的测定。[结果]选育后的宜昌白山羊四肢健壮,背宽而后躯发达,肌肉丰满,合群性好,放牧采食性能好,适应当地气候和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选育后的宜昌白山羊公、母羊平均初生重为1.86 kg,2月龄、6月龄、周岁羊平均体重分别为7.07、12.75、19.69 kg,分别比选育前提高11.87%、17.08%和23.29%。选育后的各阶段宜昌白山羊的体高、体长、胸围均高于选育前的同阶段宜昌白山羊。[结论]选育后的宜昌白山羊的生长性能得到提高,选育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对麻城黑山羊与波麻一代(F_1)山羊从初生至18月龄的体重变化、12月龄屠宰性能以及羊肉品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波麻F_1代公、母羊在初生、3月龄、6月龄体重均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12月龄和18月龄波麻F_1代公羊体重分别比麻城黑山羊公羊净增7.18 kg和12.89 kg,母羊净增6.51 kg和11.37 kg,差异极显著(P<0.01);各阶段平均日增重除初生至3月龄波麻F_1代比麻城黑山羊公、母羊高10.22 g和10.44 g(P<0.05)外,其余各阶段均高出19.00 g以上,差异极显著(P<0.01);屠宰率和胴体净肉率分别比麻城黑山羊公羊高3.35%和6.61%,比母羊高3.31%和5.22%,差异显著(P<0.05);肌肉物理性状差异不大,基本保持了麻城黑山羊原有的风味.波尔山羊与麻城黑山羊杂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对从比利时引进的马里努阿犬原种本交繁殖的F1代犬进行饲养试验,测量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体长、体高、胸围、胸深、荐高、头长等体尺及体重变化情况。结果为:胎儿期管围生长快,其他体尺增长缓慢;初生至6月龄体尺、体重增长较快,12月龄已较接近于原种成年犬的体尺指标,此时的生长发育基本上停止。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青格里绒山羊体尺、体重与产绒量的相关关系,采用SPSS16.0软件对2 090只青格里绒山羊进行体尺指标、体重与产绒量的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建立体尺、体重与产绒量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体重(X1)、体高(X2)、体长(X3)、胸围(X4)、管围(X5)、绒长(X6)与产绒量(y)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体重、胸围对产绒量的直接作用较大,而体高主要通过间接作用影响产绒量.得到最优回归方程:y=0.267X1+0.094X3+0.231X4 +0.047X5+0.089X6.在青格里绒山羊选育工作中,应以体重为主要选育指标,兼顾胸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3月龄到132月龄87头独龙牛体重及主要体尺指标进行观测,构建了不同体尺性状与体重间的回归关系,分析了不同类型牛的体尺指数。结果显示,独龙牛的早期生长速率最快,随着年龄增加,生长速率下降,到40~60月龄后生长基本停止,达到体成熟,整个生长期体重增长速率比其它指标快,成年公牛体重可达400kg,母牛可达350kg;成年公、母牛体高、十字高、体斜长、胸宽、胸围、髋宽、坐骨宽差异不显著(P>0.05),额大宽、管围差异极显著(P<0.01);早期独龙牛的体高较大,随着年龄的增加,体长的生长速度超过了体高,成年时体长大于体高;独龙牛具有较为典型的肉用和役用特征。  相似文献   

14.
ZFD专门化品系猪主要选育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应用SPSS150软件的Canonical correlation模块的Cancorr程序对247头ZFD专门化品系猪主要选育性状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筛选起主要作用的性状,以更有效指导育种工作。ZFD专门化品系猪的主要选育性状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重性状、体尺性状、100kg体重校正日龄和背膘厚3组性状间均存在较强相关。体重性状与体尺性状间、体重性状与100kg体重校正日龄和背膘厚间的第一典型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相关水平(P<0.01),分别为0.891和0.925,占总相关的95.90%和99.00%;体尺性状与100kg体重校正日龄和背膘厚间的第一、二典型相关系数均达显著相关(P<0.05),第一典型相关系数为0.841,占总相关的96.09%。分析表明,12项选育性状中6月龄体重、6月龄体长、胸围、100kg体重校正日龄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苏尼特羊是蒙古羊品种中的优良类群,是我国地方品种的宝贵资源。苏尼特羊的毛色主要以黑头与黑眼圈为主,其中苏尼特右旗羊纯白色较多。苏尼特右旗母羔的体尺与体重均达到或超过了鉴定标准;育成母羊与苏尼特左旗(1991年10月调查)育成母羊相比,头长与管围无差异,右旗羊的头宽、体高、体长、胸宽、胸深、胸围、尾长、尻高、体重等均极显著高于左旗羊,但尾宽极显著低于左旗羊;成年母羊的体长、尾长、管围、体重间无差异,右旗羊的体高、尻高、胸宽、胸深、头宽等均极显著高于左旗羊,但胸围、头长、尾宽等均极显著低于左旗羊。  相似文献   

16.
采用常规测量手段,测定麻城黑山羊母羊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体重和体尺数据,探讨其生长发育情况及选育进展,并与国内优秀山羊品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2月龄体重占成年体重的61.37%,6月龄和12月龄的体高分别占成年体高的81.06%和88.78%,体长分别占66.78%和86.51%,胸围分别占73.37%和79.98%,12月龄体尺指标基本达到和超过成年的80.00%,生长发育较快。与该场2009年数据相比,体重无显著变化,表明该场麻城黑山羊选育进展不明显,但品种也未出现明显退化现象;与国内其他优秀山羊品种比较,麻城黑山羊体重、体尺处于中等水平,应继续加大选育力度。  相似文献   

17.
四明香鸡体重和体尺性状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明香鸡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公鸡91日龄、母鸡119日龄的体重与体尺性状指标,并进行了体重与体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四明香鸡公鸡平均体斜长、龙骨长、胸宽、胸深、骨盆宽、胫长、胫围和体重分别为1884,1057,753,909,606,851,435 cm和1 59113 g,母鸡各项指标平均值分别为1818,1072,730,824,632,720,396 cm和1 64833 g;公鸡体重与体斜长、龙骨长、胸宽、骨盆宽均极显著相关(P<001);母鸡体重与体斜长、胫长、胫围均极显著相关(P<001),与胸宽、胸深显著相关(P<005)。从主要成分的特征根和贡献率来看,体重、龙骨长、胸宽和胫长对主成分的贡献率最大,提示今后对四明香鸡的体型性状进行选育时至少应包括以上4个指标。  相似文献   

18.
猪体重和体尺性状与繁殖性能间的相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母猪不同阶段的体重和6月龄体尺性状与繁殖性能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母猪的体重、6月龄体尺性状与各繁殖性状的表型相关很小,只有6月龄体长与断奶头数的表型相关达显著水平。而各体重、体尺性状与繁殖性状间却存在很强的遗传相关,其中70日龄体重、4月龄体重、6月龄体重、6月龄体高、6月龄胸围、6月龄背膘厚与产仔数等繁殖性状呈负遗传相关,而6月龄体长与产仔数等繁殖性状是强的正遗传相关,这表明,腿短体长、体重适宜的母猪产仔多,繁殖性能好,应该留作种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新疆褐牛(肉用类型)生产性能测定与选育,为培育新疆褐牛肉用新类型提供依据。【方法】在新疆褐牛核心育种场对290头新疆褐牛肉用新类型进行体尺测定和B超检测。【结果】5岁以上新疆褐牛体重、体高、胸围、管围、胸深、胸宽、腰角宽、髋宽均显著高于2014年测定结果(P<0.05);4岁新疆褐牛的体重、体高、胸围、管围、胸深、胸宽、腰角宽、尻长、髋宽均显著高于2014年(P<0.05);3岁新疆褐牛体重、体高显著高于2014年(P<0.05);24月龄新疆褐牛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胸深、后腿围、尻长均显著高于2014年(P<0.05);18月龄新疆褐牛体斜长、管围显著高于2014年(P<0.05);12月龄及6月龄体尺鉴定指标均有高于2014年的趋势,差异不显著(P>0.05)。2019年5岁以上、4岁、3岁新疆褐牛眼肌高度、眼肌面积、肌间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2014年测定值(P<0.05);2019年24月龄、18月龄、12月龄新疆褐牛眼肌高度和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2014年的测定值(P<0.05)。【结论】2019年新疆褐牛各个年龄阶段的体尺测定指标与2014年测定的记录相比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0.
绒山羊体尺、绒毛性状与经济性状的多元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绒山羊体尺、绒毛性状与经济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体长(x2)、胸围(x3)、管围(x4)、毛长(x6)与体重(y1)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最优回归方程为y1=-46.306+0.327x2+0.587x3+0.780x4+0.288x6,回归方程的复相关系数为0.901(P<0.01),用其估测绒山羊体重有95%以上的可靠性。胸围对体重的影响最大,而体长、管围、毛长通过胸围间接影响体重;绒长对产绒量影响最大,但是单就体高、体长、胸围、管围、毛长、绒长与产绒量之间并不能找到最优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